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展开
  • 糖尿病判断标准

    血糖检测有空腹、随机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等检测方式及相应标准,同时需综合患者病史、家族史等因素,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有不同判断标准,还有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高危人群也需关注血糖。 一、血糖检测相关标准 (一)空腹血糖检测 空腹血糖指的是隔夜空腹8-10小时后,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测得的血糖值。其判断标准为:空腹血糖值在3.9-6.1mmol/L之间时,属于正常血糖范围;若空腹血糖值≥7.0mmol/L,并且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糖尿病典型症状,就高度怀疑患有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值在6.1-7.0mmol/L之间,则为空腹血糖受损,属于糖尿病前期状态。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空腹血糖的判断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孕妇空腹血糖≥5.1mmol/L即可考虑妊娠期糖尿病。 (二)随机血糖检测 随机血糖是指任意时间测得的血糖值,不考虑上次进餐时间。当随机血糖≥11.1mmol/L,同时伴有糖尿病相关症状时,也可诊断为糖尿病。对于没有糖尿病典型症状的人群,需要另一天再次测量随机血糖来确诊。在特殊人群中,比如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血糖波动可能更大,但随机血糖的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群相同,但在治疗和监测时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 (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1.检测方法: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空腹血糖后,在5分钟内饮用含有75g无水葡萄糖的水溶液300ml,分别于饮用葡萄糖水后2小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 2.判断标准:空腹血糖在3.9-6.1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在3.9-7.8mmol/L为正常糖耐量;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服糖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时,为糖耐量减低,属于糖尿病前期。对于儿童进行OGTT试验时,葡萄糖的用量需按1.75g/kg计算,但最多不超过75g。孕妇进行OGTT试验时,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三者中任意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数值,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二、其他相关因素 除了血糖检测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等因素。例如,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在进行血糖监测时需要更加频繁和密切。对于一些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的人,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需要更加关注血糖情况,定期进行血糖检测来早期发现糖尿病。

    2025-10-11 12:19:56
  • 糖尿病遗传吗,怎么遗传

    糖尿病有一定遗传倾向,分单基因遗传糖尿病和多基因遗传糖尿病。单基因遗传糖尿病如MODY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母一方携带致病基因子女有50%概率遗传患病;多基因遗传糖尿病如2型糖尿病是多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家族有患者亲属风险高,不同个体因基因和环境不同风险异,儿童青少年、女性等群体有相关健康注意事项。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是简单的孟德尔遗传方式。1.单基因遗传糖尿病:某些单基因缺陷可导致糖尿病,如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已发现多种致病基因,不同的致病基因会影响胰岛细胞的功能等,从而引发糖尿病。例如MODY3是由于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该基因的突变会影响胰岛β细胞的发育、功能和增殖等,使得胰岛素分泌异常,进而引发糖尿病。2.多基因遗传糖尿病:2型糖尿病等常见类型的糖尿病更多是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多个基因的微小效应累加,再加上环境因素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共同作用,增加了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例如一些与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糖代谢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会影响个体对糖尿病的易感性,当个体携带相关风险基因且处于不良环境因素下时,更易发生2型糖尿病。 遗传方式与风险传递 1.单基因遗传糖尿病的传递: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意味着只要携带致病基因就有发病风险,父母一方携带致病基因,其子女有50%的概率遗传到该致病基因从而患病。2.多基因遗传糖尿病的风险传递:多基因遗传糖尿病的风险传递是复杂的,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时,亲属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高,但具体风险因个体携带的易感基因数量和环境因素不同而有差异。例如父母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其子女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一般人群升高,但不是绝对会患病,还与子女自身的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如果子女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均衡营养)、适当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病风险;反之,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患病风险会明显增加。对于儿童青少年群体,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遗传背景,更应注重早期生活方式的干预,如监测体重变化、鼓励健康饮食和运动等,因为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方式对其一生的代谢健康影响重大。对于女性来说,妊娠期间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需要更加关注血糖情况,因为妊娠可能会加重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且妊娠糖尿病也可能对母婴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增加巨大儿、早产、胎儿畸形等风险,同时也会增加女性日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2025-10-11 12:18:54
  • 血糖高不能吃什么

