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乔春艳,女,副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
从事眼科工作23年,从1999年开始专注于青光眼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眼科(青光眼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先后赴美国哈佛医科大学附属麻省眼耳鼻喉医院研修一年,奥地利维也纳医学大学附属总医院研修半年。
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培训和历练,以及多次的欧美访学,使得乔大夫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紧跟国内外眼科发展前沿。
展开-
治疗眼睑痉挛的方法是什么
眼睑痉挛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方法及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中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是常用方法,约70%-90%患者注射后症状显著改善但需定期重复注射且可能有不良反应;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不佳的严重患者但有风险;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可作为辅助;生活方式上要保持良好作息、避免过度用眼、保持心情舒畅,儿童患者需家长引导养成良好习惯。 手术治疗 眼轮匝肌切除术: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严重眼睑痉挛患者可考虑。通过切除部分眼轮匝肌来缓解痉挛,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如可能导致眼睑外翻等并发症,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包括局部热敷、按摩等。热敷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每天热敷2-3次,每次15-20分钟,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眼部皮肤;按摩可轻柔按摩眼周肌肉,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痉挛,但物理治疗单独使用效果有限,多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每天睡眠时间建议7-8小时;避免过度用眼,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每使用电子设备30-40分钟,应休息5-10分钟,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为精神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眼睑痉挛。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焦虑症等的患者,需同时对基础疾病进行关注和适当处理。儿童患者则要注意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因学习压力大等因素导致眼睑痉挛发生或加重,家长应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用眼和生活习惯。
2025-10-17 10:12:16 -
散光是近视吗
散光和近视是不同屈光不正类型,近视因眼轴等致平行光聚焦视网膜前,远视力降近视力正常,可戴凹透镜或手术矫正;散光因眼球不同子午线屈光力不同致不能成焦点,有视力等问题,需戴柱镜或手术矫正,儿童应定期查视力,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用眼习惯。 定义与成因 近视:是由于眼轴过长或角膜、晶状体屈光力过强等原因,导致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通常与遗传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有关。例如,儿童长期沉迷电子设备,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会增加近视发生风险。 散光:是指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多由角膜形态不规则引起,比如角膜先天性发育异常等,也可能与眼部外伤等因素有关。 屈光状态表现 近视:主要表现为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散光:可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重影等,无论是看远还是看近都可能受到影响,而且还可能出现视觉疲劳等症状,比如长时间用眼后眼睛酸胀、头痛等。 矫正方式 近视:可通过佩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矫正,也可根据情况选择角膜屈光手术等方式矫正。 散光:通常需要佩戴柱镜进行矫正,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屈光手术矫正散光。 对于儿童来说,散光和近视都可能影响其视觉发育,需要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在生活中,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以降低屈光不正的发生风险。
2025-10-17 10:11:00 -
宝宝长麦粒肿会自愈吗
