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丽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甲状腺、乳腺癌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甲状腺、乳腺癌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慢性盲肠炎有什么症状

    慢性盲肠炎常见症状包括腹痛(典型右下腹、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疼痛性质多样)、消化系统症状(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全身症状(低热、乏力)。 腹痛 疼痛部位:典型的疼痛部位通常在右下腹,但也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对于儿童来说,由于阑尾的位置可能与成人有所差异,疼痛部位可能不太典型,但一般也与右下腹部相关。在成年人中,阑尾的位置相对固定,疼痛多集中在麦氏点附近(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疼痛性质:疼痛可以是间歇性的隐痛,也可能是胀痛。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阵发性的疼痛加重。例如,当盲肠内的粪石等异物刺激阑尾时,可能会导致阑尾的痉挛性收缩,从而引起阵发性的腹痛。对于老年人,由于其痛觉感知可能相对迟钝,腹痛的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更加仔细地观察。 消化系统症状 消化不良: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对食物的兴趣降低。对于儿童而言,可能会表现为食量减少。同时,可能伴有腹胀的症状,感觉腹部胀满不适。这是因为盲肠的炎症可能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到干扰。 恶心、呕吐:部分慢性盲肠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的感觉,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呕吐。尤其是在腹痛发作比较剧烈的时候,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儿童在出现慢性盲肠炎时,由于其胃肠功能相对较弱,恶心、呕吐的症状可能会相对更明显一些,需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全身症状 低热: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体温升高,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这是因为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应对盲肠的炎症时,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导致体温的轻度升高。对于老年人,由于其机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体温的变化可能不太典型,有时候可能体温升高不明显,但仍然存在炎症反应。 乏力:患者会感觉身体没有力气,精神状态不佳。这是因为炎症反应会消耗机体的能量,同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的症状。儿童在出现慢性盲肠炎时,乏力可能会表现为活动减少,不愿意玩耍等情况。

    2025-09-24 12:58:02
  • 脂肪瘤b超能超出来吗

    B超能检测脂肪瘤且具典型声像图表现形态多圆或椭圆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低回声可显位置大小不同人群检测有注意事项儿童需专业轻柔操作特殊病史人群结合病史分析性别无直接影响生活方式不直接影响B超检测但可关联脂肪瘤发生。 一、B超对脂肪瘤的检测可行性 脂肪瘤是可以通过B超检查出来的。B超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特性来成像,脂肪瘤在B超下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均匀,形态多规则,通过B超能够清晰显示出脂肪瘤的位置、大小、数目等情况,即使是较小的脂肪瘤也能被B超检测到。 二、B超检测脂肪瘤的具体表现 1.形态特征:脂肪瘤在B超下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晰。 2.回声特点:其内部回声均匀,一般为低回声,这是因为脂肪瘤主要由脂肪细胞构成,脂肪组织的声阻抗特性决定了B超下的低回声表现。 3.大小及位置显示:B超可准确测量脂肪瘤的直径等大小指标,还能明确其位于皮下组织或其他深部组织的具体位置,比如可确定是浅表部位的脂肪瘤还是深部组织内的脂肪瘤。 三、不同人群B超检测脂肪瘤的注意事项 1.儿童群体:儿童进行B超检查时,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轻柔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惊吓或损伤,同时要根据儿童的配合程度适当调整检查方式,确保能够清晰获取脂肪瘤的B超图像。 2.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既往体表肿物相关病史的人群,B超检查有助于对比既往情况,判断此次发现的肿物是否为脂肪瘤复发或新出现的脂肪瘤,检查时要结合既往病史详细分析B超图像表现。 3.性别差异影响:性别对B超检测脂肪瘤本身并无直接影响,但不同性别人群可能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导致脂肪瘤的发生几率或部位略有不同,不过B超检测的操作及图像判断标准对于不同性别人群是一致的。 4.生活方式相关:长期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可能与脂肪瘤的发生有一定关联,但B超检测本身不受生活方式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B超图像来判定已存在的脂肪瘤情况。

