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牙周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牙周病的治疗。展开
  • 刚杀完神经牙疼怎么办

    刚杀完神经牙疼时,首先要立即冷敷,儿童冷敷需注意避免冻伤,有不良生活方式和特定病史人群冷敷也有相应注意事项;其次要避免刺激患牙,饮食上短期内不食过冷过热过酸过甜及过硬食物,儿童、有频繁进食零食习惯和牙齿过敏等病史人群要特别注意;最后要及时就医,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和病史人群就医时需注意相应细节,通过以上措施缓解症状并及时就医是正确处理方式。 一、立即冷敷 1.操作方法: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侧面部,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冷敷。 年龄因素:儿童进行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冰袋外面最好包裹一层毛巾。因为儿童皮肤较娇嫩,直接接触冰袋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损伤。 生活方式:对于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冷敷可以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但同时要注意在疼痛缓解后尽量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减少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病史影响:如果有血液系统疾病等病史,冷敷时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因为这类人群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冷敷时间过长或压力不当可能导致局部出血等情况。 二、避免刺激患牙 1.饮食方面: 短期内不要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牙髓,加重牙疼症状。例如,刚杀完神经的牙齿对温度变化很敏感,喝太热的汤或吃太冷的冰淇淋都会让疼痛加剧。 避免食用过硬的食物,防止患牙受到额外的咀嚼压力,因为杀完神经的牙齿牙髓已经坏死,没有了牙髓的缓冲和营养供应,过硬食物可能会导致牙齿劈裂等问题。 年龄因素:儿童在饮食上更要严格控制,家长要监督儿童避免食用上述刺激性食物,因为儿童的口腔耐受力较差,且正处于牙齿发育阶段,不良饮食更容易影响牙齿健康。 生活方式:有频繁进食零食习惯的人群,在刚杀完神经牙疼时要严格控制零食摄入,特别是含糖零食,防止细菌滋生,加重牙齿问题。 病史影响:如果有牙齿过敏等病史,刚杀完神经牙疼时更要注意饮食刺激,因为这类人群牙齿本身就比较敏感,饮食刺激可能会使疼痛进一步加重。 三、及时就医 1.就医检查:尽快到口腔科就诊,医生会对患牙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例如检查根管治疗情况等。 年龄因素:儿童就医时可能会因为害怕而不配合,家长要给予安抚和引导,向医生详细描述儿童的症状表现等情况,以便医生准确诊断。 生活方式:对于有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的人群,如不按时刷牙、刷牙方法不正确等,在就医时医生会针对这些生活方式问题给予指导,帮助改善口腔健康状况。 病史影响:如果既往有过根管治疗失败等病史,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时会更加谨慎,会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刚杀完神经牙疼时通过以上措施缓解症状并及时就医是比较正确的处理方式,不同人群根据自身的年龄、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相应的细节。

    2025-10-14 15:35:41
  • 倒牙了怎么办

    倒牙常见原因有牙齿磨损、龋齿、牙龈退缩、牙齿敏感症等,即刻可通过避免刺激物、含漱温水缓解,长期可通过使用抗敏感牙膏、治疗龋齿、矫正牙龈退缩、修复磨损牙齿应对,儿童和老年人倒牙各有注意事项,儿童要注意口腔卫生等,老年人要定期检查等并积极控制全身疾病。 一、明确倒牙原因 倒牙通常是牙齿受到刺激后产生的酸痛感,常见原因包括:牙齿磨损导致牙本质暴露,比如长期咀嚼硬物、刷牙方法不当等;龋齿(蛀牙),细菌侵蚀牙齿形成龋洞,刺激到牙髓附近;牙龈退缩,使得牙根暴露,牙根表面的牙骨质较薄,容易受到刺激;牙齿敏感症,牙本质小管内的神经末梢受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会传导疼痛信号。 二、即刻缓解方法 1.避免刺激物:立即停止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防止进一步刺激牙齿。 2.含漱温水:用30℃-35℃的温水含漱,因为温水对牙齿神经有一定的安抚作用,能暂时缓解酸痛感。对于儿童,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烫伤。 三、长期应对措施 1.使用抗敏感牙膏:抗敏感牙膏中含有硝酸钾或氯化锶等成分,这些成分可以阻塞牙本质小管,减少神经传导,从而缓解倒牙症状。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以使用,但儿童要选择儿童专用的抗敏感牙膏,且在家长监督下使用。 2.治疗龋齿:如果是龋齿导致的倒牙,需要就医进行补牙治疗,去除龋坏组织后用合适的材料填充龋洞,阻止龋坏进一步发展,消除倒牙诱因。儿童发现龋齿要及时治疗,以免影响牙齿发育和恒牙萌出。 3.矫正牙龈退缩:对于牙龈退缩引起的倒牙,要找出牙龈退缩的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比如因刷牙不当导致的牙龈退缩,要改正刷牙方法,采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如果是牙周病引起的牙龈退缩,需要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如洗牙、刮治等,控制牙周炎症,减缓牙龈退缩进程。 4.修复磨损牙齿:牙齿磨损严重者可以考虑通过修复的方法,如制作牙冠等,覆盖磨损的牙齿,保护牙本质,减轻倒牙症状。儿童牙齿磨损如果是因为不良习惯,如咬笔等,要先纠正不良习惯,再根据磨损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倒牙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督促儿童正确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口腔护理产品。同时,避免儿童食用过多含糖食物和硬物,减少牙齿受到的刺激和损伤。如果儿童倒牙情况较严重,应及时带儿童到口腔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因为儿童的牙齿处于发育阶段,需要谨慎对待。 2.老年人:老年人倒牙可能与多种口腔问题相关,如牙龈退缩、牙齿磨损、龋齿等。老年人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在选择口腔护理产品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牙齿和牙龈的特点,选择温和、适合的产品。如果老年人倒牙是由于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影响口腔健康,还要积极控制全身疾病,以更好地改善口腔状况。

