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春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乔春艳,女,副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

  从事眼科工作23年,从1999年开始专注于青光眼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眼科(青光眼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先后赴美国哈佛医科大学附属麻省眼耳鼻喉医院研修一年,奥地利维也纳医学大学附属总医院研修半年。

  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培训和历练,以及多次的欧美访学,使得乔大夫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紧跟国内外眼科发展前沿。

展开
个人擅长
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诊治。展开
  • 怀孕可以戴隐形眼镜吗

    怀孕时可戴隐形眼镜,但需注意诸多事项。要严格遵循卫生要求,包括清洁镜片与手部;控制佩戴时长,每天不超8小时;出现眼部不适及时摘镜就医;孕晚期及合并其他眼部疾病的孕妇需更谨慎,异常时及时与医生沟通,必要时调整或暂停佩戴。 一、怀孕时戴隐形眼镜的安全性 怀孕时可以戴隐形眼镜,但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从生理角度来看,女性怀孕后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比如激素水平改变可能导致眼部组织水肿,包括角膜。隐形眼镜的佩戴可能会对这种眼部的生理变化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而言,在正确佩戴和注意卫生的情况下,一般是相对安全的。有研究表明,正常妊娠妇女在遵循正确护理和佩戴规范时,戴隐形眼镜引发严重眼部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并没有显著增加,但仍需密切关注眼部状况。 二、佩戴隐形眼镜的注意事项 (一)卫生方面 1.镜片清洁:要严格按照隐形眼镜的清洁护理说明进行操作。怀孕后由于身体抵抗力可能有一定变化,更要保证镜片清洁,防止细菌等微生物滋生。例如,每天都要使用专门的隐形眼镜护理液进行充分清洗和消毒,护理液要定期更换,避免使用过期的护理液。因为不洁的镜片可能会引起眼部感染,如角膜炎等,这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2.手部清洁:佩戴和摘取隐形眼镜前,一定要用肥皂彻底洗净双手,避免手上的细菌等污染物接触到镜片和眼部。怀孕后手部可能会因为一些生理变化而有不同的状况,但清洁双手这个基本操作不能忽视,要保证双手在清洁干燥的状态下进行隐形眼镜的操作。 (二)佩戴时长 1.避免过长时间佩戴:相较于非孕期,怀孕时应适当减少隐形眼镜的佩戴时长。因为随着孕期的推进,眼部的耐受性可能会下降。一般建议每天佩戴隐形眼镜的时间不超过8小时。过长时间佩戴可能会导致眼睛缺氧,引起眼部干涩、疲劳等不适症状,而孕妇本身可能会因为身体的变化更容易出现眼部不适,所以要注意控制佩戴时长。 (三)眼部不适的应对 1.出现不适及时处理:如果在佩戴隐形眼镜过程中出现眼睛红肿、疼痛、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应立即摘下隐形眼镜,并及时就医。不要自行随意处理,因为孕妇的眼部情况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处理,以避免延误病情对眼部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三、特殊情况的考虑 (一)孕晚期的特殊情况 孕晚期时,孕妇的身体负担加重,眼部可能会有更明显的水肿等变化,这时候佩戴隐形眼镜需要更加谨慎。要密切观察眼部的状况,如有任何异常不适,应及时与眼科医生沟通,必要时可能需要调整隐形眼镜的佩戴方式或考虑暂时停止佩戴。 (二)合并其他眼部疾病的孕妇 如果孕妇本身合并有其他眼部疾病,如干眼症、沙眼等,那么在佩戴隐形眼镜时需要格外小心。对于合并干眼症的孕妇,佩戴隐形眼镜可能会加重眼部干涩的症状,这时候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隐形眼镜类型,并采取相应的保湿措施;对于合并沙眼等传染性眼部疾病的孕妇,则不建议佩戴隐形眼镜,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交叉感染等问题。 总之,怀孕时可以戴隐形眼镜,但要严格注意卫生、控制佩戴时长并密切关注眼部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处理。

