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牙周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牙周病的治疗。展开
  • 口角炎用什么消毒

    口角炎清洁伤口常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角炎有渗出、轻微污染时适用,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器缓慢冲洗)、碘伏消毒(口角炎伴较明显感染、局部有红肿脓性分泌物等时适用,用无菌棉球等蘸取适量碘伏从中心向外周轻柔涂抹2-3遍)、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口角炎有较深污染、较多坏死组织或脓液时可考虑,用3%溶液冲洗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中和),儿童消毒要更轻柔、选刺激性小方式且确保无菌,成人可据炎症情况选合适方式,按正确操作进行,要根据炎症情况选合适消毒方式并注意不同人群特点操作以达清洁预防感染目的。 一、清洁伤口常用的消毒方式及适用情况 (一)生理盐水冲洗 1.适用情况:口角炎若有渗出、轻微污染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是等渗溶液,不会损伤组织细胞,能起到清洁伤口、去除表面污垢和少量细菌的作用。对于儿童口角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相对温和,不会引起明显刺激。 2.操作方法: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器,将生理盐水缓慢冲洗口角部位,可多次冲洗以保证清洁效果。 (二)碘伏消毒 1.适用情况:当口角炎伴有较明显感染,局部有红肿、脓性分泌物等情况时可使用碘伏消毒。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等。对于年龄稍大且能配合的患者,碘伏消毒效果较好。但要注意,碘伏对皮肤黏膜有一定刺激性,儿童使用时需谨慎,避免流入口腔引起不适。 2.操作方法:用无菌棉球或棉签蘸取适量碘伏,从口角炎症部位中心向外周轻柔涂抹,一般涂抹2-3遍,待干燥后观察情况。 (三)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消毒 1.适用情况:口角炎有较深污染、存在较多坏死组织或脓液时可考虑使用双氧水消毒。双氧水遇到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会迅速分解,释放出新生态氧,有较强的氧化作用,可杀灭厌氧菌等。但由于其刺激性相对较大,儿童一般不优先选择,成人使用时也需注意避免过度使用。 2.操作方法: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口角部位,会看到有气泡产生,冲洗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以中和残留的双氧水。 二、不同人群消毒注意事项 (一)儿童 1.儿童口角炎消毒时应更加轻柔,避免引起儿童的恐惧和不适。选择刺激性小的消毒方式,如优先考虑生理盐水冲洗,若必须使用碘伏,要注意使用量和范围,避免碘伏进入儿童口腔。因为儿童皮肤黏膜娇嫩,对刺激更敏感,不当的消毒可能影响儿童的配合度和恢复。 2.要确保消毒用品的无菌状态,防止二次感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二)成人 1.成人口角炎消毒时可根据炎症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若炎症较重,可合理使用碘伏等消毒,但要注意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避免消毒过度损伤皮肤黏膜。同时,成人要注意保持口角部位的清洁,在消毒后要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 总之,口角炎消毒要根据具体的炎症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并注意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操作,以达到良好的清洁和预防感染的目的。