    2025-09-24 12:57:08
  • 宝宝得疝气是什么原因

    宝宝得疝气与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有关。先天性因素包括鞘状突未闭和先天性腹壁发育薄弱;后天性因素有腹内压增高(如长时间哭闹、剧烈咳嗽、便秘等)、过度肥胖及特殊疾病状态等,家长需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注意避免宝宝腹内压增高。 先天性因素 鞘状突未闭: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睾丸从腹腔逐渐下降至阴囊,同时会带动腹膜形成一个鞘状突。正常情况下,出生前鞘状突会逐渐闭合。但如果鞘状突未闭合,就会形成一个通道,腹腔内的肠管等组织就有可能通过这个通道突出到阴囊或腹股沟等部位,从而引发疝气,这种情况在早产儿、低体重儿中更为常见,因为他们的鞘状突闭合过程更容易受到影响。 先天性腹壁发育薄弱:宝宝在胚胎发育时期,腹壁肌肉等组织的发育如果出现异常,导致腹壁存在薄弱区域,腹腔内的脏器就容易从薄弱处突出形成疝气。例如,有些宝宝本身的腹股沟区域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善,就为疝气的发生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后天性因素 腹内压增高:宝宝长时间哭闹、剧烈咳嗽、便秘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腹内压增高。当腹内压升高时,腹腔内的脏器就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容易通过腹壁的薄弱点或未闭合的鞘状突突出,从而引发疝气。比如,宝宝剧烈哭闹时,腹腔内压力迅速升高,肠管等组织就可能趁机从薄弱部位突出形成疝气。 其他因素:宝宝过度肥胖也可能增加疝气的发生风险,因为肥胖会使腹内脂肪堆积,腹内压力相对较高,增加了脏器突出的可能性;另外,一些特殊的疾病状态,如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导致宝宝身体机能异常,也可能间接影响腹壁的结构和功能,增加疝气发生的几率。 对于宝宝疝气,家长需要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宝宝腹股沟或阴囊等部位有可复性的包块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相应的处理。同时,要注意避免宝宝长时间哭闹、保持大便通畅等,以降低腹内压,减少疝气发生或加重的风险。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家长在护理过程中要格外细心,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2025-09-24 12:56:33
  • 脂肪瘤脓

    脂肪瘤脓是脂肪瘤组织细菌感染引发局部炎性病变多因局部皮肤破损细菌侵入所致,病理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脓液积聚,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肿胀触痛明显部分有波动感严重有全身症状,诊断靠体格检查观察红肿触痛及波动感、超声检查看脂肪瘤内积液及感染范围,治疗分抗感染和脓液积聚明显时行切开引流术,儿童操作需轻柔密切观察感染控制,老年人要控基础疾病加强局部护理监测感染指标及全身状况。 一、脂肪瘤脓的定义与病理表现 脂肪瘤脓是脂肪瘤组织发生细菌感染引发的局部炎性病变,多因脂肪瘤局部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所致,病理上表现为脂肪瘤内及周围组织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脓液积聚,局部呈现红肿、疼痛等炎症反应,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炎症表现。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临床表现 患者局部脂肪瘤区域可见皮肤发红、肿胀,触痛明显,部分可触及波动感提示存在脓液,病情较重时可出现体温升高、乏力等全身症状。 (二)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观察局部皮肤红肿范围、触痛程度及有无波动感等;2.超声检查:通过超声可清晰显示脂肪瘤内有无积液及感染累及范围,辅助判断病情。 三、治疗原则 (一)抗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及病原菌情况,可选用合适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无明确病原菌时可经验性选用针对常见皮肤感染菌的抗生素。 (二)手术干预 当脂肪瘤内脓液积聚明显、波动感显著时,需行切开引流术,彻底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术后加强局部创面护理,促进愈合。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脂肪瘤脓时需格外谨慎操作,因儿童皮肤及组织较为娇嫩,手术或操作应轻柔,避免过度创伤影响局部恢复,同时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需密切观察感染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感染扩散至全身。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脂肪瘤脓时需重视基础疾病的控制,因基础疾病可能影响感染的恢复及增加感染加重风险,局部护理要加强,密切监测感染指标及全身状况,确保及时有效处理。

    2025-09-24 12:55:48
  • 脂肪液化是医疗事故吗

    脂肪液化不一定属于医疗事故,其是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之一,与手术中损伤脂肪组织、切口感染及患者自身状况等有关。诊断主要依据切口症状和相关检查,处理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护脂肪组织、注意切口护理等。 脂肪液化不一定属于医疗事故。脂肪液化是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之一,以下是关于脂肪液化的一些信息: 1.原因: 脂肪组织血供较差:手术中,切口的脂肪组织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脂肪细胞发生坏死、液化。 感染:切口感染也是导致脂肪液化的原因之一。细菌感染会引起炎症反应,使脂肪组织分解液化。 其他因素: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糖尿病、肥胖等因素也可能增加脂肪液化的风险。 2.诊断: 医生会根据切口的症状、体征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诊断。切口可能出现红肿、渗液、脂肪组织坏死等表现。 有时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切口分泌物培养等,以排除感染等其他原因。 3.处理: 对于轻度的脂肪液化,医生可能会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包括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引流积液等。 如果脂肪液化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清创手术,清除坏死的脂肪组织,并促进切口愈合。 4.预防: 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脂肪组织,避免过度电凝、挤压等操作。 患者在术后应注意切口护理,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对于高危人群,如肥胖、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血脂等指标,提高手术成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判断脂肪液化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手术操作是否规范、患者的个体情况、术后护理等。如果患者对术后的治疗结果存在疑问,可以与医生进行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并根据需要寻求法律或医学专家的意见。同时,医疗机构也应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水平,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025-09-24 12:55:1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