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春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乔春艳,女,副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

  从事眼科工作23年,从1999年开始专注于青光眼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眼科(青光眼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先后赴美国哈佛医科大学附属麻省眼耳鼻喉医院研修一年,奥地利维也纳医学大学附属总医院研修半年。

  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培训和历练,以及多次的欧美访学,使得乔大夫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紧跟国内外眼科发展前沿。

展开
个人擅长
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诊治。展开
  • 近视眼手术治疗前要做哪些检查

    近视眼相关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验光检查(主观验光、客观验光)、眼压检查、角膜检查(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地形图检查)、眼底检查、眼部其他检查(眼前节检查、泪液分泌功能检查),各检查从不同方面评估眼睛状况,为近视眼手术等提供依据。 裸眼视力:这是最基本的检查,能初步了解眼睛的视力状况,不同年龄段正常裸眼视力有差异,如儿童正常裸眼视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育完善,成人正常裸眼视力一般在1.0及以上,但近视眼患者裸眼视力会低于正常水平,通过裸眼视力检查可初步判断近视的严重程度。 矫正视力:通过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后所测得的视力,能更准确地反映眼睛经过光学矫正后的视力情况,对于评估近视患者的视功能有重要意义。 验光检查 主观验光:包括散瞳验光等,通过让患者主观感受不同度数镜片的清晰度来确定合适的近视度数等。对于儿童,由于其眼睛的调节能力较强,通常需要散瞳验光以麻痹睫状肌,排除调节因素的干扰,获得更准确的屈光度数。散瞳验光一般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散瞳,药物作用会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在此期间患者会出现畏光、视近模糊等情况,需注意避免强光刺激和近距离用眼。 客观验光:如电脑验光等,利用仪器直接测量眼睛的屈光状态,是验光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能快速获得眼睛的大致屈光度数等信息,但还需结合主观验光等进一步确定准确的度数。 眼压检查 眼压测量:通过眼压计测量眼内压力,正常眼压范围一般在10-21mmHg之间。眼压异常可能提示青光眼等眼部疾病,而近视眼患者也可能存在眼压异常情况,通过眼压检查可排除眼压相关疾病对近视眼手术的影响。 角膜检查 角膜厚度测量:常用超声角膜测厚仪等进行测量。角膜厚度对于近视眼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例如准分子激光手术需要考虑角膜厚度,一般要求角膜厚度在一定数值以上(如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即LASIK手术通常要求角膜厚度大于450-500μm等),通过测量角膜厚度可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某些近视眼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角膜地形图检查:可以了解角膜的曲率、形态等情况,有助于发现角膜是否存在不规则等问题。如果角膜存在明显不规则,可能不适合进行一些激光类的近视眼手术,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能提前发现潜在的影响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的角膜异常情况。 眼底检查 眼底镜检查:通过眼底镜观察视网膜、视神经乳头等眼底结构。近视眼患者可能存在眼底病变,如视网膜变性、裂孔等,通过眼底检查可早期发现这些病变,因为一些眼底病变可能会影响近视眼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恢复等情况。例如高度近视眼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等眼底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通过眼底检查能及时发现潜在的眼底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眼部其他检查 眼前节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等,可详细检查眼睑、结膜、角膜、前房、晶状体等眼前节的情况,了解是否存在炎症、异物、晶状体浑浊等影响近视眼手术的眼前节病变,确保手术在眼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进行。 泪液分泌功能检查:对于一些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等可能影响泪液分泌的近视眼患者,需要进行泪液分泌功能检查,如Schirmer试验等,以评估泪液分泌情况,因为泪液分泌异常可能会导致术后眼部不适等问题,影响手术效果和恢复。例如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患者可能存在泪液分泌减少,进行泪液分泌功能检查有助于判断其眼部泪液环境是否适合进行近视眼手术。

