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立,男,临床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2001年获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工作29年,专业方向为脊柱外科,目前已主刀完成约3000余例脊柱外科手术。    擅长颈椎外科,在复杂疑难的各型颈椎病、颈椎损伤及颈椎畸形的手术治疗方面,特别是颈椎椎弓根钉技术应用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胸椎管狭窄症、严重腰椎滑脱、腰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可视化小切口微创减压固定融合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腰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效果。    曾多次赴国外学习交流,曾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及2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4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参与13部学术及科普专著的编著及翻译工作,获多项学术奖项,在国内多家学术期刊任编委及审稿专家职务,兼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脊柱脊髓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医学顾问、北京医学会及北京海淀区鉴定专家等职务。    曾著有科普著作:《颈椎病专家答疑》一书,并获第一届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优秀奖;在网络媒体发表颈腰椎科普文章10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展开
  • 股骨头坏死出现的症状是什么

    股骨头坏死有疼痛、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跛行等表现,疼痛早期常为髋或膝间歇性或持续性痛,向多部位放射;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表现为屈伸等活动不利,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风险高;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有相关病史人群几率高,体征有局部压痛、活动受限等,不同年龄段体征表现有差异。 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 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早期症状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关节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活,比如穿衣、洗澡、下蹲等动作都难以完成。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的人群,患股骨头坏死出现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骨骼血液供应等,加速股骨头坏死进程,导致关节功能更早受到影响。 跛行 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跛行,儿童患者跛行可能较为明显,行走时步态异常。病史方面,有髋部外伤史、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史、酗酒史等人群,发生股骨头坏死出现跛行的几率更高,外伤可能直接损伤股骨头血运,激素和酗酒会影响脂质代谢等,破坏股骨头血液供应,进而引发跛行等症状。 体征 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4字试验阳性,伽咖s征阳性,A11is征阳性TKdele叻uq试验阳性。外展、外旋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有时轴冲痛阳性。不同年龄段人群体征表现可能因身体发育、病情进展程度等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骨骼处于发育阶段,体征表现可能与成人有差异,需要更细致的检查来判断。

    2025-10-10 09:38:40
  • 骨折手术后拆线疼吗

    骨折手术后拆线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受个体差异、切口部位、切口愈合情况等因素影响,一般较轻微,可通过局部麻醉、放松心情减轻疼痛,儿童患者需医护人员轻柔操作及家长安抚。 影响拆线疼痛的因素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年轻、身体状况较好且平时疼痛耐受能力强的患者,可能觉得拆线时的疼痛相对较轻;而一些本身对疼痛比较敏感、年龄较大或身体状态较差的患者,可能会感觉疼痛稍明显些。 切口部位:不同部位的切口,拆线时的疼痛感受有差异。例如,关节部位附近的切口,由于局部组织相对更敏感一些,拆线时可能会比一些非关节部位的切口感觉稍疼,但总体也都是在可耐受范围内。 切口愈合情况:如果切口愈合良好,没有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拆线时相对顺利,疼痛较轻;若切口存在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比如有轻微红肿,那么拆线时可能会因为对局部组织的牵拉等操作而感觉比愈合良好的切口疼一点,但一般也不会很剧烈。 减轻拆线疼痛的措施 局部麻醉:在拆线前可以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的方式,通过注射少量麻醉药物来进一步减轻拆线时的疼痛,这对于一些对疼痛比较敏感的患者尤为适用。 放松心情:患者保持放松的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因为紧张可能会使对疼痛的感觉更加敏锐。家属也可以在旁边给予安慰,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与成人不同,拆线时更需要医护人员动作轻柔,同时家长要安抚好儿童,让其尽量配合,减轻孩子的不适感。总之,骨折手术后拆线时的疼痛一般是比较轻微的,不用过于担心。

