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小儿及成人鼾症;咽喉返流性疾病的诊疗;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小儿及成人鼾症;咽喉返流性疾病的诊疗;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化脓性中耳炎很严重吗

    化脓性中耳炎严重程度需从局部影响、对听力的影响及与年龄等因素关系多方面判断,局部影响有急慢性不同表现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对听力影响因人群而异,婴幼儿因免疫系统弱、不会表达易延误病情,老年人多伴基础病且恢复慢、听力本退化,及时规范治疗关键且不同人群表现预后有差异。 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化脓性炎症,其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需从多个角度分析: 局部影响方面: 短期情况: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若及时治疗,多数可治愈,局部症状如耳痛、耳流脓等一般在规范治疗后能较快缓解,对生活等影响相对有限。但如果未及时诊治,可能会出现一些局部并发症,比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感染可通过破坏骨质等途径向周围扩散,引起乳突炎,表现为乳突部红肿、压痛等;还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如果穿孔较小,经治疗后多可愈合,若穿孔较大且长期不愈,会影响听力。 长期情况: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不愈,会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导致中耳粘连、胆脂瘤形成等。胆脂瘤型中耳炎是较为严重的类型,胆脂瘤会不断扩大,破坏周围骨质,可向颅内、外侵犯,引起颅内并发症(如硬脑膜外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和颅外并发症(如颈部贝佐尔德脓肿等),这些颅内、外并发症可危及生命,即使治愈也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等。 对听力的影响方面: 儿童群体: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尤其是婴幼儿,化脓性中耳炎若影响听力,可能会影响语言发育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传导性听力下降,若能及时控制炎症,听力多可恢复;但如果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导致的长期听力下降,尤其是儿童,可能会影响其学习、社交等,因为听力障碍会干扰语言信息的获取,进而影响语言表达和认知发展等。 成人群体:成人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会影响其日常交流、工作等,比如在嘈杂环境中听不清他人说话,影响工作效率等。若为双侧听力下降,还可能影响安全,如行走时不易察觉周围危险声音等。 与年龄等因素的关系方面: 婴幼儿: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化脓性中耳炎更容易向周围组织蔓延,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而且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耳部不适,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病情延误,所以需要格外关注婴幼儿耳部症状,如是否有频繁抓耳、发热、哭闹不安等表现,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这类人群患化脓性中耳炎时,病情可能更容易加重,且恢复相对较慢,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可能增加。同时,老年人的听力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会进一步影响其生活质量,如与他人交流困难等。 总之,化脓性中耳炎有轻重之分,及时、规范的治疗是关键,不同人群患病后的严重程度表现及预后等存在差异,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评估和处理。

    2025-10-23 14:22:09
  • 过敏性鼻炎有什么症状

    过敏性鼻炎有典型症状如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还有伴随症状如鼻塞、嗅觉减退,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有特殊表现且可能影响生长发育,成人症状影响工作生活等,有哮喘病史者过敏性鼻炎易引发哮喘。 一、典型症状 1.鼻痒 患者常感到鼻腔内有明显的瘙痒感,这种瘙痒感较为强烈,且难以忍受,儿童可能会表现出频繁用手揉搓鼻子的动作。这是因为过敏原刺激鼻腔黏膜,导致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产生痒觉。 2.阵发性喷嚏 多为突然发作的连续多个喷嚏,少则3-5个,多则十几个甚至更多。这是由于鼻腔黏膜受到过敏原刺激后,引发的一种神经反射性的喷嚏动作,是身体试图清除鼻腔内过敏原的一种表现。例如,在接触花粉等过敏原后,很快就会出现连续打喷嚏的情况。 3.大量清水样鼻涕 鼻腔会流出大量的清水样鼻涕,这是因为过敏原刺激鼻腔黏膜的腺体,使其分泌亢进,导致鼻涕分泌增多。患者可能会频繁擦拭鼻涕,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二、伴随症状 1.鼻塞 轻重程度不一,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间歇性鼻塞往往在白天、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时加重;持续性鼻塞则是鼻腔长期处于堵塞状态。鼻塞是由于鼻腔黏膜水肿、鼻甲肿大等原因引起的,会导致患者呼吸不畅,影响睡眠质量等。例如,儿童如果长期鼻塞,可能会影响面部发育等。 2.嗅觉减退 由于鼻塞以及鼻黏膜肿胀等原因,会导致嗅觉减退。患者可能会感觉对气味的感知能力下降,如闻不到花香、食物的香味等。这是因为气味分子无法正常到达嗅区黏膜,影响了嗅觉感受器的功能。 三、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1.儿童 儿童过敏性鼻炎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还可能出现一些特殊表现。比如,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出现揉眼睛、挖鼻孔等间接表现。另外,长期的过敏性鼻炎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在睡眠时长期鼻塞导致的慢性缺氧,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身高、智力发育等。同时,儿童的鼻腔相对狭窄,鼻塞症状可能会比成人更为明显,更容易出现张口呼吸等情况。 2.成人 成人过敏性鼻炎主要以鼻痒、喷嚏、流涕、鼻塞等典型症状为主,但可能会因为工作、生活等因素,对症状的耐受程度有所不同。例如,在工作场合可能会因为频繁喷嚏等症状而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成人的嗅觉减退等伴随症状也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中的社交、饮食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在社交场合中因嗅觉减退而影响对食物味道的判断等。 3.特殊病史人群 对于有哮喘病史的患者,过敏性鼻炎往往是哮喘的前期表现之一。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生哮喘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很多。因为鼻腔和气道是相通的,鼻腔内的过敏原容易蔓延至下呼吸道,引起气道炎症,导致哮喘发作。所以这类患者在出现过敏性鼻炎症状时,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呼吸道的情况,一旦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2025-10-23 14:20:31
  • 五官科包括耳鼻喉科吗

