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立,男,临床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2001年获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工作29年,专业方向为脊柱外科,目前已主刀完成约3000余例脊柱外科手术。    擅长颈椎外科,在复杂疑难的各型颈椎病、颈椎损伤及颈椎畸形的手术治疗方面,特别是颈椎椎弓根钉技术应用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胸椎管狭窄症、严重腰椎滑脱、腰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可视化小切口微创减压固定融合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腰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效果。    曾多次赴国外学习交流,曾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及2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4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参与13部学术及科普专著的编著及翻译工作,获多项学术奖项,在国内多家学术期刊任编委及审稿专家职务,兼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脊柱脊髓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医学顾问、北京医学会及北京海淀区鉴定专家等职务。    曾著有科普著作:《颈椎病专家答疑》一书,并获第一届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优秀奖;在网络媒体发表颈腰椎科普文章10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展开
  • 小孩颈椎痛是什么原因

    小孩颈椎痛的原因及应对:姿势不良致颈部肌肉和颈椎受力异常,需引导保持正确姿势;外伤致颈部软组织损伤或骨折等,应立即停止活动就医;生长发育中颈椎结构异常,要定期体检关注;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致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颈椎,需及时就医查因并针对性治疗。 一、姿势不良 1.成因:小孩若长期有不正确的坐姿、站姿或睡姿,比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平板,趴在桌子上写字等,颈部肌肉和颈椎长期处于不正常的受力状态,容易导致颈椎痛。儿童的骨骼和肌肉还处于发育阶段,不良姿势对他们颈椎的影响更为明显。例如,长期弯腰驼背看书写字,会使颈椎生理曲度发生改变,进而引发疼痛。 2.应对:家长要引导小孩保持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写作业时确保眼睛与书本保持合适距离,坐姿端正,背部挺直;睡觉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保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二、外伤因素 1.成因:小孩活泼好动,在玩耍过程中可能发生颈部的外伤,如摔倒时头部撞击地面、颈部被牵拉等,都可能导致颈椎周围的软组织损伤甚至颈椎骨折等情况,从而引起颈椎痛。比如在打闹游戏中不小心扭伤颈部,就可能出现疼痛症状。 2.应对:一旦怀疑有外伤导致颈椎痛,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颈部再次受伤,并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损伤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生长发育问题 1.成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颈椎的骨骼、椎间盘等结构还在不断发育完善。如果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如颈椎椎体发育畸形等,可能会导致颈椎痛。例如,颈椎椎体的形态、结构异常会使颈椎的力学平衡失调,引发疼痛。 2.应对:定期带小孩进行体检,关注颈椎的生长发育情况,若发现有发育异常相关迹象,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干预。 四、疾病影响 1.成因 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可能累及颈椎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疼痛,如上呼吸道感染后,炎症可能蔓延至颈椎相关部位。 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相对少见,但儿童也可能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颈椎,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免疫系统攻击颈椎组织引发炎症疼痛。 2.应对:对于怀疑疾病因素导致颈椎痛的情况,需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针对具体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如果是感染性疾病导致,可能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则可能需要采取免疫调节等相关治疗措施。

