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小儿及成人鼾症;咽喉返流性疾病的诊疗;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小儿及成人鼾症;咽喉返流性疾病的诊疗;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上火喉咙痛怎么办

    喉咙痛可通过一般缓解措施、局部缓解方法来改善,若持续时间长、伴高热等需就医,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一般缓解措施包括增加水分摄入、调整饮食,局部缓解方法有含服润喉糖、盐水漱口,特殊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采取措施及密切关注病情。 一、一般缓解措施 (一)增加水分摄入 多喝水有助于保持喉咙湿润,缓解疼痛。一般来说,成人每天建议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可以选择白开水、淡茶水等。对于儿童,要根据年龄适量饮水,年龄较小的儿童可少量多次饮用,以维持身体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减轻喉咙的不适。 (二)调整饮食 1.避免刺激性食物: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咸、过甜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喉咙,加重疼痛。例如辣椒、油炸食品、咸菜、蛋糕等。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软嫩的蔬菜(如南瓜、冬瓜等)、水果(如梨,梨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可将梨切块煮水饮用)等。 2.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草莓、西兰花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喉咙炎症的恢复。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根据其饮食喜好和消化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儿童可以将水果制成泥状或小块方便食用。 二、局部缓解方法 (一)含服润喉糖 选择具有润喉功效的糖,如含有薄荷成分的润喉糖,薄荷成分可以暂时麻痹神经,起到清凉止痛的效果,缓解喉咙的不适。但需要注意,儿童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避免误吞。 (二)盐水漱口 用温盐水漱口可以清洁口腔和喉咙,减轻炎症。一般将适量的盐溶解在温开水中,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每次漱口保持30秒左右,然后吐出,可多次进行。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盐水的浓度,避免过咸刺激儿童娇嫩的口腔和喉咙黏膜。 三、就医情况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需要就医的情况 如果喉咙痛持续时间较长(超过3-5天),或者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喉咙有明显的红肿化脓等症状,可能是由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等)或其他严重疾病引起,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不要自行盲目处理。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喉咙痛时,家长要更加留意其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要密切观察是否有异常表现。在选择缓解措施时,要格外谨慎,如使用润喉糖需防止误吞,盐水漱口时要控制浓度和水量,避免儿童不配合导致意外。 2.孕妇:孕妇出现喉咙痛时,用药需特别谨慎。一般先尝试非药物的缓解措施,如增加水分摄入、盐水漱口等。如果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安全的治疗方法,因为孕妇的身体状况特殊,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3.老年人:老年人喉咙痛可能与多种基础疾病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采取缓解措施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饮水时要注意速度,避免呛咳;选择食物时要确保易于吞咽,防止加重喉咙负担。同时,老年人如果有基础疾病,喉咙痛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的发作,所以更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

    2025-10-20 15:15:46
  • 长期患咽炎应注意什么

    咽炎管理需注意规律作息保障充足睡眠、合理用嗓控制避免过度用嗓,饮食上营养均衡摄取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规避辛辣油腻过烫食物,调控室内空气湿度至适宜范围、外出戴口罩及保持室内通风以规避刺激性物质,长期患者每3-6个月到耳鼻喉科复诊,出现咽部疼痛加剧等异常症状立刻就医,儿童防二手烟并督促饮水,老年人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妊娠期女性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 一、生活习惯管理 1.1规律作息保障:成年人应维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长,儿童因生长发育需求,需保证9~12小时睡眠,充足睡眠可提升机体免疫力,利于咽炎病情稳定与恢复,例如长期睡眠不足会使身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导致咽炎反复发作。 1.2合理用嗓控制:无论是何种职业人群,若长期患咽炎都要避免过度用嗓,像教师授课时应合理分配音量与讲话时长,工作间隙每0.5~1小时适当休息并饮水,歌手排练或演出时需科学安排演唱强度,防止咽部因过度用嗓而加重负担,引发炎症加剧。 二、饮食结构调整 2.1营养均衡摄取: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蔬菜可选菠菜、西兰花等,这类蔬菜富含维生素A、C等,能维护咽部黏膜的正常功能;水果可选择苹果、橙子等,其中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咽部黏膜抵抗力。每日蔬果摄入量建议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 2.2规避刺激食物:严格避免食用辛辣(如辣椒、花椒等)、油腻(如油炸食品)、过烫食物,此类食物会直接刺激咽部黏膜,致使咽部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多,加重咽炎的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 三、环境因素防护 3.1空气湿度调控:室内应保持适宜湿度,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40%~60%,尤其在秋冬干燥季节,干燥空气会刺激咽部黏膜,造成咽部不适加重,合适的湿度能让咽部黏膜处于相对舒适的环境。 3.2刺激性物质规避:外出时需佩戴口罩以阻挡烟雾、化学性异味等刺激性气体,室内要确保空气流通,减少装修残留异味等不良环境因素对咽部的刺激。 四、定期医疗监测 4.1常规复诊检查:长期患咽炎者需每3~6个月到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复诊,通过喉镜等检查项目观察咽部黏膜状况,例如查看是否有黏膜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等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进展或异常情况。 4.2异常症状应对:当出现咽部疼痛突然加剧、吞咽困难、痰中带血等症状时,要立刻前往医院就诊,警惕咽炎可能并发其他病变,如咽喉部肿瘤等严重情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儿童长期患咽炎:要格外留意儿童周边环境,杜绝其接触二手烟,因为儿童呼吸道黏膜更为娇嫩,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会显著加重咽部炎症反应,同时要督促儿童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保持咽部湿润。 老年人长期患咽炎:需关注其营养状态,由于老年人可能存在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等问题,要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以维持机体免疫力,保障咽部炎症能够更好地恢复。 妊娠期女性长期患咽炎:用药需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手段,比如通过调整居住环境湿度、合理用嗓等方式缓解症状,避免随意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

