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小儿及成人鼾症;咽喉返流性疾病的诊疗;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小儿及成人鼾症;咽喉返流性疾病的诊疗;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慢性咽炎能治好吗

    慢性咽炎能治好,但很难根治,通过适当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多数患者症状可缓解或改善。 慢性咽炎能否治好,取决于其具体病因。一般来说,通过适当的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或改善,但很难彻底根治。 以下是关于慢性咽炎治疗的一些信息: 1.病因治疗:如果慢性咽炎是由过敏、反流性食管炎、贫血、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疾病是关键。 2.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含片、喷雾剂、漱口水等局部治疗药物,可缓解咽部不适。口服药物如抗生素、黏液促排剂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医治疗:中医中药在调理慢性咽炎方面有一定优势,如中药含片、中药茶饮等。 免疫调节剂: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使用免疫调节剂。 3.生活方式改变: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用嗓,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食物。 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等。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心理调节:慢性咽炎患者可能会因咽部不适而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康复也很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难治性或复发性慢性咽炎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和随访。此外,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在治疗慢性咽炎时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剂量。 如果你患有慢性咽炎,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25-07-24 12:04:25
  • 打耳洞发炎了怎么处理

    清洁消毒时用生理盐水或温和抗菌肥皂每天清洁2-3次耳洞周围,保持干燥通风,局部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菌药物,密切观察症状,症状未改善或加重及时就医,特殊人群用药谨慎且过敏人群需特别注意。 保持干燥通风 尽量让耳洞保持干燥,洗澡、洗头后要及时将耳洞周围的水分擦干。可以使用干净的纸巾或棉签轻轻吸干水分。同时,要选择透气性好的耳饰,避免佩戴不透气的材质,如塑料耳钉等,因为不透气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加重发炎情况。通风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减少细菌繁殖的机会,促进伤口恢复。 局部用药 可使用一些外用的抗菌药物,如莫匹罗星软膏等。莫匹罗星软膏对多种革兰阳性菌有抗菌活性,能有效抑制耳洞周围的细菌生长。但在使用前要确保耳洞周围皮肤清洁干净,然后取适量药膏涂抹在发炎部位,每天可根据情况涂抹1-2次。不过,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外用抗菌药物时要更加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药物吸收等情况与成人不同。 观察症状变化 密切观察耳洞发炎的症状,如红肿、疼痛、分泌物等情况。如果经过上述处理后,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如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等,应及时就医。因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感染情况,需要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等治疗,但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抗生素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合理用药。对于有过敏史的人群,在选择药物等处理措施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或材料。

    2025-07-24 12:01:54
  • 急性咽喉炎吃什么消炎药

    急性咽喉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细菌感染所致需用消炎药,常见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不用抗生素,选消炎药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儿童用要遵儿科用药规范,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对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但需注意患者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用。儿童使用时要根据体重等情况合理考量,且使用前需确认无相关禁忌。 头孢菌素类:包括第一代的头孢拉定、第二代的头孢呋辛、第三代的头孢克肟等。不同代的头孢菌素抗菌谱有所差异,使用时要关注患者既往头孢类药物过敏情况。儿童使用头孢类药物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剂量等相关规定,依据体重等因素精准给药,同时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过敏等不良反应。 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对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有较好疗效。对于儿童,使用时要注意胃肠道反应等可能出现的情况,且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调整合适的用药方案,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时也需谨慎评估利弊。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急性咽喉炎都需要使用消炎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在选择消炎药时,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感染的病原体类型、患者的年龄、是否有基础疾病、过敏史等综合考虑。同时,使用消炎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如果是儿童患急性咽喉炎需要使用消炎药,更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的相关原则和规范,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2025-07-24 11:59:22
  • 鱼骨头卡喉咙怎么办

    鱼骨头卡喉咙时,应立即停止进食,尝试咳出,尽快就医耳鼻喉科,儿童需密切观察、安抚,老年人要告知病史,严禁喝醋、吞咽饭团等不科学方法。 一、立即停止进食 当发现鱼骨头卡喉咙后,首先要立刻停止继续进食,无论是固体食物还是水,以免鱼骨头扎得更深,加重损伤。 二、尝试咳出 对于较为表浅且位置靠前的鱼骨头,可尝试用力咳嗽,利用气流冲击将鱼骨头咳出。 三、就医处理 1.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通过间接喉镜、纤维喉镜等检查设备来明确鱼骨头的位置。 若鱼骨头位置较浅,医生可直接用镊子将其取出。 若鱼骨头位置较深,可能需要在喉镜下借助特殊器械将其取出。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往往难以准确表达鱼骨头卡喉的情况,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是否有哭闹、拒食、流口水等异常表现。带儿童就医时要安抚其情绪,避免因儿童不配合增加操作难度。因为儿童喉部较为娇嫩,操作需更加轻柔、谨慎。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就医过程中要告知医生既往病史,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医生在操作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避免因操作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 四、禁忌情况 千万不要采用喝醋、吞咽饭团等不科学的方法。喝醋并不能软化鱼骨头,反而可能刺激咽喉部黏膜;吞咽饭团可能会将鱼骨头推向更深的部位,造成更严重的损伤,如刺破食管等。

    2025-07-24 11:57:00
  • 耳前瘘管的病因有哪些

    耳前瘘管是常见先天性外耳疾病,病因主要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由遗传因素和胚胎发育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胚胎6周时第一鳃沟等组织增殖融合异常易形成,儿童及青少年常见,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无直接导致证据,有病史者要避免耳部外伤、挤压防感染。 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其病因主要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在胚胎时期,第一、二鳃弓的耳廓原基在发育过程中融合不全,就可能形成耳前瘘管。一般认为,耳前瘘管的发生是由遗传因素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遗传因素方面,有研究表明耳前瘘管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耳前瘘管患者,其他家族成员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从胚胎发育角度来看,在胚胎发育至第6周时,第一鳃沟和第一、二鳃弓的组织增殖形成耳廓,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组织融合异常,就容易形成耳前瘘管。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发生耳前瘘管,儿童及青少年相对较为常见。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儿童,家长应更加留意其耳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女性和男性在耳前瘘管的发病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生活方式方面,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特定的生活方式会直接导致耳前瘘管,但保持良好的耳部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因感染等因素引发的相关问题。如果有耳前瘘管病史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耳部受到外伤、挤压等,防止瘘管感染。

    2025-07-24 11:53: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