    2025-10-14 15:33:57
  • 下颌神经管损伤症状

    下颌神经管损伤会引发感觉异常、运动功能障碍及其他伴随症状。感觉异常包括麻木感、感觉减退;运动功能障碍有咀嚼无力、张口受限;其他伴随症状包含疼痛、咬合紊乱,不同年龄段患者表现各异,如儿童影响生长发育、老年影响生活质量等。 感觉减退:损伤区域的感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患者对触觉、痛觉等的感知能力下降。比如用棉签轻触患侧下唇时,患者可能不能像正常侧那样清晰地感知到刺激,痛觉方面,对疼痛的敏感度降低,可能在受到轻微损伤时也不能及时察觉到疼痛。在老年患者中,本身感觉功能就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减退,下颌神经管损伤后这种感觉减退可能会被进一步放大,需要更仔细地进行检查和评估来发现异常。 运动功能障碍 咀嚼无力:下牙槽神经支配部分咀嚼肌,当下颌神经管损伤导致该神经受损时,相应的咀嚼肌功能会受到影响,患者会出现咀嚼无力的情况。在进食时,表现为难以充分咀嚼食物,尤其是较硬的食物,可能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能完成咀嚼动作,而且咀嚼效率降低。儿童患者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咀嚼功能对于牙齿和颌骨的发育都很重要,咀嚼无力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营养摄入和颌面部的发育,需要特别关注。老年患者本身咀嚼功能可能就有所下降,下颌神经管损伤后咀嚼无力会进一步影响其生活质量,导致饮食受限等问题。 张口受限:严重的下颌神经管损伤可能会影响到与张口相关的肌肉功能,从而导致张口受限。患者张口时会感觉到困难,张口度减小。这是因为下颌神经管周围的神经肌肉系统受到影响,使得控制张口的肌肉运动不协调或力量减弱。例如,在进行口腔检查或治疗时,发现患者张口不能达到正常的范围,影响口腔内操作的进行。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张口受限带来的影响不同,儿童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语言发育和进食,老年患者则会影响其日常的口腔清洁等活动。 其他伴随症状 疼痛:部分患者在下颌神经管损伤后会出现疼痛症状,这种疼痛可能为刺痛、钝痛等不同性质。疼痛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神经损伤后的异常放电等原因引起。例如,损伤早期可能会出现放射性疼痛,疼痛部位可涉及下颌部、耳部等区域。在儿童患者中,由于其表达能力相对有限,疼痛可能会表现为哭闹不安等行为异常;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和感知方式可能与年轻人不同,需要通过仔细观察其行为表现来判断是否存在疼痛症状。 咬合紊乱:下颌神经管损伤可能会影响下颌骨的正常位置和运动,进而导致咬合紊乱。患者会出现牙齿咬合关系异常,如上下牙齿不能正常对合、咬合时疼痛等情况。长期的咬合紊乱可能会进一步引起颞下颌关节等问题。对于儿童患者,咬合紊乱会影响其牙齿的正常萌出和排列,可能导致牙列不齐等问题;老年患者本身牙齿可能存在一定的磨损等情况,咬合紊乱会加重牙齿的损伤和口腔功能的下降。