    2025-09-29 13:34:37
  • 怎么测试自己散光度数

    确定散光度数可通过综合验光仪验光(常用且适用于各年龄段,儿童需散瞳)、电脑验光(初步筛查,有误差需结合综合验光),借助国际标准视力表(5米距离辨视标)和近视力表(30厘米距离检查)辅助判断,还可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绘制角膜表面地形图,了解角膜形态、准确判断散光度数等)。 一、验光检查 1.综合验光仪验光:这是比较常用的测试散光度数的方法。在眼科诊所或医院的眼科门诊,验光师会使用综合验光仪,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步骤来确定散光度数。首先会进行初步的视力检查等准备工作,然后通过调整综合验光仪上的镜片等装置,让被检查者观看视标,逐步精确调整到最清晰的状态,从而准确测出散光的度数以及散光的轴位等信息。这种方法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包括儿童、成年人等,能较为精准地获取散光度数情况。对于儿童来说,可能需要在验光前进行散瞳等准备,以获取更准确的屈光状态,因为儿童的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散瞳可以放松睫状肌,避免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干扰。 2.电脑验光:利用电脑验光仪来初步检测散光度数。电脑验光仪是通过光学原理对眼睛的屈光状态进行初步筛查。它会发出光线进入眼睛,然后根据光线反射回来的情况来计算眼睛的屈光度数,包括散光度数等。不过电脑验光的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尤其是对于一些调节能力较强的人群,如青少年等,所以还需要结合综合验光仪等进一步精确。对于成年人,如果只是初步筛查散光情况,电脑验光可以作为一个初步的参考,但最终还是需要结合专业的综合验光来确定准确的散光度数。 二、视力表检查辅助判断 1.国际标准视力表:被检查者距离视力表一定距离(通常是5米),按照要求辨认视力表上的视标。如果被检查者在相应距离下不能清晰辨认某一行视标,验光师会结合这个情况来初步推测可能存在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例如,如果被检查者在看远处视力表时,某一行视标辨认不清,可能提示存在散光影响视力,然后再进一步通过验光等检查来确定具体的散光度数。对于儿童,可能需要用卡通形象等视力表来进行检查,以提高他们的配合度,同样通过观察儿童对视力表视标的辨认情况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散光以及大致推测散光度数情况。 2.近视力表检查:如果被检查者存在近距离用眼不适等情况,还可以进行近视力表检查,距离通常是30厘米。通过近视力表检查可以了解被检查者近距离视力情况,若近距离视力也存在异常,结合远视力情况等,也有助于推测是否有散光等问题。比如有些人可能近距离阅读时容易疲劳,通过近视力表检查发现视力不佳,再结合其他检查来判断是否是散光导致的近距离视力问题以及具体的散光度数。 三、角膜地形图检查 1.原理及作用:角膜地形图检查是通过特殊的仪器来绘制角膜表面的地形图,从而了解角膜的形态情况。因为散光主要是由于角膜表面不平整等原因引起的,所以角膜地形图检查可以很直观地显示出角膜各点的曲率情况,进而准确判断散光的度数、轴位以及角膜的不规则程度等。它对于一些复杂散光情况的诊断等有重要价值。例如,对于一些患有圆锥角膜等疾病的患者,角膜地形图可以早期发现角膜形态的异常,同时也能辅助判断散光度数等情况。这种检查方法适用于各种人群,包括儿童、成年人等,对于了解角膜的详细屈光状态非常有帮助。对于儿童,如果怀疑有角膜发育异常等导致的散光问题,角膜地形图检查可以提供更精准的信息来辅助诊断和确定散光度数等。