    2025-10-14 15:49:00
  • 牙疼怎么会引起耳朵疼

    牙疼会牵连耳朵疼是因人体耳部和口腔解剖结构关联及炎症扩散等,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儿童牙齿和耳部发育未成熟易扩散,成年人口腔卫生不良易发病,老年人有口腔基础疾病炎症易扩散,需关注各人群情况及时处理牙齿问题引发的牙疼连带耳朵疼状况。 一、解剖结构关联导致牙疼引起耳朵疼 人体的耳部和口腔通过丰富的神经和解剖结构相连。三叉神经的分支与耳部的神经有密切联系,口腔内的牙齿感觉神经属于三叉神经的分布范围,当牙齿发生病变引发疼痛时,疼痛信号可能通过神经传导扩散到耳部相关区域,从而导致牙疼牵连耳朵疼。例如,上颌牙齿的感觉神经与耳部的一些神经在神经传导通路中有交叉,当下颌智齿冠周炎等情况时,炎症刺激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耳部牵涉痛。 二、炎症扩散引发牙疼连带耳朵疼 1.牙齿炎症扩散:当牙齿发生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炎症时,炎症会向周围组织蔓延。如果是上颌后牙的炎症,炎症可能通过牙槽骨、筋膜间隙等途径扩散,累及到耳部周围的组织。因为耳部周围的组织与口腔区域在解剖上有一定的连通性,炎症因子的刺激会引起耳部的疼痛不适。比如,根尖周炎形成的脓肿,可能会沿着颌面部的间隙向耳部方向扩散,刺激耳部神经引起疼痛。 2.耳部邻近组织炎症波及:口腔与耳部之间的咽鼓管区域也可能受到影响。当牙齿炎症引发的感染通过咽鼓管等结构影响到耳部周围的组织时,也会导致耳朵疼。例如,口腔内的细菌等病原体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的炎症反应,进而出现耳朵疼的症状,而这种中耳炎症往往是由牙齿的感染蔓延而来,所以会表现为牙疼引起耳朵疼。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及相关情况 1.儿童群体:儿童的牙齿和耳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神经传导相对更敏感。儿童发生龋齿等牙齿问题时,更容易出现炎症扩散导致耳朵疼的情况。比如儿童乳磨牙发生根尖周炎,由于儿童的解剖结构特点,炎症更容易波及到邻近的耳部组织,家长需要更加关注儿童牙齿健康,一旦发现儿童牙疼且伴有耳朵疼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的病情发展可能相对较快。 2.成年人群体:成年人如果本身有口腔卫生不良的情况,如长期不刷牙、口腔清洁不到位等,容易引发牙齿疾病。当牙齿出现问题导致牙疼时,由于成年人的神经传导和解剖结构特点,也可能较快地出现耳朵疼的症状。例如长期吸烟、饮酒的成年人,口腔环境较差,更容易发生牙齿病变,进而出现牙疼牵连耳朵疼的情况,这类人群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3.老年人群体:老年人可能伴有多种口腔基础疾病,如牙周炎、牙齿磨损严重等。牙齿问题引发的炎症更容易扩散到耳部。而且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下降,对疼痛的感知和反应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但一旦出现牙疼伴随耳朵疼,也需要及时处理,因为老年人的病情可能会影响整体健康状况,需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的其他基础疾病情况来进行治疗。