    2025-10-20 15:15:00
  • 刚开始得鼻炎会治愈吗

    刚开始得鼻炎能否治愈取决于鼻炎类型,急性鼻炎多数可治愈,病程7-10天,一般治疗或合并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等可痊愈;单纯性慢性鼻炎部分规范治疗可临床治愈,避免诱因等配合治疗约60%-70%可改善;肥厚性慢性鼻炎相对难些,部分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可治愈;过敏性鼻炎难完全根治,但规范避免过敏原和药物治疗可控制症状,约80%以上患者症状能良好控制,不同类型鼻炎通过合理治疗和规避诱因等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急性鼻炎的治愈情况 急性鼻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治愈的。一般病程为7-10天,通过休息、多饮水等一般治疗,部分患者可不治而愈。如果合并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等治疗后也能痊愈。例如,有研究显示,约90%的急性病毒性鼻炎患者在1周左右可自行缓解,通过对症处理能加速康复进程。对于儿童患者,因其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但及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如保持鼻腔清洁、保证充足睡眠等,也大多能顺利治愈。 二、慢性鼻炎的治愈可能性及影响因素 1.单纯性慢性鼻炎 部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以临床治愈。治疗方法包括鼻腔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改善鼻腔炎症状态。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刺激性气体等诱发因素。例如,通过避免长期处于污染环境、控制吸烟等情况,配合鼻腔冲洗等措施,约60%-70%的单纯性慢性鼻炎患者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临床治愈效果。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患者在家长配合下严格避免诱发因素并规范治疗,也有较高的治愈可能性;成年患者若能坚持治疗和规避诱因,治愈几率也较为可观。 2.肥厚性慢性鼻炎 相对单纯性慢性鼻炎治愈难度稍大,但也有治愈可能。一般先尝试药物治疗,如鼻腔局部用药等,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如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等。但手术治疗后仍需注意鼻腔护理和避免复发因素。例如,手术治疗后配合良好的鼻腔护理,约50%-60%的肥厚性慢性鼻炎患者可以达到较好的治愈效果,症状得到控制。在不同人群中,儿童患者进行手术需谨慎评估,成年患者则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术后恢复中要特别注意避免感染等情况影响治愈效果。 三、过敏性鼻炎的治愈与控制 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目前难以完全根治,但可以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症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关键,如明确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季减少外出、佩戴口罩等。药物治疗方面,常用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规范使用药物可有效控制症状,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例如,经过规范的避免过敏原和药物治疗,约80%以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能得到良好控制,像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家长协助下严格规避过敏原并规律用药,也能很好地控制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和减轻发作时的症状严重程度。 总之,刚开始得鼻炎是否能治愈取决于鼻炎的类型等多种因素,不同类型鼻炎有不同的治愈情况及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合理的治疗和规避诱因等方式,多数鼻炎患者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20 15:14:11
  • 感冒耳鸣头晕怎么办