    五官科是涵盖头部五官疾病诊治的综合性范畴,耳鼻喉科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专司耳口鼻喉疾病诊疗,儿童患耳鼻喉科疾病症状表现不典型需细致检查并依生理特点选温和诊疗方式,老年人有自身疾病特点诊疗需综合其整体健康状况并权衡利弊关注生活质量,五官科与耳鼻喉科相互关联各有侧重构成头部五官疾病诊治完整体系。 一、五官科与耳鼻喉科的包含关系 五官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医学科室范畴,它涵盖了多个与头部五官相关疾病的诊治领域,其中耳鼻喉科是五官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耳鼻喉科主要针对耳部、鼻部、咽喉部的各类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例如耳部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鼻部的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咽喉部的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疾病都属于耳鼻喉科的诊疗范围。 二、不同人群在五官科及耳鼻喉科相关疾病诊疗中的特点 (一)儿童人群 儿童在五官科及耳鼻喉科相关疾病方面有其独特之处。以耳部疾病为例,儿童的外耳道相对狭窄,且中耳结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这使得儿童患中耳炎等耳部疾病时,症状表现可能不太典型,如可能不会像成人那样明确表述耳痛等症状,而更易出现发热、哭闹不安等表现。在诊断时需借助更细致的检查手段,治疗上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选择相对温和且适合儿童的诊疗方式,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时需确保符合儿童的身体耐受等情况。对于鼻部疾病,儿童的鼻腔黏膜较为娇嫩,患鼻炎时可能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且儿童的鼻腔鼻窦解剖结构与成人不同,在诊疗鼻炎、鼻窦炎等疾病时要依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避免不恰当的治疗对儿童鼻腔鼻窦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二)老年人群 老年人在五官科及耳鼻喉科相关疾病方面也有自身特点。耳部的老年性耳聋较为常见,这与老年人耳部的生理退变有关,如听觉感受器的老化等。鼻部的萎缩性鼻炎在老年人中也时有发生,表现为鼻黏膜萎缩、鼻腔干燥等症状。在诊疗老年人的耳鼻喉科相关疾病时,需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因为老年人往往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在选择诊疗方案时要权衡利弊,充分考虑药物等治疗手段对老年人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同时要关注老年人在疾病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如耳部疾病导致听力下降会明显影响老年人的沟通交流等生活方面,需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改善其生活质量。 三、五官科包含耳鼻喉科的学科分类逻辑 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来看,五官科是一个大的范畴,它将眼部、耳部、鼻部、咽喉部等不同部位的疾病诊治整合在一起,而耳鼻喉科则是专门针对耳、鼻、喉这三个特定部位的疾病进行深入的诊断与治疗,这种包含关系使得五官科能够全面涵盖头部五官相关的多种疾病诊疗,而耳鼻喉科则在耳、鼻、喉疾病诊疗上更为精细专业,二者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头部五官疾病诊治的完整体系。

