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展开
  • 糖尿病吃杂粮饭的好处是什么

    杂粮对糖尿病患者有益,可控制血糖上升速度,因其碳水化合物含较多膳食纤维,能延缓葡萄糖释放;能增加饱腹感,因富含膳食纤维吸水膨胀;还能提供更丰富营养物质,含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维持身体器官功能等有重要作用,不同情况糖尿病患者食用都有好处。 一、控制血糖上升速度 1.杂粮的碳水化合物特性:杂粮中的碳水化合物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快速消化吸收,相比精制米面,杂粮进入人体后使血糖升高的速度更缓慢。例如,有研究对比了食用精制白米饭和杂粮饭后人体血糖的变化,发现食用杂粮饭后血糖曲线相对平缓,峰值明显低于精制白米饭。这是因为膳食纤维在胃肠道内形成一种黏性物质,阻碍了碳水化合物与消化酶的充分接触,从而延缓了葡萄糖的释放,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对于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如儿童糖尿病患者,合理食用杂粮饭也能避免血糖的大幅波动;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功能相对较弱,更需要通过食用杂粮饭来平稳控制血糖。 二、增加饱腹感 1.膳食纤维的作用:杂粮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在胃肠道中吸水膨胀,体积增大,能让人长时间保持饱腹感,减少患者的饥饿感,有助于控制进食量。比如,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控制饮食量来配合血糖的控制,食用杂粮饭相比精制米面能更好地满足这种需求。对于生活方式较为sedentary(久坐)的糖尿病患者,由于活动量少,更容易出现饥饿感,杂粮饭的饱腹感优势更为明显;而对于有肥胖问题的糖尿病患者,控制进食量是减肥和控制血糖的重要环节,杂粮饭的饱腹感有助于他们在饮食控制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提供更丰富的营养物质 1.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杂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杂粮中的B族维生素含量比精制米面高很多,B族维生素参与人体多种代谢过程,对维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时,杂粮中的矿物质如镁、钾等含量也较为丰富。镁对于胰岛素的作用有重要影响,它可以协助胰岛素发挥降血糖的功能;钾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和肌肉的正常功能。不同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如长期患病可能伴有神经病变、心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患者,通过食用杂粮饭补充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护身体各器官的功能,辅助控制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展。对于年轻的糖尿病患者,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代谢功能,避免因糖尿病影响身体的正常状态;而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杂粮饭提供的丰富营养更是满足自身和胎儿健康的重要保障。

    2025-10-17 12:14:09
  • 糖尿病人能吃桑葚干吗

    糖尿病人可以吃桑葚干,但需注意:桑葚干含糖类,食用后有血糖升高风险,不同病情糖尿病人影响有差异;要控制食用量,每次10-15克并扣除当天其他碳水化合物量,食用前后密切监测血糖,搭配饮食与运动,老年糖尿病人及合并并发症者更需谨慎,需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决定是否食用及量等事宜。 一、桑葚干的糖分情况 桑葚干含有一定量的糖分,每100克桑葚干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其中包含葡萄糖、果糖等糖类物质。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其血糖的控制关键在于对摄入糖分的精准把控。 二、食用桑葚干对血糖的影响 1.血糖升高风险:由于桑葚干含糖类,糖尿病人食用后会使血糖有升高的可能。这是因为糖类物质会被人体消化吸收进而转化为血糖,打乱糖尿病人原本相对稳定的血糖水平。 2.个体差异影响:不同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状况不同,比如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尿病人相对而言食用桑葚干后血糖波动可能相对小些,但总体仍存在血糖升高风险;而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人食用后血糖升高幅度可能更明显。这与每个糖尿病人自身的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程度等个体因素相关。 三、食用桑葚干的注意事项 1.控制食用量:糖尿病人如果想吃桑葚干,一定要严格控制食用量。建议每次食用量在10-15克左右,并且要相应扣除当天饮食中其他来源的碳水化合物量,以维持每日总碳水化合物摄入的相对稳定,避免血糖大幅波动。 2.监测血糖:在食用桑葚干前后都要密切监测血糖。食用后1-2小时内监测血糖变化情况,通过监测可以了解自身对桑葚干的血糖反应,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后续的治疗方案。 3.搭配饮食与运动:食用桑葚干时要合理搭配饮食,比如减少主食的摄入量来平衡总碳水化合物。同时,食用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运动,运动有助于消耗部分血糖,对稳定血糖有一定帮助,但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发生低血糖等其他问题。 4.特殊人群需谨慎:对于老年糖尿病人,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更差,食用桑葚干时更要严格把控量和密切监测血糖;对于合并有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糖尿病人,肾脏对血糖等物质的代谢功能异常,食用桑葚干后血糖波动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更大负担,这类人群食用需更加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总体而言,糖尿病人可以吃桑葚干,但必须在严格控制食用量、密切监测血糖以及合理搭配饮食运动的前提下进行,并且不同状况的糖尿病人具体情况不同,应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决定是否食用及食用量等相关事宜。