    2025-10-10 09:36:07
  • 肱骨远端骨骺分离怎么诊断

    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病史采集需问受伤机制与症状;体格检查观察局部体征、畸形;影像学检查有X线(初步,注意辐射)、CT(复杂情况)、MRI(评估软组织损伤)。 体格检查 局部体征:观察肘部有无明显肿胀、瘀斑,肱骨远端部位压痛是否明显,肘关节的活动范围是否受限,因为骨骺分离会导致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相应的体征改变。儿童由于自我表述能力有限,更需仔细观察其对肘部活动的反应。 畸形: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肘部畸形,如肘后三角关系是否改变等,正常情况下肱骨内上髁、外上髁与尺骨鹰嘴在屈肘90°时构成等腰三角形,骨骺分离时该三角关系可能被破坏。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重要初步检查方法。拍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发现骨骺与干骺端的对位情况,能看到骨骺分离的类型及移位程度等。但对于一些无明显移位的轻度骨骺分离,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X线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骨骺分离情况,X线检查难以清晰显示时,CT检查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骨骺分离的细节,如骨骺分离的三维结构、是否存在细微的骨折块等,有助于更精准地制定治疗方案。 MRI检查:一般在需要更详细地评估骨骺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如韧带、关节囊等损伤时考虑使用。MRI可以清晰显示骨骺、软组织的病变情况,但对于儿童患者,检查时需注意其耐受性,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2025-10-10 09:33:36
  • 做腰椎穿刺痛吗

    腰椎穿刺时一般无明显剧烈疼痛,穿刺前局部麻醉有轻微刺痛感,麻醉起效后穿刺中多为轻微酸胀等可耐受不适,个体差异中儿童因神经敏感可能更敏感,成年人耐受度总体差异不大,身体有腰部疾病者可能不适更明显,可通过规范麻醉和医生熟练操作减轻不适,患者不必过于恐惧腰椎穿刺。 个体差异对疼痛感受的影响 年龄因素:儿童由于神经系统相对敏感,可能会对穿刺过程中的不适更敏感一些,但现在临床操作中会采取更轻柔的操作以及合适的麻醉方式来尽量减轻他们的不适。而成年人相对来说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总体差异不大。 身体状况: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腰部的疾病,比如腰部肌肉紧张、腰椎有病变等情况,可能会在穿刺过程中因为体位等因素产生相对更明显的不适感觉。但这也可以通过医生调整穿刺体位等操作来尽量缓解。 减轻腰椎穿刺时不适的措施 麻醉操作:通过规范的局部麻醉操作,确保麻醉效果良好,从而最大程度减少穿刺过程中的疼痛感受。麻醉药物会阻断神经传导,使穿刺部位的感觉神经被抑制,这样在穿刺时就不会产生明显的疼痛。 医生操作技巧:经验丰富的医生在进行腰椎穿刺时,会动作轻柔、快速准确地完成操作,这也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他们会准确找到穿刺间隙,顺利进行穿刺,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刺激。 总之,腰椎穿刺时的疼痛一般是比较轻微的,而且通过合理的麻醉和医生熟练的操作可以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不适,患者不必过于恐惧腰椎穿刺。

    2025-10-10 09:30:54
  •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可服用哪些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炎症常见布洛芬孕妇哺乳期慎用肝肾功能不全需评估影响肌肉松弛剂作用于脊髓和大脑皮层下区域抑制致肌肉痉挛神经冲动缓解肌肉痉挛常见氯唑沙宗肝肾功能不全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神经营养药物有助于神经修复与功能恢复例如甲钴胺促进髓鞘合成参与神经轴突运输和轴突再生孕妇哺乳期使用甲钴胺需权衡利弊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使用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需考虑药物代谢情况可能调整用药方案。 一、非甾体抗炎药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及炎症反应,常见药物如布洛芬等。需注意,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时需谨慎,因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潜在影响;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时需评估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二、肌肉松弛剂 作用于脊髓和大脑皮层下区域,抑制致肌肉痉挛的神经冲动,从而缓解肌肉痉挛,常见药物如氯唑沙宗等。特殊人群中,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时应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因药物代谢可能受影响。 三、神经营养药物 有助于神经的修复与功能恢复,例如甲钴胺,可促进髓鞘合成,参与神经轴突运输和轴突再生。孕妇、哺乳期女性使用甲钴胺时需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使用;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时需考虑药物代谢情况,可能需调整用药方案。

    2025-10-10 09:28: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