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立,男,临床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2001年获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工作29年,专业方向为脊柱外科,目前已主刀完成约3000余例脊柱外科手术。    擅长颈椎外科,在复杂疑难的各型颈椎病、颈椎损伤及颈椎畸形的手术治疗方面,特别是颈椎椎弓根钉技术应用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胸椎管狭窄症、严重腰椎滑脱、腰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可视化小切口微创减压固定融合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腰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效果。    曾多次赴国外学习交流,曾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及2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4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参与13部学术及科普专著的编著及翻译工作,获多项学术奖项,在国内多家学术期刊任编委及审稿专家职务,兼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脊柱脊髓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医学顾问、北京医学会及北京海淀区鉴定专家等职务。    曾著有科普著作:《颈椎病专家答疑》一书,并获第一届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优秀奖;在网络媒体发表颈腰椎科普文章10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展开
  • 右侧股骨头坏死的症状有哪些

    右侧股骨头坏死会有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跛行、患肢缩短等表现,疼痛部位多样、性质有别,活动受限影响日常活动,跛行随病情加重,患肢缩短影响发育及步态,长期饮酒、用激素、有外伤或手术史、有家族史等人群相关表现风险或更易出现。 疼痛性质:可为隐痛、钝痛、刺痛等,早期疼痛多较轻,呈间歇性,随着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重,可为持续性疼痛。 髋关节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减小:患者右侧髋关节的屈曲、外展、内旋等活动会受到限制。例如,不能自如地弯腰拾物,穿袜子、鞋子时难以完成正常的动作。儿童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髋关节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行走和肢体运动发育;成年人则会明显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如上下楼梯、下蹲等动作困难。生活方式中,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本身髋关节灵活性较差,发生右侧股骨头坏死时活动受限可能更为明显。有髋部手术史或外伤史导致髋关节周围组织损伤的人群,右侧股骨头坏死出现活动受限的风险更高。 跛行 跛行表现: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行走时步态稍有异常,随着病情进展,跛行逐渐明显。儿童跛行可能较为明显,且可能伴有患肢缩短的表现;成年人跛行则会影响行走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生活方式上,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需要频繁行走、站立的人群,右侧股骨头坏死导致的跛行可能会对其工作和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有股骨头坏死家族史的人群,发生右侧股骨头坏死出现跛行的风险需要关注,且跛行的程度可能受病情严重程度影响。 患肢缩短 外观及测量差异:通过观察可发现右侧下肢较左侧短缩,也可通过测量双下肢长度来明确。儿童由于骨骼仍在生长,患肢缩短可能会影响其下肢的均衡发育,导致骨盆倾斜等问题;成年人患肢缩短会进一步加重跛行等症状,影响身体的力线和步态。有激素使用病史的人群,右侧股骨头坏死发生患肢缩短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激素可能影响股骨头的血供,导致骨质吸收、塌陷,进而出现患肢缩短。

    2025-10-10 09:59:15
  • 半月板损伤会引起什么症状

    半月板损伤会引发疼痛、肿胀、弹响、交锁等症状,不同人群疼痛、肿胀、弹响、交锁的表现有差异,如年轻爱运动者疼痛更明显剧烈,青少年运动损伤肿胀出现快,经常剧烈运动年轻人弹响频繁,年轻运动员等交锁常见且有膝关节病史人群出现交锁需警惕半月板损伤。 肿胀 膝关节肿胀也是半月板损伤常见的症状之一。这是因为半月板损伤会导致膝关节内的滑膜受到刺激,引起滑膜炎症,进而导致滑膜分泌过多的滑液,同时关节内出血等情况也会导致膝关节肿胀。肿胀程度可轻可重,轻度肿胀可能仅表现为膝关节外观略有增粗,重度肿胀则会使膝关节明显膨隆。对于不同人群,肿胀的发展速度和程度也有差异。例如,青少年运动损伤导致的半月板损伤,肿胀可能在受伤后较短时间内较为迅速地出现;而老年人群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血液循环相对较慢,肿胀消退可能相对缓慢。 弹响 部分半月板损伤患者会出现膝关节弹响现象。当膝关节活动时,损伤的半月板在膝关节内移动、摩擦,会产生弹响。弹响的声音有轻有重,有的患者能感觉到膝关节内有“咔嗒”声。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弹响表现不同。比如,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年轻人,半月板损伤后弹响可能较为频繁;而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中老年人,半月板损伤后弹响可能相对较少出现,但一旦出现弹响往往提示存在半月板结构的异常。 交锁 交锁是半月板损伤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表现为膝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突然卡住,不能屈伸,需要经过一定的动作调整后才能恢复活动。例如,患者在行走过程中,膝关节突然像被锁住一样不能动,必须通过轻轻晃动膝关节或调整姿势等方式才能解锁,继续活动。这种情况在年轻运动员等经常进行膝关节剧烈活动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因为他们的膝关节活动强度大,半月板损伤后交锁现象更容易发生。对于有膝关节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过膝关节扭伤等情况,出现交锁症状时更应警惕半月板损伤的可能。

