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展开
  • 血糖高不能吃什么

    高糖食品(如各类糖果、甜点心、含糖饮料)、精细谷物(精米、精面制作食物)、高盐食物(咸菜、腌肉等)、酒精类饮品会影响血糖控制,孕妇、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需对这些食物严格控制,高血糖对不同特殊人群有不同不良影响,如孕妇高血糖可能致胎儿不良结局,老年人高血糖伴高盐易加重心血管负担,儿童高血糖伴不当饮食影响生长发育。 原因:高糖食品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被消化吸收,导致血糖快速升高。例如,有研究表明,摄入50克左右的精制糖后,健康人的血糖在30-60分钟内可升高至较高水平,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这种血糖的急剧波动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精细谷物 具体种类:精米、精面制作的食物,如白米饭、白馒头、精白面制作的面条等。 原因:精细谷物经过过度加工,膳食纤维含量大幅减少,消化吸收速度快,会使血糖升高较快。比如,与糙米相比,精米在消化过程中淀粉更快地被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波动较大。 高盐食物 具体种类:咸菜、腌肉、咸鱼等。 原因:高盐饮食会影响身体的水钠代谢,长期高盐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影响血糖的调控。有研究发现,高盐摄入会使机体的炎症反应增加,而炎症状态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从而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酒精类饮品 具体种类:各种白酒、啤酒、葡萄酒等。 原因:酒精会影响肝脏的糖代谢功能。一方面,酒精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会干扰肝糖原的释放和合成,可能导致低血糖或血糖异常波动;另一方面,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损伤胰腺功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例如,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可能会抑制肝脏的糖异生作用,使血糖降低,而长期饮酒则可能逐渐损害胰腺,导致血糖升高难以控制。 对于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孕妇:血糖高的孕妇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上述食物,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导致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例如,过多摄入高糖食品可能会使胎儿过度发育,增加难产的风险。同时,高盐食物也会加重孕妇的水肿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血糖高时,对于这些食物的摄入更要严格控制。因为老年人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血糖调节能力下降,高糖、精细谷物等食物更容易导致血糖大幅波动,而高盐食物可能会加重老年人的心血管负担,因为血糖高合并高血压的老年人较多,高盐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儿童:儿童血糖高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是儿童期发生的血糖高情况,更要避免高糖、精细谷物等食物,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当的饮食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例如,长期高糖饮食可能会导致儿童肥胖,而肥胖又是2型糖尿病等血糖高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025-10-11 12:17:14
  • 糖尿病患者忌口的食物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需避免高糖食品(如各类糖果、甜点心、含糖饮料等,会致血糖波动大及引发并发症)、精细主食(精米精面制作食物,消化吸收快使血糖上升快,不利血糖管理)、高脂肪食物(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肥肉等,增心血管疾病风险且影响血糖代谢)、高盐食物(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咸味重快餐等,促使血压升高加重器官负担,不利血糖稳定控制)。 原因及影响:高糖食品会使人体血糖迅速升高,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存在异常,无法有效调节血糖,大量摄入高糖食品易导致血糖波动过大,不利于血糖的控制,长期高血糖状态还会引发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过多摄入高糖食品不仅影响血糖,还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肥胖等问题;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身体机能衰退,血糖调节能力更差,高糖食品的摄入会进一步加重血糖紊乱风险。 精细主食 具体食物:精米、精面制作的食物,例如白米饭、白面包、精白面制作的面条等。 原因及影响:精细主食消化吸收快,会导致血糖上升速度加快。以白米饭为例,其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很快被分解为葡萄糖,引起血糖快速升高。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及血糖的平稳,过多食用精细主食不利于血糖的管理。对于孕期糖尿病患者,精细主食的过量摄入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及自身血糖控制;患有糖尿病且合并肥胖的人群,精细主食的过多摄入会加重体重问题,进而影响血糖控制效果。 高脂肪食物 具体食物: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油条等)、动物内脏(猪肝、猪肾、肥肠等)、肥肉等。 原因及影响:高脂肪食物会增加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也会影响血糖代谢。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等问题,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会进一步干扰脂肪代谢,导致血脂升高,而高血脂又会协同影响血糖的控制,增加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代谢紊乱风险,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会加重这种风险;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其心血管功能相对较弱,高脂肪食物更易引发心血管相关并发症。 高盐食物 具体食物:腌制食品(咸菜、咸鱼、酱菜等)、加工肉类(火腿、香肠、午餐肉等)以及一些咸味较重的快餐食品等。 原因及影响:高盐饮食会促使血压升高,而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几率较高,血压升高会加重心、肾等器官的负担,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不利于血糖的稳定控制。对于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高盐饮食会加重肾脏的损伤,导致病情恶化;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长期高盐饮食可能会影响其血压调节机制的发育,对未来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025-10-11 12:16:04
  •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是怎么回事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通常提示机体针对甲状腺有异常免疫反应,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如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常显著升高,可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等)、Graves病(部分患者会升高,提示自身免疫对甲状腺影响),也可见于甲状腺癌等较少见情况,通过血清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等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病情,特殊人群如孕妇等也需关注。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 桥本甲状腺炎:这是最常见的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相关的疾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症。在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常常显著升高,可高达正常水平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会逐渐被淋巴细胞浸润,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例如,多项研究表明,约90%以上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存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的现象。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中都可能发病,一般女性发病率相对高于男性,儿童也可能患病,儿童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情况同样需要关注,因为可能会影响其甲状腺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Graves病:部分Graves病患者也会出现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的情况,但一般升高幅度相对桥本甲状腺炎要低一些。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会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增加,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同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也提示存在自身免疫反应对甲状腺的影响。 其他较少见情况 甲状腺癌:某些类型的甲状腺癌患者,如分化型甲状腺癌,也可能出现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的情况,但相对来说不如桥本甲状腺炎和Graves病常见。甲状腺癌患者体内的异常免疫状态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产生增多。对于有甲状腺结节等情况的患者,如果同时伴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需要进一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以排除甲状腺癌等病变的可能。在不同年龄的甲状腺癌患者中都可能存在这种情况,比如儿童甲状腺癌患者也需要考虑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的情况对病情评估的影响。 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通过血清学检查可以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水平。如果发现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甲状腺超声等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病情。例如,若患者有甲状腺肿大、乏力、怕冷(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或怕热、多汗、心慌(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等症状,再结合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的情况,就能更精准地分析病情。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也需要关注,因为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甲状腺发育等情况,需要在孕期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等指标。

