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小儿及成人鼾症;咽喉返流性疾病的诊疗;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小儿及成人鼾症;咽喉返流性疾病的诊疗;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耳朵上长了个肉疙瘩怎么回事

    耳朵上长肉疙瘩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先天性耳前瘘管(胚胎发育不良等致,多无症状或感染时红肿化脓等)、耳廓软骨膜炎(外伤、手术、感染等致,急性红肿疼痛伴发热等,慢性耳廓增厚)、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导管堵塞致,圆形边界清等)、瘢痕疙瘩(耳部外伤后胶原过度增生致,初期小红丘疹渐增大蟹足状等)、脂肪瘤(皮下脂肪异常增生致,皮下局限性肿块等),发现应及时就医,通过检查明确诊断,采取相应治疗,儿童患者家长需留意及时就诊。 一、先天性耳前瘘管 1.成因: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为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的第一、二鳃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鳃沟封闭不全所致,遗传因素起一定作用。 2.表现:多位于耳轮脚前,瘘管可细长,分支较多,也可只有盲端。一般无症状,挤压时可有少量白色黏稠皮脂样物排出,有臭味。感染时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表现,反复感染后瘘管周围可形成瘢痕或脓肿。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儿童及青少年相对常见,女性和男性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若有家族遗传史者发病风险可能更高。 二、耳廓软骨膜炎 1.成因:常因外伤(如耳廓受到挤压、摩擦、针剌等)、手术、感染(如细菌感染等)引起。 2.表现:急性者耳廓突然红肿、疼痛,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慢性者耳廓增厚,可触及硬块。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外伤或术后人群易患,无明显性别差异,若本身有耳部感染性疾病史者更易发病。 三、皮脂腺囊肿 1.成因:由于耳廓皮肤中的皮脂腺导管堵塞,导致皮脂逐渐淤积而形成囊肿。 2.表现:一般为圆形,边界清楚,质地中等或有弹性,表面光滑,与皮肤粘连,不易推动。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生活中不注意耳部皮肤清洁者易患,无明显性别差异,若有耳部皮肤损伤史可能增加发病几率。 四、瘢痕疙瘩 1.成因:多因耳部受到外伤(如打耳洞等)后,皮肤修复过程中胶原纤维过度增生形成。 2.表现:初期为小而硬的红色丘疹,逐渐增大,超出原始损伤范围,呈蟹足状向外伸展,可伴有瘙痒等症状。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有耳部外伤史者易患,无明显性别差异,若本身为瘢痕体质者更易形成瘢痕疙瘩。 五、脂肪瘤 1.成因:由耳廓皮下脂肪组织异常增生积聚而成,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脂肪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2.表现:通常为单个或多个皮下局限性肿块,质地柔软,可推动,生长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各年龄均可发病,体型肥胖或有家族性脂肪代谢相关因素者可能有更高风险,无明显性别差异。 当发现耳朵上长了肉疙瘩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超声等)明确诊断,然后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感染时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手术切除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更加留意孩子耳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就诊,避免因忽视延误治疗。

    2025-10-16 13:32:45
  • 情绪对耳鸣会有影响吗

    情绪与耳鸣关联复杂,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等影响内耳血液循环与中枢对耳鸣信号处理来诱发或加重耳鸣,不同人群受情绪影响耳鸣有差异,可通过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社交支持来应对情绪对耳鸣的影响。 不同情绪状态对耳鸣的具体影响 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会使患者对耳鸣的感知更加敏感。处于焦虑状态时,大脑的注意力更容易聚焦在耳鸣声上,放大了耳鸣带来的不适感受。有研究发现,焦虑程度较高的耳鸣患者,其耳鸣的严重程度评分往往更高,而且焦虑情绪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而睡眠不足又会反过来加重耳鸣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抑郁情绪:抑郁情绪下,患者的神经递质平衡被打破,如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这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耳鸣信号的处理,使得耳鸣的主观感受更为强烈。同时,抑郁情绪导致患者的生活兴趣降低,社交活动减少,进一步影响心理健康,使得耳鸣的困扰感持续存在甚至加重。 不同人群中情绪对耳鸣的影响差异 儿童:儿童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家庭环境中,可能会出现耳鸣相关问题。例如,一些因家庭关系不和谐而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儿童,可能会出现耳鸣症状。这是因为儿童的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弱,不良情绪更容易影响其身体的生理功能。 女性:女性在生理期、孕期和更年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在这些时期,女性对耳鸣的敏感度可能会增加。例如,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和对胎儿健康的担忧等因素,焦虑情绪较为常见,进而可能使耳鸣症状加重。 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更容易出现各种慢性疾病,同时也可能面临社会角色变化等问题,情绪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况。老年人的耳鸣往往与长期的慢性疾病和心理情绪因素相关,不良情绪会使老年人对耳鸣的耐受能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应对情绪影响耳鸣的措施 心理干预:对于伴有情绪问题的耳鸣患者,心理治疗是重要的干预手段。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训练患者改变对耳鸣的错误认知,学会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耳鸣,从而降低耳鸣对生活的影响。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对于情绪调节和耳鸣缓解都非常重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能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内啡肽分泌,内啡肽具有一定的镇痛和情绪调节作用,有助于改善耳鸣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耳鸣带来的不适。 社交支持:鼓励耳鸣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慰藉和实际的帮助,缓解孤独感和焦虑、抑郁情绪。例如,参加耳鸣患者支持小组,患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应对经验,减轻心理负担。

