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展开
  • 甲状腺结节可以治好吗

    甲状腺结节分良性与恶性,大部分良性结节多数可合理处理有较好转归,部分良性结节体积大或有恶变倾向可通过手术等干预,恶性结节中甲状腺癌经规范手术等综合治疗部分可临床治愈且预后与病理类型等相关,儿童发现结节需更谨慎评估选影响小治疗方式,女性妊娠等需特殊监测处理,有基础病史人群治疗要兼顾基础病制定精准方案。 一、甲状腺结节的分类及总体可治性 甲状腺结节可分为良性和恶性,大部分甲状腺结节为良性,其中多数可通过合理处理实现较好转归,恶性结节经规范治疗也有一定的治愈可能。 二、良性甲状腺结节的可治情况 1.无需特殊治疗的良性结节:许多良性甲状腺结节(如体积较小、无功能、无压迫症状的单纯性胶质结节等)只需定期随访观察,监测结节大小、形态等变化,此类结节一般不会进行性恶化影响健康,通过长期监测维持稳定状态可视为可有效管理。 2.需干预的良性结节:若良性结节因体积较大出现压迫症状(如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等),或考虑有恶变倾向等情况,可通过手术等方式切除结节,术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节相关问题得到解决,达到临床控制。 三、恶性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可治情况 甲状腺癌中以乳头状癌等亚型居多,经规范手术治疗(如甲状腺癌根治术等)后,结合必要的后续治疗(如放射性碘治疗、内分泌治疗等),部分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例如,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经手术等综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较高,临床复发风险较低,可认为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恶性结节的预后与病理类型、分期等密切相关,需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1.儿童: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概率相对较高,发现结节后需更谨慎评估,尽早明确结节性质,以便采取恰当治疗措施,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 2.女性:妊娠期间发现甲状腺结节需密切监测,因妊娠可能影响结节变化,治疗需兼顾妊娠安全及结节处理;绝经后女性甲状腺结节的处理也需综合多方面因素权衡。 3.有基础病史人群: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的患者,治疗甲状腺结节时需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及治疗对基础疾病的干扰,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5-10-17 11:38:58
  • 甲状腺ACR评分4是什么意思

    甲状腺ACR评分4分表示结节有一定恶性可能,通过结节形态、回声、钙化等多方面特征评估得出,需结合细针穿刺活检明确性质,儿童、女性、有病史人群检查和处理各有注意事项,穿刺结果提示恶性或良性分别有相应后续措施。 相关特征及意义 结节形态方面:如果结节在形态上表现为边界不清、有分叶状等情况,会在ACR评分中有所体现,当这些不利形态特征累积到一定程度,使得评分达到4分,就提示结节可能有恶性的生物学行为倾向。 回声情况:甲状腺结节的回声分为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等,如果是低回声结节,往往提示恶性风险相对较高,在ACR评分体系中会根据回声特点进行相应的分值累加,当达到4分,低回声等不利回声特征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 钙化情况:砂粒样钙化等恶性倾向明显的钙化表现,也会在ACR评分中占据一定分值,若结节存在此类钙化且其他相关特征综合起来使评分达到4分,那就更要警惕结节的恶性可能。 进一步的检查及应对 细针穿刺活检:对于ACR评分4分的甲状腺结节,建议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通过抽取结节内的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穿刺结果提示恶性,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等,考虑手术等治疗方案;如果是良性,也需要定期随访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甲状腺结节相对少见,但如果是儿童甲状腺ACR评分4分的结节,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检查和后续处理上需要更加谨慎。细针穿刺活检相对成人可能需要更精细的操作,要充分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密切观察结节的变化,必要时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超声等检查随访。 女性:女性在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受到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对于ACR评分4分的结节,除了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检查外,要关注自身激素变化对甲状腺结节的可能影响,在后续随访和治疗决策中,需要综合考虑激素水平等多方面因素。 有病史人群:如果患者本身有甲状腺相关疾病史,比如既往有甲状腺炎等,对于ACR评分4分的结节,要结合既往病史来判断结节的性质。例如既往有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出现ACR评分4分的结节,需要考虑炎症对结节评估的干扰等情况,在进一步检查和处理时要综合既往病史进行全面分析。

    2025-10-17 11:37:49
  • 甲亢能彻底治愈吗

    甲亢有多种治疗方法且部分患者可临床治愈但有复发可能,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疗程长、复发率高;放射性碘治疗治愈率高但可能致甲减;手术治疗治愈率高但有风险。儿童甲亢抗甲状腺药物为首选且复发率高,老年甲亢治疗需兼顾基础病,妊娠期甲亢选丙硫氧嘧啶需控量并监母胎情况。 治疗方法及治愈情况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发挥作用。一般疗程较长,约1-2年甚至更长时间。约40%-60%的患者经规范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可达50%-60%。其复发情况与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有关,年轻患者相对复发率可能更高些。 放射性碘治疗:利用放射性碘被甲状腺摄取后释放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产生。对于合适的患者,一次放射性碘治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复发率较低。但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并发症,需长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并适时补充甲状腺激素。 手术治疗: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明显有压迫症状、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等情况。手术治愈率较高,但也有一定风险,如损伤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等,术后也有复发可能,且会留下手术瘢痕。 不同人群特点对甲亢治愈的影响 儿童甲亢:儿童甲亢多为Graves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首选,但是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粒细胞减少等,且儿童甲亢复发率相对成人可能更高一些,治疗疗程可能相对更长,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放射性碘治疗一般不首选用于儿童甲亢,因为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发育及未来生育等情况。 老年甲亢:老年甲亢患者多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更加谨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要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放射性碘治疗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后对心血管等基础疾病的影响,手术治疗风险相对更高,需充分评估患者整体健康状况。 妊娠期甲亢:妊娠期甲亢治疗需兼顾母亲和胎儿健康,抗甲状腺药物首选丙硫氧嘧啶,因为其通过胎盘的量相对较少,但需要严格控制药物剂量,根据甲状腺功能调整剂量,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母亲甲状腺功能及胎儿发育情况,产后甲亢复发情况可能与非妊娠期有所不同,需要产后定期随访。