    2025-10-23 14:19:08
  • 流鼻血咋回事

    流鼻血常见局部因素有外伤、鼻黏膜干燥、鼻部疾病,全身因素有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肝肾疾病、维生素缺乏;流鼻血时要保持冷静,采取正确应急处理;儿童、老年人、女性流鼻血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防挖鼻、保湿,老年人防高血压等病,女性生理期等流鼻血按常规处理,频繁量大及时就医。 外伤:鼻部受到撞击、挖鼻等外力作用,容易导致鼻黏膜血管破裂出血。儿童往往因好奇等原因喜欢挖鼻,较易引发流鼻血。例如,剧烈的打喷嚏、用力擤鼻等也可能损伤鼻黏膜血管引起出血。 鼻黏膜干燥: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较低,或者长时间处于空调房间内,鼻黏膜容易干燥,导致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一些患有干燥性鼻炎的患者,鼻黏膜长期处于干燥状态,流鼻血的风险更高。 鼻部疾病:如鼻中隔偏曲,弯曲的鼻中隔处黏膜较薄,空气流经时易受刺激出血;鼻息肉、鼻窦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鼻黏膜血管充血、破裂出血。 全身因素: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可导致鼻黏膜血管破裂出血。尤其是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流鼻血的概率相对较高。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更容易因高血压引发流鼻血。 血液系统疾病: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容易出现鼻出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也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反复流鼻血。 肝肾疾病:严重的肝肾疾病可能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从而引起鼻出血。例如,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容易流鼻血。 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K等,会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和凝血过程。长期挑食、偏食的人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增加流鼻血的可能性。 流鼻血时的应急处理 当发生流鼻血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坐下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这样可以防止血液流入咽部引起不适或呛咳。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同时可以用冷水拍打额头或颈部,促进血管收缩,帮助止血。如果出血较多,或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能止血,应及时就医。 不同人群流鼻血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流鼻血多与鼻黏膜干燥、挖鼻等因素有关。家长要注意纠正儿童挖鼻的不良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如果儿童经常流鼻血,要考虑是否有鼻腔异物等情况,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老年人:老年人流鼻血要警惕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差,流鼻血后往往止血相对困难,且容易反复出血。如果老年人频繁流鼻血,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全身性疾病,并控制好血压等指标。 女性:女性在生理期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鼻黏膜充血,容易流鼻血。另外,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及血容量增加,也可能出现流鼻血的情况。生理期或孕期流鼻血时,可按照常规应急处理方法进行,若出血频繁或量大,需及时就医。

    2025-10-23 14:15:57
  • 感觉耳朵有一层膜堵住怎么办

    耳朵有一层膜堵住可能由耵聍栓塞、分泌性中耳炎、突发性耳聋、气压损伤等原因引起,耵聍栓塞可按情况用温水冲洗或软化后处理,分泌性中耳炎要治原发病,突发性耳聋需及时就医用药物治疗,气压损伤可通过吞咽等动作调节,出现耳闷堵感持续不缓解、伴听力下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儿童出现更应尽快就医,自己无法明确或处理无改善要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 一、常见原因及对应处理 (一)耵聍栓塞 原因:外耳道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导致耵聍积聚形成栓塞,阻塞外耳道,引起耳朵有堵塞感。 处理:对于较软的耵聍,可使用温水缓慢冲洗外耳道将其冲出;若耵聍较硬,需先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等软化耵聍后再行冲洗或用器械取出。儿童及老年人操作时需特别小心,避免损伤外耳道及鼓膜。儿童因外耳道较窄、皮肤娇嫩,操作更应轻柔,可先到医院由耳鼻喉科医生处理。 (二)分泌性中耳炎 原因:多与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等有关,中耳腔出现积液,影响声音传导,导致耳闷堵感。 处理: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发病。如果是儿童,要注意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等情况,必要时可能需要行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置管等治疗。成人可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如存在细菌感染时)、黏液促排剂等药物治疗。儿童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听力变化及病情进展,因为儿童耳部发育尚未完全,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三)突发性耳聋 原因: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内耳血管痉挛或栓塞等有关,可突然出现听力下降、耳闷堵感等症状。 处理:需及时就医,一般可采用改善内耳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如使用银杏叶制剂等改善循环,使用甲钴胺等营养神经。突发性耳聋治疗时机很关键,发病后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儿童患突发性耳聋时同样需尽早干预,因为儿童听力处于发育阶段,延误治疗可能影响听力发育。 (四)气压损伤 原因:乘坐飞机、潜水等时,外界气压变化过大,导致中耳内外气压不平衡,引起耳闷堵。 处理:可通过做吞咽、咀嚼、捏鼻鼓气等动作来平衡中耳气压,如吞咽口水、咀嚼口香糖等。儿童在乘坐飞机等时,可适当喂哺母乳或喝水,通过吞咽动作来调节中耳气压。如果耳闷堵症状较严重,需及时就医处理。 二、就医建议 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耳闷堵感持续不缓解、伴有听力明显下降、耳痛、耳鸣、眩晕等症状时。儿童出现上述情况更应尽快就医,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病情可能不易被察觉,且儿童耳部疾病可能影响其语言发育等重要功能。例如儿童耳闷堵同时伴有发热,更要警惕中耳感染等严重情况。 总之,当感觉耳朵有一层膜堵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若自己无法明确原因或处理后无改善,应及时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针对性治疗。

    2025-10-23 14:14:1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