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乔春艳,女,副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
从事眼科工作23年,从1999年开始专注于青光眼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眼科(青光眼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先后赴美国哈佛医科大学附属麻省眼耳鼻喉医院研修一年,奥地利维也纳医学大学附属总医院研修半年。
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培训和历练,以及多次的欧美访学,使得乔大夫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紧跟国内外眼科发展前沿。
展开-
眼科检查后瞳孔散大未恢复该如何处理
眼科检查散瞳药物有不同作用时长,正常恢复范围内一般无需特殊干预,避强光观察即可,超出时长要评估原因等,有异常症状需就医,就医会做眼压等检查,儿童用长效散瞳剂后要避强光观察异常及时就医,老年人要考虑生理退变和基础疾病并告知病史。 一、正常恢复情况及一般观察 眼科检查中常用散瞳药物有不同作用时长,短效散瞳剂(如托吡卡胺)通常6-8小时可恢复,中效散瞳剂(如复方托吡卡胺)可能8-12小时恢复,长效散瞳剂(如阿托品)则可能需2-3周恢复。若瞳孔散大处于上述正常恢复时长范围内,一般无需特殊干预,只需避免强光刺激,让眼睛自然恢复,注意观察瞳孔变化及有无眼部不适等基本情况。 二、异常情况处理及就医评估 (一)超出正常恢复时长的情况 若瞳孔散大超出对应散瞳药物正常恢复时长仍未恢复,首先需评估可能原因,如个体药物代谢差异、是否误用药物等。此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眼部疼痛、视力明显下降等异常症状,若有上述情况需及时就医。 (二)就医检查项目 就医后医生会进行详细眼部检查,包括眼压测量,以排查是否因瞳孔散大引发眼压异常(如青光眼风险),还会进行眼底检查,查看眼底结构有无因瞳孔散大未恢复而出现异常改变等。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后续处理方案。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若儿童因眼科检查使用长效散瞳剂后瞳孔散大未恢复,家长需特别注意避免儿童接触强光,防止强光对儿童眼睛造成额外刺激,同时密切观察儿童眼部有无异常表现,如频繁揉眼、哭闹等,因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高度警惕,及时带儿童就医检查。 (二)老年人 老年人眼部生理功能可能有退变,且常伴有基础疾病,在瞳孔散大未恢复时,需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及眼部状况的影响。要关注老年人有无眼部既往病史加重的可能,如本身有青光眼病史者,更需警惕眼压变化,就医时需向医生详细告知既往病史,以便医生全面评估并制定合适处理措施。
2025-10-17 10:46:36 -
眼睛充血不痛不痒怎么回事
眼睛充血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眼部疲劳(长时间用眼等致肌肉紧张、血液循环不畅)、过敏因素(接触花粉等过敏原)、干眼症(泪液分泌或蒸发异常)、眼部感染早期(细菌等感染初期)、全身性疾病影响(如高血压等),需针对不同成因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如休息、避免过敏原、用人工泪液、注意眼部卫生、控制基础疾病等。 一、眼部疲劳 成因: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熬夜等导致眼部肌肉持续紧张,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眼睛充血。例如,成年人长时间工作后未合理休息,儿童长时间玩游戏等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应对: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用眼时间,可适当进行眼保健操等放松眼部肌肉。 二、过敏因素 成因: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眼部过敏反应,出现充血。不同年龄人群接触过敏原的情况不同,儿童可能接触毛绒玩具等易产生过敏的物品,成年人可能对空气中的花粉过敏。 应对: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但要注意儿童使用药物的特殊性,避免不当用药。 三、干眼症 成因: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多,导致眼表干燥,引起眼睛充血。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老年人因泪液分泌功能下降较易出现,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等也可能诱发。 应对:可适当增加眨眼次数,使用人工泪液等缓解症状,同时注意改善环境湿度等。 四、眼部感染早期 成因:细菌、病毒等感染初期,可能仅表现为眼睛充血,还未出现明显疼痛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感染途径不同,儿童可能通过不卫生的手部接触眼睛感染,成年人可能因与患者密切接触感染。 应对:注意眼部卫生,观察症状变化,若情况加重及时就医。 五、全身性疾病影响 成因:如高血压等疾病,血压波动可能影响眼部血管,导致充血。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较多见,其血压控制情况与眼部充血有一定关联。 应对:高血压患者需平稳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同时关注眼部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眼部充血与血压的关系。
2025-10-17 10:44:55 -
眼袋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造成眼袋重的原因主要有年龄增长、遗传、生活习惯、眶内脂肪过多、皮肤薄等,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皮肤护理、医疗美容和手术治疗等。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逐渐松弛,眶隔内的脂肪组织容易向外突出,形成眼袋。 2.遗传因素:部分人可能由于家族遗传,天生就有较明显的眼袋。 3.生活习惯:长期熬夜、过度用眼、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可能导致眼部疲劳,使皮肤松弛,眶隔内脂肪堆积,形成眼袋。 4.眶内脂肪过多:眶内脂肪过多也是导致眼袋形成的原因之一。 5.皮肤薄:有些人的眼部皮肤较薄,皮下组织疏松,容易出现眼袋。 6.其他因素:某些疾病(如肾病、心脏病等)、过度减肥、月经不调等也可能导致眼袋加重。 对于眼袋重的治疗,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减少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休息和远眺;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和胶原蛋白的食物。 2.皮肤护理:使用眼霜、眼膜等护肤品,保持眼部皮肤的湿润和弹性;定期按摩眼部,促进血液循环。 