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擅长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对甲状腺肿瘤、喉癌、下咽癌、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涎腺肿瘤、咽旁颞下窝及颅底肿瘤的外科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喉气管狭窄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颈深间隙及纵膈严重感染的救治有丰富的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良发,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8月-2005年8月在英国MRC Institute of Hearing Research 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2月-4月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头颈外科GB Ong奖学金访问学者。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对甲状腺肿瘤、喉癌、下咽癌、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涎腺肿瘤、咽旁颞下窝及颅底肿瘤的外科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喉气管狭窄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颈深间隙及纵膈严重感染的救治有丰富的经验。展开
  • 鼻窦炎手术后头痛怎么回事

    鼻窦炎手术后可能出现多种类型的头痛,包括术后正常反应性头痛,其随创面愈合渐缓解;鼻腔填塞相关头痛,与填塞物压迫及鼻腔通气改变有关;感染相关头痛,有术后感染及颅内感染风险;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相关头痛,与手术创伤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有关;心理因素相关头痛,因患者对手术效果担忧、不适焦虑等引发或加重,不同人群在各类型头痛中可能有不同表现及风险。 一、术后正常反应性头痛 鼻窦炎手术后,手术区域的组织修复、局部炎症反应等可能引发正常的反应性头痛。手术操作会对鼻腔、鼻窦周围组织造成一定创伤,机体在修复过程中会产生炎症介质等,刺激神经可能导致头痛,这种头痛程度一般较轻,随着创面逐渐愈合,头痛会逐渐缓解,通常在术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手术范围等因素不同而有所不同。 二、鼻腔填塞相关头痛 1.填塞物压迫:鼻窦炎手术中常需要进行鼻腔填塞来止血、支撑等,填塞物对鼻腔黏膜及周围组织产生压迫,可引起头痛。一般填塞物取出后头痛会有所减轻,填塞物取出时间通常根据患者情况在术后1-3天不等,儿童可能因配合度等因素稍有不同,需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取出时间。 2.鼻腔通气改变:鼻腔填塞会影响正常通气,导致患者被迫用口呼吸等,进而引起头部不适、头痛。当鼻腔恢复正常通气后,此类头痛也会逐渐改善。 三、感染相关头痛 1.术后感染:若术后发生鼻腔、鼻窦感染,炎症扩散可引发头痛。感染可能导致局部炎症加重,刺激神经,使头痛持续或加重,还可能伴有发热、鼻腔分泌物增多且性状改变等表现,如分泌物由清亮变为脓性等。儿童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术后感染风险相对成人可能稍高,需密切观察其鼻腔情况及全身症状。 2.颅内感染风险:虽然较为少见,但鼻窦炎手术有引发颅内感染导致头痛的可能,颅内感染除头痛外,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需高度警惕,尤其是有基础疾病或手术操作复杂的患者更应注意。 四、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相关头痛 手术创伤等因素可能影响头部血管的舒缩功能,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进而引起头痛。这种头痛的表现形式多样,可能为搏动性头痛等,一般与患者的神经调节功能及个体对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有关,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可能在应激反应程度上存在差异,女性可能因激素水平等因素在术后应激反应下更易出现此类头痛相关表现。 五、心理因素相关头痛 术后患者因对手术效果的担忧、对头痛不适的焦虑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引发或加重头痛。例如,儿童可能因对手术的恐惧、术后的不适等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导致头痛;成人也可能因担心手术预后等出现焦虑情绪,从而引发头痛。需要医护人员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等干预措施。

