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展开
  • 妊娠期糖尿病初期症状

    妊娠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被发现的糖尿病以及糖耐量降低的情况,但不包括孕前已诊断糖尿病的女性。其通常会有轻度血糖增高,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 一、部分女性可能出现的症状如下 1.多饮、多食、多尿的“三多症状”; 2.视力模糊、外阴瘙痒、皮肤瘙痒、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等。不过,由于妊娠本身会使多数女性排尿次数增多、易饥饿等,所以有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就表明妊娠女性患有糖尿病。若女性怀疑自己有妊娠糖尿病,就需提高警惕,尽快到医院检查血糖并及时控制血糖。 二、此外,妊娠糖尿病女性一般在分娩后机体不适症状会逐渐恢复,但仍要定期进行产后血糖复查,以防复发甚至诱发2型糖尿病。日常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增加营养摄入,适度进行运动等,对产后恢复和自身健康都很有利。 总之,要正确认识妊娠糖尿病,了解其症状、注意事项及产后管理等方面,以保障母婴健康。

    2025-04-18 17:24:35
  •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怎么预防呢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等,平时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来预防,具体情况可咨询医生。糖尿病的产生可能源于遗传因素以及长期不良饮食习惯,致使机体血糖调节能力受损,进而血糖过高。在临床上,常常会表现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乏力、视力模糊等症状,要是未能及时医治,还可能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 一、为预防糖尿病 1.要做到健康饮食,确保营养均衡,不可过度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 2.加强体育锻炼,通过运动来控制体重,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 3.定期去医院体检,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4.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避免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二、若出现异常症状 1.要尽早进行治疗,防止危险进一步加重; 2.遵循医生的建议,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调整。 总之,对于糖尿病要重视预防,一旦有相关症状要及时诊治,以保障身体健康。

    2025-04-18 17:23:19
  • 妊娠合并糖尿病要打胰岛素吗

    胰岛素作为降糖药,常用剂型是注射剂。至于妊娠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注射胰岛素,这需依据患者具体状况来分析,有可能无需注射,也有可能必须注射。 一、不需要打 如果妊娠糖尿病患者病情较轻,通过饮食管控以及适当运动,能够将血糖控制在合理区间,那么通常就无需注射胰岛素。在此情况下,患者要严格限制糖分的摄取,避免进食高糖食物,例如甜甜圈、奶油蛋糕等。同时,适当进行散步、慢跑等运动,这也有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状态。 二、需要打 要是患者按照医嘱进行了必要的饮食管理和运动后,血糖水平仍然持续上升,那么通常就需要遵医嘱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像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只有及时将血糖控制稳定,才有益于胎儿的身体健康,能避免出现流产、早产等不良情况。 总之,妊娠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注射胰岛素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要根据病情和血糖控制情况来综合判断和决策。

    2025-04-18 17:21:27
  • 糖尿病吃啥水果好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柚子、樱桃、蓝莓、草莓和苹果等水果,但需适量,并计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食用量和时间,如有疑虑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柚子:柚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类胰岛素等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 樱桃:樱桃中含有花色素苷,能够增加人体内部的胰岛素含量,从而有效调节血糖。 蓝莓:蓝莓中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草莓:草莓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含糖量较低,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苹果:苹果中的铬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苹果酸可以稳定血糖。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这些水果对糖尿病患者有益,也应适量食用。同时,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水果时,应将其计入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并根据个人的血糖情况调整食用量和时间。如果对某种水果的食用存在疑虑,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2025-04-18 17:20:27
  • 激素分类

    激素分类主要包括肽类及蛋白质激素、胺类激素、固醇类激素、脂肪酸衍生物激素四种,激素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分泌和功能异常可能会引发多种疾病,如有相关问题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特殊人群需特别谨慎。 1.肽类及蛋白质激素 该类激素包括下丘脑调节肽、神经垂体激素、腺垂体激素、胰岛素、甲状旁腺激素等。 2.胺类激素 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 3.固醇类激素 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腺激素。 4.脂肪酸衍生物激素 如前列腺素。 需要注意的是,激素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们的分泌和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多种疾病。如果出现激素相关的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激素的分泌和代谢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激素治疗时需要特别谨慎。

    2025-04-18 17:18: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