3.医疗美容:如果眼袋问题较为严重,可以考虑医疗美容方法,如激光治疗、射频紧肤、眶隔脂肪释放等。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眼袋,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内切法和外切法眼袋去除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原因导致的眼袋重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个人情况咨询医生的建议。此外,对于未成年人,眼袋重通常是由于遗传或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不建议过早进行治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身体的发育和皮肤的逐渐紧致,眼袋可能会有所改善。 总之,眼袋重的原因复杂多样,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皮肤护理是预防和改善眼袋的重要措施。如果眼袋问题严重影响外观或健康,应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5-10-17 10:43:25 -
角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角膜炎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 1.感染: 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都可能导致角膜炎。例如,角膜接触污染的物品、眼部受伤后感染、全身性感染(如感冒、肺炎等)蔓延至眼部等。 感染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避免角膜溃疡和失明等严重后果。 2.外伤: 角膜上皮受损、角膜异物、眼部化学伤、热烧伤等都可能导致角膜炎。 佩戴隐形眼镜不当、眼部接触刺激性物质、眼部手术等也可能引起角膜损伤和感染。 3.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影响眼部组织,导致角膜炎。 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治疗等也可能增加患角膜炎的风险。 4.营养不良: 某些维生素A缺乏、营养不良等情况可能影响角膜的健康。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等也可能导致角膜病变。 5.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在风沙、烟尘、紫外线等环境中,可能刺激角膜,引发炎症。 佩戴不合适的隐形眼镜或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也可能对角膜造成损害。 6.其他因素: 眼部手术、佩戴角膜接触镜不当、眼部疾病的并发症等也可能导致角膜炎。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引起角膜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原因引起的角膜炎可能有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如果出现眼部不适、红肿、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和诊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法,以及眼部护理和预防措施。 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系统较弱的人、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眼部受过伤的人等,应特别注意眼部卫生和保护,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早期发现和处理角膜炎等问题。此外,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避免眼部受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也有助于预防角膜炎的发生。如果对眼部健康有任何疑虑,应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
2025-10-17 10:42:04 -
近视的成因是什么
近视成因包括遗传、环境及其他因素。遗传方面父母高度近视子女易患且有相关基因变异;环境因素有近距离用眼过度(含不良光线)、户外活动不足;其他因素包括睡眠不足、营养不均衡,睡眠不足干扰眼部生理功能,营养不均衡中缺乏特定营养影响眼睛结构功能。 环境因素 近距离用眼过度:长时间近距离阅读、书写、使用电子设备等会使眼睛处于持续的调节紧张状态。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用眼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每天长时间进行近距离用眼活动,如每天连续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超过2小时,会导致眼外肌对眼球的压力增加,晶状体持续处于变凸状态,从而引发近视。而且,在光线不足或光线过强的环境下进行近距离用眼,会进一步加重眼睛的疲劳,促进近视的发展。 户外活动不足: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也是导致近视的重要环境因素。研究发现,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少于2小时的儿童,近视发生率明显高于户外活动时间充足的儿童。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可以抑制眼球的轴向伸长,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而长期待在室内的儿童,缺少这种紫外线刺激,更容易发生近视。 其他因素 睡眠不足: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包括眼部的发育。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一系列的生理调节,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眼部肌肉的放松和恢复。如果长期睡眠不足,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少于10小时,会干扰眼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加近视发生的风险。 营养不均衡:饮食中缺乏某些关键营养成分也可能与近视的发生有关。例如,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钙、锌等矿物质,会影响眼睛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维生素A是视网膜感光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时可能导致夜盲症等眼部问题,长期缺乏还可能影响眼睛的发育;钙元素对维持眼球的正常结构有重要作用,缺钙可能使眼球壁的弹性降低,增加近视发生的可能性。
2025-10-17 10: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