张立,男,临床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2001年获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工作29年,专业方向为脊柱外科,目前已主刀完成约3000余例脊柱外科手术。 擅长颈椎外科,在复杂疑难的各型颈椎病、颈椎损伤及颈椎畸形的手术治疗方面,特别是颈椎椎弓根钉技术应用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胸椎管狭窄症、严重腰椎滑脱、腰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可视化小切口微创减压固定融合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腰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效果。 曾多次赴国外学习交流,曾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及2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4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参与13部学术及科普专著的编著及翻译工作,获多项学术奖项,在国内多家学术期刊任编委及审稿专家职务,兼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脊柱脊髓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医学顾问、北京医学会及北京海淀区鉴定专家等职务。 曾著有科普著作:《颈椎病专家答疑》一书,并获第一届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优秀奖;在网络媒体发表颈腰椎科普文章100余篇。
展开-
脚指甲砸伤淤血怎么办
脚指甲砸伤淤血后分初期、中期、后期处理,初期降温止痛、制动休息;中期观察淤血情况、防止感染;后期淤血吸收、关注新指甲生长,儿童和成人特殊情况需及时就医处理。 一、受伤初期的紧急处理 1.降温止痛:脚指甲砸伤淤血后,在受伤后的72小时内可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在受伤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一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冷敷的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可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再接触皮肤。 2.制动休息:受伤后应尽量减少受伤脚部的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如果是儿童,要防止其过度跑动玩耍,以免加重淤血和肿胀情况。可以抬高受伤的脚,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二、受伤中期的观察与处理 1.观察淤血情况:受伤后要密切观察脚指甲下淤血的范围变化。如果淤血范围没有继续扩大,且疼痛逐渐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淤血会随着时间慢慢被身体吸收。对于儿童,家长要多留意孩子受伤脚部的表现,如是否出现哭闹加剧、受伤脚不敢着地等异常情况。 2.防止感染:保持受伤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沾水。如果受伤部位有污染,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但不要自行随意涂抹不明药物。对于儿童,要注意其脚部的清洁,穿宽松、透气的鞋子,减少受伤部位的摩擦。 三、受伤后期的处理 1.淤血吸收:一般情况下,脚指甲下的淤血会在几周至几个月内逐渐被身体吸收。在此期间,要继续保持受伤脚部的良好状态,避免再次受伤。如果是儿童,要引导其注意保护受伤的脚,避免碰撞。 2.新指甲生长:随着时间推移,新的脚趾甲会逐渐生长,旧的淤血部位会被新指甲取代。在新指甲生长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指甲的生长情况,如果出现指甲变形、变色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 1.儿童情况:儿童脚指甲砸伤淤血时,由于其表达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家长要更加细心观察。如果淤血范围大、疼痛剧烈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等,应及时带儿童到医院就诊,排除骨折等严重情况。 2.成人情况:成人脚指甲砸伤淤血后,如果淤血范围持续扩大、疼痛难以缓解或出现指甲与甲床分离等情况,也应及时到医院处理,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如穿刺引流淤血等。
2025-10-15 13:47:39 -
腰间盘突出能练瑜伽吗
腰间盘突出能否练瑜伽分情况,病情稳定期可适当练,急性发作期不建议;不同人群练瑜伽有不同注意事项,成年人先咨询专业人士选合适体式强度,老年人练瑜伽要谨慎,有特殊病史或状况人群需在医生评估后选影响小的体式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需综合多因素合理选择以达康复又不加重病情目的。 当腰间盘突出处于病情稳定期时,适当练习瑜伽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部柔韧性和稳定性,对病情恢复有一定帮助。例如,一些温和的瑜伽体式,如猫牛式可以轻柔地活动脊柱,增强核心肌群力量;下犬式能拉伸背部肌肉等。但要注意选择适合的体式,且练习时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过度扭转、弯腰幅度过大或腰部承受过大压力的动作。 