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牙周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牙周病的治疗。展开
  • 牙龈上长了个白色脓包

    牙龈上长白色脓包可能由根尖周炎或牙周脓肿引起,不同人群发病倾向不同,需通过口腔检查和X线检查就医,根尖周炎需根管治疗,牙周脓肿需牙周局部处理等,日常要注意口腔卫生、饮食,定期检查,儿童、孕妇、老年人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可能的原因 牙龈上长白色脓包常见于根尖周炎,多因牙髓感染未得到及时控制,炎症向根尖周组织蔓延,导致根尖周组织化脓形成脓包;也可能是牙周脓肿,一般是牙周炎发展到一定阶段,牙周袋内感染物积聚,引发化脓性炎症形成脓包。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可能因生活方式等因素有不同发病倾向,比如长期口腔卫生不良者更易患牙周相关疾病从而出现牙龈脓包;有龋齿且未及时治疗的人易引发根尖周炎导致牙龈长脓包。有既往口腔疾病史的人群复发风险相对更高。 二、就医检查 1.口腔检查:医生会详细检查牙龈脓包的位置、大小、形态等,还会检查牙齿情况,比如是否有龋齿、牙齿松动等。 2.X线检查:通过拍摄牙齿的X线片,能帮助判断根尖周组织的情况,看根尖周是否有骨质破坏等,有助于明确是根尖周炎还是其他情况导致的牙龈脓包。 三、处理方式 1.根尖周炎相关处理:如果是根尖周炎引起的,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通过清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消毒、填充根管,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2.牙周脓肿相关处理:若是牙周脓肿,会进行牙周局部的处理,如冲洗牙周袋,放置抗菌药物等,严重的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等治疗来解决牙周问题。 四、日常注意事项 1.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因为儿童往往不能很好地自主保持口腔清洁,容易引发口腔疾病;对于老年人,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牙刷,保证刷牙效果。 2.饮食方面:避免食用过于辛辣、刺激、坚硬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牙龈脓包,加重不适。比如辛辣食物可能会导致牙龈炎症加重,坚硬食物可能会刮擦脓包,引起出血等情况。 3.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到口腔科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建议至少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并处理,尤其是有口腔疾病史的人群更要加强定期检查的频率。 五、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牙龈长白色脓包需格外重视,因为儿童可能不能准确表达口腔的不适情况。家长要留意儿童口腔卫生,督促儿童刷牙,若发现儿童牙龈有异常脓包,要及时带儿童到口腔科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导致更严重的口腔问题影响儿童牙齿发育等。 2.孕妇:孕妇出现牙龈上长白色脓包的情况,要谨慎处理。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怀孕的情况,因为一些检查和治疗可能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口腔治疗一般可以在孕期相对稳定的阶段进行,但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法。 3.老年人:老年人牙龈长脓包可能与全身健康状况也有关系,比如一些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影响口腔局部的状况。老年人要注意控制全身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因为高血糖会影响口腔伤口的愈合等。同时,老年人的口腔修复等情况也可能与牙龈脓包的产生有关,要定期检查口腔修复体是否合适等。

    2025-10-14 16:15:19
  • 颌关节炎怎么治疗

    颌关节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局部热敷)、物理治疗(理疗仪治疗、按摩)、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咬合板治疗(制作佩戴合适咬合板)及手术治疗(有适应证时采用关节镜、开放性等手术方式,术后需康复训练),不同治疗方式针对不同病情及人群有相应要求。 一、一般治疗 1.休息 让颞下颌关节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过度使用,例如减少长时间大张口的动作,像长时间唱歌、打哈欠等。对于儿童来说,要避免其有不良的口腔习惯,如长期偏侧咀嚼等。成年人若有过度用嗓、长时间咀嚼硬物等情况也需要纠正,以减轻关节负担。 2.局部热敷 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热敷颞下颌关节区域,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对于缓解颌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有一定帮助。儿童进行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能过高,防止烫伤皮肤,可由家长协助操作,确保安全。 二、物理治疗 1.理疗仪治疗 可以采用红外线理疗仪照射颞下颌关节部位。红外线能够深入组织,产生热效应,促进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每次照射时间约10-15分钟,频率根据病情而定,一般每天1-2次。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操作时要根据其耐受程度适当调整照射距离等参数。例如儿童皮肤较薄嫩,距离可适当远一些。 2.按摩 由专业人员或患者自己轻柔按摩颞下颌关节周围的肌肉,如咬肌等。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从耳前开始,沿肌肉走向进行轻柔的揉按等操作。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儿童进行按摩时需由家长陪同,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避免因用力不当造成损伤。 三、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对于有疼痛症状的颌关节炎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谨慎选择。例如布洛芬等,不过要注意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儿童一般不优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先尝试非药物治疗,孕妇使用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后决定。 四、咬合板治疗 1.制作咬合板 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制作合适的咬合板,佩戴咬合板可以调整咬合关系,减轻关节负荷,从而缓解颌关节炎的症状。例如对于因咬合关系不良导致的颌关节炎患者,佩戴咬合板后可以使关节受力更加均匀,促进关节恢复。在制作和佩戴咬合板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确保咬合板佩戴合适且无不良影响。儿童佩戴咬合板时要注意定期复查,观察牙齿和关节的适应情况。 五、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当颌关节炎经过长期保守治疗无效,且出现严重的关节结构破坏、功能障碍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关节盘穿孔、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经保守治疗无法改善等情况。 2.手术方式 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关节镜手术、开放性手术等。关节镜手术是通过微小的切口插入关节镜进行检查和治疗,创伤较小;开放性手术则是直接切开暴露关节进行修复等操作。手术治疗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并且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等后续处理,不同年龄患者术后康复的要求和难度可能不同,儿童术后康复需要家长密切配合,遵循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

