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乔春艳,女,副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
从事眼科工作23年,从1999年开始专注于青光眼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眼科(青光眼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先后赴美国哈佛医科大学附属麻省眼耳鼻喉医院研修一年,奥地利维也纳医学大学附属总医院研修半年。
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培训和历练,以及多次的欧美访学,使得乔大夫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紧跟国内外眼科发展前沿。
展开-
眼睛结膜炎治疗方法有哪些
结膜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辅助。一般治疗需避免刺激因素并适当冷敷;药物治疗分抗生素、抗病毒、抗过敏类药物针对不同病因;中医治疗辅助有中药熏洗和针灸,各治疗方式需注意相应事项,如儿童用药和治疗时的特殊要求等。 一、一般治疗 1.避免刺激因素:如果是因接触过敏原引起的结膜炎,应尽快脱离过敏原环境;若是因感染导致,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防止交叉感染。例如,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应避免接触花粉、动物毛发等常见过敏原;细菌性结膜炎患者要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 2.冷敷:适当冷敷眼部可缓解眼部不适症状,尤其对于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冷敷能减轻眼部的红肿、瘙痒等症状。一般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但要注意冷敷的温度不宜过低,以免冻伤眼部皮肤。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类药物: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结膜炎。常用的有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发挥治疗作用。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时要特别谨慎,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能力相对较弱,要避免药物对肝肾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2.抗病毒类药物: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结膜炎,如阿昔洛韦滴眼液等。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在给儿童使用抗病毒类药物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出现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3.抗过敏类药物:主要用于过敏性结膜炎,常见的有色甘酸钠滴眼液等。这类药物可以稳定肥大细胞,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眼部的过敏症状。对于过敏性结膜炎的儿童患者,在使用抗过敏药物前,应先咨询医生,根据儿童的年龄、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三、中医治疗辅助 1.中药熏洗:一些中药方剂可以通过熏洗眼部来辅助治疗结膜炎。例如,用金银花、野菊花等中药煎水后熏洗眼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缓解结膜炎引起的红肿、疼痛等症状。但中医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辨证论治下进行,儿童患者进行中药熏洗时,要注意控制药液的温度,避免烫伤眼部。 2.针灸:对于部分类型的结膜炎,针灸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通过针刺眼部周围的穴位,调节眼部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操作,儿童患者进行针灸时要尽量安抚其情绪,配合医生完成治疗。
2025-09-29 11:30:19 -
眼皮里面长了个小白点是什么
眼皮里面长小白点可能是麦粒肿、结膜结石、霰粒肿,麦粒肿多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有红肿疼痛等表现;结膜结石由睑结膜上皮细胞等组成,有异物感;霰粒肿因睑板腺出口阻塞致潴留,可触及肿块,出现不适要就医,儿童需注意眼部卫生,成年人要规律作息等。 一、麦粒肿(睑腺炎) 1.成因:多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因不注意眼部卫生,用脏手揉眼等导致细菌侵入睑板腺引发炎症。比如儿童若经常用手接触外界后未及时清洁手部就触碰眼睛,就容易增加麦粒肿发生风险;成年人长期熬夜、过度用眼、身体抵抗力下降时也易患病。 2.表现:眼皮里面出现小白点,同时伴有红肿、疼痛等症状,红肿区域可摸到硬结,随着病情发展,小白点可能会逐渐破溃流脓。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儿童因好动、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更易受累,成年人则可能因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发病。 二、结膜结石 1.