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泌尿外科及男科常见疾病有丰富治疗经验。擅长: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结石,膀胱肿瘤,肾癌,肾上腺肿瘤,肾囊肿等泌尿系肿瘤微创治疗,腹腔镜,输尿管镜,经尿道手术等微创手术。前列腺癌综合治疗。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前列腺穿刺活检,男性绝育手术。晚期泌尿系肿瘤综合治疗。对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俗称阳痿,早泄,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包皮过长,少精症,弱精症等男科疾病有独到之处。较早开展体外冲击波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及阴茎硬结症。
向 Ta 提问
-
如何测量阴茎正常长度
测量应在室温环境下让受测者取站立位保证阴茎自然下垂放松,常态下从阴茎根部耻骨联合处量至阴茎头顶端,长度一般4-10厘米左右,勃起状态下充分勃起后从耻骨联合处量至阴茎头顶端,长度通常8-16厘米左右,儿童测量要轻柔按成人常态方法结合年龄段评估,成年特殊健康状况人群需结合基础疾病对生殖系统影响综合分析测量结果。 一、测量准备 测量应在室温环境下进行,受测者需取站立位,保证阴茎自然下垂,放松状态,避免因紧张或其他因素导致阴茎状态异常影响测量准确性。 二、常态下阴茎长度测量方法 使用软尺,从阴茎根部的耻骨联合处(即阴囊与阴茎相连的上方部位)开始,沿着阴茎表面量至阴茎头顶端,此为常态下阴茎长度的测量方式。一般而言,成年男性常态下阴茎长度存在一定参考范围,不过个体间因遗传、体质等差异会有不同,通常在4-10厘米左右,但这只是大致参考,具体需结合个体实际情况判断。 三、勃起状态下阴茎长度测量方法 受测者通过适当性刺激使阴茎充分勃起后,同样采用软尺测量,测量起点仍为耻骨联合处,量至阴茎头顶端,勃起状态下阴茎长度通常较常态下明显增长,一般在8-16厘米左右,同样存在个体差异。 四、特殊人群测量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阴茎长度随年龄增长而变化,测量时要特别注意操作轻柔,避免给儿童造成心理负担,测量方法与成人常态下测量方法一致,但需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正常生长范围来综合评估,若发现儿童阴茎长度明显异于同龄正常范围,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排查是否存在发育异常等情况。 成年特殊健康状况人群:对于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内分泌疾病等)的成年人群,测量阴茎长度时除遵循常规测量方法外,还需结合其基础疾病对生殖系统影响的情况来综合分析测量结果,若因疾病导致阴茎状态异常,测量结果可能偏离正常范围,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整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2025-10-15 12:43:12 -
尿发黄是怎么回事
尿发黄可因生理性因素中饮水过少致肾脏重吸收使尿色素浓度升高引起,饮食因素中大量食用富含胡萝卜素食物经代谢致尿黄,药物因素中服用特定药物后代谢产物通过尿液排出致尿黄,病理性因素里肝脏疾病致胆红素代谢障碍使尿中胆红素升高及泌尿系统感染致尿液成分改变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而出现。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尿发黄 1.饮水过少:人体水分摄入不足时,肾脏会对尿液进行重吸收,使尿液中水分减少,尿色素浓度升高,从而出现尿发黄现象。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发生,例如儿童若长时间玩耍未及时补充水分,或成年人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后未及时饮水,都易出现因饮水过少导致的尿发黄。 二、饮食因素导致尿发黄 大量食用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等,经人体代谢后,部分胡萝卜素会通过尿液排出,使尿液呈现黄色。这种情况在不同性别人群中均可因饮食摄入差异而出现,若短时间内大量进食此类食物,尿液发黄的现象可能较为明显。 三、药物因素导致尿发黄 某些药物服用后可引起尿发黄,例如服用核黄素等药物时,药物代谢产物可能通过尿液排出,导致尿液颜色改变。不同用药人群(包括不同年龄、性别)在服用特定药物后都需留意是否出现尿发黄情况。 四、病理性因素导致尿发黄 1.肝脏疾病:当肝脏功能异常时,胆红素代谢发生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经肾脏滤过随尿液排出,可导致尿中胆红素升高,出现尿发黄现象。不同年龄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均可能出现此情况,例如儿童若患先天性肝脏代谢疾病,或成年人患肝炎等肝脏疾病时,都可能因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尿发黄。 2.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发生感染时,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尿液成分改变,出现尿发黄情况,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各年龄段人群都有可能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进而导致尿发黄,比如女性因生理结构特点相对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而出现尿发黄。
2025-10-15 12:42:26 -
阴茎破裂,有点疼,是不是得什么病