    2025-10-14 16:14:37
  • 牙痛时能拔牙吗

    牙痛时能否拔牙分情况,可拔牙情况有明确诊断为病灶牙且无急性炎症时、特殊人群特殊情况;不可拔牙情况有急性炎症期(局部或全身)、特殊疾病未控制时(未控制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一、可拔牙的情况 1.明确诊断为病灶牙且无急性炎症时 若牙齿患有严重且无法通过其他治疗保留的疾病,如严重的根尖周病,经过医生评估,牙齿周围组织无明显急性炎症表现,如无明显红肿热痛加剧、无明显全身发热等症状时,可考虑拔牙。例如,对于一些因长期慢性根尖周炎导致牙齿松动严重且无法通过根管治疗等保留的牙齿,在炎症得到一定控制(非急性发作期)时可以拔牙。 对于一些阻生智齿,当没有炎症且有引起邻牙病变、反复引起冠周炎等情况时,也可考虑拔除。比如部分垂直阻生但位置正常且无炎症的智齿,如果存在向前倾斜压迫第二磨牙等可能导致第二磨牙病变的情况,在无炎症时可拔牙。 2.特殊人群的特殊情况 妊娠期女性:一般来说,妊娠前3个月和后3个月拔牙易引起流产或早产,而妊娠4-6个月时,若牙齿疼痛严重且为必须拔除的情况,可以在谨慎评估后拔牙,但需向患者充分告知风险,取得患者理解。这是因为妊娠早期拔牙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导致流产,妊娠晚期拔牙可能诱发早产;而妊娠中期相对较为稳定。 老年人:若老年人牙齿疼痛是由于严重的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达到Ⅲ度,且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过评估全身状况能够耐受拔牙操作时,可考虑拔牙。但要充分评估老年人的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需要确保拔牙过程的安全。 二、不可拔牙的情况 1.急性炎症期 局部急性炎症:当牙痛是由急性牙髓炎发展为急性根尖周炎,出现明显的患牙周围组织红肿热痛,甚至伴有面部肿胀、淋巴结肿大等情况时,此时拔牙可能导致炎症扩散。例如,急性根尖周炎时,根尖周组织有大量炎性渗出物,拔牙会使感染扩散到周围组织,引起更严重的间隙感染等并发症。 全身急性感染期:如果患者因牙痛导致全身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如因牙齿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前期表现,此时机体抵抗力低下,拔牙易导致感染扩散至全身,加重病情。比如患者因严重的牙周脓肿导致高热,白细胞明显升高,此时拔牙风险极大,应先控制全身感染症状后再考虑是否拔牙。 2.特殊疾病未控制时 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拔牙后易发生感染。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例如,血糖高于8.88mmol/L时,拔牙后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在血糖控制良好(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且经医生评估全身状况允许时才能拔牙。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如患有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时,拔牙易引起出血不止。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拔牙后会因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严重出血。所以此类患者牙痛时一般不宜拔牙,需要先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改善凝血功能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拔牙。