    2025-10-16 13:31:17
  • 衣原体感染与病毒感染引发的咽炎有何区别

    咽炎按病原体分衣原体和病毒感染,衣原体由衣原体属细胞内寄生病原体致,病毒由腺病毒等无细胞结构病原体致;临床表现上衣原体起病缓症状隐匿病程迁延、全身症状轻偶低热,病毒起病急咽痛明显部分迅速加重、发热多样伴卡他症状;实验室检查衣原体可核酸检测或血清学抗体4倍升高提示,病毒可核酸检测、分离培养或血清学双份抗体4倍升高辅助;不同人群中儿童衣原体可致呼吸道症状迁延需关注呼吸,病毒易致高热需监测体温和营养,女性特殊时期衣原体受免疫力波动影响病程,病毒需结合经期护理咽部,有基础病史者衣原体可加重原有病情,病毒可诱发基础病发作需警惕病情变化。 一、病原体差异 衣原体感染引发的咽炎由肺炎衣原体等衣原体属病原体导致,衣原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病毒感染引发的咽炎常见病原体包括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多种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需依赖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增殖。 二、临床表现区别 症状起病及程度:衣原体感染咽炎症状相对缓发,喉咙不适、轻微咳嗽等表现较隐匿,病程有迁延倾向;病毒感染咽炎起病多较急,咽痛往往较为明显,部分病毒引发的如疱疹性咽峡炎起病时咽痛症状突出,且可能迅速加重。 全身症状表现:衣原体感染咽炎全身症状通常较轻,偶有低热;病毒感染咽炎发热表现多样,可呈中低热或高热,还常伴随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像腺病毒感染可能引发较为明显的全身不适。 三、实验室检查不同 衣原体检测手段:可通过核酸检测技术检测咽部分泌物中的衣原体核酸,若结果呈阳性可直接提示衣原体感染;血清学检查中,特异性抗体滴度若出现恢复期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的情况,也支持衣原体感染的诊断。 病毒检测方法:病毒核酸检测能明确具体病毒类型,例如腺病毒PCR检测等;病毒分离培养可确定病毒种类,但该方法操作相对复杂;血清学方面,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中,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有4倍及以上升高可辅助诊断病毒感染。 四、不同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 儿童群体:儿童感染时,衣原体咽炎可能致使长期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迁延不愈,需密切关注儿童呼吸频率、深度等情况;病毒感染在儿童中更易引发高热,要注意监测儿童体温,及时采取合理降温措施,避免幼儿因咽痛影响进食,需留意营养摄入状况,保障儿童机体营养供给。 女性群体: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感染,衣原体咽炎可能因机体免疫力波动影响病程进展,需结合生理期状况合理调养;病毒感染时要综合经期免疫力状态进行护理,注重咽部的清洁与舒缓。 有基础病史人群: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衣原体咽炎可能加重原有呼吸道病情,需密切监测肺功能等相关指标;病毒感染可能诱发基础病发作,要警惕病情变化,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感染病毒后需留意呼吸功能恶化情况。