成因:由睑结膜上皮细胞堆积和黏液浓缩压入的变性产物组成,多发生在有慢性结膜炎的患者身上,是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使得上皮细胞和黏液堆积形成。例如长期佩戴隐形眼镜且护理不当,或患有慢性结膜炎未得到有效控制的人群,结膜结石发生率相对较高。 2.表现:眼皮里面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的小白点,一般没有明显疼痛等不适症状,但有时会有异物感,尤其当结石突出于结膜表面时,异物感会更明显。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长期患有眼部慢性炎症的人群更易出现。 三、霰粒肿(睑板腺囊肿) 1.成因:是由于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可能与睑板腺分泌功能旺盛、睑板腺出口阻塞等因素有关。比如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睑板腺分泌相对活跃,若出口阻塞就易引发霰粒肿;成年人也可能因睑板腺功能异常等出现该病。 2.表现:眼皮里面可触及圆形肿块,有时肿块对应的眼皮表面皮肤无明显红肿,但若继发感染则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类似麦粒肿的表现,肿块内有时也可能出现小白点情况。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少年及成年人都有患病可能。 当发现眼皮里面长了小白点时,应注意避免用手揉眼,保持眼部清洁。如果伴有明显红肿、疼痛、异物感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特别注意监督其眼部卫生,帮助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成年人则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增强身体抵抗力等。
2025-09-29 11:25:23 -
得了圆锥角膜会失明吗
圆锥角膜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致失明,早期经干预失明风险低,中期影响生活,晚期易失明,而角膜交联术可延缓早期中期病情发展降低失明风险,晚期角膜移植术能降低失明风险但有风险。 一、圆锥角膜的发展进程与失明风险 1.早期阶段 圆锥角膜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一般通过佩戴框架眼镜可以部分矫正视力,此时失明风险相对较低,但如果不进行有效干预,病情会逐渐进展。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圆锥角膜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例如,一些研究发现,青少年圆锥角膜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医学干预,病情进展速度可能会相对较快。 2.中期阶段 随着病情发展到中期,框架眼镜的矫正效果会逐渐变差,需要更换为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来矫正视力。如果此时仍未能控制病情,角膜的扩张会进一步加重,视力会明显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比如经常进行户外活动或者从事对视力要求较高职业的人,中期圆锥角膜带来的视力影响会更明显地干扰其正常生活。 3.晚期阶段 到了晚期,角膜扩张严重,即使佩戴RGP也无法有效矫正视力,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视力障碍,如高度散光、视力极度下降等,此时就面临着失明的风险。在老年圆锥角膜患者中,由于其身体机能的衰退,病情可能会相对复杂,但总体上晚期圆锥角膜都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导致失明。 二、圆锥角膜的治疗对失明风险的影响 1.角膜交联术 角膜交联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圆锥角膜的方法,通过使用核黄素和紫外线照射,加强角膜胶原纤维的交联,从而阻止圆锥角膜的进展。对于处于疾病早期或中期的患者,及时进行角膜交联术可以显著降低失明的风险。在儿童圆锥角膜患者中,角膜交联术的应用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因为儿童的角膜仍有一定的生长潜力,及时干预能更好地保护视功能。 2.角膜移植术 当圆锥角膜发展到晚期,角膜交联术等方法无法控制病情时,可能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术。角膜移植术可以替换病变的角膜,使患者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降低失明的风险。但角膜移植术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风险,例如排斥反应等,这需要医生在手术前后进行精心的评估和处理。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进行角膜移植术,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其全身状况和眼部情况,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2025-09-29 11:21:13 -
一觉醒来一只眼睛鲜红怎么办