    2025-10-14 15:31:21
  • 小孩换牙不齐怎么办

    小孩换牙不齐原因多样,有遗传、乳牙滞留、不良习惯等,换牙初期可观察等待,要注意口腔卫生,能纠正不良习惯,乳牙过早缺失需间隙保持,替牙期结束后牙齿仍不齐可考虑正畸,特殊人群要综合评估,正畸中关注孩子心理。 一、换牙不齐的常见原因 小孩换牙不齐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遗传因素是其中之一,如果父母存在牙齿不齐的情况,小孩出现换牙不齐的概率相对较高;乳牙滞留也会导致换牙不齐,即应该脱落的乳牙没有按时脱落,占据了恒牙萌出的位置,使得恒牙错位萌出;不良的口腔习惯也可能引发换牙不齐,比如长期吮指、吐舌、咬唇等,这些习惯会影响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 二、观察与等待 在小孩换牙过程中,有些轻微的不齐可能会随着后续牙齿的替换自行调整改善。因为乳牙列和恒牙列有一个逐渐协调的过程,在换牙初期,家长可以先密切观察,每半年左右带孩子到口腔科进行检查,了解牙齿的发育和排列情况。此阶段要关注孩子的口腔卫生,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保持口腔清洁,为恒牙的正常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早期干预措施 1.纠正不良习惯:如果孩子存在吮指、吐舌、咬唇等不良习惯,家长要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纠正。可以通过正面引导、给予奖励等方式,让孩子逐渐改掉这些不良习惯。例如,对于吮指习惯,可以给孩子讲解吮指对牙齿发育的不良影响,并用有趣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减少吮指的频率。 2.间隙保持:当乳牙过早缺失时,容易导致邻牙向缺牙间隙倾斜,使得后续恒牙萌出空间不足,造成换牙不齐。此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间隙保持,比如使用间隙保持器等装置,保持缺牙间隙的宽度,为恒牙的萌出预留足够的空间。这需要由专业的口腔科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牙齿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安装间隙保持器以及选择合适的类型。 四、正畸治疗的时机与方式 一般来说,孩子在替牙期结束后(通常女孩在11-12岁左右,男孩在12-13岁左右),如果牙齿不齐仍然比较明显,就可以考虑进行正畸治疗。正畸治疗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传统的金属牙套、陶瓷牙套以及隐形牙套等。医生会根据孩子牙齿不齐的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正畸方法。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孩子需要定期复诊,配合医生进行调整,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避免出现龋齿、牙龈炎等口腔问题。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处于换牙期的小孩,尤其是有特殊病史的孩子,比如患有先天性疾病影响口腔颌面部发育的孩子,更要密切关注换牙情况。在进行任何干预措施之前,都需要先由儿科医生和口腔科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同时,要特别注意孩子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因为换牙不齐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025-10-14 15:30:35
  • 拔牙后牙洞臭怎么办

    拔牙后牙洞发臭可能是食物残渣残留或干槽症所致,需分别进行清理残渣或冲洗创口填纱条等处理;日常要注意口腔清洁(24小时后软毛刷牙、用漱口水)和饮食(温凉细软、避刺激硬烫);若臭味持续不缓解且伴剧痛、红肿加重、发热等,孕妇和儿童均需立即就医。 一、可能原因及对应处理方法 (一)食物残渣残留 原因:拔牙后牙洞内容易嵌塞食物残渣,若未及时清理,在细菌作用下发酵腐烂产生臭味。 处理方法:对于能看到的明显食物残渣,可使用清水轻轻漱口尝试冲出;若无法自行清理干净,应及时就诊,由医生用专业器械清理牙洞内的食物残渣等异物。老年人牙齿缺失较多、口腔自洁能力差者,更要注意饭后及时漱口,避免食物残渣长时间残留。儿童拔牙后要提醒其避免用患侧咀嚼,进食后家长可帮助清洁口腔。 (二)干槽症 原因:干槽症通常在拔牙后2-3天出现,主要是拔牙创内的血凝块脱落,骨创面暴露,受到细菌感染而引发臭味。 处理方法:一旦怀疑干槽症,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用生理盐水等反复冲洗拔牙创,去除腐败坏死物质,然后填入碘仿纱条等促进愈合。孕妇发生干槽症时,需谨慎选择治疗药物及方法,要充分考虑胎儿安全,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处理方式。儿童患干槽症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也要及时到儿科口腔科就诊处理,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对儿童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过度刺激。 二、日常注意事项 (一)口腔清洁 方法:拔牙24小时后可开始用软毛牙刷轻轻刷牙,重点避开拔牙创口部位,以保持口腔整体清洁;也可使用漱口水,如氯己定含漱液等,每天含漱2-3次,能有效抑制口腔细菌生长,减少异味产生。老年人牙齿敏感,选择牙刷时要注意刷毛柔软度,漱口水使用时要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儿童口腔清洁需家长协助,选择儿童专用软毛牙刷和温和的儿童漱口水(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合年龄的产品),避免儿童误吞漱口水。 意义:良好的口腔清洁能减少细菌滋生,降低牙洞发臭的风险。 (二)饮食注意 内容:拔牙后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烫、过硬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刺激拔牙创口,影响愈合并加重异味。应选择温凉、细软的食物,如米粥、鸡蛋羹、软面条等。不同年龄人群饮食有差异,老年人牙齿咀嚼功能下降,可将食物进一步加工得更软烂;儿童拔牙后要保证营养均衡,同时避免食用可能导致食物残渣残留的粘性大的食物,如糯米制品等。 三、何时需及时就医 当拔牙后牙洞臭味持续不缓解,且伴有剧烈疼痛、拔牙创口红肿加重、发热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孕妇出现这种情况要尽快到口腔科就诊,因为孕期身体状况特殊,感染等情况可能影响胎儿健康;儿童出现此类症状更要及时就诊,防止感染扩散影响全身健康,遵循儿科安全原则进行检查和处理。

    2025-10-14 15:29:0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