阴茎破裂多因勃起时暴力损伤,如性生活姿势不当、外力撞击等,主要是阴茎白膜破裂,患者会突发剧烈疼痛、肿胀淤血,需尽快就医,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等明确情况,成年男性和青少年等不同人群需注意保护阴茎避免此类损伤,出现相关情况要及时就医处理。 一、阴茎破裂的可能原因及相关疾病 阴茎破裂通常是由于阴茎勃起时受到暴力损伤所致,比如性生活时姿势不当、外力撞击等。可能涉及的疾病主要是阴茎白膜破裂,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况。当阴茎白膜破裂时,患者会突然感到阴茎部位剧烈疼痛,可能还伴有肿胀、淤血等表现。 二、症状表现与病情判断 疼痛特点:疼痛较为明显,一般是突发的尖锐疼痛,且疼痛程度可能较为剧烈,这是因为白膜破裂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刺激神经引起。 肿胀淤血情况:受伤部位会迅速出现肿胀,皮肤可能呈现青紫色淤血,这是由于血管破裂出血积聚在组织间隙所致。通过观察阴茎局部的肿胀、淤血范围以及疼痛情况,可以初步推测破裂的严重程度,但准确判断还需专业医疗检查。 三、就医建议及相关检查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阴茎破裂伴疼痛的情况,应尽快前往泌尿外科就诊。医生会详细询问受伤经过等情况。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局部体格检查,查看阴茎损伤的具体部位、范围等。 超声检查:可能会进行超声检查来明确白膜破裂的情况,超声可以清晰显示白膜是否存在破裂以及破裂的程度等,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四、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成年男性:要注意性生活中避免过于粗暴的行为,一旦发生类似情况及时就医。 儿童及青少年: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阴茎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要避免外力对阴茎的伤害,家长需关注青少年的相关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带其就医。 总之,阴茎破裂伴疼痛需要引起重视,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处理,不同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保护阴茎,避免此类损伤的发生。
2025-10-15 12:41:29 -
前列腺炎具体表现为哪些不适症状
前列腺炎患者有多种症状,排尿方面表现为尿频(夜间增多)、尿急、尿痛、排尿灼热感及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尿等待);疼痛部位多样,会阴部、耻骨上区、腹股沟区、下腹部及腰骶部有隐痛、胀痛、钝痛或酸痛;性功能及生殖系统受影响,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遗精、血精;部分患者有全身症状,如乏力、头晕、失眠,少数病情重或细菌感染时会有发热。 一、排尿症状 前列腺炎患者常出现排尿相关不适,包括尿频,即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尤其夜间排尿次数增加;尿急,有尿意时难以控制,需立即排尿;尿痛表现为排尿时尿道、膀胱区或会阴部有疼痛感;排尿灼热感是排尿过程中感觉尿道有发热的异样;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如尿线变细、尿等待,即尿液排出起始缓慢,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顺利排出。 二、疼痛症状 疼痛是前列腺炎常见表现,疼痛部位多样,会阴部(阴囊与肛门之间的区域)、耻骨上区(耻骨联合上方的区域)、腹股沟区(大腿根部与腹部交界的区域)、下腹部等部位可出现隐痛、胀痛或钝痛;部分患者腰骶部(下背部与臀部上方的区域)也会有酸痛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较为轻微,有的可能较明显影响生活。 三、性功能及生殖系统症状 前列腺炎可能影响性功能及生殖系统,部分患者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即阴茎难以勃起或勃起不坚;早泄,表现为性交时过早射精;还可能出现遗精现象,即非性交状态下精液自行排出;少数患者会出现血精,精液中带有血液,这是由于炎症波及精囊等生殖器官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四、全身症状 部分前列腺炎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感觉身体疲倦、没有力气;头晕,头部有昏沉感;失眠,难以入睡或睡眠质量差等精神神经症状;另外,少数病情较重或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感染表现,但相对来说这种情况不是所有前列腺炎患者都会出现。
2025-10-15 12:39:42 -
尿急尿不尽是怎么回事
尿急尿不尽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尿路感染、前列腺疾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等,严重时可能是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进行相应治疗,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1.尿路感染 如尿道炎、膀胱炎等,细菌感染尿道后,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2.前列腺疾病 男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可能会刺激尿道,引起尿急、尿不尽等症状。 3.膀胱过度活动症 这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 4.其他原因 如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神经源性膀胱等,也可能导致尿急尿不尽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尿急尿不尽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症状,如膀胱癌、前列腺癌等。因此,如果出现尿急尿不尽的症状,尤其是伴有尿痛、血尿、腰痛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尿急尿不尽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抗感染治疗 如果是尿路感染引起的尿急尿不尽,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症 可使用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药物,减轻膀胱的不自主收缩,缓解尿急症状。 3.治疗前列腺疾病 对于前列腺疾病引起的尿急尿不尽,可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 4.其他治疗 如结石引起的尿急尿不尽,需要进行碎石或手术取石;肿瘤引起的尿急尿不尽,需要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 总之,尿急尿不尽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可能提示着泌尿系统的健康问题。如果出现该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喝水、勤排尿、避免憋尿等,有助于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2025-10-15 12: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