眼睛发红可能由结膜下出血、急性结膜炎、眼内异物、青光眼急性发作等原因引起,结膜下出血早期冷敷、48小时后热敷,急性结膜炎根据病菌用对应眼药水并注意卫生,眼内异物勿揉眼及时就医,青光眼急性发作需立即就医,若眼睛鲜红伴视力急剧下降、眼痛等严重症状要立即就诊。 一、可能的原因及对应处理 (一)结膜下出血 原因:可能是由于用力揉眼、咳嗽、呕吐、外伤等引起。老年人中,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也可能导致结膜下出血。 处理:在出血早期可进行冷敷,收缩血管,减少出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吸收。一般情况下,结膜下出血会在1-2周内自行吸收,期间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用力排便等可能加重出血的行为。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 (二)急性结膜炎 原因: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如不注意眼部卫生,用手揉眼等容易导致感染。 处理: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结膜炎,可使用抗生素类眼药水,如妥布霉素滴眼液等;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使用抗病毒类眼药水,如阿昔洛韦滴眼液等。同时要注意眼部卫生,勤洗手,不用手揉眼,患者使用的毛巾、脸盆等要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儿童患急性结膜炎时,要特别注意其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给其他家人。 (三)眼内异物 原因:可能是在工作或生活环境中不小心进入眼内的沙尘、小昆虫等异物。 处理:切勿用手揉搓眼睛,可轻轻闭眼,让泪水将异物冲刷出来。如果异物不能自行排出,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在无菌操作下取出异物,避免异物划伤角膜等眼部结构。儿童活泼好动,更容易发生眼内异物情况,家长要加强看护。 (四)青光眼急性发作 原因:多见于有青光眼家族史、情绪激动、暗室停留时间过长等情况。眼压急剧升高会导致眼睛发红。 处理:需要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降低眼压等治疗措施来缓解症状。青光眼是一种可能导致失明的眼病,需要及时处理。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要定期进行眼压等眼部检查。 二、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一只眼睛鲜红同时伴有视力急剧下降、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因为这些可能是青光眼急性发作、眼内炎等严重眼病的表现,需要紧急处理。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差,更要及时就医。儿童出现这种情况也应尽快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影响视力发育。
2025-09-29 11:19:11 -
散光需要长期戴眼镜吗
散光是否需长期戴镜视情况而定,生理性轻度散光短期可能不长期戴镜但需定期查,病理性或影响视力的散光通常需长期戴镜。不同人群戴镜情况有别,儿童要尽早检查干预、选合适眼镜并定期复查、注意用眼卫生;成年人度数稳定影响视力等情况通常需长期戴镜,不想戴框架镜可考虑其他方式但需符合条件并经专业评估;特殊病史人群戴镜需谨慎,要详告病史、密切观察眼部情况。 病理性散光或影响视力的散光: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散光,或者散光度数较高,已经明显影响了视力,导致视物模糊、眼疲劳等症状,通常需要长期戴眼镜。比如,角膜疾病、晶状体异常等导致的散光,一般需要通过佩戴眼镜来矫正视力,以保证正常的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如果散光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更需要及时佩戴眼镜并长期坚持,因为青少年的眼睛还在发育,散光度数可能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及时佩戴合适的眼镜有助于防控散光度数进一步加深。 不同人群散光戴镜情况需注意的方面 儿童:儿童的眼睛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对于散光引起的视力问题,需要尽早进行检查和干预。如果确诊需要戴眼镜,要选择合适的眼镜,并定期复查,根据眼睛的发育情况调整眼镜度数。同时,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减少眼睛疲劳,促进眼睛健康发育。例如,学龄前儿童如果存在散光且影响视力,佩戴眼镜后要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一般3-6个月复查一次,根据孩子眼睛的变化调整眼镜度数。 成年人:成年人的眼睛发育基本定型,若散光度数稳定且影响视力,通常需要长期戴眼镜来保持良好的视力状态。如果是因为工作或生活需要清晰的视力,如从事精细工作、驾驶等,更需要长期佩戴合适的眼镜。但如果成年人不想佩戴框架眼镜,还可以考虑隐形眼镜或屈光手术等方式,但需要符合相应的手术适应证等条件,并且要在专业医生的评估下进行选择。 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眼部其他疾病史的人群,如曾患过眼部外伤、眼部手术史等情况的散光患者,在考虑戴眼镜时需要更加谨慎。要详细告知医生病史,以便医生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眼镜矫正方式,并且在佩戴眼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眼部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例如,有眼部手术史的患者,佩戴眼镜时要注意眼镜的重量、材质等对眼部的影响,避免对眼部造成额外的压力或不适。
2025-09-29 1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