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乔春艳,女,副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
从事眼科工作23年,从1999年开始专注于青光眼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眼科(青光眼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先后赴美国哈佛医科大学附属麻省眼耳鼻喉医院研修一年,奥地利维也纳医学大学附属总医院研修半年。
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培训和历练,以及多次的欧美访学,使得乔大夫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紧跟国内外眼科发展前沿。
展开-
红眼病的症状有哪些
红眼病的症状包括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儿童和成人在各症状上有不同表现特点。 分泌物增多:患红眼病时,眼睛的分泌物会明显增多。分泌物的性质可能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的呈脓性,有的为黏液性等。例如细菌性红眼病往往会产生较多脓性分泌物,患儿可能会出现早晨起床时上下眼睑被分泌物黏住的情况,这是因为夜间眼部炎症产生的分泌物积聚;成人如果不注意眼部清洁,也会使分泌物增多情况更明显。 眼部异物感:患者会感觉眼睛里有异物存在,不舒服。儿童可能会表现出频繁揉眼等动作,因为无法准确表达不适,只能通过肢体动作来示意;成人则可能会频繁眨眼、试图用清水冲洗等方式来缓解异物感,但往往效果不佳。 畏光:光线刺激下患者会出现畏光现象,表现为见到亮光时眼睛不适应,可能会眯眼等。对于儿童来说,在强光环境下可能会因为畏光而哭闹不安;成年人在外出时可能会需要佩戴墨镜等遮挡光线。 流泪:眼睛会不自觉地流泪,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泪腺分泌增加。儿童流泪时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情感因素等,但结合其他症状就需要考虑红眼病的可能;成年人流泪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眼部不适。
2025-09-25 09:35:40 -
先天性青光眼怎么办
先天性青光眼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常用房角切开术、小梁切开术等,复杂病情需联合其他手术,目的是降眼压防视神经受损,术后要密切观察眼部情况、保持清洁及定期复查,有时会辅助降眼压药物,婴幼儿患者要特注意手术耐受性、术后护理等及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术后护理 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眼部情况,包括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情况等。要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同时,需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根据眼压及眼部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辅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辅助使用降眼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等,但药物治疗一般作为手术的辅助或在手术前后短暂使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幼儿患者,由于其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手术的耐受性及术后的护理。要确保患儿安静休息,避免剧烈哭闹导致眼压波动。家长要密切关注患儿眼部症状及全身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证患儿的安全和舒适。
2025-09-25 09:32:14 -
麦粒肿白头可以挤吗
麦粒肿白头不可挤,因眼部血管与颅内交通,挤会致感染扩散引发严重并发症。早期可热敷,症状重或热敷无好转遵医嘱用抗生素眼药水等,儿童患者家长要重视,及时带医,注意眼部清洁,不揉眼,培养良好用眼卫生习惯。 对于麦粒肿的处理,早期可以通过局部热敷来促进炎症消退,每天热敷3-4次,每次15-20分钟,温度以40-50℃为宜,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如果麦粒肿症状较重,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或者经过热敷等处理后没有好转,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对眼部不适的表达可能不够准确,家长更要注意不能自行挤压麦粒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处理。同时,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孩子用手揉眼睛,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2025-09-25 09:31:01 -
斗鸡眼预防措施有哪些