    2025-10-14 15:48:20
  • 引起口臭的原因都有哪些

    口臭原因涵盖口腔局部的菌斑与牙石堆积、牙齿病变(含龋齿、残冠残根、牙周炎、智齿冠周炎)、不良修复体、口腔黏膜病,还涉及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消化系统(胃炎胃溃疡等致食物发酵反流或幽门螺杆菌等引发异味)、呼吸系统(鼻窦炎致脓性分泌物倒流、支气管炎肺炎等使痰液物质散发异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失控脂肪分解产酮体致丙酮味口臭)、肝脏疾病(代谢功能下降使含氮物质经呼吸排出致臭)及长期服药致口干细菌滋生等,不同人群原因有别儿童多口腔局部因素老年人需综合口腔局部与全身疾病情况并注重口腔清洁和定期体检排查全身病。 一、口腔局部因素 1.菌斑与牙石堆积:口腔内食物残渣、脱落上皮细胞等被细菌分解,产生挥发性硫化物等物质引发口臭,菌斑是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牙石则是菌斑矿化形成的坚硬物质,长期堆积易导致口臭。 2.牙齿病变: 龋齿:龋洞内残留食物经细菌发酵分解,产生异味物质,如龋坏较深时,食物嵌入龋洞后细菌滋生会加重口臭。 残冠、残根:残冠残根处易滞留食物残渣,细菌繁殖产酸产臭,且残根周围可能存在炎症,进一步加重口臭。 牙周炎:牙周袋内细菌感染、炎症反应及组织破坏,细菌代谢产物释放可引发口臭,同时伴有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等表现。 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时,周围软组织形成盲袋,食物残渣积存、细菌滋生,导致局部炎症并产生臭味。 3.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烤瓷冠等修复体边缘不密合,易积存食物残渣,细菌繁殖而产生口臭。 4.口腔黏膜病:如口腔溃疡、扁平苔藓等,局部炎症、组织破损及细菌感染可导致口臭。 二、全身系统性疾病因素 1.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胃溃疡:胃肠动力不足、消化功能紊乱时,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发酵产生异味,可通过食管反流至口腔引起口臭。 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不良等,也可能导致胃肠道内产生的异味经口腔呼出。 2.呼吸系统疾病: 鼻窦炎:鼻窦内脓性分泌物潴留,细菌繁殖产生臭味,可经后鼻孔倒流至口腔引发口臭。 支气管炎、肺炎:呼吸道感染时,痰液中细菌代谢产物及炎症物质可通过呼吸散发至口腔产生异味。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脂肪分解增加产生酮体,通过呼吸排出,使呼出气体带有丙酮味般的口臭。 4.肝脏疾病:严重肝脏疾病时,肝脏对毒素的代谢功能下降,血液中尿素等含氮物质增多,经呼吸排出导致口臭。 5.其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镇静催眠药等,可能引起口干,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导致细菌滋生产生口臭;免疫系统疾病等也可能间接影响口腔环境引发口臭。 需注意不同人群口臭原因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口腔卫生习惯不佳、龋齿等常见口腔局部因素为主;老年人则需关注全身系统性疾病及口腔局部病变的综合影响,日常应注重口腔清洁及定期体检排查全身疾病。

    2025-10-14 15:47:31
  • 有口臭怎么去除最有效

    口腔清洁需每日至少两次采用巴氏刷牙法时长不少于三分钟且饭后用牙线清理牙缝,饮食应避免摄入洋葱大蒜等特殊气味及辛辣油腻食物,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并充足饮水,口腔疾病有龋齿要及时补牙、患牙周炎需洗牙或龈下刮治,全身疾病长期口臭伴胃痛反酸等要排查幽门螺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口臭要监测血糖,特殊人群儿童要教育掌握正确刷牙法并限制含糖零食,老人要定期检查口腔控慢性病保持良好口腔卫生。 一、口腔清洁规范 1.刷牙方式:每日至少进行两次规范刷牙,选用软毛含氟牙膏,采用巴氏刷牙法,确保牙齿的唇颊面、舌面、咬合面等各个部位均能得到清洁,每次刷牙时长应不少于3分钟,以有效清除牙齿表面及牙缝间的食物残渣与菌斑,菌斑是引发口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菌斑中的细菌代谢会产生有异味的物质;2.牙线使用:饭后配合使用牙线清理牙缝,牙缝中易残留食物碎屑,若未及时清理,细菌繁殖会产生异味,通过牙线能细致清除牙缝内的隐匿残渣。 二、饮食调节要点 1.食物选择:避免摄入洋葱、大蒜等具有特殊气味且易留存口腔的食物,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取,这类食物易在口腔内残留并发酵产生异味;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芹菜、苹果等,膳食纤维能促进唾液分泌,唾液的机械冲刷作用可帮助减轻口臭,例如芹菜纤维在咀嚼时能摩擦清洁牙齿表面;2.水分补充: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充足的水分可维持口腔湿润,促进唾液分泌,唾液能稀释口腔内的异味物质并冲刷口腔,防止异味积聚。 三、口腔疾病干预 1.龋齿处理:若存在龋齿情况,龋齿洞内易滞留食物残渣,细菌大量繁殖会产生异味,需及时前往口腔科进行补牙治疗,填充龋洞以阻止细菌进一步滋生;2.牙周炎治疗:患有牙周炎时,牙龈沟内会有大量菌斑、牙石堆积,引发牙龈炎症,细菌代谢产生异味,应进行洗牙清除牙石,必要时进行龈下刮治等牙周治疗,控制牙龈炎症,从而减轻口臭。 四、全身疾病排查 1.胃部疾病排查:长期口臭且伴有胃痛、反酸等症状者,需排查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胃部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产生的异味可能通过口腔呼出,需通过相关检测明确并进行相应治疗;2.糖尿病管理:糖尿病患者出现口臭时,需监测血糖水平,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可能引发口腔异味,积极控制血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口臭状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 1.儿童口臭:儿童口臭多与口腔卫生习惯不佳、过多食用含糖零食有关,要教育儿童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家长可协助年龄较小儿童清洁口腔,同时限制儿童含糖零食摄入,预防龋齿及口臭发生;2.老年人口臭:老年人口臭可能因口腔卫生维护能力下降、全身慢性疾病较多所致,需定期检查口腔,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如可选用适合老年人的软毛牙刷进行适度刷牙清洁。

