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男,临床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2001年获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工作29年,专业方向为脊柱外科,目前已主刀完成约3000余例脊柱外科手术。 擅长颈椎外科,在复杂疑难的各型颈椎病、颈椎损伤及颈椎畸形的手术治疗方面,特别是颈椎椎弓根钉技术应用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胸椎管狭窄症、严重腰椎滑脱、腰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可视化小切口微创减压固定融合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腰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效果。 曾多次赴国外学习交流,曾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及2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4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参与13部学术及科普专著的编著及翻译工作,获多项学术奖项,在国内多家学术期刊任编委及审稿专家职务,兼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脊柱脊髓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医学顾问、北京医学会及北京海淀区鉴定专家等职务。 曾著有科普著作:《颈椎病专家答疑》一书,并获第一届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优秀奖;在网络媒体发表颈腰椎科普文章100余篇。
展开-
腰椎有一个点一按就疼如何止痛
腰椎有一个点一按就疼需先明确原因,可通过病史、体格及影像学检查,然后采取休息、热敷、按摩、佩戴腰围等非药物缓解措施,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严重症状要及时就医,医生据诊断结果行相应治疗。 一、明确疼痛原因 腰椎有一个点一按就疼,首先要明确原因,可能是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棘上韧带炎等。可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腰椎X线、CT或MRI等)来明确诊断。例如,长期久坐、弯腰劳作等可能导致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能有腰部外伤史或长期慢性损伤史,除了局部压痛,还可能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棘上韧带炎多与慢性劳损有关,疼痛部位相对固定。 二、非药物缓解措施 1.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等。对于因肌肉劳损或轻微损伤导致的腰椎局部压痛,充分休息可以让腰部肌肉得到放松,缓解疼痛。例如,久坐后每小时左右起身活动10-15分钟,伸展腰部等。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休息的要求有所不同。年轻人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一般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工作间隙注意休息;老年人则更需要注意避免腰部过度活动,休息时可选择舒适的床垫,以维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2.热敷: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热传递可以使腰部血管扩张,增加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带走代谢废物,从而缓解疼痛。 对于儿童,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可选择温度适中的热毛巾,并在家长监护下进行;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热敷时也要注意温度,可先在手腕部位测试温度,确保适宜后再敷在腰部。 3.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适当的腰部按摩,但要注意力度适中。按摩可以放松腰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专业的按摩师会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情采取相应的按摩手法,如揉法、按法等。 儿童一般不建议进行腰部按摩,除非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针对特定的儿童腰椎相关问题,但要严格控制力度;老年人进行按摩时要告知按摩师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有骨质疏松等情况,按摩力度需更轻柔,避免造成骨折等损伤。 4.佩戴腰围:在疼痛期间可佩戴合适的腰围,起到支撑腰部的作用,减轻腰椎的负荷,缓解疼痛。腰围可以限制腰部的过度活动,为受损的肌肉、韧带等组织提供一定的保护。 年轻人佩戴腰围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尺寸,佩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腰部肌肉萎缩;老年人佩戴腰围时要注意定期调整松紧度,避免影响腰部血液循环,同时要结合适当的腰部活动,防止腰部肌肉退化。 三、就医治疗 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的诊断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能会根据病情采取牵引、理疗等治疗措施;对于棘上韧带炎患者,可能会给予局部封闭治疗等。 总之,腰椎有一个点一按就疼时,首先要明确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如休息、热敷、按摩、佩戴腰围等,必要时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
2025-10-10 12:04:29 -
出现颈椎间盘膨出问题严重吗
颈椎间盘膨出严重程度需综合多方面判断,从症状表现看,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相对不严重,有明显症状则较严重;从影像学表现结合病情发展看,短期变化不大相对不严重,有进展趋势较严重;从不同人群差异看,年轻人及时干预可控制病情,老年人病情发展可能影响生活自理能力,需综合多因素判断,发现问题应及时就医让医生制定合适诊疗方案。 症状表现方面 无症状或轻微症状:部分人虽有颈椎间盘膨出,但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颈部轻微的酸胀、不适,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这种情况相对不严重。比如一些长期伏案工作者进行体检时发现有颈椎间盘膨出,但平时颈部只有偶尔的轻度僵硬,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这类情况通常无需过于紧张,但需注意保持良好的颈椎姿势等进行预防。 有明显症状:若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则相对严重些。例如出现颈部疼痛较为剧烈,可放射至肩部、上肢,伴有上肢麻木、无力,影响上肢的精细动作,如拿筷子、写字等;或者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恶心等颈部以外的症状,这时候就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这些症状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缓解症状、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影像学表现结合病情发展方面 短期变化不大:通过颈椎影像学检查(如颈椎X线、CT、MRI等)发现颈椎间盘膨出后,短期内影像学表现没有明显进展,脊髓、神经根等重要结构没有受到明显压迫,这种情况相对不严重。