    2025-10-13 11:55:35
  • 中耳炎快速治疗

    中耳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非药物治疗(耳部热敷、保持耳部清洁、体位调整),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注意药物选择等,成人要避免劳累等),还需预防复发及病情监测(增强体质等预防复发,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一、药物治疗 1.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常用抗生素治疗。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导致的中耳炎,可根据病情选用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有研究显示,抗生素治疗能有效杀灭细菌,缓解中耳炎的症状,缩短病程。 2.糖皮质激素:对于急性中耳炎伴有严重耳痛、鼓膜明显充血膨出的患儿等情况,可考虑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但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因为长期或不当使用可能有一定副作用。 二、非药物治疗 1.耳部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敷在耳部,温度以患儿能耐受为准,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热敷可以促进耳部血液循环,缓解耳部的不适症状。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控制毛巾温度,避免烫伤。 2.保持耳部清洁:及时清理外耳道的分泌物,但要注意方法轻柔。对于婴儿,可轻轻擦拭外耳道;对于儿童,可使用合适的耳部清洁工具,但需避免损伤耳道黏膜。保持耳部清洁有助于中耳炎的恢复,防止分泌物堆积加重感染。 3.体位调整:对于婴儿患者,喂奶时可采取半卧位,防止乳汁逆流进入中耳引发感染;儿童患者睡觉时可适当垫高头部,有利于中耳分泌物引流,减轻耳部的不适。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的中耳结构与成人有所不同,免疫力相对较低,在治疗中耳炎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比如抗生素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和剂量,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同时,儿童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鼻腔通畅,因为鼻腔堵塞可能会影响咽鼓管的功能,加重中耳炎的症状。 2.成人患者:成人患者在治疗中耳炎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中耳炎,要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多喝水、注意休息等。同时,成人要遵医嘱按时用药,定期复诊,观察病情的变化。 四、预防复发及病情监测 1.预防复发:平时要注意增强体质,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有过敏体质的患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因为过敏可能会诱发中耳炎复发。同时,要注意保持耳部的干燥,避免污水进入耳道。 2.病情监测: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要密切监测病情。如观察耳部疼痛、听力等情况的变化。如果耳部疼痛加剧、听力明显下降等,要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13 11:53:27
  • 单侧耳鸣怎么办

    单侧耳鸣可能由耵聍栓塞、中耳炎、突发性耳聋、听神经瘤等引起,需详细采集病史初步评估,可通过避免噪声暴露、调整生活方式非药物干预,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行耳部检查等,不同病因有相应处理,耵聍栓塞需取出耵聍,分泌性中耳炎依病情处理,突发性耳聋要尽快治疗,听神经瘤则据情况手术切除。 一、单侧耳鸣的可能原因及初步评估 单侧耳鸣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耵聍栓塞、中耳炎、突发性耳聋、听神经瘤等。首先应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耳鸣出现的时间、音调、响度、是否伴有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以及近期是否有耳部外伤、感染、噪声暴露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原因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单侧耳鸣需考虑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后引发的分泌性中耳炎等,而老年人则要警惕听神经瘤等病变的可能。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避免噪声暴露:如果是由于近期噪声接触导致的单侧耳鸣,应立即远离噪声环境。例如,长期处于工厂车间高噪声环境的工人,应尽快脱离该环境,一般噪声强度超过85分贝就可能对听力造成影响,进而引发耳鸣。 2.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对于有焦虑、抑郁情绪的人群,单侧耳鸣可能与之相关,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对耳鸣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三、医疗就诊及相关检查 1.耳鼻喉科就诊:患者应及时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一般会进行耳部检查,包括耳镜检查观察外耳道及鼓膜情况,判断是否有耵聍栓塞、中耳炎等情况。还可能进行纯音听阈测试,评估听力状况,以及声导抗检查,了解中耳功能。对于怀疑有听神经瘤等病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内耳MRI等检查。 2.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儿童患者在就诊时需家长密切配合,向医生详细描述儿童的症状表现及发病前后的情况;老年患者进行检查时要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如MRI检查时要确认是否有金属植入物等禁忌情况。 四、针对不同病因的处理原则 1.耵聍栓塞:如果是耵聍栓塞引起的单侧耳鸣,医生会在耳镜下将耵聍取出,耳鸣通常会随之缓解。 2.分泌性中耳炎:对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单侧耳鸣,若病情较轻,可观察等待,部分患儿可自行恢复;若病情较重,可能需要进行鼓膜穿刺抽液等治疗,以改善中耳通气引流,缓解耳鸣。 3.突发性耳聋:一旦考虑突发性耳聋导致单侧耳鸣,需尽快进行治疗,通常可使用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等,如在发病72小时内及时干预,部分患者的听力和耳鸣有可能得到改善。 4.听神经瘤:如果确诊为听神经瘤,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等治疗,早期手术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减轻耳鸣等症状。