    2025-09-25 12:49:19
  • 假性近视的特点是什么

    假性近视有诸多特点,视力上远视力下降且可波动;眼部睫状肌痉挛、调节紧张;好发于青少年且与不良用眼习惯相关;眼部无器质性病变,散瞳验光可鉴别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 远视力下降:假性近视主要表现为远视力降低,近视力正常。例如,在视力检查时,被测者可能能清晰看到近处的视力表字符,但远处的视力表字符则模糊不清。这是因为假性近视是由于用眼过度等原因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使得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从而造成远视力下降。 视力可波动:假性近视的视力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比如,经过适当的休息或采取缓解眼部疲劳的措施后,视力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如果继续过度用眼,视力又会再次下降。这是因为睫状肌的痉挛状态是可逆的,当眼部得到放松时,痉挛的睫状肌有恢复的可能,进而影响视力表现。 眼部调节功能特点: 睫状肌痉挛:假性近视时,眼部的睫状肌处于持续紧张、痉挛状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书、玩手机等,会使睫状肌一直处于收缩状态,无法正常放松。通过验光检查可以发现,此时验光结果可能显示有一定程度的近视度数,但这种度数是由于睫状肌痉挛导致的晶状体调节过度引起的,并非真正的眼轴变长等器质性改变。 调节紧张:眼睛的调节功能处于异常紧张状态。正常情况下,眼睛通过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但假性近视时,调节功能失调,睫状肌不能放松,使得眼睛始终处于一种过度调节的状态,影响了正常的视觉功能。 年龄及生活方式相关性特点: 好发于青少年:青少年时期是假性近视的高发年龄段。这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用眼习惯有关。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部的调节功能不稳定,而且学习任务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情况较为常见,如长时间看书、写作业、使用电子设备等,容易导致睫状肌痉挛,引发假性近视。例如,小学生和中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每天长时间用眼,假性近视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与不良用眼习惯相关:长期不良的用眼方式是假性近视的重要诱因。比如,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环境下用眼、阅读距离过近、用眼时间过长等。在光线过强时,眼睛会不自主地收缩瞳孔,容易引起眼部疲劳;光线过弱时,眼睛需要更努力地调节才能看清物体,也会导致睫状肌疲劳。阅读距离过近会使眼睛的调节负担加重,长时间用眼则会使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这些不良用眼习惯都容易促使假性近视的发生。 其他特点: 眼部无器质性病变:通过眼部检查,如眼底检查等,假性近视患者的眼部没有器质性病变,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都处于正常状态。这是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的重要区别之一,真性近视通常伴有眼轴延长等器质性改变,而假性近视是一种可逆的功能性改变。 散瞳验光可鉴别:使用散瞳剂进行验光可以鉴别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散瞳后,睫状肌麻痹,痉挛的睫状肌放松,此时如果近视度数消失或明显降低,说明是假性近视;如果散瞳后仍存在近视度数,则为真性近视。例如,给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使用散瞳剂后,再进行验光,会发现近视度数明显减少甚至恢复正常视力。