    2025-10-10 09:56:34
  • 骨折动完手术后吃什么好

    骨折手术后需注意饮食,应摄入蛋白质丰富食物促进伤口愈合与组织修复,如瘦肉、鱼类等;摄入含钙量高食物助骨折愈合,像牛奶、豆制品等;摄入富含维生素食物,维生素C助胶原蛋白合成,维生素D助钙吸收,如柑橘类水果、西兰花、深海鱼类等;摄入膳食纤维丰富食物防便秘,如全麦面包、芹菜等,不同患者群体有相应饮食注意事项。 含钙量高的食物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有助于骨折的愈合。牛奶是很好的钙来源,每100毫升牛奶约含有104毫克的钙,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豆制品如豆腐,每100克北豆腐含钙量约为138毫克。孕妇骨折术后需要保证充足的钙摄入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求,可每天保证300-500毫升牛奶的摄入;对于有骨质疏松病史的老年患者,除了从食物中获取钙,可能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额外的钙补充,但饮食中钙的充足摄入仍是基础。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骨折愈合,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每100克含维生素C约33毫克;蔬菜中的西兰花每100克含维生素C约51毫克。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深海鱼类如三文鱼富含维生素D,每100克三文鱼约含有45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由于日照可能不足,更需要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D;儿童患者处于生长阶段,保证维生素的充足摄入对骨骼健康和整体生长发育都很重要。 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骨折术后患者活动量减少,容易发生便秘,所以需要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来促进肠道蠕动。例如全麦面包,每100克全麦面包约含有9.6克膳食纤维;蔬菜中的芹菜每100克含膳食纤维约1.4克。老年患者由于胃肠功能相对较弱,更要注意膳食纤维的合理摄入,可选择煮得软烂的蔬菜等;妊娠期骨折患者也要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以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防止便秘影响身体恢复。

    2025-10-10 09:54:51
  • 肩周炎为什么胳膊疼

    肩周炎导致胳膊疼的原因包括炎症刺激使炎症因子刺激神经末梢致疼痛放射至胳膊、后期肩关节粘连牵拉胳膊组织引发疼痛、肌肉痉挛致肌肉缺血缺氧加重胳膊疼痛、肩部结构改变影响胳膊力学传导引发疼痛,且不同人群患肩周炎后胳膊疼表现有差异。 炎症刺激:肩关节周围的关节囊、韧带、肌腱等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炎症因子会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从而引起疼痛,这种疼痛可放射至胳膊部位。例如,研究表明肩周炎患者关节周围存在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引发疼痛感觉向胳膊传导。 肩关节粘连:肩周炎后期常出现肩关节粘连,关节活动受限,当胳膊活动时,会牵拉到粘连的组织,进而引起疼痛。比如患者在尝试抬起胳膊、旋转胳膊等动作时,粘连的组织被拉扯,就会产生明显的胳膊疼痛。 肌肉痉挛:由于肩关节疼痛,患者为了减轻疼痛会不自觉地使肩部及胳膊的肌肉处于紧张痉挛状态,长时间的肌肉痉挛会导致肌肉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疼痛,并且这种疼痛会在胳膊部位表现出来。有研究发现肩周炎患者存在肩部肌肉痉挛现象,与疼痛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肩部结构改变影响胳膊:肩周炎会使肩关节的正常结构发生改变,例如肱骨头与关节盂的关系异常等,这种结构改变会影响胳膊的正常力学传导,当胳膊活动时,异常的结构关系会引发疼痛。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患肩周炎后胳膊疼的表现可能有差异,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相对更易患肩周炎且胳膊疼的症状可能更明显,这与中老年人肩关节退变基础有关;女性在一些特殊时期(如更年期)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影响肩关节周围组织,也可能使胳膊疼的情况有不同表现;长期从事肩部过度活动工作的人群,肩周炎发生几率高,胳膊疼可能更频繁且程度可能更重;有肩部外伤史、既往肩关节疾病史的人群,肩周炎导致胳膊疼的情况可能更复杂,疼痛出现可能更迅速或症状更严重。

    2025-10-10 09:53:13
  • 骨折部位拆了石膏患者能走路吗

    骨折部位拆石膏后能否走路需综合骨折部位、愈合程度等多因素判断,不同部位骨折情况不同,下肢骨折相对复杂,愈合程度通过影像学和临床症状评估,儿童和老年患者拆石膏后走路也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骨折部位因素 不同部位的骨折,拆石膏后能否走路情况不同。例如: 上肢骨折:若为前臂骨折,拆石膏后一般可以在保护下适当活动,但通常还不能完全正常负重走路,因为上肢主要功能不是负重行走,不过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来促进恢复。 下肢骨折 小腿骨折:如果是单纯的小腿骨折,骨折愈合较好时,拆石膏后可能可以部分负重走路,但需要借助拐杖等辅助器具来分担体重。 股骨骨折:股骨骨折相对恢复时间较长,拆石膏后一般还不能马上走路,因为股骨是承重的主要骨骼,需要更长时间让骨折端充分愈合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逐步开始负重行走。 二、骨折愈合程度因素 1.影像学评估:通过X线等影像学检查来观察骨折线是否模糊、骨痂生长情况等。如果骨折线基本消失,有大量骨痂形成,说明骨折愈合较好,相对更有条件走路;如果骨折线仍清晰,骨痂生长不明显,则暂时不适合走路,否则可能导致骨折再移位等不良后果。 2.临床症状表现:拆石膏后如果局部没有明显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说明骨折处相对稳定,更有可能可以走路;如果仍有明显疼痛、肿胀,即使拆了石膏也不建议过早走路。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儿童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但也需谨慎对待。儿童拆石膏后能否走路同样要依据上述骨折部位和愈合程度等因素,而且儿童在走路时需要更密切的监护,因为儿童的平衡能力等还在发育中,避免因过早走路导致意外情况发生。对于老年患者,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骨折愈合能力可能不如年轻人,拆石膏后走路需要更加谨慎,要根据具体愈合情况缓慢进行,并且要注意防止摔倒等情况。

    2025-10-10 09:50: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