    2025-10-13 11:51:12
  • 鼻炎不治会怎么样

    鼻炎不治影响多方面,一是影响生活质量,致鼻塞等症状反复,儿童长期鼻塞还可能影响面部发育;二是引发鼻窦炎、鼻息肉等鼻部并发症;三是累及中耳炎、咽喉炎等邻近器官;四是增加下呼吸道感染风险;五是对心理健康有影响,易致焦虑抑郁等,且心理问题又加重鼻炎,所以发现鼻炎应及时就医治疗。 一、影响生活质量 鼻炎若不治,会导致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反复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例如,鼻塞会使患者呼吸不畅,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进而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对于儿童来说,长期鼻塞可能会影响其面部发育,因为儿童在睡眠时需要通过鼻腔呼吸,鼻塞会迫使他们用口呼吸,长期口呼吸可能导致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等面部发育异常情况。 二、引发其他鼻部并发症 1.鼻窦炎:鼻炎患者的鼻腔黏膜炎症若蔓延至鼻窦,可引发鼻窦炎。鼻窦是鼻腔周围的含气空腔,炎症会导致鼻窦引流不畅,出现头痛、流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且鼻窦炎反复发作会加重鼻腔黏膜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2.鼻息肉:长期的鼻炎刺激会使鼻腔黏膜反复水肿,逐渐增生形成鼻息肉。鼻息肉会进一步堵塞鼻腔,加重鼻塞症状,还可能导致嗅觉完全丧失等情况。 三、累及邻近器官 1.中耳炎:鼻腔与中耳通过咽鼓管相连,鼻炎时炎症可通过咽鼓管波及中耳,引起中耳炎。患者会出现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儿童由于咽鼓管较短、宽且直,相对成人更容易发生中耳炎,且中耳炎若不及时控制,可能影响儿童的听力发育,导致语言发育迟缓等问题。 2.咽喉炎: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可引发咽喉炎,出现咽喉瘙痒、咳嗽、咽干、咽痛等症状,长期咽喉炎会影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发声功能。 四、增加下呼吸道感染风险 鼻炎患者的鼻腔对空气的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减弱,空气中的病菌、粉尘等容易进入下呼吸道,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人群,下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五、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受鼻炎困扰,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为鼻炎带来的不适症状长期存在,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患者容易产生烦躁、自卑等情绪,而心理问题又可能进一步加重鼻炎的症状,形成不良循环。例如,长期焦虑的状态可能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鼻腔黏膜的血液循环和分泌功能,使鼻炎症状更加严重。 总之,鼻炎不治会带来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因此一旦发现患有鼻炎,应及时就医,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13 11:47:40
  • 我孩子5岁经常喊耳朵疼是怎么会是啊

    5岁儿童常喊耳朵疼可能是外耳道炎、中耳炎或外耳道异物所致,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医生会通过耳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并针对病因处理,家长平时要注意孩子耳部卫生,关注孩子耳部不适表现及时就医。 一、可能的原因 1.外耳道炎 儿童特点:5岁儿童外耳道皮肤娇嫩,若有污水进入外耳道等情况易引发炎症。比如孩子洗澡、游泳时外耳道进水,就可能导致外耳道炎,引起耳朵疼痛。 表现:除了耳朵疼,可能还伴有外耳道皮肤红肿、瘙痒等表现。 2.中耳炎 发病机制:儿童的咽鼓管短、宽且直,鼻咽部的病菌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发炎症。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很容易经咽鼓管累及中耳。 表现:耳朵疼较为常见,还可能伴有发热、听力下降、耳闷等症状。急性中耳炎发作时,孩子可能会哭闹不安,因为耳部疼痛较明显。 3.外耳道异物 儿童行为特点:5岁儿童好奇心强,可能会将小珠子、小虫子等异物塞入外耳道。异物刺激外耳道皮肤会引起耳朵疼。 表现:耳朵疼是主要表现之一,还可能伴有耳道内异物感、听力下降等情况。如果是昆虫类异物,孩子可能会感觉耳部有爬行感等不适。 二、应对建议 1.及时就医 当孩子5岁经常喊耳朵疼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耳镜等检查手段明确病因。比如耳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外耳道、鼓膜等情况,判断是否有炎症、异物等。 对于儿童,要安抚其情绪,让孩子配合检查,因为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检查而不配合,家长要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 2.针对病因处理 外耳道炎:如果是外耳道炎,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局部清洁、抗炎等处理。要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孩子再次将污水等弄进外耳道。 中耳炎:若是中耳炎,医生会根据感染情况等给予合适的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但要遵循儿科用药的安全原则,优先考虑合适的药物且注意儿童的年龄禁忌等。同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耳部症状等变化。 外耳道异物:如果发现有外耳道异物,医生会根据异物的种类、位置等采取合适的方法取出异物。比如对于体积较小、位置较浅的异物可以用镊子等取出,对于较大或较深的异物可能需要在麻醉等情况下取出。 三、温馨提示 家长护理方面:家长平时要注意孩子的耳部卫生,给孩子洗澡、游泳时尽量避免外耳道进水。教育孩子不要将小物件塞入外耳道。当孩子出现耳朵疼等不适时,不要自行给孩子使用耳药等,应及时就医。 儿童自身方面:5岁儿童还不能很好地表达耳部不适的具体情况,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一旦发现孩子频繁说耳朵疼,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以确保孩子的耳部健康。

    2025-10-13 11:46:5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