    高糖食品(如各类糖果、甜点心、含糖饮料)、精细谷物(精米、精面制作食物)、高盐食物(咸菜、腌肉等)、酒精类饮品会影响血糖控制,孕妇、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需对这些食物严格控制,高血糖对不同特殊人群有不同不良影响,如孕妇高血糖可能致胎儿不良结局,老年人高血糖伴高盐易加重心血管负担,儿童高血糖伴不当饮食影响生长发育。 原因:高糖食品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被消化吸收,导致血糖快速升高。例如,有研究表明,摄入50克左右的精制糖后,健康人的血糖在30-60分钟内可升高至较高水平,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这种血糖的急剧波动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精细谷物 具体种类:精米、精面制作的食物,如白米饭、白馒头、精白面制作的面条等。 原因:精细谷物经过过度加工,膳食纤维含量大幅减少,消化吸收速度快,会使血糖升高较快。比如,与糙米相比,精米在消化过程中淀粉更快地被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波动较大。 高盐食物 具体种类:咸菜、腌肉、咸鱼等。 原因:高盐饮食会影响身体的水钠代谢,长期高盐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影响血糖的调控。有研究发现,高盐摄入会使机体的炎症反应增加,而炎症状态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从而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酒精类饮品 具体种类:各种白酒、啤酒、葡萄酒等。 原因:酒精会影响肝脏的糖代谢功能。一方面,酒精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会干扰肝糖原的释放和合成,可能导致低血糖或血糖异常波动;另一方面,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损伤胰腺功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例如,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可能会抑制肝脏的糖异生作用,使血糖降低,而长期饮酒则可能逐渐损害胰腺,导致血糖升高难以控制。 对于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孕妇:血糖高的孕妇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上述食物,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导致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例如,过多摄入高糖食品可能会使胎儿过度发育,增加难产的风险。同时,高盐食物也会加重孕妇的水肿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血糖高时,对于这些食物的摄入更要严格控制。因为老年人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血糖调节能力下降,高糖、精细谷物等食物更容易导致血糖大幅波动,而高盐食物可能会加重老年人的心血管负担,因为血糖高合并高血压的老年人较多,高盐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儿童:儿童血糖高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是儿童期发生的血糖高情况,更要避免高糖、精细谷物等食物,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当的饮食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例如,长期高糖饮食可能会导致儿童肥胖,而肥胖又是2型糖尿病等血糖高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025-10-11 12:17:14
  • 糖尿病患者忌口的食物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需避免高糖食品(如各类糖果、甜点心、含糖饮料等,会致血糖波动大及引发并发症)、精细主食(精米精面制作食物,消化吸收快使血糖上升快,不利血糖管理)、高脂肪食物(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肥肉等,增心血管疾病风险且影响血糖代谢)、高盐食物(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咸味重快餐等,促使血压升高加重器官负担,不利血糖稳定控制)。 原因及影响:高糖食品会使人体血糖迅速升高,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存在异常,无法有效调节血糖,大量摄入高糖食品易导致血糖波动过大,不利于血糖的控制,长期高血糖状态还会引发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过多摄入高糖食品不仅影响血糖,还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肥胖等问题;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身体机能衰退,血糖调节能力更差,高糖食品的摄入会进一步加重血糖紊乱风险。 精细主食 具体食物:精米、精面制作的食物,例如白米饭、白面包、精白面制作的面条等。 原因及影响:精细主食消化吸收快,会导致血糖上升速度加快。以白米饭为例,其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很快被分解为葡萄糖,引起血糖快速升高。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及血糖的平稳,过多食用精细主食不利于血糖的管理。对于孕期糖尿病患者,精细主食的过量摄入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及自身血糖控制;患有糖尿病且合并肥胖的人群,精细主食的过多摄入会加重体重问题,进而影响血糖控制效果。 高脂肪食物 具体食物: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油条等)、动物内脏(猪肝、猪肾、肥肠等)、肥肉等。 原因及影响:高脂肪食物会增加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也会影响血糖代谢。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等问题,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会进一步干扰脂肪代谢,导致血脂升高,而高血脂又会协同影响血糖的控制,增加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代谢紊乱风险,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会加重这种风险;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其心血管功能相对较弱,高脂肪食物更易引发心血管相关并发症。 高盐食物 具体食物:腌制食品(咸菜、咸鱼、酱菜等)、加工肉类(火腿、香肠、午餐肉等)以及一些咸味较重的快餐食品等。 原因及影响:高盐饮食会促使血压升高,而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几率较高,血压升高会加重心、肾等器官的负担,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不利于血糖的稳定控制。对于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高盐饮食会加重肾脏的损伤,导致病情恶化;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长期高盐饮食可能会影响其血压调节机制的发育,对未来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025-10-11 12:16:04
  •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是怎么回事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通常提示机体针对甲状腺有异常免疫反应,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如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常显著升高,可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等)、Graves病(部分患者会升高,提示自身免疫对甲状腺影响),也可见于甲状腺癌等较少见情况,通过血清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等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病情,特殊人群如孕妇等也需关注。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 桥本甲状腺炎:这是最常见的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相关的疾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症。在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常常显著升高,可高达正常水平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会逐渐被淋巴细胞浸润,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例如,多项研究表明,约90%以上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存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的现象。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中都可能发病,一般女性发病率相对高于男性,儿童也可能患病,儿童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情况同样需要关注,因为可能会影响其甲状腺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Graves病:部分Graves病患者也会出现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的情况,但一般升高幅度相对桥本甲状腺炎要低一些。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会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增加,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同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也提示存在自身免疫反应对甲状腺的影响。 其他较少见情况 甲状腺癌:某些类型的甲状腺癌患者,如分化型甲状腺癌,也可能出现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的情况,但相对来说不如桥本甲状腺炎和Graves病常见。甲状腺癌患者体内的异常免疫状态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产生增多。对于有甲状腺结节等情况的患者,如果同时伴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需要进一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以排除甲状腺癌等病变的可能。在不同年龄的甲状腺癌患者中都可能存在这种情况,比如儿童甲状腺癌患者也需要考虑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的情况对病情评估的影响。 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通过血清学检查可以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水平。如果发现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甲状腺超声等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病情。例如,若患者有甲状腺肿大、乏力、怕冷(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或怕热、多汗、心慌(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等症状,再结合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的情况,就能更精准地分析病情。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也需要关注,因为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甲状腺发育等情况,需要在孕期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等指标。

    2025-10-11 12:11:3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