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女,主任医师,本科毕业于河北张家口医学院医疗系。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年。圆满完成了内科急诊、呼吸科、消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的多次轮转培训,工作经验丰富。长期担任北医学生、轮转医师的教学工作。晋升为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8年。出门诊同时负责住院病人的管理。1992年开始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断治疗,特别是在糖尿病、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甲状腺疾病、痛风等常见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较多的临床经验。中华类杂志发表论著2篇。 在新街口社区举行的糖尿病患者教育中,每年作为主讲3次,受到糖尿病患者的欢迎。每年完成北京大学医学部实习医师的临床带教及小讲课任务,2003年被评为北京积水潭医院优秀教师。
展开-
饭后血糖二小时后是多少正常呢?
正常成年人饭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7.8mmol/L且<11.1mmol/L提示糖耐量异常,≥11.1mmol/L考虑糖尿病可能;非妊娠成人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议饭后2小时血糖小于10.0mmol/L,病情轻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更严格控制需防低血糖,妊娠期女性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在小于8.5mmol/L,老年人饭后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小于10.0mmol/L需谨慎防高血糖及低血糖,有基础疾病人群饭后血糖控制需综合病情评估由多学科团队制定个性化目标。 正常成年人饭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7.8mmol/L且<11.1mmol/L提示糖耐量异常,≥11.1mmol/L考虑糖尿病可能;非妊娠成人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议饭后2小时血糖小于10.0mmol/L,病情轻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更严格控制需防低血糖,妊娠期女性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在小于8.5mmol/L,老年人饭后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小于10.0mmol/L需谨慎防高血糖及低血糖,有基础疾病人群饭后血糖控制需综合病情评估由多学科团队制定个性化目标。 一、正常成年人饭后2小时血糖范围 正常成年人进食后2小时血糖值应小于7.8mmol/L。这是基于大量临床研究得出的标准,当饭后2小时血糖≥7.8mmol/L且<11.1mmol/L时,提示糖耐量异常,若≥11.1mmol/L则需考虑糖尿病的可能。 二、特殊人群饭后2小时血糖参考范围及注意事项 (一)糖尿病患者 1.非妊娠成人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议将饭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小于10.0mmol/L,但对于病情较轻、预期寿命较长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更严格的控制目标(如小于8.5mmol/L),需注意避免因过度严格控制导致低血糖等风险。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饭后2小时血糖需严格控制在小于8.5mmol/L,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监测和管理血糖。 (二)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代谢功能减退、身体调节能力下降等因素,饭后血糖控制需更谨慎。一般建议老年人饭后2小时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小于10.0mmol/L,但仍需密切监测,避免血糖过高引发慢性并发症,同时也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因为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性较差,可能出现心悸、出汗、认知障碍等严重后果。 (三)有基础疾病人群 对于合并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饭后血糖控制需综合病情评估。例如合并肾病的患者,血糖控制既要考虑避免高血糖对肾脏的进一步损伤,又要避免因过度严格控制导致低血糖等影响基础疾病的稳定,需在多学科团队(如内分泌科、肾内科等)共同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2025-10-28 14:09:45 -
糖尿病人能喝柠檬水吗
糖尿病人可适量喝自制无糖柠檬水,需注意制作方式选新鲜柠檬温水冲泡、饮用时间选两餐之间,还要考虑个体差异,如合并肾脏疾病者及用药糖尿病人需谨慎,饮用时要控量并密切监测血糖。 一、柠檬水对糖尿病人血糖的影响 1.柠檬本身的营养成分及对血糖的潜在影响 柠檬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从碳水化合物含量来看,柠檬每100克含有的碳水化合物量相对较低。有研究表明,柠檬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对机体的糖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这种调节作用相对较为微弱。一般情况下,适量饮用柠檬水本身不会导致血糖的剧烈波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柠檬水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添加糖等物质,这会显著影响血糖水平。如果是自制的无糖柠檬水,糖尿病人可以适量饮用;但如果是市售的添加了大量糖分的柠檬水饮料,则不建议糖尿病人饮用。 2.饮用柠檬水的量对血糖的影响 糖尿病人饮用柠檬水时要控制好量。一般来说,每天饮用200-300毫升较为合适。如果饮用过多,虽然柠檬本身对血糖影响较小,但从整体的水分摄入和可能的间接影响来看,也可能会对血糖的控制产生一定的干扰。例如,大量饮用柠檬水可能会导致体液量的过多增加,虽然这对血糖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对于糖尿病人的整体代谢平衡有一定影响。 二、糖尿病人饮用柠檬水的注意事项 1.制作方式的选择 建议糖尿病人自己用新鲜柠檬制作柠檬水。选择新鲜柠檬,用适量温水冲泡。避免使用含糖的调味品来调配柠檬水。