    2025-09-29 13:33:08
  • 眼睛有黑线在飞怎么回事

    眼前有黑线飘动可能是生理性或病理性飞蚊症所致。生理性飞蚊症与年龄增长致玻璃体退行性改变有关,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合理用眼;病理性飞蚊症可由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玻璃体积血、葡萄膜炎等引起,需针对病因治疗。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需关注先天性眼部异常,青少年要科学用眼控近视,老年人应定期体检控基础病。 一、生理性飞蚊症 (一)产生原因 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液化、混浊,从而导致眼睛有黑线在飞的现象,这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年龄因素导致玻璃体自然的老化过程引起。 (二)应对措施 一般对视力影响不大,若不影响正常生活,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生活中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过度用眼疲劳,保持规律的作息。 二、病理性飞蚊症 (一)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 1.产生原因 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拉长,视网膜变薄,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进而引发飞蚊症相关表现;眼部受到外伤等也可能导致视网膜裂孔或脱离,从而出现眼前有黑线飘动。年龄较大、有眼部基础疾病等因素也可能增加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风险。 2.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通过激光治疗封闭视网膜裂孔,或进行手术治疗修复视网膜脱离等情况。对于高度近视人群,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诱发视网膜脱离的行为。 (二)玻璃体积血 1.产生原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时,也可能出现眼底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玻璃体后就会出现眼前有黑线飘动的现象。其他如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部疾病也可引起玻璃体积血。 2.应对措施 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等,少量积血可能会自行吸收,大量积血可能需要手术清除积血。 (三)葡萄膜炎 1.产生原因 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可引起葡萄膜炎,炎症会导致眼内细胞漂浮在玻璃体中,从而出现眼前有黑线飘动的症状。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等更容易患葡萄膜炎。 2.应对措施 需要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等,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类型调整用药方案。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1.特点 儿童出现眼前有黑线飘动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多与先天性眼部异常等有关,如先天性玻璃体异常等。 2.注意事项 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眼部情况,若发现儿童经常诉说眼前有异常飘动的黑线等情况,应及时带儿童到眼科进行详细检查,因为儿童眼部问题可能影响其视觉发育,早期诊断和治疗很关键。 (二)青少年 1.特点 青少年出现飞蚊症多与近视相关,尤其是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增长过快等情况可能增加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从而导致飞蚊症相关表现。 2.注意事项 青少年要注意科学用眼,控制近视度数的发展,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部问题并处理。 (三)老年人 1.特点 老年人玻璃体老化较为常见,生理性飞蚊症相对多见,但也不能忽视病理性飞蚊症的可能,如视网膜病变等在老年人中也较为高发。 2.注意事项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眼部体检,包括眼底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眼部疾病。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降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025-09-29 13:31:35
  • 散光是老花眼吗

    散光由角膜或晶状体曲率不均等致光线不能聚焦同一焦点,老花眼是因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下降、睫状肌功能减退致调节能力减弱致近视力下降,两者发病机制、症状表现、矫正方式不同但可同时存在,验光配镜时需综合考虑两者情况选择合适眼镜满足视觉需求。 一、散光与老花眼的定义 散光: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由角膜或晶状体的曲率不均等引起,导致进入眼内的光线不能聚焦在同一焦点上,从而不能清晰成像。它是由于眼球在不同方向上的屈光力不同造成的,可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等类型。规则散光多与角膜先天性形态异常有关,而不规则散光可能由角膜病变等因素引起。 老花眼:是一种生理性老化现象,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下降,睫状肌功能减退,导致眼睛的调节能力逐渐减弱,从而出现近视力下降。一般在40岁左右开始出现,表现为阅读等近距离工作时需要将目标放远才能看清。 二、散光与老花眼的区别 (一)发病机制不同 散光:主要是眼球屈光系统的几何形态异常所致,比如角膜表面不是完美的球面,某一方向的曲率半径与另一方向不同,使得光线折射后无法聚焦成单一焦点。这种异常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眼部疾病、外伤等引起。 老花眼:是因为晶状体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生理性改变,弹性降低,睫状肌收缩能力减弱,导致眼睛的调节能力下降。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老化过程,几乎所有人都会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不同程度的老花眼,但起始年龄和发展速度可能因个体差异(如基础视力、生活方式等)而有所不同。 (二)症状表现不同 散光:主要症状是视力模糊,且视物有变形、重影等情况。无论看远还是看近都可能不清楚,而且这种模糊感相对比较稳定,不会随着时间推移像老花眼那样主要表现为近视力下降。例如,散光患者看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都会觉得模糊不清,看直线的物体可能会感觉变弯等。 老花眼:主要表现为近视力明显下降,看近距离的物体困难,如阅读书报时需要把书报拿远才能看清。而看远处的物体一般不受明显影响,不过随着老花眼程度加重,可能看远处也会稍有影响,但主要问题是近视力的降低。 (三)矫正方式不同 散光:主要通过佩戴柱镜进行矫正,根据散光的度数和轴位选择合适的柱镜来调整眼球的屈光状态,使光线能够聚焦在视网膜上。此外,还可以通过角膜屈光手术等方式来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散光,如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等,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 老花眼:主要通过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根据患者的年龄、屈光状态等选择合适度数的老花镜,以帮助眼睛进行调节,提高近视力。随着科技发展,还出现了双焦点或多焦点眼镜、渐进多焦点眼镜等,能够满足患者看远和看近的不同需求。 三、散光与老花眼的关联 虽然散光和老花眼是不同的屈光状态问题,但它们可能会同时存在。例如,一个人可能本身有散光,随着年龄增长又出现老花眼,此时需要综合考虑两者的情况来进行矫正。在验光配镜时,需要同时测量散光度数和老花眼的度数,然后选择合适的眼镜来同时矫正散光和老花眼,以获得清晰舒适的视力。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同时伴有散光和老花眼,在选择眼镜时需要更加精细的验光,确保眼镜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其视觉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例如,从事精细近距离工作的老年人,需要准确矫正散光和老花眼,以减少视觉疲劳等不适症状。

