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春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乔春艳,女,副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

  从事眼科工作23年,从1999年开始专注于青光眼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眼科(青光眼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先后赴美国哈佛医科大学附属麻省眼耳鼻喉医院研修一年,奥地利维也纳医学大学附属总医院研修半年。

  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培训和历练,以及多次的欧美访学,使得乔大夫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紧跟国内外眼科发展前沿。

展开
个人擅长
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诊治。展开
  • 视力4.6是多少度

    视力4.6不能直接精确换算成具体度数,其与度数关系受年龄、用眼习惯、眼部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儿童发现视力4.6需尽快验光并改善用眼环境等,成年人发现也应验光,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维护视力健康。 影响视力与度数对应关系的因素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的人眼睛的调节能力不同。例如,儿童的眼睛调节能力较强,同样是视力4.6,儿童可能比成年人更有可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使视力有所改善,而成年人的眼睛调节能力相对稳定,度数相对更固定,但也不是绝对的,成年人也可能因为用眼习惯等因素导致度数变化。 用眼习惯:长期近距离用眼、用眼环境不佳等用眼习惯会影响视力和度数。比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读写姿势不正确等,会加速眼睛屈光状态的变化,使得视力和度数的对应关系变得不那么规律。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眼睛的睫状肌持续紧张,可能引起近视度数的增加,从而影响视力与度数的对应。 眼部健康状况:眼部患有其他疾病也会干扰视力与度数的对应。例如,患有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时,即使眼睛的屈光状态没有明显变化,视力也可能受到影响,所以在确定度数时需要先排除眼部疾病对视力的干扰。 发现视力4.6时的建议 儿童群体:儿童视力4.6需要引起重视。儿童正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或专业的眼科机构进行详细的验光检查。同时,要注意改善孩子的用眼环境,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建议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这有助于预防近视的进一步发展。还要纠正孩子不良的用眼习惯,如控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等。 成年人群体:成年人发现视力4.6也应该及时进行验光检查,明确具体的屈光度数。如果是近视度数,要根据自身的用眼需求来考虑是否需要佩戴眼镜。如果是因为用眼过度等原因导致的视力暂时下降,通过合理休息、改善用眼习惯等有可能使视力有所恢复。同时,成年人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预防度数进一步加深。 总之,视力4.6不能直接确定具体度数,需要通过专业验光检查,并且不同人群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关注和维护视力健康。

    2025-09-25 10:35:45
  • 什么是远视性散光

    远视性散光属屈光不正,因眼球不同子午线屈光力差异等致平行光线聚焦视网膜后伴散光,成因有遗传及眼部发育因素,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疲劳,通过验光检查诊断,儿童患之可能影响视觉发育需及时干预,成年人影响日常活动需配镜矫正,预防要合理用眼、保持正确姿势、定期眼部检查。 一、定义 远视性散光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是指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因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存在差异,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且眼的屈光力相对不足或眼轴相对过短,致使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同时伴有散光的屈光状态。 二、成因 (一)遗传因素 若家族中有散光相关遗传病史,后代出现远视性散光的概率可能升高,遗传因素会影响眼球的发育及屈光系统的结构。 (二)眼部发育因素 儿童时期眼球发育不完善,眼轴较短,容易出现远视性散光,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发育逐渐成熟,部分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但也可能持续存在或进一步发展。 三、临床表现 (一)视力下降 无论是看远处物体还是近处物体,视力均可能受到影响,表现为视物模糊,且难以通过自身调节完全改善视力情况。 (二)视疲劳 长时间用眼后易出现眼胀、头痛等不适症状,这是因为眼睛需要不断进行调节以试图看清物体,从而导致眼肌疲劳。 四、诊断方法 通过验光检查来明确,常见的有散瞳验光,能够准确测量出眼睛的屈光不正度数、散光的轴向等情况,从而确诊是否为远视性散光以及具体的屈光参数。 五、特殊人群情况 (一)儿童 儿童时期出现远视性散光可能影响视觉发育,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弱视等问题。因此需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一旦确诊,应根据具体情况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以保障视觉正常发育。 (二)成年人 成年人出现远视性散光可能会影响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影响驾驶、阅读等活动。同样需要通过验光明确度数后,佩戴合适的眼镜来矫正视力,改善视疲劳等不适症状。 六、预防措施 日常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屈光不正等问题并及时处理。

    2025-09-25 10:34:20
  • 600度近视会遗传吗

    600度近视即高度近视有一定遗传倾向,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双方均患高度近视时子女患病概率高,一方患病时子女患病概率虽低但仍高于父母视力正常者;环境因素对近视发生发展也很重要,良好用眼习惯可降低患病几率或延缓度数加深,高度近视还可能伴发眼部并发症,有家族史人群需定期眼部检查,已患病者要维护眼部健康、科学用眼。 遗传因素在高度近视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高度近视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患者,那么子女患高度近视的概率会显著增加。例如,有相关研究统计显示,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时,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率可高达50%左右。但如果只是一方为高度近视,子女患病概率相对较低,但仍高于父母双方视力正常的情况。 环境因素对近视的影响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在近视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动、不良的用眼姿势等环境因素都会增加近视发生及发展的风险。即使有遗传易感性,如果能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如每天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建议每天2小时以上),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玩手机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近视发生的几率或延缓近视度数的进一步加深。对于有高度近视遗传背景的人群,更要注重环境因素的控制。比如儿童时期,家长要监督孩子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等。青少年时期也是近视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样需要注意上述环境因素的干预,以减少近视度数的增长。 高度近视的其他相关风险 高度近视还可能伴有一些眼部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也与近视度数密切相关。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人群,更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眼部并发症。例如,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等,及时了解眼部健康状况。对于孕妇来说,如果本身是高度近视,在孕期也需要注意自身及胎儿的相关情况,但主要还是从后代出生后的用眼等方面进行干预。而对于已经患有高度近视的人群,无论遗传因素如何,都要注重自身眼部健康的维护,遵循科学的用眼方式等。

