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乔春艳,女,副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
从事眼科工作23年,从1999年开始专注于青光眼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眼科(青光眼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先后赴美国哈佛医科大学附属麻省眼耳鼻喉医院研修一年,奥地利维也纳医学大学附属总医院研修半年。
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培训和历练,以及多次的欧美访学,使得乔大夫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紧跟国内外眼科发展前沿。
展开-
眼睛受伤充血如何治疗
眼睛充血需先立即停止刺激并冷敷,然后及时就医检查,根据损伤情况治疗,同时要注意日常休息用眼、保持眼部清洁及合理饮食,儿童情况需特殊关注。 一、初步处理 1.立即停止刺激:如果是因外伤等导致眼睛充血,首先要立即停止可能继续伤害眼睛的行为,避免揉眼等动作,防止加重充血和损伤。 2.冷敷: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敷在眼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充血和肿胀。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冰袋温度和冷敷时间,避免冻伤,且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 二、及时就医检查 1.详细眼部检查:尽快前往眼科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等,以明确眼睛受伤的程度和具体情况,例如是否有角膜损伤、前房出血等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眼部结构和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可能更需要轻柔且准确的检查操作。 2.根据损伤情况治疗 轻度损伤:如果只是单纯的结膜充血等轻度损伤,可能会给予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如存在细菌感染风险时。但需注意儿童用药的特殊性,要选择儿童适用且安全的眼药水。 中度及重度损伤:若有角膜擦伤等中度损伤,可能需要使用促进角膜修复的药物;如果有前房出血等重度损伤,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卧床休息、使用止血药物等治疗措施,情况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三、日常护理 1.休息与用眼:受伤后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让眼睛得到充分放松。避免长时间用眼,如看电视、玩手机、电脑等,减少用眼时间可以减轻眼睛的负担,促进恢复。对于儿童,要控制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家长可引导其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但要注意避免眼睛再次受伤。 2.保持眼部清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污水等进入眼睛,防止感染。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但要注意操作方法和力度,儿童需特别小心。 四、饮食注意 1.合理饮食:受伤期间,饮食上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胡萝卜等)和水果(橙子、蓝莓等),维生素有助于眼睛组织的修复。对于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眼部不适。
2025-10-17 11:18:03 -
高度近视遗传给下一代的概率有多少
高度近视有一定遗传倾向,单基因遗传致高度近视占比有限,遵循相应孟德尔遗传规律;大部分高度近视是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父母均患高度近视时子女患病概率高,有高度近视家族史人群要注意孕期及孩子用眼保健,特殊人群可咨询专家进行遗传咨询等评估来降低下一代患病可能 单基因遗传相关情况 如果是由单个基因异常导致的高度近视,其遗传方式遵循相应的孟德尔遗传规律。例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高度近视,若父母一方携带致病基因,那么子女患病的概率约为50%;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高度近视,父母双方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时,子女患病概率约为25%,而若一方是携带者另一方正常,子女患病概率相对较低,但会成为携带者;伴性遗传的高度近视相对较少见,其遗传概率与性别等因素相关。不过,单纯由单基因遗传导致的高度近视在整个高度近视人群中所占比例相对有限。 多基因遗传相关情况 大部分高度近视是多基因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基因遗传受多个基因位点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来说,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患者时,子女患高度近视的概率会明显高于父母一方患病或双方都不患病的情况。有研究表明,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子女患高度近视的概率可能在50%左右甚至更高;而父母一方患病时,子女患病概率相对较低,但也高于正常人群。环境因素方面,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不良的用眼环境等会增加高度近视的发生风险,同时也会影响遗传因素的表达,比如在同样有遗传易感性的情况下,不注意用眼卫生的人比注意用眼卫生的人更易发生高度近视。 对于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人群,无论是备孕还是已经怀孕的阶段,都需要注意孕期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用眼保健。比如孕期要注意营养均衡,为胎儿眼部发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孩子出生后,要注意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力问题并及时干预。对于特殊人群,如本身有高度近视家族史且计划生育的夫妇,更应提前咨询眼科遗传方面的专家,进行遗传咨询和相关的基因检测等评估,了解具体的遗传风险,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监测措施来降低下一代患高度近视的可能性。
2025-10-17 11:16:39 -
近视眼散光能做激光手术吗