    2025-09-25 12:48:13
  • 近视眼镜能矫正近视吗

    近视眼镜能矫正近视,它利用凹透镜发散光线原理让像落在视网膜上,儿童青少年需定期检查换镜并纠正不良用眼习惯,成年人近视稳定时可满足需求但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过它不能根治近视,还存在视觉质量等局限性,特殊类型近视矫正效果有限。 一、近视眼镜矫正近视的原理 1.光学折射作用: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特性。当光线通过凹透镜时,会向四周散开。对于近视患者来说,眼睛的晶状体等屈光系统过度汇聚光线,导致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佩戴凹透镜后,外界进入眼睛的光线先经过凹透镜发散,再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聚焦,就可以使成像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从而达到矫正近视、使视力清晰的效果。 2.缓解视疲劳:佩戴合适度数的近视眼镜可以让近视患者看清物体,避免因为看东西不清楚而过度使用眼睛的调节功能,进而缓解视疲劳。例如,长期不戴合适近视眼镜的近视患者,往往需要更努力地调节眼睛来看清物体,容易出现眼睛酸胀、干涩等视疲劳症状,而佩戴合适的近视眼镜后,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 二、不同人群佩戴近视眼镜矫正近视的情况 1.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近视度数可能会随着身体的发育等因素发生变化。在佩戴近视眼镜时,需要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和验光,根据度数的变化及时更换合适度数的眼镜。同时,要注意正确的用眼习惯,因为即使佩戴了近视眼镜,如果用眼过度,近视度数仍可能进一步加深。例如,一些儿童青少年长期近距离用眼、读写姿势不正确等,会导致近视度数增长加快,所以在佩戴近视眼镜矫正的同时,必须纠正不良用眼习惯。 2.成年人:成年人的身体发育基本稳定,近视度数相对比较稳定。如果近视度数已经稳定,佩戴合适度数的近视眼镜可以较好地矫正视力,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不过,成年人也需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等情况,防止近视度数出现波动。比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工作的成年人,每隔一段时间要让眼睛休息一下,向远处眺望等。 三、近视眼镜矫正近视的局限性 1.不能根治近视:近视眼镜只是通过光学矫正的方式改善视力,并没有从根本上治愈近视。它不能改变眼睛已经发生的近视性屈光改变,例如,对于真性近视,近视眼镜无法使已经变长的眼轴恢复正常。 2.存在视觉质量问题:一些高度数近视患者佩戴普通近视眼镜可能会出现周边视野变形等视觉质量问题。而且,近视眼镜的度数、光学中心等参数如果不合适,也可能会影响视觉效果,导致视物不清、头晕等情况。例如,高度近视患者如果佩戴的眼镜度数不准确,或者眼镜的光学中心与眼睛的瞳孔中心不一致,就可能出现视物不适的症状。 3.不同类型近视的矫正差异: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近视,如病理性近视,近视眼镜的矫正效果可能相对有限。病理性近视往往伴有眼轴不断延长等病理性改变,除了视力矫正外,还需要关注眼底病变等情况,近视眼镜不能解决病理性近视的所有问题。 总之,近视眼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矫正近视,提高视力,但也有其局限性,在佩戴近视眼镜矫正近视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并注意正确佩戴和用眼卫生等。

    2025-09-25 12:45:22
  • 白内障做完手术后模糊怎么办

    术后视力模糊分早期和较晚期,早期有角膜水肿(与手术创伤等有关,用抗炎等眼药水可缓解)和前房炎症反应(用抗炎药);较晚期有后发性白内障(激光治疗)和人工晶状体相关问题(位置异常可再手术调整,混浊可换晶状体);老年患者要控基础病、定期复查,儿童患者要留意眼部表现、及时就医防影响视力发育及外伤加重病情。 一、术后早期模糊的常见原因及处理 (一)角膜水肿 原因:白内障手术会对角膜产生一定影响,术后早期角膜水肿较为常见,这可能与手术创伤、炎症反应等有关。例如,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等手术方式,会引起角膜内皮细胞功能的短暂性改变,进而导致角膜水肿。 处理:一般情况下,角膜水肿会在数天至数周内逐渐消退。患者需遵循医嘱使用抗炎、促进角膜修复的眼药水,同时注意休息,避免用眼过度,通常水肿会自行缓解。 (二)前房炎症反应 原因:手术操作会引发眼内的炎症反应,前房出现炎症细胞等会导致视物模糊。这是机体对手术创伤的正常免疫反应,但如果炎症较重可能影响视力。 处理:医生会根据炎症情况使用糖皮质激素类眼药水等抗炎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改善视力。患者要按时用药,定期复查,观察前房炎症的变化。 二、术后较晚期模糊的可能原因及处理 (一)后发性白内障 原因:白内障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可能会增生,形成混浊的膜,即后发性白内障,这是白内障术后较常见的导致视力模糊的原因。 处理:可以通过激光治疗,利用激光击碎混浊的后囊膜,使光线能够顺利通过,从而快速改善视力。激光治疗通常是门诊小操作,患者痛苦小,恢复快。 (二)人工晶状体相关问题 原因 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手术中人工晶状体固定不佳等情况可能导致其位置发生偏移,影响光线的聚焦,引起视物模糊。 人工晶状体混浊:虽然人工晶状体质量较好,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混浊,例如自身代谢异常等因素影响。 处理:如果是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调整位置;如果是人工晶状体混浊,可能需要更换人工晶状体。这需要医生通过详细检查来明确情况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特点: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术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且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术后视力恢复或导致视力再次模糊。 注意事项:老年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控制血压、血糖等。同时,术后要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眼部情况,出现视力模糊等情况及时就医,因为基础疾病的波动可能会加重眼部问题。 (二)儿童患者 特点:儿童白内障术后视力模糊的处理需更加谨慎,儿童的眼部还在发育中,任何眼部异常都可能对视力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注意事项:儿童患者术后家长要更加留意孩子的眼部表现,如是否频繁揉眼、视物是否明显异常等。一旦发现视力模糊,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因为儿童的后发性白内障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严重影响视力发育,导致弱视等严重后果。同时,要避免儿童眼部受到外伤等,防止加重眼部病情。