    2025-10-11 12:11:39
  • 生长激素作用

    生长激素可促进儿童青少年骨骺板软骨细胞增殖分化以助生长,体内缺乏会致身材矮小,合理补充需专业评估;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分解、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利用来调节代谢;儿童青少年使用需专业全面评估排除禁忌证,成年人应用依医学指征,孕妇哺乳期女性使用极谨慎需严格医学评估。 一、促进生长发育 生长激素可刺激骨骺板软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进而促进骨骼生长,对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增长起关键作用。大量医学研究显示,体内生长激素缺乏会引发身材矮小等问题,而合理补充生长激素能有效改善身高状况,此作用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尤为突出,需在专业医生评估下,针对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生长迟缓等情况应用。 二、代谢调节作用 (一)蛋白质代谢 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体内氮的潴留,有利于机体生长修复等过程。例如,它可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蛋白质的合成代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代谢,维持机体正氮平衡,这对儿童的组织生长和修复、成年人的机体维护等均有重要意义。 (二)脂肪代谢 生长激素能促进脂肪分解,使脂肪氧化供能增加,减少体内脂肪堆积。它可激活脂肪酶,加速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的水解,将游离脂肪酸释放到血液中进行氧化利用,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能量代谢平衡,对控制体重和体脂分布有一定影响。 (三)碳水化合物代谢 生长激素会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升高血糖水平。但这种作用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调节,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可保证机体在特定情况下(如应激等)有足够的能量供应,但对于本身存在糖代谢异常风险的人群需特别关注,其应用需严格遵循医学指征。 三、特殊人群相关情况 (一)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使用生长激素需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包括骨龄、生长激素水平等多项指标,排除先天性疾病、肿瘤等禁忌证后才可应用。因为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且需密切监测身高、生长发育等情况,确保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促进生长。 (二)成年人 成年人中生长激素缺乏也会影响代谢等多方面功能,如出现身体组成改变、代谢率下降等情况,但成年人应用生长激素需严格遵循医学指征,基于明确的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相关病症(如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由医生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避免滥用。 (三)孕妇、哺乳期女性等 孕妇、哺乳期女性使用生长激素需极其谨慎,因为目前关于其对胎儿、婴儿潜在影响的研究有限,需基于严格的医学评估,只有在明确的医学需求且收益大于潜在风险时,才由医生综合判断是否使用,以保障母婴健康。

    2025-10-11 12:10:51
  • 75到80岁血糖正常范围是多少

    75到80岁人群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3.9mmol/L~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小于7.8mmol/L,该人群因身体机能衰退生活方式对血糖影响更显著,有基础病或家族史者需更谨慎监测,且感知觉减退时监测要准,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一、空腹血糖正常范围 75到80岁人群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一般是3.9mmol/L~6.1mmol/L。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测出的血糖值,它反映的是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重要指标。例如,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空腹血糖处于3.9mmol/L~6.1mmol/L时,患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低。 二、餐后血糖正常范围 餐后2小时血糖:75到80岁人群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应小于7.8mmol/L。餐后血糖主要反映进餐后机体的葡萄糖代谢情况,是评估糖代谢稳态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即按葡萄糖1.75g/kg体重计算,溶于水成75g溶液,5分钟内饮完,从饮第一口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血糖。研究显示,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但小于11.1mmol/L时,处于糖耐量异常状态,若不加以干预,较易发展为糖尿病。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方面 生活方式影响:75到80岁人群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生活方式对血糖影响更为显著。例如,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在饮食方面,要保持均衡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如多吃蔬菜、全谷物等,这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病史相关:若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关注血糖时需更加谨慎。因为某些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可能会影响血糖代谢,所以在监测血糖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血糖变化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有糖尿病家族史的75到80岁人群,本身患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更应定期监测血糖,以便早期发现血糖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 温馨提示:75到80岁人群由于感知觉可能减退,在监测血糖时要特别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家人应给予协助。当出现头晕、出汗等疑似低血糖或高血糖症状时,要及时检测血糖,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血糖异常,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维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11 12:08: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