    2025-10-10 10:53:21
  • 颈椎病会引起胸部和背部疼痛吗

    颈椎病有可能引起胸部和背部疼痛,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因颈椎退变等刺激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发,神经根型颈椎病因颈椎间盘突出等使神经根受压迫刺激导致,不同人群患颈椎病致胸部和背部疼痛情况不同,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导致胸部和背部疼痛的机制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等因素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分布广泛,当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后,可引起交感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异常,包括胸部和背部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表现为胸部闷痛、背部放射性疼痛等,疼痛程度不一,可能会被患者描述为隐痛、胀痛等。研究表明,颈椎的退变、增生等病理改变可对交感神经产生机械性刺激或造成交感神经缺血,进而引发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其中就包括胸部和背部的疼痛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导致胸部和背部疼痛的机制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原因使神经根受到压迫和刺激。当颈神经根受到压迫时,会出现神经根支配区域的疼痛、麻木等症状。如果神经根受到压迫的部位涉及到支配胸部和背部的神经,就可能导致胸部和背部的疼痛。例如,颈6-胸1神经根受压时,可能会引起胸部、肩部、背部等相应区域的疼痛。影像学检查常可发现颈椎间盘突出、椎体骨质增生等病变压迫神经根,从而证实神经根受压与胸部和背部疼痛的关联。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颈椎病引起胸部和背部疼痛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程序员等,由于颈部长期保持不良姿势,颈椎退变的风险增加,更容易患上颈椎病,进而出现胸部和背部疼痛的症状。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等退行性改变逐渐明显,也是颈椎病的高发人群,相对更易因颈椎病出现胸部和背部疼痛。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骨质流失加快,颈椎退变可能加速,也可能增加颈椎病引起胸部和背部疼痛的可能性。有颈椎外伤病史的人群,颈椎结构已受到过损伤,后续发生颈椎病导致胸部和背部疼痛的概率也会相对较高。对于出现胸部和背部疼痛且怀疑与颈椎病相关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颈椎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颈椎牵引、物理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2025-10-10 10:49:55
  • 抗骨质增生丸与骨仙片的区别

    抗骨质增生丸与骨仙片在药物组成、功效主治、药理作用及适用人群、注意事项上有区别又有联系,均针对骨质增生相关病症,适用于成年骨质增生患者,儿童、孕妇需谨慎,使用时忌辛辣油腻,应遵医嘱,有基础疾病者慎用。 骨仙片:成分包括骨碎补、熟地黄、黑豆、女贞子、牛膝、仙茅、菟丝子、广防己、枸杞子。骨碎补在其中可补肾强骨等,熟地黄同样起到滋阴等作用,各成分共同构成其药物组成体系。 功效主治方面 抗骨质增生丸:具有补腰肾,强筋骨,活血,利气,止痛的功效。主治增生性脊椎炎(肥大性胸椎、腰椎炎),颈椎综合症,骨刺等骨质增生症。从其药物组成及功效来看,主要针对骨质增生导致的相关病症,通过补肝肾等方式来缓解疼痛等症状。 骨仙片:功效为填精益髓,壮腰健肾,强壮筋骨,舒筋活络,养血止痛。用于因骨质增生引起的疾患。它也是针对骨质增生相关病症发挥作用,在强筋健骨等方面有其功效体现。 药理作用方面 抗骨质增生丸:现代药理研究可能显示其具有一定的改善骨代谢、减轻骨质增生相关炎症反应等作用。例如其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对骨细胞的代谢有调节作用,从而有助于维持骨骼的正常状态,缓解骨质增生带来的不适,但具体药理作用需基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数据支撑。 骨仙片:其药理作用可能涉及对骨骼的营养、促进骨骼修复等方面。比如其中的成分可能有助于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促进骨质的修复与维护等,但同样需要科学研究来明确具体的药理机制及相关数据支持。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方面 适用人群:两者一般适用于有骨质增生相关病症的成年人群。但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身体机能与成年人不同,骨质增生相对较少在儿童中出现,且药物对儿童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尚未充分明确,所以儿童应避免随意使用这两种药物。孕妇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一般不建议孕妇使用,除非在医生严格评估利弊后认为可以使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都需要注意忌辛辣、油腻食物。并且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不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等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使用以及确定合适的用药方案等。对于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时更需谨慎,因为药物都需要通过肝肾等器官代谢,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