    2025-10-14 15:46:47
  • 拔完牙肿了是怎么回事

    拔牙后肿胀有术后正常反应性肿胀、感染性肿胀以及受个体差异相关因素影响的情况。术后正常反应性肿胀是拔牙后1-2天内的轻度局限肿胀,是正常炎症反应;感染性肿胀包括细菌感染和特殊感染如干槽症,细菌感染多在3-4天后出现范围扩大等明显症状,干槽症多在2-3天出现剧烈疼痛等;个体差异相关因素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儿童肿胀相对成人更明显,老年人消退慢,性别影响较小,长期吸烟饮酒者肿胀明显,有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病史者拔牙后易出现相关肿胀问题。 感染性肿胀 细菌感染:如果拔牙后口腔卫生不佳,细菌容易侵入拔牙创引发感染。常见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性肿胀一般在拔牙后3-4天及以后出现,肿胀范围可能逐渐扩大,可伴有疼痛明显加剧,疼痛呈搏动性,局部红、肿、热、痛症状明显,还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例如,拔牙后患者没有按照医生要求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食物残渣残留于拔牙创,细菌滋生繁殖,导致感染,进而出现较明显的肿胀。 特殊感染:如干槽症,多发生于拔牙后2-3天,主要症状为拔牙创剧烈疼痛,疼痛向耳颞部放射,拔牙窝内可空虚,或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有恶臭,同时可伴有周围组织肿胀。干槽症是一种特殊的感染情况,其发生与拔牙创伤大、口腔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 个体差异相关因素 年龄:儿童拔牙后肿胀可能相对成人更明显一些,因为儿童的组织修复和炎症反应特点与成人不同。儿童的机体代谢相对旺盛,对创伤的反应可能更强烈,而且儿童的口腔卫生维护相对较差,更容易发生感染相关的肿胀。老年人拔牙后肿胀消退相对较慢,因为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包括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能力等,炎症反应的消退过程会相对延长。 性别:一般来说,性别对拔牙后肿胀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有研究发现,在一些情况下,女性可能在某些术后反应上与男性略有不同,但这种差异不是非常显著。不过,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机体的凝血和炎症状态可能会有一定变化,可能对拔牙后的肿胀有一定影响,但目前相关研究证据尚不是非常充分。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患者拔牙后肿胀可能更明显,因为吸烟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阻碍组织的修复和炎症的消退。饮酒的患者拔牙后也可能加重肿胀等术后反应,酒精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不利于拔牙创的恢复。而有良好生活习惯,如保持口腔清洁、作息规律、饮食均衡的患者,拔牙后肿胀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且肿胀程度可能较轻,恢复相对较快。 病史:如果患者本身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拔牙后容易发生感染性肿胀,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不利于拔牙创的愈合和炎症的控制。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拔牙后容易出现出血倾向,同时也可能因凝血功能异常影响创伤的修复,进而影响肿胀的消退过程。

    2025-10-14 15:46:2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