如果使用了含糖的糖浆等,会使柠檬水的升糖指数大幅升高,不利于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例如,使用蜂蜜来调味的柠檬水,蜂蜜中含有较多的糖分,会快速升高血糖,这是糖尿病人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的。 2.饮用时间的选择 可以将柠檬水作为两餐之间的饮品。例如,在上午10点左右或者下午3点左右饮用。这样可以避免在进餐时饮用柠檬水导致餐后血糖进一步升高。因为如果在进餐时饮用大量液体,可能会稀释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间接影响血糖的波动。而在两餐之间饮用柠檬水,可以补充水分,同时不会对血糖造成过大的冲击。 3.个体差异的考虑 不同的糖尿病人个体情况不同。例如,有些糖尿病人合并有肾脏疾病,那么在饮用柠檬水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柠檬水含有一定量的钾等成分,对于合并肾脏疾病的糖尿病人,过多饮用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这时候需要根据自身的肾功能情况来调整柠檬水的饮用量。另外,对于使用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物的糖尿病人,在饮用柠檬水时也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因为即使是无糖的柠檬水,也可能会对药物的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血糖波动。比如,某些降糖药物在血糖较低的情况下可能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而饮用柠檬水后如果血糖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低血糖的预防。
2025-10-28 14:07:30 -
糖尿病能吃菠萝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菠萝,但需在血糖控制平稳时适量食用,如每次约100克,且要监测血糖、搭配饮食与运动,儿童和老年糖尿病患者食用更需谨慎,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菠萝含有一定的糖分,每100克菠萝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10.8克左右,同时还富含维生素C、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菠萝中的糖分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其升糖指数(GI)约为56,属于中等升糖指数的水果。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食用菠萝后血糖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并非完全不能吃。 糖尿病患者食用菠萝的注意事项 血糖控制平稳时可适量食用: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比较稳定,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时,可以在两餐之间适量食用菠萝,一般建议每次食用量控制在100克左右(约小半个中等大小的菠萝)。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导致血糖大幅波动。例如,有研究表明,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适量食用中等升糖指数的水果,在合理搭配饮食和运动的情况下,不会对血糖造成过度影响。 监测血糖变化: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菠萝后,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因为个体对食物的反应存在差异,即使血糖控制平稳的患者,食用菠萝后也可能出现血糖的波动。通过监测血糖,可以了解自身对菠萝的耐受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搭配饮食与运动:食用菠萝时要注意与整体饮食搭配,减少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如,如果吃了100克菠萝,那么相应地可以减少主食(如米饭、面条等)的摄入量,以保持每日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相对稳定。同时,食用菠萝后应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等,一般建议在食用菠萝后30分钟-1小时左右进行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血糖的消耗,降低血糖升高的幅度。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患者食用菠萝需要更加谨慎。由于儿童的饮食控制和血糖监测相对不如成人方便,所以儿童糖尿病患者食用菠萝时,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要严格控制食用量,并且食用后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同时要注意选择新鲜、成熟度适中的菠萝,避免食用过生或过熟的菠萝影响血糖和口感。 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可能性较大,如心血管疾病等。在食用菠萝时,除了关注血糖变化外,还要注意菠萝的摄入量。因为老年患者的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过多食用菠萝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同时,老年患者在监测血糖时要注意观察自身有无因血糖波动导致的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以便及时调整。 总之,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菠萝,但需要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严格控制食用量,并注意监测血糖、合理搭配饮食和适当运动,特殊人群更要谨慎对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2025-10-28 14:06:14 -
甲亢禁止吃的十大食物