    2025-10-14 16:13:46
  • 嘴唇上薄

    嘴唇上薄由遗传等因素决定,有个体差异,遗传使家族易现此特征,生长发育中营养不均衡可能影响其发育,美学上有人觉其有独特美,也可通过化妆修饰,单纯上薄无异常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医学处理,若担心是疾病伴随表现可咨询医生评估鉴别。 一、嘴唇上薄的相关解剖与生理情况 嘴唇的厚度等特征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从解剖学角度看,嘴唇主要由皮肤、肌肉、黏膜等组织构成。其厚度有个体差异,这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父母的基因会决定子女嘴唇的基本形态,包括上唇的薄厚情况。正常的上薄嘴唇可能在外观上呈现出一定的面部比例特征,比如在面部美学中,嘴唇的形态会影响整体的面部和谐度,但这本身是正常的生理差异表现。 二、与嘴唇上薄相关的可能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 基因决定了唇部组织的发育情况,若家族中普遍存在上薄嘴唇的特征,那么个体出现上薄嘴唇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从分子遗传学角度,相关的基因片段会调控唇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分化等,从而使得上唇的厚度呈现出家族性的特征。 (二)生长发育因素 在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阶段,如果营养摄入不均衡,可能会影响唇部组织的正常发育。例如,缺乏某些关键营养素,像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等)、矿物质(如钙、锌等),可能会对唇部肌肉、黏膜等的发育产生一定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导致上薄嘴唇的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是可能的因素之一。 三、嘴唇上薄的美学相关考量及可能的改善方式(非医疗干预角度) (一)美学方面 在现代美学观念中,不同人对嘴唇厚度的审美偏好不同。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上薄嘴唇搭配其他面部特征有其独特的美感,符合一定的美学比例。但如果个体因上薄嘴唇而产生心理困扰,比如影响自信心等,可以从化妆等非医疗方式来进行一定的修饰。例如,通过使用唇线笔来适当勾勒唇部轮廓,营造出相对丰满一些的视觉效果,从而改善因嘴唇上薄带来的心理感受。 (二)特殊人群情况 对于儿童来说,嘴唇上薄通常是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现,一般不需要特殊干预,随着年龄增长到青春期等阶段,唇部可能会有一定的发育变化。对于女性而言,如果是因为化妆需求想要改变嘴唇上薄的视觉效果,化妆时可以灵活运用唇妆技巧。而对于有基础疾病影响营养吸收导致唇部发育可能受影响的特殊人群,如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导致营养吸收不良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保证营养均衡摄入,以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包括唇部组织的正常发育。 四、医学相关评估与鉴别 一般情况下,单纯的嘴唇上薄如果没有伴随其他异常的症状,如唇部疼痛、溃疡、肿胀持续不消退等,通常不需要进行医学治疗相关的特殊处理。但如果担心嘴唇上薄是某些疾病的伴随表现,比如一些先天性综合征可能会有唇部等面部特征的异常,这时候可以咨询皮肤科医生或整形外科医生进行评估。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等方式来鉴别是否存在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嘴唇上薄情况。例如,一些遗传性综合征可能会有多种系统的表现,不仅仅局限于唇部,通过全面的评估可以排除病理性的异常情况。

    2025-10-14 16:12:37
  • 智齿一定要拔除吗

    智齿不一定都要拔除,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位置正常且有正常咬合关系、无任何症状的智齿可保留;近中阻生、垂直阻生但空间不足、引起邻牙病变、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可疑为病灶牙的智齿需拔除。儿童青少年、女性孕期前、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关注智齿萌出及处理。 一、无需拔除的情况 1.位置正常且有正常咬合关系:部分智齿萌出位置正常,与对颌牙能够形成正常的咬合关系,这种情况下智齿可以保留。例如,经过口腔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如口腔X线片、CBCT等),发现智齿完全萌出,牙冠表面有牙龈覆盖,但牙龈无红肿发炎,且与相邻牙齿之间没有食物嵌塞等问题,这种智齿可以像正常牙齿一样行使咀嚼功能,不需要拔除。 2.没有引起任何症状:有些智齿虽然已经萌出,但始终没有出现疼痛、肿胀、发炎等任何不适症状,对口腔的正常功能也没有产生影响。此时,从循证医学角度考虑,可以暂时保留智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观察其情况是否发生变化。 二、需要拔除的情况 1.智齿阻生 近中阻生:智齿向邻牙(第二磨牙)近中方向倾斜生长,这种阻生情况会导致邻牙远中面发生龋坏,因为智齿与邻牙之间容易积存食物残渣,难以清洁,长期下去会引发邻牙龋病。而且,近中阻生的智齿还可能压迫邻牙,导致邻牙牙根吸收等问题。通过口腔检查和X线片可以清晰看到智齿与邻牙的这种位置关系。 垂直阻生但空间不足:智齿虽然是垂直方向萌出,但周围骨组织或牙龈组织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其完全萌出,导致部分牙冠被牙龈覆盖,形成盲袋。盲袋内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和细菌,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引发智齿冠周炎,出现牙龈红肿、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而且这种冠周炎可能会反复发生。 2.引起邻牙病变:由于智齿的存在,导致相邻的第二磨牙出现牙槽骨吸收、龋坏等病变。例如,智齿的生长导致第二磨牙远中面出现龋洞,或者第二磨牙的牙槽骨因为智齿的压迫而逐渐吸收,影响邻牙的稳固性和正常功能,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拔除智齿来阻止邻牙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3.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部分患者因为智齿的存在,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相关症状。比如,长期因为智齿问题导致咀嚼习惯改变,进而引起颞下颌关节疼痛、弹响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表现,经过评估与智齿相关后,可能需要拔除智齿来缓解症状。 4.可疑为病灶牙:有些智齿被怀疑是某些全身疾病的病灶牙,虽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在经过专业医生评估后,如果认为拔除智齿可能有助于某些全身疾病的治疗或预防,也会考虑拔除智齿。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在智齿萌出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其萌出情况,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女性在孕期前如果发现智齿存在可能需要拔除的情况,需要提前评估,因为孕期拔牙可能会涉及到一些风险,如疼痛刺激可能导致早产等,所以需要在孕前由口腔科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并处理。老年人如果智齿存在问题,也要根据全身健康状况和口腔局部情况综合判断是否拔除,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拔牙需要考虑对全身状况的影响。

    2025-10-14 16:11:1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