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乔春艳,女,副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
从事眼科工作23年,从1999年开始专注于青光眼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眼科(青光眼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先后赴美国哈佛医科大学附属麻省眼耳鼻喉医院研修一年,奥地利维也纳医学大学附属总医院研修半年。
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培训和历练,以及多次的欧美访学,使得乔大夫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紧跟国内外眼科发展前沿。
展开-
慢性泪囊炎发病的原因
慢性泪囊炎的发生与解剖结构异常、细菌感染及全身性疾病影响相关。解剖结构异常如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泪小点异常可致泪液引流不畅引发炎症;常见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在泪道狭窄阻塞时滋生引发感染;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等全身性疾病会因影响免疫力等增加患病风险。 泪小点异常:泪小点位置异常,如泪小点外翻,会使泪液不能正常被引流至泪道,导致泪液在眼表潴留,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进而引发慢性泪囊炎。老年人由于眼部组织松弛等原因,泪小点外翻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女性可能因更年期等激素变化导致眼部组织状态改变,也可能影响泪小点的正常位置。 细菌感染因素 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是引发慢性泪囊炎的常见细菌。当泪道存在狭窄或阻塞时,泪液潴留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细菌在泪囊内大量繁殖,引起炎症反应。例如,肺炎链球菌可通过眼部的微小伤口或正常的眼表防御功能下降时侵入泪囊,引发感染,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人群感染此类细菌导致慢性泪囊炎的风险可能增加。 感染途径:细菌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泪囊,如邻近组织的感染蔓延,眼部的结膜感染可通过泪道逆行感染泪囊;血行感染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发生,当身体其他部位有细菌感染灶时,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泪囊引发炎症。 全身性疾病影响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升高,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眼部的感染。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糖尿病患者的泪道感染后更易发展为慢性泪囊炎,且病情可能相对顽固,难以控制。女性糖尿病患者可能因内分泌等因素影响,与男性糖尿病患者相比,在慢性泪囊炎的发病风险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同时,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慢性泪囊炎的概率更高。 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如艾滋病患者,其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免疫功能极度低下,对各种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大幅下降,发生慢性泪囊炎的概率显著增加,且感染后炎症反应可能更为严重,治疗难度也更大。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制紊乱,也可能出现眼部泪道相关的免疫炎症反应,增加慢性泪囊炎的发病风险。
2025-09-29 10:51:39 -
红眼病怎么办
红眼病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眼部炎症,需隔离,用温水和无菌棉签轻柔清洁眼部,可冷敷缓解,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眼药水,病毒感染用抗病毒眼药水,患病要保证休息、减少用眼、保持室内通风,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一、了解红眼病 红眼病又称急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眼部炎症,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接触传播,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用具等。 二、一般处理措施 (一)隔离与清洁 患者需隔离,避免前往公共场所,防止疾病传播。用干净的温水和无菌棉签清洁眼部,去除眼部分泌物,但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眼部。 儿童患者的家长要特别注意,因为儿童好动且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更易导致疾病传播和自身反复感染,需更严格督促儿童做好眼部清洁和隔离措施。 (二)冷敷缓解 可以使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眼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有助于减轻眼部红肿和疼痛。不过儿童皮肤娇嫩,冷敷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 三、就医与治疗 (一)明确病因 及时带患者就医,医生会通过检查确定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红眼病。细菌感染导致的红眼病通常分泌物呈脓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分泌物为水样。 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医生诊断时要考虑其年龄特点,儿童的眼部结构和成人有差异,医生会更谨慎细致地检查。 (二)药物治疗(遵医嘱) 如果是细菌感染,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类眼药水,如妥布霉素眼药水等;若是病毒感染,可能会使用抗病毒类眼药水,如阿昔洛韦眼药水等。但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要严格遵循医生根据儿童年龄、体重等制定的用药方案。 四、生活注意事项 (一)休息与用眼 患病期间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让眼部得到充分恢复。减少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或看书等,儿童患者的家长要控制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防止眼部疲劳加重病情。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舒适的环境有助于患者康复。 (二)饮食调整 饮食上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儿童患者的家长要注意儿童的饮食偏好,引导其摄入健康食物。
2025-09-29 10:49:08 -
