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泌尿外科及男科常见疾病有丰富治疗经验。擅长: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结石,膀胱肿瘤,肾癌,肾上腺肿瘤,肾囊肿等泌尿系肿瘤微创治疗,腹腔镜,输尿管镜,经尿道手术等微创手术。前列腺癌综合治疗。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前列腺穿刺活检,男性绝育手术。晚期泌尿系肿瘤综合治疗。对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俗称阳痿,早泄,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包皮过长,少精症,弱精症等男科疾病有独到之处。较早开展体外冲击波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及阴茎硬结症。
向 Ta 提问
-
产后尿道有坠痛感
产后尿道有坠痛感通常是因为产妇经产道分娩导致会阴部位产生局部软组织损伤,再加上产后恶露的刺激。对此,建议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后复查,如果情况没有好转甚至加重,就需要及时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尿道炎、膀胱炎等问题。 一、产妇免疫力较为低下,恶露逆行感染会引发尿道炎,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引起膀胱炎。此时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且尿道坠痛感会加重。可以在清洗外阴后进行尿常规和中段尿细菌培养+药敏检测,然后依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来进行抗感染治疗。 1.如果药敏结果尚未出来,通常会先采用广谱抗生素,比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进行静脉滴注来抗感染治疗。 总之,当产后出现尿道坠痛感时要予以重视,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5-05-15 17:31:09 -
尿路感染不能吃什么东西
尿路感染患者饮食需注意以下几点:避免辛辣、发物、高糖、酸性食物,多喝水。 1.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些食物会加重尿路刺激症状,影响治疗效果。 2.避免发物:如海鲜、羊肉、狗肉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导致炎症加重,不利于病情恢复。 3.避免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糖果、蛋糕等,高糖食物会导致血糖升高,增加细菌滋生的机会,加重尿路感染。 4.避免酸性食物:如蛋黄、奶酪、乌鱼子等,酸性食物会使尿液酸化,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5.多喝水: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冲洗尿道,有助于细菌和炎症物质的排出。 总之,尿路感染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同时要多喝水,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2025-05-15 17:28:36 -
肾结石能喝酒抽烟吗
肾结石患者不建议抽烟喝酒,应大量饮水、调整饮食并定期复查,具体治疗方案应遵循医嘱。 对于肾结石患者,以下是一些建议: 大量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淀和结石形成的风险。 调整饮食:限制高草酸、高嘌呤、高钠等食物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取。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包括B超、尿常规等检查,以监测结石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情况都可能不同,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如果患有肾结石,建议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此外,对于任何健康问题,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均衡的饮食都是重要的。
2025-05-15 17:23:33 -
吃了紫色火龙果尿会红正常吗
吃了紫色火龙果尿会红是正常现象,通常在1-2天会自然消失,这是因为火龙果的天然色素无法被人体完全吸收。但如果还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可能是疾病引起,需及时就医。此外,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食用火龙果。 吃了紫色火龙果尿会红是正常现象,通常在停止食用后1-2天会自然消失,不需要过度担心。 需要注意的是,红心火龙果含有天然色素,这种色素无法被人体完全吸收,会随着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如果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尿液或粪便呈现出紫红色,容易与血尿、便血等疾病混淆,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如果食用紫色火龙果后,出现尿液变红的同时,还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腹痛等症状,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此外,红心火龙果中含有较多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食用,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总之,吃了紫色火龙果尿会红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同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5-06 15:24:41 -
阴茎尿道口囊肿
阴茎尿道口囊肿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可能与损伤、感染等有关,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肿物、排尿困难、疼痛等症状,主要通过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进行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观察、手术等,治疗后应注意个人卫生。 1.病因 阴茎尿道口囊肿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局部损伤、感染、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 2.症状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少数患者可出现尿道口肿物、排尿困难、疼痛等症状。 3.诊断 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如尿道口分泌物涂片、超声、CT等。 4.治疗 较小的囊肿一般无需治疗,定期观察即可。较大的囊肿或有症状的囊肿可通过手术治疗,如囊肿切除术、尿道扩张术等。 5.预防 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局部损伤和感染,注意个人卫生。 对于阴茎尿道口囊肿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5-05-06 15: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