例如定期复查时,颈椎间盘膨出的程度和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与之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患者的症状也相对稳定,此时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等方式控制病情。 有进展趋势: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发现颈椎间盘膨出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或者对脊髓、神经根等压迫有加重的迹象,那么相对来说就比较严重。比如颈椎间盘膨出导致脊髓受压逐渐明显,出现下肢行走不稳、踩棉花感等,这时候可能需要考虑进一步的治疗干预,如手术治疗等,因为这种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甚至可能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不同人群差异方面 年轻人:年轻人如果出现颈椎间盘膨出,在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时,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等有可能使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例如年轻人平时注意避免长时间低头、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适当进行颈部的功能锻炼等,有可能缓解颈椎间盘膨出带来的不良影响。但如果年轻人颈椎间盘膨出已经出现较明显症状且没有及时干预,也可能导致病情逐渐加重,影响日后的生活和工作。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颈椎的退变等基础情况,颈椎间盘膨出可能会加重颈椎的退变进程。如果老年人出现颈椎间盘膨出相关症状,相对来说可能恢复起来较慢,而且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等因素,病情如果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对其生活自理能力等产生较大影响。比如老年人出现颈部疼痛伴上肢麻木,可能会影响其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需要更积极地进行评估和治疗。 总之,颈椎间盘膨出是否严重要综合症状、影像学变化以及不同人群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一旦发现有颈椎间盘膨出相关问题,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2025-10-10 12:03:07 -
烤电可以治疗关节炎吗
烤电利用特定设备发出特定波长电磁波或红外线,通过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关节炎有一定治疗作用,不同类型关节炎适用性不同,骨关节炎轻至中度可辅助,类风湿关节炎缓解期可辅助但活动期需结合其他治疗,烤电时要控制温度和时间,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烤电可作关节炎辅助治疗但非唯一方法,需综合患者具体情况遵专业医生指导。 一、烤电的原理及对关节炎的一般作用 烤电即利用特定的设备发出特定波长的电磁波或红外线等,其原理是通过热效应等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关节炎患者,烤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研究表明,烤电能够使关节周围的血管扩张,增加局部的血液供应,有助于带走炎症部位的代谢产物,减轻炎症反应带来的疼痛、肿胀等不适。例如,在一些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中发现,定期接受烤电治疗的患者,其关节疼痛程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关节的活动度也有所改善。 二、不同类型关节炎烤电的适用性 1.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类型,烤电对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对于轻至中度的骨关节炎患者,烤电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帮助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病情较重、关节已有明显畸形或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的骨关节炎患者,烤电不能替代其他更主要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2.类风湿关节炎: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缓解期,烤电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它有助于改善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于缓解关节的僵硬和疼痛有一定帮助。然而,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急性活动期,患者往往有明显的炎症反应,此时单纯依靠烤电可能效果有限,需要结合抗风湿药物等进行规范治疗。 三、烤电治疗关节炎的注意事项 1.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烤电时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和时间。温度过高可能会烫伤皮肤,一般建议距离皮肤一定合适的距离,使皮肤有温热感但不觉得烫为宜。时间也不宜过长,通常每次15-2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具体时间可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和病情适当调整。 2.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关节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儿童患有关节炎需要烤电治疗,要更加谨慎。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对温度的感知和耐受与成人不同,所以在烤电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并且需要在成人的密切监护下进行,防止出现烫伤等意外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糖尿病患者如果皮肤有感觉异常,烤电时更要注意温度的把握,因为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神经病变,对温度的感知不敏感,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烫伤。同时,老年人的皮肤弹性较差,烤电时间也需要适当缩短。 孕妇:孕妇患有关节炎需要烤电治疗时要特别慎重。虽然烤电的热效应一般不会直接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但仍建议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进行,并且要选择合适的烤电部位和参数,避免对腹部等敏感部位进行不当的烤电操作。 总之,烤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关节炎的辅助治疗,但不能将其视为唯一的治疗方法,在使用烤电治疗关节炎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类型以及自身的特殊情况等综合考虑,并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
2025-10-10 12:01:28 -
半边肩膀胳膊酸痛麻木怎么回事