    2025-09-25 10:31:21
  • 眼睛散光有什么表现

    散光会引发视力模糊、视力疲劳、视物重影、歪头视物等表现,不同程度、不同年龄段影响各异,长期歪头视物还可能带来不良影响,需关注儿童歪头视物情况排查散光等视力问题。 视力疲劳 散光患者容易出现视力疲劳。由于眼睛需要不断调整来试图看清物体,眼部肌肉会过度紧张,从而引发疲劳感。常见的症状包括眼睛酸胀、疼痛、干涩等。长时间用眼后,这些症状会更加明显。例如,散光患者看书、使用电子设备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眼睛很累。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视力疲劳的感受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青少年时期,因为学习任务重,长时间用眼,散光导致的视力疲劳会更加突出,可能会影响学习效率;成年人如果有散光且长时间从事近距离用眼工作,也会频繁出现视力疲劳的情况,影响工作状态。 视物重影 部分散光患者会出现视物重影的现象。这是因为散光使光线不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物体成像出现偏差,从而让患者感觉一个物体看起来像两个。比如看一个单一的点光源时,可能会看到两个光点。散光程度不同,视物重影的明显程度也不一样。轻度散光可能重影现象不明显,而中、重度散光则会比较明显地出现视物重影,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开车时可能会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影响对路况的准确判断。对于儿童来说,视物重影可能会影响其对空间物体的感知和判断,进而影响其活动能力和学习,因为儿童在学习辨别物体、空间定位等方面还在发展阶段,散光导致的视物重影会干扰其正常的视觉认知发展。 歪头视物 一些散光患者为了更好地看清物体,会采取歪头的姿势。这是因为歪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眼球的位置,使光线相对更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减轻视物不清的状况。例如,有些散光儿童会不自觉地歪着头看东西。但长期歪头视物可能会导致颈部肌肉劳损等问题,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姿势。对于儿童而言,长期歪头视物还可能影响其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因为儿童的骨骼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正确的姿势会对骨骼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如果发现儿童有歪头视物的情况,需要及时检查是否存在散光等视力问题。

    2025-09-25 10:28:37
  • 散光眼症状

    散光眼有多种症状,包括视力模糊(光线不能准确聚焦视网膜,看远看近都不清)、视物重影(光线分散形成两个影像)、眼睛疲劳(眼部肌肉持续紧张致酸胀疼痛干涩等)、头痛(眼睛疲劳使头部肌肉紧张引发)、对光敏感(强光下不适畏光,因对光线调节适应力下降)。 一、视力模糊 散光眼常见症状之一是视力模糊,这是由于光线不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无论是看远还是看近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儿童来说,可能表现为看黑板上的字不清楚;成年人可能在开车时觉得道路标识模糊等。其原因是散光导致眼球各径线的屈光力不同,使得成像无法清晰落在视网膜上。 二、视物重影 患者会感觉看到的物体有重影,这是因为散光使光线分散,形成两个影像。例如,看一个单独的物体时,会觉得有两个重叠的影像。这种情况在散光度数较高的人群中较为明显,儿童如果存在散光且度数较高,可能会出现玩耍时对物体的判断不准确等情况。 三、眼睛疲劳 散光眼患者容易出现眼睛疲劳,这是因为眼睛需要不断调整来试图看清物体。长时间用眼后,会感到眼睛酸胀、疼痛、干涩等。儿童可能会表现出频繁眨眼、揉眼睛等行为,因为他们的眼睛在努力适应散光带来的视物困难;成年人则可能在长时间工作、学习后眼睛疲劳感加剧。这是由于眼睛为了克服散光带来的屈光不正,眼部肌肉持续紧张,从而引发疲劳。 四、头痛 部分散光眼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尤其是在长时间用眼后。这是因为眼睛疲劳后,头部的肌肉也会随之紧张,进而引发头痛。儿童如果有散光且出现头痛,家长需要警惕,可能是散光导致的视觉疲劳引起的;成年人在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如看电脑、看书后出现头痛,也需要考虑是否与散光有关。其机制是眼部肌肉紧张传导至头部肌肉,引起头痛。 五、对光敏感 散光眼患者可能对光线比较敏感,在强光下会感到不适,出现畏光的情况。例如,在阳光下会眯起眼睛。这是因为散光使眼睛对光线的调节和适应能力下降,强光刺激下眼睛更容易产生不适感。儿童在户外强光下可能会比正常孩子更易出现不适表现;成年人在强光环境中也会有明显的畏光症状。

    2025-09-25 10:27: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