    2025-10-17 11:34:49
  • 甲亢是因为吃碘过多导致的吗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吃碘过多是其致病因素之一,但非唯一因素,自身免疫、遗传、其他疾病等均可引发,不同特殊人群甲亢病因及防治需综合多因素考量。 碘与甲亢的关联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摄入碘过多时,可能会刺激甲状腺过度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引发甲亢,这种情况常见于本身有甲状腺疾病易感性的人群。例如,在一些碘丰富地区,人群甲亢的发病率相对会有所升高,但并非该地区所有人都会患甲亢,这就提示个体易感性等其他因素也起作用。 非碘因素引发的甲亢 自身免疫因素:Graves病是最常见的引起甲亢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会产生针对甲状腺细胞TSH(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自身抗体,这种抗体能持续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并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与碘摄入多少无关。比如,有家族遗传易感性的人群,即使碘摄入正常,也可能因为自身免疫紊乱而患上Graves病导致甲亢。 遗传因素:遗传易感性在甲亢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若家族中有甲亢患者,其他家庭成员患甲亢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与遗传物质决定的自身免疫倾向等因素相关,和碘摄入并非直接关联。 其他疾病影响:某些垂体疾病可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进而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发甲亢,这与碘摄入无关,比如垂体TSH瘤,肿瘤细胞分泌过多TSH刺激甲状腺过度功能亢进。 对于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甲亢多以Graves病为主,自身免疫因素在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碘摄入过多可能会加重病情,但不是主要的致病根源。在儿童甲亢的防治中,除了关注碘的合理摄入外,更要注意排查自身免疫相关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 孕妇:孕妇甲亢需要特别关注,自身免疫性因素导致的甲亢在孕妇中也较常见,碘摄入过多可能会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所以孕妇要合理控制碘的摄入,同时也要考虑自身免疫等多方面因素对甲亢病情的影响,在治疗和监测过程中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甲亢病因可能相对复杂,自身免疫因素、甲状腺结节等都可能引发,碘摄入过多是其中一个可能的诱发因素,老年人在关注自身健康时,要注意均衡饮食,避免碘摄入极端情况,同时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因为老年人甲状腺功能调节能力下降,更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出现甲亢问题。

    2025-10-17 11:33:44
  • 如何进行性激素六项化验

    采血前需调整身心状态保持稳定并空腹,采血时间基础状态选月经来潮第2-5天,特殊情况按情况选,采血由医护人员操作且标本要妥善保存送检,结果解读结合各项指标正常范围、患者月经等情况及不同人群分析。 一、采血前准备 1.身心状态调整:采血前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紧张焦虑等情况,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性激素水平。例如剧烈运动后可能会使促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间接干扰性激素的分泌状态。一般建议采血前静坐15-20分钟以平复身心。 2.饮食要求:需空腹采血,通常要求空腹8-12小时,避免进食后食物消化吸收过程中引起相关激素水平波动。比如进食后血糖升高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等分泌,进而对性激素调节产生间接影响。 二、采血时间选择 1.基础状态检查:若要了解基础内分泌状态,一般建议在月经来潮第2-5天(卵泡早期)采血,此时能较好反映卵巢的基础功能。例如正常情况下,此阶段FSH(促卵泡生成素)、LH(促黄体生成素)等处于相对稳定的基础水平。 2.特殊情况采血:若月经长期不来潮且想了解激素基础状态,可随时采血,但需向医生说明情况;对于怀疑有排卵异常的女性,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在预计排卵期或黄体期等特定时间采血。 三、采血注意事项 1.采血操作: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静脉采血,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部静脉,采血过程中要保持放松,避免因紧张导致血管收缩不利于采血。 2.标本保存与送检:采血后要将标本妥善保存并及时送检,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激素降解等情况影响检测结果。 四、结果解读要点 性激素六项包括FSH(促卵泡生成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P(孕酮)、T(睾酮)、PRL(泌乳素)。不同指标有各自的正常参考范围,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月经情况、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例如,FSH升高常见于卵巢功能减退等情况;LH/FSH比值异常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等;E2水平过低可能与卵巢功能不良等有关;P水平异常可能反映排卵情况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孕期女性,性激素六项的参考范围与非孕期不同,需要结合孕期阶段来分析;对于有内分泌相关疾病史的患者,要对比既往检测结果动态评估病情变化。

    2025-10-17 11:32:3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