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春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乔春艳,女,副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

  从事眼科工作23年,从1999年开始专注于青光眼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眼科(青光眼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先后赴美国哈佛医科大学附属麻省眼耳鼻喉医院研修一年,奥地利维也纳医学大学附属总医院研修半年。

  在北京同仁医院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培训和历练,以及多次的欧美访学,使得乔大夫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紧跟国内外眼科发展前沿。

展开
个人擅长
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诊治。展开
  • 孕妇能带隐形眼镜吗

    孕期佩戴隐形眼镜有可行性但存潜在风险,如感染风险增加、眼部缺氧等,需注意卫生、选择合适产品,也可选择框架眼镜替代,且要定期眼部检查,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一、孕期佩戴隐形眼镜的可行性及潜在风险 (一)可行性方面 孕期女性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部分孕妇仍可短期佩戴隐形眼镜,但需注意卫生等因素。从生理结构看,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眼部泪液分泌量及性状改变,不过这并不绝对意味着完全不能佩戴隐形眼镜。 (二)潜在风险 1.感染风险增加:孕期女性免疫力可能有一定程度下降,佩戴隐形眼镜时,眼睛局部的氧气供应会减少,同时隐形眼镜表面容易附着细菌、灰尘等,如果清洁不当,就容易引发眼部感染,如角膜炎等。有研究表明,孕期佩戴隐形眼镜的女性发生眼部感染的几率比非佩戴者有所升高。 2.眼部缺氧问题:隐形眼镜覆盖在角膜表面,会影响角膜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孕期由于身体的特殊状态,眼部对氧气的需求可能相对增加,长期眼部缺氧可能导致角膜水肿等问题,影响视力,还可能对角膜的正常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二、孕期佩戴隐形眼镜的注意事项 (一)卫生方面 1.要严格遵循隐形眼镜的清洁、护理流程。每天佩戴前后都要仔细用专用的隐形眼镜护理液进行清洗、消毒,护理液要按照规定的保存条件存放,避免使用过期的护理液。因为孕期眼部抵抗力下降,任何不卫生的操作都可能放大感染的风险。 2.尽量减少佩戴时长,避免长时间连续佩戴隐形眼镜,尤其是在睡眠时一定不要佩戴,让眼睛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和氧气补充。 (二)选择合适产品 选择透氧性好的隐形眼镜材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眼部缺氧的问题。在购买隐形眼镜时,要选择正规渠道的产品,并且根据自己的眼部状况和医生建议来选择合适度数、合适类型(如日抛、月抛等)的隐形眼镜。日抛型隐形眼镜相对更卫生,因为它一次性使用后丢弃,减少了多次使用过程中污染的可能性,对于孕期女性来说是比较安全的选择之一。 三、替代选择及建议 如果孕期女性觉得佩戴隐形眼镜风险较高,可以考虑佩戴框架眼镜。框架眼镜不会涉及眼部局部的氧气供应和感染风险等问题,是相对安全的视力矫正方式。而且框架眼镜的款式多样,可以根据孕期女性的个人喜好和服饰搭配进行选择,既能满足视力矫正的需求,又能避免隐形眼镜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孕期女性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关注眼部健康状况,一旦出现眼部不适等症状,如眼睛红肿、疼痛、视力模糊等,应立即停止佩戴隐形眼镜并及时就医。

    2025-09-22 18:58:53
  • 多少度为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指近视度数≥-600度,其形成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有关,会引发视网膜脱离等危害,儿童青少年需控用眼、定期检、保证户外活动,成年者要避剧烈运动、合理用眼。 高度近视的形成因素及影响 年龄方面:青少年时期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等,更容易发展为高度近视。因为青少年的眼球还在发育阶段,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不良用眼习惯会加速眼轴的延长,从而导致近视度数不断加深,增加发展为高度近视的风险。例如,一些长期每天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使用电子设备的青少年,眼轴可能会比正常发育的青少年更长,近视度数上升较快。 性别方面: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性别差异会直接导致高度近视的发生概率有明显不同,但在近视的发展速度等方面可能存在个体差异,不过总体上性别不是高度近视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的不良用眼生活方式是导致高度近视的重要原因。像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每天连续近距离看书、写字、使用手机、电脑等超过2-3小时)、在光线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下用眼、缺乏户外活动等。缺乏户外活动会使眼睛接触自然光的机会减少,而自然光对眼球发育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长期缺乏会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增加近视发生及发展为高度近视的可能性。 病史方面:如果家族中有高度近视的遗传病史,那么个体患高度近视的风险会相对较高。因为高度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若父母双方或一方是高度近视,子女遗传高度近视的概率会比普通人群高。例如,父母均为高度近视,子女患高度近视的几率可能会显著增加。 高度近视的危害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危害:高度近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眼部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青光眼等。视网膜脱离是高度近视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相对脆弱,一些外力作用或自身眼球结构的变化都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用眼时间和用眼距离,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散瞳验光等眼部检查,密切关注眼轴长度和近视度数的变化。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有助于延缓近视的发展。 成年高度近视患者:除了定期检查眼部情况外,要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增加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像打篮球、跳水、拳击等剧烈运动都要尽量避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用眼的合理安排,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等不良习惯。

