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肝胆胰腺疾病、肝癌、胆道恶性肿瘤、急性胰腺炎、甲状腺等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程石,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肝胆胰腺疾病、肝癌、胆道恶性肿瘤、急性胰腺炎、甲状腺等疾病的治疗。主要社会任职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八届委员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荣获北京市科技新星等荣誉,主要社会任职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八届委员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展开-
脂肪粒会变脂肪瘤吗
脂肪粒是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良性肿物好发眼周等部位呈白色或黄白色小丘疹,脂肪瘤是正常脂肪样组织聚积的良性肿瘤好发四肢躯干等部位多呈分叶状或结节状,两者组织学来源及病理机制不同无转化关系临床需通过皮肤镜检查、病理活检等明确病变性质发现异常肿物应及时就医评估制定处理方案。 一、脂肪粒的基本情况 脂肪粒通常指粟丘疹,是一种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良性肿物或潴留性囊肿。其病因可能与皮肤外伤、皮脂腺导管受损等有关,好发于眼周等部位,表现为白色或黄白色、直径1~2毫米的小丘疹,一般无自觉症状,通常不会恶变,也不会自行转化为其他类型肿瘤。 二、脂肪瘤的基本情况 脂肪瘤是由正常脂肪样组织聚积形成的良性肿瘤,主要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好发于四肢、躯干等部位,多呈分叶状或结节状,边界清晰,质感柔软,生长缓慢。其发生与脂肪代谢异常、遗传等因素相关,一般也不会由脂肪粒直接转化而来,两者在组织来源、病理机制上存在本质区别。 三、两者无转化关系的依据 脂肪粒与脂肪瘤的组织学来源不同,脂肪粒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而脂肪瘤源于脂肪组织,两者的细胞类型、生长机制完全不同,因此脂肪粒不会转变为脂肪瘤。临床中需通过皮肤镜检查、病理活检等明确病变性质,若发现异常肿物应及时就医评估,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处理方案。
2025-09-24 12:00:51 -
淋巴结是怎么引起的
淋巴结肿大可能由感染、免疫反应、恶性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持续且伴有其他症状的肿大应及时就医。 1.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可以引起淋巴结肿大。例如,扁桃体炎、牙龈炎、肺炎等可以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带状疱疹、水痘等可以导致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2.免疫反应:人体对某些抗原的免疫反应也可以导致淋巴结肿大。例如,接种疫苗、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以引起淋巴结肿大。 3.恶性肿瘤:淋巴结肿大也可能是恶性肿瘤转移的表现。例如,肺癌、乳腺癌、胃癌等可以转移到腋窝或锁骨上淋巴结;淋巴瘤、白血病等可以导致全身淋巴结肿大。 4.其他原因:一些其他原因也可以导致淋巴结肿大,例如药物过敏、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需要注意的是,淋巴结肿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严重的疾病,但也不能忽视。如果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较长、伴有疼痛、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淋巴结肿大的发生。例如,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减少压力等。此外,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也是预防淋巴结肿大的重要措施。
2025-09-24 12:00:18 -
用什么能去除脂肪瘤
脂肪瘤治疗分手术切除与观察随访,手术切除适用于较大、有压迫症状或影响外观的,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需护理,儿童需专业评估;体积小无症状的脂肪瘤定期观察随访,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老年人有基础病无不适可继续观察且手术需权衡风险收益比。 一、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目前去除脂肪瘤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当脂肪瘤较大(直径通常超过1cm及以上)、引起局部压迫症状(如疼痛、影响肢体活动等)或严重影响外观时,可通过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脂肪瘤。手术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操作相对简单,术后恢复情况通常较好,但需注意术后切口护理,避免感染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若发现脂肪瘤影响正常生长发育或有特殊外观需求,也可考虑在专业医生评估后择期手术,但需充分考虑儿童手术耐受性等因素。 二、观察随访 对于体积较小(直径多在1cm以内)、无症状的脂肪瘤,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定期观察随访,监测脂肪瘤的大小、形态等变化。这种情况在体型偏胖、有家族脂肪瘤病史等人群中相对常见。观察期间需注意避免过度揉搓、刺激脂肪瘤部位,若发现脂肪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出现疼痛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干预。对于老年人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情况,若脂肪瘤无明显不适且不影响生活,也可选择继续观察,手术需谨慎权衡风险收益比。
2025-09-24 11:59:42 -
被钉子扎伤10天没打破伤风
被钉子扎伤10天没打破伤风需进行风险评估,观察伤口局部及全身症状,不同人群风险表现不同;要清洁伤口,有明显污染或深的伤口及时就医清创;应尽快就医,医生会评估是否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妥善处理伤口并给抗感染等建议,儿童要安抚配合,有基础疾病成年人诊疗要考虑基础疾病影响。 伤口处理:首先要对伤口进行清洁,用流动的清水或肥皂水尽量清洗伤口,去除污垢和可能附着的破伤风杆菌等病原体。但要注意清洗时避免用力过度加重伤口损伤。如果伤口有明显的污染或较深,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一步进行清创处理,医生会根据伤口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扩大清创等操作。 就医建议: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受伤史等综合评估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如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一般来说,受伤后越早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效果越好,但即使超过24小时,仍有注射的必要,因为破伤风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则几日,长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同时,医生还会对伤口进行妥善处理,给予相应的抗感染等治疗建议。对于儿童,要特别安抚其情绪,配合医生的检查和处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成年人,医生在评估和处理时会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伤口愈合和破伤风感染风险的影响,制定更全面的诊疗方案。
2025-09-24 11:59:09 -
破皮的伤口怎么处理
破皮的伤口处理方法包括清洗、消毒、止血、处理伤口和注意事项,处理时应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方法,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和剧烈运动。 1.清洗伤口:使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如果伤口比较脏,可以使用双氧水或碘伏进行清洗。 2.消毒伤口:使用酒精、碘酒等消毒剂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但要注意避免让消毒剂接触到伤口。 3.止血:如果伤口有出血,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以压迫止血。如果出血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4.处理伤口:根据伤口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果伤口比较浅,可以使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包扎;如果伤口比较深,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清创缝合。 5.注意事项: 避免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污染。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感染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避免摩擦: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摩擦伤口。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伤口愈合。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总之,破皮的伤口处理方法需要根据伤口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果伤口比较严重或出现感染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同时,在处理伤口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安全,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025-09-24 11:58: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