急性发作期不建议练瑜伽 在腰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期,腰部往往伴有明显的疼痛、肿胀和神经压迫症状,此时练习瑜伽可能会加重腰部损伤和神经刺激。因为急性发作期腰部需要充分休息来减轻炎症和缓解疼痛,剧烈或不恰当的体式练习可能导致髓核进一步突出,加重对神经的压迫,使症状恶化。 不同人群练瑜伽的注意事项 成年人 成年人在练习瑜伽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瑜伽教练,根据自身腰间盘突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式和练习强度。如果有明显的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练习并就医。同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和强度,避免一开始就进行高难度体式练习。 老年人 老年人腰间盘突出患者练瑜伽时更要谨慎。由于老年人腰部骨骼、肌肉等组织相对较脆弱,柔韧性和稳定性较差。练习时要选择非常温和的体式,且动作幅度要很小,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防止因动作不当导致腰部受伤,比如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坐姿体式来活动腰部,而避免复杂的站立或大幅度扭转体式。 有特殊病史或身体状况的人群 如果腰间盘突出患者同时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练瑜伽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某些瑜伽体式可能会引起血压变化等情况,所以要在医生评估允许后,选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的体式进行练习,并且练习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 总之,腰间盘突出患者能否练瑜伽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病情阶段、自身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练习方式和体式,以达到既有助于腰部康复又不加重病情的目的。
2025-10-15 13:46:12 -
食指抽筋怎么引起的
食指抽筋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过度劳累、寒冷刺激、营养不良、疾病因素、姿势不当,特殊人群中儿童因生长发育及不良姿势等易抽筋,老年人因机能衰退、疾病、耐冷差等也易出现食指抽筋情况。 一、过度劳累 长时间进行手部重复性动作,如打字、弹钢琴、手工劳作等,会使食指部位的肌肉频繁收缩,产生大量乳酸等代谢产物,当代谢产物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引起抽筋。例如,一位长时间从事文字录入工作的人,连续工作数小时后,食指容易出现抽筋现象。 二、寒冷刺激 手指受到寒冷环境的影响,如冬季在户外未做好保暖措施,会导致手指肌肉血管收缩,引起痉挛性抽筋。比如,在寒冷的冬天,手部暴露在冷空气中,食指就可能发生抽筋。 三、营养不良 缺乏某些营养素,像钙、镁等,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钙是参与肌肉收缩舒张的重要离子,当体内钙摄入不足时,肌肉兴奋性增高,容易发生抽筋。例如,节食减肥的人,如果饮食中钙的摄取量过少,就可能出现食指抽筋情况;长期素食者若不注意补充含镁丰富的食物,也可能引发相关问题。 四、疾病因素 1.神经系统疾病:如颈椎病,突出的颈椎间盘可能压迫神经根,影响神经对食指肌肉的正常支配,从而导致食指抽筋。中老年人是颈椎病的高发人群,当颈椎病变时,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血管性疾病:动脉硬化等血管性疾病会影响手指部位的血液供应,使肌肉缺血缺氧,引发抽筋。例如,患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食指可能因血液循环不畅而出现抽筋现象。 五、姿势不当 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手部姿势,如长时间弯曲或扭曲食指,会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起抽筋。比如,睡眠时手部长时间受到压迫,保持不良姿势,醒来后可能发现食指抽筋。 特殊人群方面: 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存在营养不良情况,更易出现食指抽筋。比如挑食的儿童,由于营养摄入不均衡,缺乏钙等营养素,就可能发生食指抽筋。另外,儿童如果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握持玩具等姿势,也可能引发抽筋。 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钙质流失较多,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导致的抽筋,同时老年人患颈椎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几率较高,这些疾病也会增加食指抽筋的风险。而且老年人对寒冷刺激的耐受能力较差,在寒冷环境中更易发生食指抽筋。
2025-10-15 13:44:56 -
肩周炎冷敷好还是热敷好