从孕期及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儿童期及特殊人群等方面进行斗鸡眼预防,孕期保证营养、避免有害物质,新生儿期注意光线和观察眼部,婴幼儿期进行视觉刺激、注意喂养姿势,儿童期培养用眼习惯、定期检查,早产儿和有家族史儿童加强关注和检查。 一、孕期及新生儿期预防 孕期:孕妇应保持良好的营养摄入,确保胎儿眼部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充足,如富含维生素A、C、E、叶黄素等的食物,这些营养物质对胎儿眼部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形成至关重要。同时,孕妇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某些致畸的化学物质、辐射等,减少胎儿眼部发育异常的风险。 新生儿期:新生儿护理时要注意避免强光直射眼睛,提供适宜的光线环境。密切观察新生儿眼部情况,如发现眼睑不能正常睁开、眼球位置异常等,应及时就医检查,因为新生儿期是眼部结构发育的关键阶段,异常情况可能提示先天性斗鸡眼等问题的早期迹象。 二、婴幼儿期预防 视觉刺激与注视引导:在婴幼儿期,家长可通过在适当距离内用色彩鲜艳、形状对比明显的玩具等吸引婴幼儿注视,引导其双眼协调运动。例如,将玩具在婴幼儿双眼可注视的范围内缓慢移动,每次持续几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但要注意避免长时间让婴幼儿注视单一物体或强光刺激,防止眼部肌肉过度疲劳或形成不良注视习惯。 喂养与姿势:合理喂养婴幼儿,避免让婴幼儿长时间低头吃奶或躺着吃奶时距离过近。母乳喂养时,母亲要注意抱持姿势,使婴幼儿与眼睛保持合适距离;人工喂养时,选择合适高度的奶瓶,让婴幼儿头部保持自然、舒适且双眼平视的姿势,减少因姿势不当导致的眼部肌肉不平衡风险。 三、儿童期预防 用眼习惯培养:教导儿童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同时,控制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如看电视、玩平板电脑等,每次不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且观看距离要合适,避免在昏暗或晃动的环境中使用电子设备。 定期眼部检查:儿童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至少每半年一次。通过视力检查、眼位检查等项目,早期发现眼部问题。如果家族中有斗鸡眼等眼部疾病遗传史,更要增加检查频率,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眼部发育异常或斜视倾向并进行干预。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早产儿:早产儿眼部发育不成熟,发生斗鸡眼等眼部问题的风险较高。需在出生后按照医生建议进行眼底筛查等眼部相关检查,密切监测眼部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干预,因为早产儿眼部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完善,早期干预效果相对较好。 有眼部疾病家族史儿童:这类儿童更应加强眼部保健,除了定期检查外,要格外注意用眼卫生和用眼习惯的培养,家长要给予更多关注和监督,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增加其眼部肌肉发育或神经控制异常导致斗鸡眼的可能性。
2025-09-22 20:53:26 -
大人眼屎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眼部眼屎增多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眼部感染(细菌感染时眼屎多为黄色脓性伴红肿疼痛,病毒感染时眼屎呈水样或黏性伴充血怕光)、干眼症(年龄增长、生活方式、疾病等致泪液分泌或蒸发异常,表现为干涩异物感伴黏稠眼屎)、过敏反应(接触过敏原或生活环境有过敏原,出现瘙痒红肿伴眼屎增多)、鼻泪管堵塞(先天性或后天因素致鼻泪管不通,新生儿多先天性,表现为眼屎多伴泪溢)。 一、眼部感染 1.细菌感染 原因:当眼部受到细菌侵袭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会引发炎症反应。细菌在眼内繁殖,刺激眼部的腺体分泌增加,从而导致眼屎增多。例如,在不注意眼部卫生,用脏手揉眼等情况下,容易使细菌进入眼睛引起感染。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发生,尤其在卫生习惯较差时更易出现。 表现:眼屎多为黄色脓性,同时可能伴有眼睛红肿、疼痛等症状。 2.病毒感染 原因:像病毒性结膜炎,由腺病毒等引起,具有传染性。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传播。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在病毒流行季节或接触病毒携带者后易感染。 表现:眼屎可呈水样或黏性,眼睛可能出现充血、怕光等表现。 二、干眼症 1.原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泪液分泌功能逐渐下降,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干眼症。例如,老年人的泪腺功能衰退,导致泪液分泌减少,眼表缺乏足够的泪液润滑和保护,容易出现眼屎增多等不适。 生活方式: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眨眼次数减少,泪液蒸发过快,容易引发干眼症。此外,处于空调房间时间过长等情况,也会使泪液蒸发增加,导致眼表干燥,引起眼屎增多。 疾病因素: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影响泪液分泌,导致干眼症的发生,进而出现眼屎多的情况。 2.表现:眼睛干涩、有异物感,同时可能伴有眼屎增多,眼屎一般为黏稠状。 三、过敏反应 1.原因 过敏原接触:接触到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时,眼部会发生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发生,不同季节花粉等过敏原的分布不同,在花粉季节接触花粉后易引发过敏。 生活环境:生活环境中存在过敏原,如家中尘螨较多等,长期接触会导致眼部过敏,出现眼屎增多等症状。 2.表现:除了眼屎增多外,还可能伴有眼睛瘙痒、红肿等表现,且瘙痒感较为明显。 四、鼻泪管堵塞 1.原因 先天性因素:新生儿可能存在鼻泪管先天性堵塞,这是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导致泪液和细菌积聚在泪囊内,引起感染,出现眼屎多的情况。 后天因素:眼部的一些炎症等可能导致鼻泪管堵塞,如眼部感染没有及时治疗,炎症蔓延影响鼻泪管通畅。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新生儿先天性因素较为常见,而成人可能因眼部炎症等后天因素导致。 2.表现:眼睛经常有较多眼屎,尤其是新生儿,同时可能伴有泪溢等表现。
2025-09-22 20: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