    2025-09-22 18:55:36
  • 结膜炎一般几天才能好

    结膜炎恢复时间因类型而异,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规范治疗一般1至2周好转严重超2周,病毒性结膜炎通常2至3周痊愈部分更久,过敏性结膜炎多数数天缓解久则几周,儿童患细菌性结膜炎规范用药1至2周需遵儿科护理原则,老年人因基础病恢复更久,且恢复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规范、个体免疫力、是否接触过敏原影响。 一、不同类型结膜炎的恢复时间 (一)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由细菌感染引起,经规范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类眼药),一般1~2周左右可逐渐好转,但严重的细菌性结膜炎可能需要2周以上时间恢复,其恢复时间与感染菌的毒力及治疗是否及时规范相关。 (二)病毒性结膜炎 多由病毒感染所致,病程相对较长,通常需要2~3周左右能痊愈,部分患者可能因病毒毒力较强或自身免疫力较低等因素,恢复时间延长至3周甚至更久。 (三)过敏性结膜炎 与接触过敏原有关,脱离过敏原后,通过避免揉眼、使用抗过敏眼药等措施,多数患者数天内症状可缓解,但如果过敏原持续存在或过敏反应较剧烈,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恢复,具体取决于过敏原控制情况及个体过敏反应程度。 二、特殊人群的恢复特点 (一)儿童 儿童患结膜炎时,由于自身免疫力及配合治疗程度等因素影响,恢复时间可能因具体病情而异。例如细菌性结膜炎的儿童,在规范使用儿童适用的眼药并注意眼部卫生(如避免用手揉眼)的情况下,一般1~2周可恢复,但需特别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二)老年人 老年人患结膜炎时,常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及自身修复能力,因此恢复时间可能较青壮年更长,一般需要1~3周甚至更久,且需密切关注基础疾病对结膜炎恢复的影响,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促进眼部恢复。 三、影响结膜炎恢复时间的因素 (一)病情严重程度 病情较轻的结膜炎,如轻度细菌性或病毒性结膜炎,恢复相对较快;而病情严重,出现眼部化脓、大片滤泡形成等情况的结膜炎,恢复时间会相应延长。 (二)治疗是否规范 及时、规范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是缩短恢复时间的关键。若自行用药或用药不规范,可能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延长恢复时间。 (三)个体免疫力 自身免疫力较强的人群,结膜炎恢复相对较快;免疫力低下者,如患有免疫缺陷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结膜炎恢复时间可能延长。 (四)是否接触过敏原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若能严格避免接触过敏原,恢复时间可明显缩短;若持续接触过敏原,会导致病情反复,恢复时间延长。