激光手术适合近视合并散光且散光在一定范围可考虑,不适合的情况有眼部存活动性炎症等病变、18岁以下或近两年屈光度数波动大、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者,术前需全面眼部检查包括角膜厚度等测量,特殊人群中青少年眼部未成熟不建议、特殊疾病患者需多学科评估、中重度干眼症患者需改善后评估。 一、适合激光手术的散光情况 近视合并散光的患者,若散光度数在一定范围内可考虑激光手术。一般而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等术式通常可处理散光度数在600度以内的情况,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等对于合适散光度数也有相应适配范围,具体需通过术前详细眼部检查评估。 二、不适合激光手术的情况 1.眼部疾病因素:若眼部存在活动性炎症(如角膜炎、结膜炎等)、圆锥角膜、青光眼、严重干眼症等眼部病变,一般不建议行激光手术,因手术可能加重病情或影响手术效果。 2.度数不稳定因素:18周岁以下人群,眼部屈光状态尚不稳定,近视度数可能继续发展,通常不适合激光手术;此外,近两年内屈光度数波动超过100度者,也不适合立即行激光手术。 3.全身性疾病因素: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者,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此类患者可能因全身状况影响眼部恢复或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 三、手术前的关键检查 手术前需进行全面眼部检查,包括角膜厚度测量(以确保角膜切削后仍有足够厚度维持眼球结构稳定)、角膜地形图(评估角膜形态,判断是否适合手术及选择合适术式)、眼压检查、验光等多项检查,通过综合检查结果来判定是否符合激光手术指征。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青少年群体:18周岁以下青少年眼部发育未成熟,屈光状态不稳定,一般不建议行激光手术,需待眼部发育成熟且屈光度数稳定后再评估。 2.特殊疾病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者,手术前需与相关科室医生充分沟通,由多学科团队评估手术对全身及眼部的影响,谨慎决定是否手术。 3.干眼症患者:中重度干眼症患者行激光手术可能加重干眼症状,需在改善干眼状况后,经医生评估再考虑是否手术。
2025-10-17 11:14:36 -
多大可以做近视手术
近视手术适宜18-50周岁人群,但18周岁以下青少年因身体发育近视易复发且效果不稳定,多建议戴镜并养好习惯;50周岁以上人群常伴老花等问题影响视觉质量,需详查后选合适方式,且手术前要经严格眼部检查,依检查结果选适合术式。 18周岁以下 原因: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身体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轴可能还会继续变长,近视度数也可能会不断加深。此时进行近视手术,术后近视有再次复发的较高风险,而且手术效果也不太稳定。例如,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眼轴的生理性延长会影响近视手术的长期效果,很多未成年人即使当时通过手术矫正了近视,但随着年龄增长,眼轴变化可能导致视力回退。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18周岁以下有近视矫正需求的青少年,首先建议通过佩戴合适的框架眼镜或者角膜接触镜来矫正视力,同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防止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 50周岁以上 原因:50周岁以上的人群,往往开始出现老花眼(老视),而且眼部的晶状体弹性下降等情况也比较明显。近视手术主要是矫正当前的近视度数,但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老花等问题会影响术后的视觉质量。比如,很多50岁以上的人做完近视手术后,可能会在看近物时出现明显的视力问题,需要额外佩戴老花镜等进行辅助,生活中的便利性会受到一定影响。 特殊人群提示:50周岁以上的人群如果有近视矫正需求,需要先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评估眼部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老花等情况,然后可以考虑其他的视力矫正方式,如双光眼镜等,同时要充分了解术后可能出现的视觉变化情况,根据自身的生活需求和眼部具体状况来综合选择合适的视力改善方案。 在考虑近视手术时,除了年龄因素外,还需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验光检查等,以确定眼部是否符合手术条件,比如角膜的厚度、曲率、眼底情况等都需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进行近视手术。不同的近视手术方式对眼部条件的要求也略有不同,例如准分子激光手术和飞秒激光手术等,医生会根据个体的眼部检查结果来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2025-10-17 11:13:37 -
眼肌痉挛吃什么药最好
眼肌痉挛可通过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治疗,药物有抗癫痫药(如氯硝西泮有抑制异常放电作用但有嗜睡等不良反应,儿童老人需谨慎)和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可缓解痉挛但有短期不良反应,孕妇哺乳期、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非药物干预包括生活方式调整(保持作息、避免疲劳、调节情绪)和中医理疗(针灸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儿童需经验丰富中医师操作且个体差异大需专业医生指导)。 一、药物治疗方面 眼肌痉挛的药物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类: 抗癫痫药物:如氯硝西泮,有研究表明其对部分眼肌痉挛患者有效,通过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来发挥作用,但可能会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老年人使用时需特别注意,因为可能增加跌倒风险。对于儿童患者,应谨慎使用,因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药物不良反应可能更明显。 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是目前治疗眼肌痉挛较为常用的方法,它可以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释放,从而缓解肌肉痉挛。但需要注意的是,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可能会有一些短期的不良反应,如局部肌肉无力等,而且疗效通常维持数月,需要定期注射。在特殊人群中,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一般不建议使用,因为其安全性尚未完全明确;肝肾功能不全者也需谨慎,可能影响药物代谢。 二、非药物干预相关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减轻眼肌痉挛的发作频率。避免过度疲劳,尤其是长时间用眼后,应适当休息,可通过远眺、做眼保健操等方式缓解眼部疲劳。对于有精神压力的患者,应注意调节情绪,可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因为精神紧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眼肌痉挛。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状态的人群,更应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来辅助缓解眼肌痉挛。 中医治疗相关:一些中医理疗方法如针灸等对眼肌痉挛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等,但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经验丰富的中医师,且要注意针刺部位的安全,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中医治疗的效果个体差异较大,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2025-10-17 11: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