    2025-10-10 10:47:58
  • 腰椎间盘突出是哪里痛

    腰椎间盘突出会引发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腰背部疼痛常见于下腰部中间,下肢放射性疼痛可从臀部及大腿后侧发展到小腿及足部,疼痛在劳累、弯腰等情况下加重,程度和时间因人而异。 一、腰背部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疼痛部位是腰背部,多数患者会感觉下腰部中间部位疼痛,这是因为腰椎间盘的病变刺激了周围的神经组织,引发局部的疼痛感觉。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腰椎退变等因素更容易出现这种腰背部的疼痛情况,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久坐、久站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腰背部肌肉和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也会增加腰椎间盘突出导致腰背部疼痛的风险。 二、下肢放射性疼痛 1.臀部及大腿后侧疼痛 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相应的神经根时,疼痛会向下肢放射,常见的是臀部以及大腿后侧出现疼痛。这是因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压迫了从腰部发出的神经根,影响了神经传导,导致相应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疼痛。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但长期不良姿势的人群发病几率相对更高,例如长时间保持弯腰姿势工作的人,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不均衡,容易突出压迫神经。 2.小腿及足部疼痛 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可能会放射到小腿甚至足部。如果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更下方的神经根,就会引起小腿前外侧、后侧以及足部的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能是酸痛、刺痛等。对于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的人,在劳累或受到不良姿势影响时,这种下肢放射性疼痛可能会加重,比如长时间行走后疼痛明显加剧。女性在怀孕期间由于腰部负担加重,也可能增加腰椎间盘突出导致下肢放射性疼痛的风险。 三、疼痛的诱发因素及特点 1.诱发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通常在劳累、弯腰、久坐、久站、咳嗽、打喷嚏等情况下加重。劳累会使腰部肌肉和椎间盘的负担进一步增加,弯腰、久坐、久站会改变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导致椎间盘受到的压力分布不均,从而诱发或加重疼痛;咳嗽、打喷嚏时腹压增加,也会传导到腰部,刺激受压的神经引起疼痛加剧。 2.疼痛特点 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的酸痛,而有的患者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行动。疼痛的时间也不固定,可能是间歇性发作,在休息后有所缓解,但容易反复。例如一些年轻患者如果长期伏案工作,可能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腰部及下肢的疼痛,休息后缓解,但再次工作时又会复发。

    2025-10-10 10:45:44
  • 骨延长手术怎么做 骨延长的适应症及其意义介绍

    骨延长手术先经影像学评估制定方案,手术时切开植入外固定器制造骨折线,延长阶段借外固定器逐日或隔日少量牵拉促骨细胞增殖成新骨,巩固阶段达预定长度后保持固定让骨痂成熟稳定,其适应症含先天性肢体短缩、创伤致骨缺损或短缩、骨发育异常致肢体不等长、肿瘤切除术后骨骼缺损,意义在于恢复肢体功能与外观、预防继发疾病及具个性化治疗优势。 一、骨延长手术操作步骤 骨延长手术需遵循规范流程,首先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全面评估骨骼状况以制定个性化方案。手术时先在需延长的骨骼部位实施切开操作,植入外固定器并精准制造骨折线。随后进入延长阶段,借助外固定器的调节装置逐日或隔日进行少量牵拉,通常每日牵拉量控制在0.5-1毫米,分多次完成,此过程中骨细胞受牵拉刺激增殖并诱导新骨形成。最后进入巩固阶段,当达到预定延长长度后,保持外固定器固定一段时间,促使新生骨痂充分成熟稳定。 二、骨延长手术的适应症 1.先天性肢体短缩:如先天性股骨短缩等情况,骨延长手术可恢复肢体正常长度,改善因肢体短缩导致的外观及功能异常。 2.创伤导致的骨缺损或短缩:严重骨折后出现骨骼短缩或缺损,通过骨延长手术能恢复骨骼连续性与长度,避免因骨骼短缩引发关节畸形、步态异常等问题。 3.骨发育异常致肢体不等长:像成骨不全症等疾病引发的肢体不等长,骨延长手术可纠正长度差异,防止脊柱侧弯等继发问题产生。 4.肿瘤切除术后骨骼缺损:肿瘤切除术后造成骨骼缺损时,骨延长手术能重建骨骼结构,保障肢体正常功能与外观。 三、骨延长手术的意义 1.恢复肢体功能与外观:对于先天性肢体短缩、创伤及肿瘤术后等情况,骨延长可恢复肢体长度,使患者肢体外观趋于正常,同时恢复正常力学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例如先天性股骨短缩患者经骨延长后,能正常行走,改善因肢体短缩带来的活动受限。 2.预防继发疾病:针对骨发育异常致肢体不等长的患者,骨延长可纠正长度差异,避免因长期肢体不等长引发脊柱侧弯等严重继发疾病,维护患者整体健康。 3.个性化治疗优势:不同人群需区别对待,儿童患者实施骨延长需谨慎评估,由经验丰富医生操作并密切监测骨骼生长及患儿健康状况;成年人则严格把控适应症,确保手术收益大于风险,体现精准医疗理念,为不同个体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0 10:43:3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