    2025-09-22 18:52:01
  • 眼睛白色部分有黄斑是怎么回事

    眼睛白色部分(巩膜)出现黄斑可能与翼状胬肉、睑裂斑、色素沉着有关,翼状胬肉多因风沙等刺激,睑裂斑与年龄、紫外线等有关,色素沉着有先天性或因全身性疾病。可通过眼科常规检查和病史询问诊断,翼状胬肉小可观察,大则手术,睑裂斑影响美观或炎症可手术,色素沉着针对情况处理,高危人群注意防护,儿童和老年人出现需关注并检查。 翼状胬肉:多因长期受到风沙、紫外线等刺激引起。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如农民、渔民等。它是一种向角膜表面生长的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常呈三角形,起始于睑裂部球结膜,逐渐向角膜中央蔓延,外观上看巩膜局部有黄白色隆起。 睑裂斑:通常是由于年龄增长、长期紫外线照射、风尘刺激等因素导致。随着年龄增加,睑裂斑的发生率会升高,长期暴露在户外的人群更易出现。表现为睑裂区靠近角膜缘处的球结膜出现三角形或椭圆形的黄白色斑块,一般无明显症状,但较大的睑裂斑可能会引起眼部异物感等不适。 色素沉着:部分人可能是先天性的巩膜色素沉着,这种情况一般从出生就存在,但不影响视力等眼部功能;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巩膜色素沉着出现黄斑样改变,比如肝豆状核变性等,但相对较为少见。 相关检查与诊断 眼科常规检查:医生会通过裂隙灯检查,详细观察黄斑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周围眼部组织的情况,如翼状胬肉是否侵犯角膜,睑裂斑的具体范围等。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职业、户外暴露情况、家族史以及是否有其他全身性疾病等,对于判断病因很重要。比如长期户外工作的人群出现巩膜黄斑,翼状胬肉或睑裂斑的可能性较大;有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的患者则需进一步排查相关全身性疾病。 处理与注意事项 翼状胬肉:如果翼状胬肉较小且未侵犯角膜,不影响视力,可定期观察;若翼状胬肉进行性生长,侵犯角膜影响视力,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对于户外工作者等高危人群,要注意佩戴墨镜、防护眼镜等,减少紫外线和风沙刺激。 睑裂斑: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若觉得影响美观或出现炎症反应可考虑手术切除。同样要注意防护眼部,减少不良环境因素刺激。 色素沉着:先天性色素沉着且无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处理;若是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色素沉着,则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观察色素沉着的变化情况,因为儿童眼部发育尚未完全,任何眼部异常都需要谨慎对待,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原因。老年人出现巩膜黄斑时,也需要关注是否有潜在的全身性疾病问题,定期进行眼部和全身健康检查。

    2025-09-22 18:44:40
  • 眼睛被撞到变淤紫一般多久消除

    眼睛被撞到变淤紫消除时间因人而异,一般1-2周或更久,受年龄、撞击程度、生活方式、基础病史影响,早期冷敷、后期热敷、保证充足休息可促进消退,若长时间不消退伴不适需就医。 影响消除时间的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的新陈代谢相对较快,眼部组织修复能力较强,所以儿童眼睛被撞到变淤紫可能会比成年人更快消除,一般1-2周左右;而老年人新陈代谢缓慢,眼部组织修复能力下降,淤紫消除时间可能会延长,有时可达3周甚至更久。 撞击程度:如果撞击力度较轻,眼部血管破裂程度小,出血量少,那么淤紫消除相对较快,可能1周左右就能明显减轻;若撞击力度大,血管破裂严重,出血量多,淤紫范围大,消除时间就会延长,可能需要2-3周甚至更久。 生活方式:受伤后是否注意休息,避免眼部再次受到刺激很重要。如果受伤后继续长时间用眼,过度劳累,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不利于淤紫的消退;而受伤后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眼部血液循环恢复,促进淤紫消除。另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从而延长淤紫消除时间。 基础病史:如果受伤者本身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会影响血液的凝固和止血功能,导致眼睛被撞到后更容易出血且不易止血,淤紫消除时间会大大延长;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眼部血液循环本身可能就存在一定问题,也会使淤紫消除变慢。 促进眼睛被撞到变淤紫消除的措施 早期冷敷:在眼睛被撞到后的24-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眼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从而减轻淤紫程度,有助于缩短淤紫消除时间。儿童进行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温度和冷敷时间,避免冻伤眼部皮肤。 后期热敷:受伤48小时后,可以改为热敷。用温毛巾或热敷眼罩敷眼,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能够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的吸收,有利于淤紫的消退。老年人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眼部皮肤。 保证充足休息: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受伤后都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让眼部得到充分的放松,有利于眼部组织的修复和血液循环的恢复,进而促进淤紫消除。 总之,眼睛被撞到变淤紫的消除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采取早期冷敷、后期热敷以及注意休息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淤紫的消退,但具体时间还是要根据个体情况而定。如果淤紫长时间不消退或者伴有视力下降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5-09-22 18:41:0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