宝宝长麦粒肿部分情况可自愈,若症状轻、细菌毒力弱且宝宝免疫力强有可能自行消退,但感染加重、反复发生等情况难自愈,家长要保持宝宝眼部清洁,麦粒肿长时间未愈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要关注宝宝整体健康状况助预防康复。 有可能自愈的情况 如果宝宝麦粒肿症状较轻,感染的细菌毒力较弱,宝宝自身免疫力较强,那么通过机体的自身防御机制,有可能自行消退。例如,一些单个较小的睑腺炎,炎症反应不重,宝宝没有明显的疼痛、红肿加剧等表现,在加强眼部清洁等一般护理后,有自愈的可能。 难以自愈或需要干预的情况 感染加重:如果麦粒肿感染的细菌毒力较强,或者宝宝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那么炎症可能会进一步发展,表现为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出现脓点等。此时一般难以自愈,需要进行干预。比如,感染扩散可能导致眼睑蜂窝织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这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反复发生:有些宝宝麦粒肿可能会反复出现,这种情况下也很难自愈,需要寻找可能的诱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像是否存在睑板腺分泌旺盛、眼部卫生长期不佳等情况。 对于宝宝长麦粒肿的情况,家长要注意保持宝宝眼部清洁,不要让宝宝用手揉眼睛。如果麦粒肿长时间没有自愈或者出现加重迹象,应及时带宝宝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适的处理,比如在必要时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等,但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谨慎选择药物及使用方式。同时,要关注宝宝的整体健康状况,增强宝宝自身免疫力,有助于预防麦粒肿的发生及促进康复。
2025-10-17 10:09:30 -
隐形眼镜怎么取下来
取隐形眼镜前要保证双手清洁、指甲短,取镜有睁眼取镜(软性常见方法:注视前方,一手拉下眼睑,另一手上推上眼睑后用食指取下)和闭眼取镜(特殊情况或硬性适用,相对难需练习),注意避免污染,眼部疾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取镜要谨慎或借助工具。 取镜步骤 1.睁眼取镜(软性隐形眼镜常见方法): 注视前方:眼睛向前看,保持眼球稳定。 下拉下眼睑:用一只手的食指拉下眼睑,暴露下方的隐形眼镜边缘。 上推上眼睑: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轻轻向上推上眼睑,此时可以看到隐形眼镜的一部分,然后用食指轻轻将隐形眼镜从角膜上取下。对于儿童,由于配合度可能较差,家长或监护人要更加轻柔操作,安抚儿童情绪,使其尽量保持眼睛睁开和眼球不动。 2.闭眼取镜(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或硬性隐形眼镜):如果眼睛比较敏感,或者是硬性隐形眼镜,也可以先闭上眼睛,然后用手指轻轻按压眼睑,使隐形眼镜脱离角膜后再取出。但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操作难度可能稍大,需要更多练习来掌握力度和位置。 注意事项 避免污染:在整个取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手指或其他物品接触到隐形眼镜的前表面,防止污染导致眼部感染。 特殊人群:对于患有眼部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等的人群,取镜时要更加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防止加重眼部病情。老年人如果视力不佳或手部灵活性较差,取镜时可以借助镜子等辅助工具,确保取镜过程安全、顺利。儿童取镜时一定要有耐心,避免因孩子不配合而造成眼部损伤。
2025-10-17 10:08:06 -
新生儿一只眼睛眼屎多是怎么回事
如果新生儿一只眼睛有眼屎,其原因可能是非病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比如结膜炎或泪囊炎。当新生儿出现异常状况时,应尽快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依照医嘱进行规范的治疗。 一、非病理性因素 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泪腺发育还不完善,无法分泌出足够的泪水来保护眼睛,所以当遇到强光、辐射等外界刺激时,就容易出现流泪以及眼屎增多的现象。对此,建议家长把消过毒的小毛巾浸湿,然后轻轻地擦拭新生儿的眼角,这样可以轻柔且卫生地帮助新生儿清理掉眼屎。 二、病理性因素 1.结膜炎 新生儿的免疫力通常比较低,眼睛很容易被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从而引发结膜炎。一般来说,结膜炎会出现大量的滤泡与乳头,这会刺激眼睛并产生分泌物,进而导致新生儿一只眼睛有眼屎。可以遵照医嘱选择局部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等。日常中要及时对新生儿使用的毛巾、手帕等进行消毒,每次清理眼部分泌物时,需先将手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 2.泪囊炎 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感染新生儿的鼻泪管,使其产生水肿且分泌物增多,进而导致鼻泪管堵塞,分泌物从眼部排出增多,出现新生儿一只眼睛有眼屎的情况。可以遵照医嘱选择局部使用抗生素类滴眼液,如滴眼用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 日常中建议家长注重新生儿眼部周围的卫生清洁,随时留意新生儿的精神状态。 总之,对于新生儿一只眼睛有眼屎的情况要重视,分清原因并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
2025-10-17 10: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