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小儿及成人鼾症;咽喉返流性疾病的诊疗;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小儿及成人鼾症;咽喉返流性疾病的诊疗;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治疗中耳炎的药

    中耳炎治疗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儿童等需谨慎,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用;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减轻炎症反应,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可促进中耳黏液排出,儿童使用要调整剂型保证安全合理。 一、抗生素类药物 中耳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时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例如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等,它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某些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也是常用的,像头孢呋辛,对常见的引起中耳炎的病原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能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达到抗菌效果。对于儿童患者,要考虑其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对药物的耐受性等有差异,使用时需谨慎评估;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则禁止使用此类药物。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局部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减轻炎症反应,如氢化可的松滴耳液等。它能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缓解中耳炎引起的耳部肿胀、疼痛等症状。但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带来的影响,需权衡利弊;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时也需要格外谨慎,因为可能会对胎儿等产生一定影响。 三、黏液促排剂 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这类药物可以促进中耳黏膜纤毛的运动,帮助排出中耳内的黏液,改善中耳的通气引流。对于存在中耳黏液潴留的中耳炎患者适用,儿童患者使用时要根据年龄调整合适的剂型等,保证用药安全合理。

    2025-07-23 14:30:45
  • 婴儿耳朵里有耳屎怎么办

    观察婴儿耳屎情况,外耳道开口处少量未完全堵塞的可先不处理,可清理可见部分但别深入耳道,硬且紧贴耳道壁的要带婴儿就医,由医生用滴耳液软化后清理,婴儿耳部娇嫩,处理要避免粗暴,留意异常及时就医,保持耳部周围清洁且清理遵循安全原则。 自行清理的注意事项(非特殊情况) 如果要清理婴儿耳朵里的耳屎,家长需格外小心。可以用干净的棉签轻轻在外耳道开口处擦拭,注意只能擦拭可见的部分,千万不要将棉签深入耳道内部,以免损伤婴儿娇嫩的耳道黏膜。因为婴儿的耳道皮肤比成人更薄、更脆弱,用力不当很容易造成损伤。 特殊情况的处理建议 如果婴儿耳屎很硬且紧贴耳道壁,不要自行尝试用工具硬挖。这种情况建议带婴儿前往医院耳鼻喉科,由专业的医生使用专门的器械进行清理。医生会根据耳屎的具体情况,使用合适的滴耳液先将耳屎软化,然后再安全地清除。例如,医生可能会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来软化耳屎,之后通过冲洗等专业方法将耳屎清理干净。 特殊人群(婴儿)的温馨提示 婴儿的耳部结构和皮肤都非常娇嫩,在处理耳屎时一定要避免粗暴操作。由于婴儿不会准确表达耳部的不适,家长要多留意婴儿的表现,如是否频繁抓耳、哭闹等。如果发现婴儿耳部有异常,应及时就医,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以确保婴儿耳部的健康,避免因不当操作给婴儿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保持婴儿耳部周围的清洁,但在清理耳屎时严格遵循安全的方法和原则。

    2025-07-23 14:28:49
  • 外耳道多毛症是什么遗传病

    外耳道多毛症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在Y染色体上,遗传特点是父传子、子传孙,具世代连续性,仅男性发病,因女性无Y染色体。Y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异常会致男性青春期后外耳道毛发生长异常,有家族史男性需关注自身情况,女性不患但需了解遗传规律。 伴Y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 1.传递方式: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也就是说,家族中男性成员依次传递该性状,祖父患病,父亲会患病,父亲再将致病基因传递给儿子,儿子也会患病。 2.发病范围:只有男性会发病,女性不会发病。因为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不存在Y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所以不会表现出外耳道多毛的症状。 与外耳道多毛症相关的遗传机制 在人类的性染色体中,Y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较少,外耳道多毛症相关基因的存在使得男性个体在青春期后,外耳道部位的毛发生长出现异常增多的现象。从细胞遗传学角度来看,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当Y染色体上特定的与毛发生长调控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或具有特定的变异形式时,就会导致外耳道多毛这一表型的出现。对于有外耳道多毛症家族史的人群,男性成员需要格外关注自身外耳道毛发的情况,若出现异常增多等表现,应考虑到伴Y染色体遗传的可能性。而女性成员则无需担心患该病,但在家族遗传咨询等情况中也需要了解相关的遗传规律,以便更好地为家族成员的健康进行评估和规划。

    2025-07-23 14:26:27
  • 突然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突然耳鸣可能由耳部疾病、内耳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系统问题、药物副作用、其他原因等引起,应及时就医,确定原因并进行治疗。 1.耳部疾病:如外耳道耵聍栓塞、中耳炎、鼓膜穿孔等,这些耳部疾病可能导致耳鸣的发生。 2.内耳血液循环障碍:内耳的血液供应不足或血液黏稠度增加,可能影响内耳的正常功能,导致耳鸣。 3.神经系统问题:如听神经瘤、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这些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听觉或平衡功能,导致耳鸣。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药、降压药等,可能引起耳鸣。 5.其他原因:如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噪音暴露、头部外伤、颈椎病等,也可能导致耳鸣。 如果出现突然耳鸣,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耳部检查和听力测试,以确定耳鸣的原因。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同时,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耳鸣,如避免噪音暴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放松心情等。 对于儿童,如果出现突然耳鸣,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的耳鸣可能与耳部感染、中耳炎等疾病有关。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并告知家长注意事项。 总之,突然耳鸣可能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也可能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如果耳鸣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2025-07-23 14:24:15
  • 四个月的宝宝可以掏耳屎吗怎么掏

    四个月的宝宝一般不建议轻易掏耳屎,因其外耳道狭窄、皮肤娇嫩,且吞咽及抓挠反射不完善,自行掏挖易损伤外耳道皮肤甚至鼓膜,宝宝耳屎可通过自身下颌运动等自然排出,若有较多耳屎且怀疑影响听力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安全处理,家长勿自行用棉签等给宝宝掏耳屎,要以宝宝舒适安全为首要考虑,信任专业医生操作。 为何不建议轻易掏宝宝耳屎 1.生理结构因素:四个月宝宝的外耳道短而直,且鼓膜薄,不当操作极易造成损伤。例如,使用不恰当的工具可能会误触鼓膜,引发鼓膜穿孔等严重问题。 2.自我清洁机制:宝宝的耳屎通常会通过自身的咀嚼、说话等下颌运动以及头部的活动等自然排出,不需要额外人为干预去掏挖。 特殊情况的处理建议 如果发现宝宝外耳道有较多耳屎且怀疑影响听力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就医,由专业的医生进行处理。医生会在严格的消毒和专业设备操作下,安全地清理宝宝的耳屎,例如使用专业的耳科器械轻柔操作,确保在不损伤宝宝耳部的前提下清理耳屎。 温馨提示:家长不要自行尝试用棉签等物品给四个月宝宝掏耳屎,因为宝宝的不配合可能导致意外发生。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宝宝的舒适和安全为首要考虑,当涉及宝宝耳部相关问题时,信任专业医生的操作。

    2025-07-23 14:21:2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