    感冒后出现耳鸣头晕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病毒感染累及内耳有关,可通过休息与体位调整、耳部按摩、环境调整等非药物干预,观察感冒病情、保持鼻腔通畅处理感冒本身,若症状持续不缓解、伴随严重症状或特殊人群有相应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明确感冒耳鸣头晕的可能原因 感冒后出现耳鸣、头晕,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咽鼓管功能障碍:感冒时,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波及咽鼓管,导致咽鼓管功能异常,影响中耳压力平衡,从而引发耳鸣,同时可能伴随头晕感。例如,有研究表明,上呼吸道感染后约30%的患者会出现咽鼓管功能障碍相关的耳部症状。 病毒感染累及内耳:部分病毒可直接侵犯内耳,引起内耳炎症,影响内耳的平衡功能和听觉功能,导致头晕、耳鸣。如流感病毒等感染可能累及内耳,引发相应症状。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休息与体位调整 充足休息:感冒期间身体较为虚弱,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减轻耳鸣头晕症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成人7-8小时,儿童根据年龄不同需9-12小时不等。 体位调整:当头晕明显时,可采取平卧位休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防止头晕加重。例如从卧位到坐位或站位时应缓慢进行,儿童在改变体位时家长要给予协助,防止摔倒。 耳部按摩:轻柔按摩耳周,如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按摩耳屏,每次1-2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对于儿童,要注意力度轻柔,避免造成耳部损伤。这种按摩有助于改善耳部血液循环,可能缓解耳鸣症状,但需注意如果耳部有炎症等情况时应谨慎操作。 环境调整:保持居住环境安静、舒适,光线柔和。避免嘈杂的环境刺激,对于儿童来说,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其情绪稳定,也有助于减轻头晕耳鸣带来的不适。 三、针对感冒本身的处理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感冒的症状变化,如体温、鼻塞、流涕等情况。对于儿童,要注意监测体温,因为儿童感冒后体温变化可能较快。如果体温正常(儿童正常体温范围腋下36-37.2℃)且精神状态尚可,可先采取非药物干预;若体温超过38.5℃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但不自行盲目用药。 保持鼻腔通畅: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以减轻鼻腔黏膜充血,改善咽鼓管通气。对于儿童,使用儿童专用的生理盐水喷雾或滴鼻剂,操作时让儿童头部稍倾斜,将药液滴入或喷入鼻腔,然后轻轻按压鼻翼促进药液分布。 四、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症状持续不缓解:经过休息等非药物干预后,耳鸣、头晕症状持续超过2-3天无改善甚至加重。 伴随严重症状:如出现剧烈头痛、高热不退(儿童体温持续超过39℃)、意识改变(儿童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等)、听力明显下降等情况。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感冒后出现耳鸣头晕需更加谨慎,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如果儿童感冒后耳鸣头晕同时伴有频繁呕吐,可能提示病情较重,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感冒后出现耳鸣头晕可能提示病情较为复杂,如合并有心血管等基础疾病时更应重视,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5-10-20 15:13:09
  • 中耳炎流脓怎么治疗

    中耳炎流脓治疗需综合施策,一般治疗包括清洁耳道、保持耳部干燥;药物治疗有局部用抗生素滴耳液、抗炎消肿药物及全身用抗生素;手术可选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儿童患者家长要关注症状变化、遵嘱用药护理及保证营养;成人患者要注意休息、遵嘱用药及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需依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综合治疗及护理。 一、一般治疗 (一)清洁耳道 及时清理外耳道的脓性分泌物,可用过氧化氢溶液等温和的消毒液轻柔冲洗耳道,以保持外耳道清洁,利于炎症消退,但操作需轻柔,避免损伤耳道黏膜。对于儿童患者,更要格外小心,动作要轻柔规范,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二次伤害。 (二)保持耳部干燥 洗澡、洗头时注意防止水进入耳道,可使用棉球堵塞外耳道等方法进行防护。对于婴幼儿,要特别留意其耳部护理,避免耳部进水引发或加重感染。 二、药物治疗 (一)局部用药 1.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流脓。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可直接作用于中耳部位,抑制细菌生长。但在使用时要注意滴耳液的温度应接近体温,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耳部引起不适。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谨慎选择合适浓度的滴耳液。 2.抗炎消肿药物:如含有糖皮质激素的滴耳液,可减轻中耳黏膜的炎症和肿胀,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长期或不当使用可能会有一定副作用。 (二)全身用药 1.抗生素:如果中耳炎流脓是由细菌感染较重引起,可能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用药前需明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儿童患者,要详细询问其既往用药过敏情况。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考虑为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首选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需依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三、手术治疗 (一)鼓膜切开术 适用于中耳积液较多、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通过切开鼓膜,排出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操作要更加精细,术后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耳部恢复情况和全身反应。 (二)鼓膜置管术 如果中耳炎容易反复发作,可考虑行鼓膜置管术,通过在鼓膜上放置通气管,改善中耳通气,利于炎症消退和防止积液形成。对于儿童患者,放置通气管后要注意避免耳道进水,防止引发感染,同时要定期复查,观察通气管的情况和耳部恢复情况。 四、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中耳炎流脓时,家长要更加关注患儿的症状变化,如是否有发热、哭闹不安等情况。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和进行耳部护理,避免自行给儿童使用不恰当的药物或进行不规范的耳部操作。同时,要注意儿童的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恢复。 (二)成人 成人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在用药方面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等,有利于中耳炎的康复。 总之,中耳炎流脓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同时要关注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和治疗。

    2025-10-20 15:12:3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