半边肩膀胳膊酸痛麻木可能由颈椎病、肩周炎、神经根型胸廓出口综合征、上肢血管病变、神经系统病变等引起,不同病症发病机制、相关表现不同,出现该症状需及时就医通过检查明确病因,再采取相应治疗,特殊人群需谨慎排查病因并处理。 一、颈椎病 1.发病机制:颈椎发生病变,如颈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等,压迫神经根,可导致半边肩膀胳膊酸痛麻木。常见于长期低头工作、学习或有颈椎外伤史的人群,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因为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退变加剧。 2.相关表现:除了肩膀胳膊酸痛麻木外,还可能伴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手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手指麻木、无力等情况。 二、肩周炎 1.发病机制: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炎症刺激可引起肩膀胳膊的疼痛、麻木,且逐渐发展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多见于50岁左右人群,女性相对较多,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是常见诱因。 2.相关表现: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起初疼痛较轻,以后逐渐加重,可为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夜间疼痛明显,同时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上举、内外旋等动作困难,可伴有肩膀胳膊的麻木感。 三、神经根型胸廓出口综合征 1.发病机制:臂丛神经在胸廓出口处受到压迫,如颈肋、前斜角肌痉挛或纤维化等原因,导致神经根受压,出现半边肩膀胳膊酸痛麻木。长期不良姿势、肩部过度负重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各年龄均可发病,但长期从事肩部过度活动工作的人群易患。 2.相关表现:肩膀、胳膊的放射性疼痛、麻木,可伴有上肢无力、手部肌肉萎缩等表现,症状可因颈部和上肢的姿势改变而加重或缓解。 四、上肢血管病变 1.发病机制:上肢血管出现狭窄、堵塞等病变,如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导致上肢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肩膀胳膊酸痛麻木。多见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年龄较大者相对更易发生,因为血管病变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2.相关表现:除酸痛麻木外,可能伴有上肢皮肤温度降低、颜色改变(如苍白或发绀)、脉搏减弱或消失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肢体坏死等情况。 五、神经系统病变 1.发病机制:如臂丛神经炎等神经系统疾病,神经本身发生炎症等病变,导致其支配区域的肩膀胳膊出现酸痛麻木。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感染、免疫因素等可能是诱因。 2.相关表现:肩膀胳膊的麻木、疼痛,可伴有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减退、肌肉无力等,起病可急可缓,症状轻重不一。 当出现半边肩膀胳膊酸痛麻木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如颈椎X线、CT、MRI,上肢血管超声等)明确病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症状,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如颈椎病可采取牵引、理疗、药物等治疗;肩周炎主要通过功能锻炼、理疗、药物等缓解症状;胸廓出口综合征可根据病情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老年人要特别注意排查血管等慢性疾病导致的病变,儿童出现此类症状则需考虑是否有先天性因素等,需更谨慎地进行检查以明确病因并给予合适的处理。
2025-10-10 12:00:23 -
运动后膝盖疼是怎么回事
运动后膝盖疼有多种常见原因,包括运动损伤相关的软组织损伤(如肌肉拉伤、肌腱炎、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退变相关的骨关节炎,以及其他可能的滑膜炎、髌骨软化症等,不同原因涉及不同人群及相关解剖、运动等因素影响。 软组织损伤: 肌肉拉伤:运动中肌肉突然的收缩或过度拉伸可能导致肌肉拉伤,常见于股四头肌、腘绳肌等与膝关节相关的肌肉。例如在跑步、跳跃等运动中,肌肉承受超出其承受能力的力量时易发生。从解剖学角度看,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对维持关节稳定和运动起重要作用,肌肉拉伤后会引起膝盖周围疼痛、肿胀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年轻人运动强度大时更易出现,而老年人因肌肉力量相对较弱也有一定风险。 肌腱炎:像髌腱炎,常见于经常进行跳跃、深蹲等运动的人群,如篮球运动员、体操运动员等。反复的膝关节屈伸动作使髌腱受到过度牵拉,长期积累可引发肌腱炎症,表现为膝盖前方疼痛,活动时加重。年龄方面,青壮年因运动频率高相对更易患髌腱炎,而随着年龄增长,肌腱本身的弹性和修复能力下降,也可能增加肌腱炎的发生几率。 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和后交叉韧带损伤较为常见,多发生在剧烈运动中,如足球、篮球的急停急转动作。前交叉韧带主要作用是防止胫骨过度前移,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过度后移,韧带损伤后膝盖会出现明显疼痛、肿胀、不稳定感等。不同性别在运动损伤中发生韧带损伤的概率可能因运动项目偏好等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男性参与高强度对抗性运动更多,韧带损伤风险相对较高,但女性因解剖结构等因素在某些运动中也需警惕韧带损伤。 半月板损伤:多发生于膝关节扭转、屈曲负重的运动中,如踢足球、滑雪等。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纤维软骨结构,起到缓冲和稳定关节的作用,损伤后会导致膝盖疼痛、肿胀,有时伴有弹响或卡顿现象。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年轻人运动强度大时易因剧烈运动导致半月板损伤,老年人则可能因膝关节退变基础上轻微的扭伤等引发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退变相关原因: 骨关节炎: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变,骨关节炎发生率增加。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膝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情况较为常见,运动后会因关节摩擦增加等导致膝盖疼痛。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发生变化,骨关节炎的发生风险相对男性可能更高一些,因为雌激素对维持骨密度等有一定作用,雌激素缺乏会加速关节软骨的退变。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过度肥胖,会增加膝关节的负重,加速软骨磨损,加重骨关节炎的发展,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肥胖都会增加膝关节退变相关疼痛的风险。 其他可能原因: 滑膜炎:运动过度等可能引起膝关节滑膜炎,滑膜受到刺激后产生炎症反应,导致滑膜分泌增多,出现膝盖肿胀、疼痛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年轻人运动过量时易引发,老年人可能因膝关节退变等基础问题诱发滑膜炎。 髌骨软化症:多见于青少年及年轻人群,常与过度使用膝关节、运动姿势不当等有关。髌骨软骨面因磨损等出现软化,运动后膝盖前方疼痛,上下楼梯时症状可能加重。
2025-10-10 11: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