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会因碘参与甲状腺激素合成而加重甲亢症状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会刺激神经系统或引起应激反应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要禁忌,咖啡和浓茶因含兴奋成分会加快心率或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加重甲亢病情需远离。 一、含碘丰富的食物 1.海带:海带是典型的高碘食物,每100克海带中碘含量可高达36240微克。甲亢患者摄入过多碘会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加重甲亢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甲亢患者,如儿童甲亢患者,同样需要严格限制海带摄入,因为儿童甲状腺对碘的敏感性更高,过多碘摄入会对其甲状腺功能产生更明显的不良影响;成年女性甲亢患者也需避免大量食用海带,以免病情波动。 2.紫菜:紫菜的碘含量也较高,每100克紫菜中碘含量约为4323微克。甲亢患者食用紫菜后,碘会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进一步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无论是年轻甲亢患者还是老年甲亢患者,都应远离紫菜这类高碘食物,老年甲亢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甲状腺功能调节能力下降,更需严格控制碘摄入。 二、辛辣刺激性食物 1.辣椒:辣椒中的辣椒素等成分会刺激神经系统,使机体处于兴奋状态,而甲亢患者本身就存在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心悸、手抖等,食用辣椒会加重这种兴奋症状,导致病情加重。不同性别甲亢患者均应避免食用辣椒,男性甲亢患者同样可能因食用辣椒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相关症状加重的情况;对于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甲亢患者,更要注意避免食用辣椒,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与辣椒的刺激作用叠加,会对病情产生更不利影响。 2.花椒:花椒属于辛辣刺激性调料,甲亢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进一步增多。在日常生活中,甲亢患者应避免在烹饪中使用花椒,无论是家庭烹饪还是在外就餐,都要留意食物中是否含有花椒成分;对于患有甲亢且同时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食用花椒可能会加重胃肠道刺激,所以这类患者更要严格禁忌花椒。 三、咖啡和浓茶 1.咖啡: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会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快心率,而甲亢患者本身心率就较快,食用咖啡后会使心率进一步加快,加重心悸等症状。青少年甲亢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中枢神经系统对咖啡因更为敏感,大量饮用咖啡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病情控制;孕妇甲亢患者也不能饮用咖啡,因为咖啡因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健康。 2.浓茶:浓茶中含有的茶碱等成分也具有兴奋作用,会刺激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导致甲亢病情加重。老年甲亢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相对较弱,饮用浓茶后可能会出现更明显的不适症状,如心慌、失眠等;患有甲亢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饮用浓茶会加重心律失常的程度,所以这类患者必须禁忌浓茶。
2025-10-28 14:05:29 -
软骨病的病因
软骨病的病因包括维生素D缺乏相关(日照不足致内源性合成少、摄入不足)、钙磷代谢相关(钙磷摄入比例不当、肠道吸收障碍)、疾病及药物影响相关(肝肾疾病影响维生素D活化及羟化、某些药物干扰维生素D代谢或钙磷利用)。 一、维生素D缺乏相关病因 1.日照不足: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若日常日照时间短或处于日照不足环境(如长期室内工作、冬季日照时间短等),会导致内源性维生素D合成减少。儿童若户外活动少且未及时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更易因日照不足引发软骨病。对于婴幼儿,其皮肤薄嫩,经紫外线照射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相对较弱,若家长未带孩子适当晒太阳,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进而引发软骨病。 2.摄入不足: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有限,如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若纯母乳喂养且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婴儿易缺乏维生素D。年长儿若饮食中缺乏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动物肝脏等),也可能导致维生素D摄入不足。在一些特殊生活方式下,如素食者长期不摄入动物性食物,也会因维生素D摄入不足增加患软骨病风险。 二、钙磷代谢相关病因 1.钙磷摄入比例不当:正常情况下,钙磷需维持一定比例才能保证骨骼正常矿化。若饮食中钙磷比例失调,例如长期摄入高磷低钙食物,会影响钙磷在体内的代谢及骨骼的矿化过程,从而增加软骨病发生风险。比如一些加工食品中磷含量较高,若长期大量食用而钙摄入不足,就可能干扰钙磷代谢,影响骨骼健康。 2.肠道吸收障碍:某些胃肠道疾病会影响钙磷的吸收,如慢性腹泻、胃肠道手术后等。肠道疾病会破坏肠道黏膜结构或影响消化酶的分泌,进而阻碍钙磷的吸收利用。例如患有克罗恩病的患儿,其肠道黏膜受损,钙磷吸收功能下降,长期可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软骨病。 三、疾病及药物影响病因 1.肝肾疾病:肝脏是维生素D活化的重要场所,肾脏是活化维生素D的关键器官。当患有肝脏疾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时,会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过程;肾脏疾病(如肾小管酸中毒)会影响维生素D的羟化过程,导致体内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不足,进而影响钙磷代谢,引发软骨病。对于患有肝肾疾病的儿童,由于其肝肾功能异常,维生素D的代谢和钙磷的调节机制受到破坏,更容易出现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 2.药物影响:某些药物会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或钙磷的利用。例如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可诱导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加速维生素D的代谢,使其在体内的有效浓度降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并增加钙的排泄,从而影响钙磷代谢,增加软骨病发生风险。在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中,需要密切关注钙磷代谢情况,以预防软骨病的发生。
2025-10-28 14:0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