    2025-09-29 13:28:54
  • 散光150度怎么治疗

    对于150度散光可通过光学矫正(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和手术治疗(准分子激光手术、飞秒激光手术)矫正,日常要注意合理用眼时间、正确用眼姿势,适度户外活动和眼部按摩来保健。 一、光学矫正 (一)框架眼镜 1.原理:框架眼镜是通过镜片的光学矫正作用,改变光线的折射,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矫正散光。对于150度的散光,选择合适的框架眼镜是常见的矫正方法。 2.适用人群:各年龄段均可适用,儿童需要根据验光结果准确配镜,以保证视觉发育正常;成年人则可根据自身需求和用眼习惯选择合适的框架眼镜款式。 (二)角膜接触镜 1.硬性角膜接触镜(RGP) 原理:RGP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能够有效矫正散光。它可以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保持良好的光学中心定位,矫正散光效果较好。 适用人群:青少年如果不愿意戴框架眼镜,且眼部条件符合(如角膜曲率等合适),可考虑RGP;成年人中一些高度散光或特殊用眼需求(如从事剧烈运动等)者也可考虑,但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确保眼部健康。 2.软性角膜接触镜 原理:部分软性角膜接触镜也可以矫正散光,但相对RGP来说,矫正散光的精准度可能稍逊一筹。 适用人群:一般适用于散光度数较低且眼部条件允许的人群,同样需要定期检查眼部情况。 二、手术治疗 (一)准分子激光手术 1.原理:通过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散光。对于150度的散光,准分子激光手术有一定的矫正效果,但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眼部情况,如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等。 2.适用人群:一般要求患者年龄在18周岁以上,且近两年屈光度数稳定。未成年人由于眼球还在发育,一般不建议采用手术矫正。同时,需要排除眼部有活动性炎症、圆锥角膜等眼部疾病的人群。 (二)飞秒激光手术 1.原理:飞秒激光手术是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然后再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相对于传统准分子激光手术,具有精准度高、创伤小等优点,也可以矫正散光。 2.适用人群:与准分子激光手术类似,要求年龄在18周岁以上,屈光度数稳定,眼部无禁忌证。但飞秒激光手术对设备和医生技术要求更高,需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 三、日常注意事项 (一)用眼习惯 1.合理用眼时间: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要注意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一般建议每隔40-50分钟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者做眼保健操,缓解眼部疲劳。对于儿童来说,还要注意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学龄前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学龄儿童不宜超过2小时。 2.正确用眼姿势: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背部挺直,避免弯腰驼背或者躺着、趴着看书等不良用眼姿势。儿童在学习时,要确保光线充足且均匀,避免在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下用眼。 (二)眼部保健 1.适度户外活动: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对于儿童的视觉发育尤为重要。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降低近视和散光等屈光不正的发生风险。成年人也可以通过适度户外活动放松眼部,缓解视疲劳。 2.眼部按摩: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眼部按摩方法,如按摩睛明穴、攒竹穴、太阳穴等穴位,通过按摩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儿童进行眼部按摩时,家长要给予正确指导,确保按摩方法正确、力度适中。

    2025-09-29 13:26:3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