肩周炎不同阶段有不同冷敷与热敷选择,急性期1-2周内炎症明显选冷敷,缓解期2周后炎症减轻选热敷,还介绍了冷敷热敷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病程中有时可联合应用冷敷和热敷,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不适及时咨询医生。 缓解期:肩周炎发病2周后进入缓解期,此时炎症反应逐渐减轻,肿胀开始消退,但仍有疼痛和肩部活动受限。这时候热敷更有益处,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有助于炎症的吸收和组织的修复。热敷能使肩部的肌肉放松,改善肩部的血液供应。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因为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外周神经病变,对温度感知不敏感,容易烫伤,温度一般控制在40-45℃,每次热敷15-30分钟,每天2-3次。健康成年人缓解期热敷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也可以选择热敷包等。 肩周炎冷敷与热敷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冷敷操作及注意事项 冷敷材料可选择冰袋、冷毛巾等。使用冰袋时,将冰袋装入塑料袋,排出空气后密封,外面包裹一层毛巾,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操作时要注意观察肩部皮肤情况,若出现皮肤苍白、青紫或有疼痛加剧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冷敷。对于老年人,由于其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更要密切关注冷敷后的皮肤反应。 热敷操作及注意事项 热敷材料可以是热毛巾、热敷袋等。热毛巾热敷时,要保证毛巾温度适中,每次热敷时间不宜过长。使用热敷袋时,要检查热敷袋是否有破损,温度是否均匀。对于妊娠期女性患肩周炎,热敷时要注意避开腹部,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因为妊娠期女性的皮肤敏感性可能有变化,同时要遵循安全热敷的原则。老年人热敷时同样要注意温度,防止烫伤,并且热敷后要注意肩部保暖,避免受凉导致病情反复。 冷敷与热敷联合应用的情况 在肩周炎的整个病程中,有时也可以联合应用冷敷和热敷。例如,先冷敷减轻急性期的肿胀和疼痛,数小时后再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但要注意两者之间的间隔时间,一般间隔1-2小时。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的办公室人员患肩周炎,在工作间隙可以先冷敷缓解当时的肩部不适,中午休息时进行热敷放松肩部肌肉。不过要根据自身肩部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冷敷和热敷的顺序及时间,若在操作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停止并咨询医生。
2025-10-15 13:42:31 -
肩周炎多久能自愈
肩周炎有一定自愈倾向,轻中度者一般3个月至1年左右可能自愈,严重者难自愈需就医,其自愈时间受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生活方式影响,可通过休息制动、肩部保暖、功能锻炼促进自愈,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糖尿病患者合并肩周炎时自愈各有特点。 影响肩周炎自愈时间的因素 年龄:年轻人身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轻度肩周炎自愈时间可能相对较短;而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自愈时间可能会延长。例如,一项研究发现,30-40岁的患者轻度肩周炎自愈时间多在3-6个月,而60岁以上的患者可能需要6个月至1年甚至更久。 病情严重程度:轻度的肩周炎,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症状较轻,可能在3个月左右自愈;中度的肩周炎,疼痛和活动受限相对明显,可能需要6个月至1年;重度的肩周炎,肩关节粘连严重,活动严重受限,一般难以自愈,需要积极干预治疗。 生活方式:患病期间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的人,如避免肩关节过度劳累、注意肩部保暖等,有助于自愈,会缩短自愈时间;而持续过度使用肩关节、不注意肩部保暖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延长自愈时间甚至阻碍自愈。比如,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且不注意肩部保护的人,肩周炎自愈时间往往较长。 促进肩周炎自愈的措施 休息与制动:适当休息,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让肩关节有恢复的时间。例如,避免长时间提重物、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导致肩部劳损加重。 肩部保暖:注意肩部保暖,避免受寒。因为寒冷刺激可能会加重肩关节周围肌肉痉挛,影响恢复。可以通过佩戴肩部保暖护具等方式来保暖。 功能锻炼:在不加重疼痛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肩关节功能锻炼,如爬墙运动、钟摆运动等,有助于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促进恢复,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锻炼导致损伤加重。比如,爬墙运动可以每天进行3-4次,每次逐渐增加高度。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在促进自愈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动作的轻柔,避免因用力不当造成肩部二次损伤;孕妇患肩周炎时,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影响胎儿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温和的休息、保暖和适度功能锻炼为主,因为孕妇身体特殊,用药等治疗需谨慎;糖尿病患者合并肩周炎时,由于糖尿病可能影响肩部血液循环等,自愈相对更困难,需要更加积极地控制血糖,同时配合适当的肩部康复措施。
2025-10-15 13: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