    2025-10-16 13:29:22
  • 耳朵里面总长脓包怎么回事

    耳朵里面总长脓包可能由外耳道疖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外耳道疖肿由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感染等致,表现为耳痛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由细菌经咽鼓管等侵入致,有耳痛等表现;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因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等致,有囊肿处红肿等表现。需保持耳部清洁等一般处理,外耳道疖肿未成熟理疗、成熟切开引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用抗生素等,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先抗感染后手术切除。 一、外耳道疖肿 1.成因 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被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常因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致使细菌侵入感染;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也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 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外耳道疖肿。儿童因皮肤娇嫩、爱挖耳等不良习惯,也是外耳道疖肿的高发人群。 2.表现 初期耳痛剧烈,呈搏动性,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张口、咀嚼时加重。随后疖肿成熟破溃,可流出少量脓血。检查可见外耳道局限性红肿隆起,有触痛。 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成因 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菌可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儿童咽鼓管短、宽、直,平卧位吃奶等因素易导致中耳感染。 年龄较小的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成人若有长期吸烟、免疫力低下等情况,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2.表现 早期有耳痛,可为搏动性跳痛或刺痛,穿孔流脓后耳痛减轻。伴有听力减退及耳鸣,全身症状可有发热、畏寒等,小儿可出现高热、哭闹不安等症状。检查可见鼓膜充血、穿孔,穿孔后有脓液流出。 三、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1.成因 外耳道皮肤中的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囊肿。若继发细菌感染,就会出现脓包。 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生活中不注意耳部卫生、经常刺激外耳道皮肤等可能增加发病几率。 2.表现 囊肿处皮肤红肿、疼痛,有压痛,可触及质软或稍硬的肿物,有波动感,破溃后可排出豆腐渣样内容物及脓液。 四、处理建议 1.一般处理 保持耳部清洁,避免再次挖耳等刺激外耳道的行为。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纠正其挖耳等不良习惯。 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利于感染的控制。 2.医疗干预 外耳道疖肿未成熟时可局部热敷或超短波等理疗,促进炎症消退;疖肿成熟后可切开引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用药,同时可使用耳部局部药物辅助治疗。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需先抗感染治疗,感染控制后考虑手术切除囊肿。 总之,耳朵里面总长脓包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处理,不同病因导致的脓包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

    2025-10-16 13:28:19
  • 咽喉炎是如何引起的

    咽喉炎的引发因素包括感染因素(病毒如腺病毒等、细菌如链球菌等)、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气候干燥或寒冷)、用声过度(职业和非职业用声人群)、过敏因素(接触花粉等过敏原)。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 多种病毒可引发咽喉炎,其中最常见的是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等。例如,流感病毒感染时,病毒会侵袭咽喉部黏膜,导致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引发炎症反应。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引发咽喉炎,在流感流行季节,儿童接触流感病毒的机会较多,患病风险较高。 2.细菌感染 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是引起咽喉炎的常见致病菌。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细菌容易侵入咽喉部。比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急性化脓性咽喉炎的主要病原体,它会在咽喉部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导致咽喉部出现红肿、疼痛,甚至化脓等症状。成年人如果长期吸烟、饮酒,或者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使身体抵抗力降低,增加细菌感染引发咽喉炎的几率。 二、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会刺激咽喉部黏膜。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会损伤咽喉部的防御功能,引发咽喉炎。例如,在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居民长期暴露在含有大量污染物的空气中,患咽喉炎的概率明显高于环境良好地区的居民。 2.气候干燥或寒冷 干燥的空气会使咽喉部黏膜水分流失,黏膜变得干燥脆弱,容易受到刺激引发炎症。寒冷的空气则可能导致咽喉部血管收缩,局部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在秋冬季节,气候相对干燥寒冷,很多人会出现咽喉炎症状。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在气候干燥或寒冷时更易受影响引发咽喉炎。 三、用声过度 1.职业用声人群 教师、歌手、销售人员等长期用声的职业人群,由于过度用声,咽喉部黏膜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发生损伤,进而引发咽喉炎。例如,教师连续上课时间过长,声带频繁振动,会导致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出现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咽喉炎症状。 2.非职业用声人群 平时过度用声的人,如长时间大声说话、喊叫等,也可能引发咽喉炎。青少年在娱乐活动中过度用声,如长时间唱歌、大声喧哗等,也容易出现咽喉部不适,引发咽喉炎。 四、过敏因素 1.过敏原刺激 接触过敏原可引起过敏性咽喉炎。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当过敏体质的人接触到这些过敏原时,咽喉部黏膜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黏膜水肿、瘙痒等症状,进而引发咽喉炎。例如,在花粉传播季节,花粉过敏者接触花粉后,咽喉部会迅速出现不适,出现咳嗽、咽喉瘙痒等咽喉炎相关症状。有过敏史的人群在接触过敏原时更易发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

    2025-10-16 13:27: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