眼睛为什么会近视
近视的发生受遗传、环境和眼球发育等因素影响。遗传方面近视有一定倾向,父母高度近视子女患病概率高;环境因素包括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用眼环境不佳、户外活动不足;眼球发育因素有眼轴过长、角膜曲率异常,眼轴过长会致光线聚焦视网膜前形成近视,角膜曲率异常会使光线折射异常形成近视。 环境因素 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如果长时间进行近距离的用眼活动,如长时间看书、写作业、使用电子设备等,会使眼睛的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以小学生为例,每天连续近距离用眼超过1-2小时,就会明显增加近视发生风险。因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时,眼睛的调节负担加重,导致眼轴容易发生变化,进而引发近视。 用眼环境不佳:光线过强或过弱都会对眼睛造成不良影响。在过强的光线下看书,眼睛会受到刺激,容易产生疲劳;而在过弱的光线下,为了看清物体,眼睛会不自觉地加大调节力度,也容易导致近视。例如,在昏暗的灯光下长时间玩手机,会使眼睛的调节功能紊乱,长期下去易引发近视。 户外活动不足: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也是导致近视的重要环境因素。研究发现,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少于2小时的儿童,近视发生率明显高于户外活动时间较多的儿童。因为在户外活动时,眼睛能够接触到自然光线,有助于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可以抑制眼轴的过度延长,从而对近视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眼球发育因素 眼轴过长:正常眼球的前后径(眼轴)是相对稳定的。在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眼轴会逐渐变长。儿童时期,眼轴处于不断发育增长阶段,如果眼轴增长过快,就会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从而形成近视。例如,婴儿出生时眼轴较短,约为16mm左右,随着年龄增长,眼轴逐渐延长,到青少年时期基本接近成人水平(约24mm),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眼轴过度延长,就会引发近视。 角膜曲率异常:角膜的弯曲度也与近视密切相关。如果角膜曲率过大,会使光线的折射发生异常,导致聚焦点提前,形成近视。角膜曲率的异常可能与遗传、后天的用眼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一些先天性角膜曲率异常的个体,从出生就可能存在近视倾向。
2025-09-29 10:47:15 -
全飞秒和半飞秒价格
全飞秒手术价格通常在一万五至三万元间,受地区、医院等级、医生资质影响;半飞秒手术价格大致在一万至二万五间,受地区、医院等级、设备差异影响;有眼部病史者需先经详细眼部检查评估手术方案及费用,青少年一般18周岁后眼部发育成熟且度数稳定再考虑手术,女性特殊时期不建议行近视手术需待脱离特殊时期且眼部评估合格后确定价格。 一、全飞秒手术价格区间及影响因素 全飞秒激光手术价格通常在15000~30000元左右。其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地区差异:一线城市的三甲眼科医院等机构,因运营成本高,价格可能处于区间上限,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医疗机构价格相对较低,可至区间下限。 医院等级:等级越高的医院,设备更新、专家资源等优势明显,收费往往更高,如知名三甲医院全飞秒手术价格可能接近30000元。 医生资质: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专家开展全飞秒手术,费用通常高于普通医生,部分资深专家手术费可接近30000元上限。 二、半飞秒手术价格区间及影响因素 半飞秒激光手术价格大致在10000~25000元左右。影响因素如下: 地区因素:同全飞秒,一线城市医院因成本高,价格偏高,三线及以下城市医院价格偏低。 医院等级:三甲医院等高端医疗机构的半飞秒手术收费通常处于区间较高位置,普通眼科医院收费相对较低。 设备差异:不同品牌、型号的手术设备会导致价格不同,先进设备支撑下的半飞秒手术价格可能趋近25000元上限。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有眼部病史者:如存在圆锥角膜、严重干眼症等眼部疾病,需先经详细眼部检查评估能否手术,且手术价格需根据检查后定制的手术方案确定,此类人群手术风险及费用需综合眼部具体病情判定。 青少年人群:因眼部仍处发育阶段,一般不建议过早行近视手术,需待眼部发育成熟(通常18周岁后)且近视度数稳定后再考虑,此时手术价格按常规标准执行,但需确保眼部条件符合手术要求。 女性特殊时期:孕期、哺乳期女性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及恢复,不建议在此期间行近视手术,手术价格需待脱离特殊时期且眼部条件评估合格后确定。
2025-09-29 10:46:34 -
黑眼圈是什么原因
黑眼圈形成因素涵盖生理性的遗传致眼周皮肤薄易透血管、睡眠不足致眼周血液循环不畅代谢废物堆积、年龄增长致眼周胶原蛋白流失弹性下降,病理性的过敏性鼻炎致眼周静脉回流受影响、眼部疾病炎症刺激、内分泌失调影响代谢,还有生活方式的长期日晒致眼周皮肤色素沉着、过度用眼致眼周肌肉疲劳血液循环不畅。 一、生理性因素 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遗传导致眼周皮肤较薄,皮下血管更容易透出,从而显现黑眼圈,这种情况多从年轻时就可能存在,受遗传基因决定,家族中有类似黑眼圈表现的人群更易出现。 2.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会使眼周血液循环不畅,代谢废物堆积,进而导致眼周皮肤颜色暗沉形成黑眼圈,尤其对于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群较为常见,年龄较小的人群若作息紊乱也易受此影响。 3.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加,眼周皮肤的胶原蛋白逐渐流失,皮肤弹性下降,眼周皮下组织变得松弛,脂肪移位等情况易使黑眼圈显现,中老年人群更为明显。 二、病理性因素 1.过敏性鼻炎:患有过敏性鼻炎时,鼻腔黏膜水肿,会影响眼周静脉回流,导致眼周血液淤积,长期可引发黑眼圈,儿童及青少年若患过敏性鼻炎且未有效控制,也可能出现此情况。 2.眼部疾病:某些眼部疾病,如眼睑皮炎等,炎症刺激会影响眼周皮肤状态,导致皮肤色泽改变,出现黑眼圈表现,这类情况需要针对眼部疾病进行相应诊治。 3.内分泌失调: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进而波及眼周皮肤的血液循环与代谢,导致黑眼圈形成,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因内分泌失调出现该问题,尤其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内分泌变化大时更易受影响。 三、生活方式因素 1.长期日晒:眼周皮肤较薄嫩,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会刺激皮肤产生黑色素,导致眼周皮肤色素沉着加重,从而形成黑眼圈,长期户外活动、未做好眼周防晒的人群易受影响。 2.过度用眼: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等过度用眼行为,会使眼周肌肉疲劳,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加重黑眼圈,儿童及青少年长期近距离用眼、使用电子设备时间过长时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2025-09-29 10: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