    2025-10-17 12:11:52
  • 年轻人血糖高可怕吗

    年轻人血糖高较可怕,会损害多个系统,常见原因有饮食、缺乏运动、遗传等,特殊人群如年轻女性孕期、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年轻人需特别注意,应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关注遗传因素及特殊人群情况来应对高血糖。 其次,高血糖会影响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病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会出现手脚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降低生活自理能力。同时,高血糖还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影响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 再者,高血糖对肾脏也有不良影响。长期高血糖可引起糖尿病肾病,早期表现为尿中微量白蛋白增多,若病情进展,会出现蛋白尿、水肿,进而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需要长期透析或进行肾移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年轻人血糖高的常见原因及应对 饮食因素:年轻人往往饮食不规律,喜欢高糖、高脂肪、高油的食物,如大量饮用含糖饮料、经常吃油炸食品等。这会导致摄入过多的热量,使体重增加,而肥胖是引发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对措施是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取,控制每日总热量的摄入。 缺乏运动:现代年轻人长期久坐,运动量不足。运动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缺乏运动使得身体对胰岛素的利用效率降低,血糖容易升高。建议年轻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如哑铃、俯卧撑等,每周进行2-3次。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年轻人患高血糖的风险会增加。对于有遗传背景的年轻人,更要密切关注自身血糖情况,定期进行血糖检测,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年轻女性:孕期高血糖对母婴健康影响较大。年轻女性在孕期若出现血糖高,不仅会增加妊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还可能导致胎儿过大、早产、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所以年轻女性在备孕及孕期要密切监测血糖,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和运动管理,必要时接受胰岛素治疗等。 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年轻人群: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的年轻人,也容易出现血糖波动。熬夜会影响身体的生物钟,导致胰岛素分泌和作用异常,精神压力大时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血糖代谢。这类人群要注意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冥想、瑜伽、听音乐等,同时结合健康的饮食和运动来维持血糖稳定。

    2025-10-17 12:08:08
  • 糖尿病可以吃面条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面条,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种类,如粗粮面条可延缓血糖上升,细粮面条要控制摄入量并搭配蔬菜等;要控制食用量,按主食交换份计算;烹饪方式选煮、蒸等,避免油炸;儿童和老年糖尿病患者有特殊注意事项,儿童要搭配优质蛋白并精准控量,老年要煮软烂且密切监测血糖。 粗粮面条:如荞麦面、全麦面条等。以荞麦面为例,其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上升速度。研究表明,食用荞麦面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相对较小。全麦面条也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为身体提供持久的能量且对血糖影响较平缓。 细粮面条:精制的白面条升糖指数相对较高,糖尿病患者若食用白面条,应注意控制摄入量。可搭配蔬菜、蛋白质食物一起食用,以延缓血糖上升。例如,吃面条时搭配大量绿叶蔬菜,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和水分可以稀释碳水化合物,降低面条的升糖作用。 控制食用量 按照主食交换份来计算面条的摄入量。一般来说,100克干重的面条大约可提供约200千卡的热量。糖尿病患者每餐食用的面条量应根据自身的血糖情况、身体活动量等进行调整。例如,一位轻体力劳动的糖尿病女性患者,每餐面条的食用量可控制在50-75克干重左右。若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应适当减少面条的摄入量;若体力活动较多,可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适当增加。 烹饪方式影响血糖 避免油炸面条,油炸后的面条不仅热量大幅增加,而且会使面条的消化吸收速度加快,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应选择煮、蒸等烹饪方式。煮面条时,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面条过于软烂而快速被消化吸收。蒸面条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健康的烹饪方式,能较好地保留面条中的营养成分且升糖相对缓慢。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较高。食用面条时要注意搭配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等,保证营养均衡。同时,要严格控制面条的摄入量,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活动量来精准控制,防止因面条摄入不当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影响生长发育。例如,学龄前儿童每餐面条摄入量可控制在30-50克干重,且要搭配足够的蔬菜和蛋白质食物。 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食用面条时要注意煮得软烂一些,便于消化吸收。同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因为老年人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下降,食用面条后更易出现血糖波动。可以在食用面条前后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后续的饮食和治疗方案。

    2025-10-17 12:06:17
  • 内分泌失调吃什么药好

    甲状腺功能亢进常用抗甲状腺药物有甲巯咪唑(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阻断合成)、丙硫氧嘧啶(除抑制合成还能在外周组织抑T4向T3转化),甲状腺功能减退常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2型糖尿病一线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等),1型糖尿病依赖胰岛素(分短效、中效、长效等需个体化选用),孕妇合并内分泌失调需谨慎监测调整剂量,儿童内分泌失调用药要遵循儿科特点密切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药物 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常用抗甲状腺药物有甲巯咪唑,其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阻断甲状腺激素合成,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能有效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使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丙硫氧嘧啶也是常用药物,除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外,还能在外周组织抑制T4向T3转化,对病情较重或有甲巯咪唑过敏的患者可选用。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药物 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左甲状腺素钠片是常用药物,它能补充体内缺乏的甲状腺激素,纠正甲状腺功能减退状态,临床研究表明规范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可改善患者畏寒、乏力、黏液性水肿等症状,使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如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等)恢复正常范围,孕妇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剂量以保障母婴健康。 三、糖尿病相关内分泌失调药物 对于2型糖尿病导致的内分泌失调,二甲双胍是常用一线药物,其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肝糖输出等机制发挥降糖作用,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二甲双胍安全性较好且能有效控制血糖;1型糖尿病主要依赖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根据作用特点分为短效(如普通胰岛素)、中效(如低精蛋白锌胰岛素)、长效(如甘精胰岛素)等,需根据患者血糖波动情况、饮食运动等因素个体化选用胰岛素类型,儿童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时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密切监测血糖调整剂量,避免低血糖等风险。 四、特殊人群用药提示 孕妇合并内分泌失调时需格外谨慎,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使用左甲状腺素钠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根据指标调整药物剂量,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儿童内分泌失调用药更需遵循儿科特点,例如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一般不首选手术治疗,多优先考虑药物治疗,且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时要密切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排泄与成人不同,需警惕药物不良反应。

    2025-10-17 12:05: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