    2025-09-25 12:44:11
  • 真假近视怎么区分

    可通过病史与症状、验光检查、眼部检查其他方面及不同人群区分来辨别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假性近视多有短期近距离用眼后视力波动且休息可部分恢复等病史,散瞳验光后近视度数消失或明显降低,眼底无明显器质性改变;真性近视视力进行性下降难通过休息恢复,散瞳验光仍有近视度数,眼底可出现器质性改变,儿童易现假性近视,成年人也需通过检查区分,同时要关注不同人群用眼习惯等。 一、病史与症状表现 1.假性近视:多发生于青少年,常有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书、玩手机、写作业等)的病史。其症状表现为视力波动较大,近期用眼过度时视力明显下降,但经休息、放松眼部后,视力可部分或完全恢复。例如,有些学生连续几天熬夜写作业后视力下降,但经过一个周末充足休息后,视力又有所提升。 2.真性近视:一般是逐渐发展形成,病史中可能没有明显的短期用眼过度后视力可恢复的情况。视力呈进行性下降,且很难通过休息等方式恢复到正常水平,即使经过休息,视力改善也不明显。 二、验光检查区分 1.散瞳验光:这是区分真假近视的重要方法。对于儿童青少年,由于其眼睛的调节能力较强,散瞳验光可以麻痹睫状肌,消除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 假性近视:散瞳验光后,近视度数消失或明显降低。因为假性近视是由于睫状肌痉挛导致的暂时性近视,散瞳后痉挛的睫状肌松弛,视力恢复正常,验光结果显示无近视或低度近视。 真性近视:散瞳验光后,仍存在一定度数的近视。这是因为真性近视是眼轴变长等器质性改变引起的近视,散瞳后近视度数依然存在。 三、眼部检查其他方面 1.眼底检查 假性近视:眼底一般无明显器质性改变,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正常。因为假性近视没有引起眼轴等结构的变化,所以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眼底情况正常。 真性近视: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可能会出现眼底的一些改变,如视网膜变薄、豹纹状眼底、黄斑区病变等。高度近视还可能出现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的眼底表现。例如,高度真性近视患者的眼轴明显延长,视网膜被拉长,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区,进而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四、不同人群的区分要点 1.儿童:儿童的眼睛调节能力强,更易出现假性近视。对于儿童,除了上述验光等检查外,还应关注其用眼习惯。如果儿童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视力下降,但休息后能恢复,要警惕假性近视可能。同时,家长应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预防近视发生发展。比如,学龄前儿童应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每次不超过15-20分钟,学龄儿童每天用眼时间也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以降低近视发生风险。 2.成年人:成年人如果突然出现视力下降,也需要区分真假近视。但成年人相对来说眼部调节能力已不如儿童,真性近视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不过,也有一些成年人可能因为眼部其他病变导致视力下降被误判为近视,所以同样需要通过散瞳验光等检查来准确区分。例如,某些眼部炎症、青光眼等疾病也可能引起视力下降,需要与近视进行鉴别。

    2025-09-25 12:41: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