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王红主任医师(104)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王红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糖尿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的诊治;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及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诊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及高血钙的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红,女,主任医师,本科毕业于河北张家口医学院医疗系。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年。圆满完成了内科急诊、呼吸科、消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的多次轮转培训,工作经验丰富。长期担任北医学生、轮转医师的教学工作。晋升为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8年。出门诊同时负责住院病人的管理。1992年开始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断治疗,特别是在糖尿病、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甲状腺疾病、痛风等常见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较多的临床经验。中华类杂志发表论著2篇。 在新街口社区举行的糖尿病患者教育中,每年作为主讲3次,受到糖尿病患者的欢迎。每年完成北京大学医学部实习医师的临床带教及小讲课任务,2003年被评为北京积水潭医院优秀教师。

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的诊治;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及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诊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及高血钙的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诊治。展开
  • 甲亢病人,在长期药物治疗的时候,身上出现浮肿和解大便困难,怎么办

    甲亢病人长期药物治疗出现身上浮肿,可能与药物副作用、甲状腺功能控制不佳有关,需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注意休息、低盐饮食;出现解大便困难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等有关,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运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用缓泻剂,同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及时就医做全面评估与相应处理。 一、身上浮肿的相关分析与应对 (一)可能原因及机制 甲亢患者长期药物治疗出现浮肿可能与药物副作用、甲状腺功能控制不佳等有关。例如抗甲状腺药物可能引起水钠潴留相关的浮肿情况。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代谢等多方面有调节作用,当甲状腺功能未得到良好控制时,也可能影响水液代谢导致浮肿。 (二)应对建议 患者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评估甲状腺功能指标等情况,可能会调整抗甲状腺药物等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要注意休息,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下肢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浮肿症状。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低盐饮食,减少钠的摄入,避免加重水钠潴留。 二、解大便困难的相关分析与应对 (一)可能原因及机制 解大便困难可能与甲亢本身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有关,甲亢时机体代谢加快,但也可能影响胃肠的蠕动功能。另外,长期药物治疗也可能对胃肠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引起便秘导致解大便困难。 (二)应对建议 患者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如菠菜、芹菜等)、水果(如香蕉、苹果等),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同时,要适量运动,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调整后解大便困难仍无改善,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一些缓泻剂,但需注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缓泻剂,避免自行滥用。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逐步增加活动量,饮食调整要循序渐进;儿童患者则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缓泻剂等。 总之,甲亢病人长期药物治疗出现身上浮肿和解大便困难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评估和相应处理,同时根据自身年龄、身体状况等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等。

    2025-10-17 10:50:23
  • 甲状腺结节有哪些治疗方法

    甲状腺结节的观察随访适用于经评估为良性且无明显临床症状、无恶性特征者定期行超声检查监测并留意症状变化儿童需更审慎评估孕妇要考量妊娠影响;手术治疗用于判定为恶性、结节较大压迫引发症状或合并甲亢药物治疗欠佳等情况,术前全面评估全身状况老年患者关注基础疾病儿童兼顾生长发育;消融治疗适用于结节较小、有症状但不愿或无法耐受手术者借助局部高温使组织坏死吸收治疗后定期随访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药物治疗针对由甲亢导致的结节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着重针对病因监测不良反应儿童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准则监测相关指标。 一、观察随访:适用于经评估为良性且无明显临床症状、无恶性特征的甲状腺结节,需定期(通常每3~6个月)行超声检查监测结节大小、形态等变化,同时留意患者有无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变化。对于儿童群体,因其甲状腺结节恶性概率相对较高,需更为审慎评估;孕妇则要考量妊娠对甲状腺功能及结节的影响,定期产检时同步关注甲状腺相关指标。二、手术治疗:当甲状腺结节被判定为恶性(例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提示恶性)、结节较大压迫气管食管引发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等症状、结节合并甲亢经药物等治疗效果欠佳时可考虑手术。手术方式包含甲状腺叶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等,手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尤其老年患者要关注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情况,儿童实施手术需兼顾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三、消融治疗:涵盖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适用于结节较小、有症状但不愿接受手术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借助局部高温使结节组织坏死吸收,治疗后需定期随访观察结节消融状况及甲状腺功能变化,对于存在出血倾向等特殊人群需谨慎开展评估。四、药物治疗:针对由甲亢导致的甲状腺结节可运用抗甲状腺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着重针对病因,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等,儿童使用抗甲状腺药物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准则,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生长发育指标。

    2025-10-17 10:49:02
  • 甲状腺结节2.2cm消失了会不会复发

    甲状腺结节2.2cm消失后仍有复发可能,其复发与结节性质、病因(生活方式、饮食因素)、个体差异(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相关,要降低复发风险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定期检查,特殊人群需密切监测甲状腺状况以综合管理降低复发可能性。 影响复发的因素 病因方面: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增加结节复发风险。例如长期精神高度紧张的人群,体内激素调节紊乱,可能促使甲状腺结节复发。 饮食因素:碘摄入异常与甲状腺结节复发有关。碘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甲状腺状态,如长期高碘饮食可能刺激甲状腺组织,导致结节复发;而碘摄入不足也可能引发甲状腺相关病变,增加复发几率。 个体差异方面: 年龄:儿童和老年人相对来说甲状腺功能调节等方面与中青年有差异,儿童甲状腺处于发育阶段,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都可能影响甲状腺结节复发情况。比如老年人体质较弱,身体修复和调节能力相对较差,甲状腺结节复发后可能更难恢复。 性别:女性由于内分泌特点,在月经周期、孕期、哺乳期等不同生理阶段,甲状腺功能波动较大,相对男性可能有更高的甲状腺结节复发风险。例如孕期女性体内激素变化明显,可能使原本消失的甲状腺结节有复发可能。 病史方面: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其自身甲状腺相关基因等可能存在一定易感性,甲状腺结节复发可能性相对较高。比如家族中有多人患甲状腺结节疾病,个体患甲状腺结节后即使消失,复发概率也比无家族史者高。 要降低甲状腺结节复发风险,需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定期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如甲状腺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复发情况并及时处理。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要关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变化,女性在特殊生理阶段更要密切监测甲状腺状况,老年人则要注重整体身体状况对甲状腺的影响,通过综合管理来降低甲状腺结节复发的可能性。

    2025-10-17 10:46:42
  • 甲亢肝脏损害好恢复吗

    甲亢肝脏损害的恢复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甲亢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有效、个体差异等,儿童患者因生长发育阶段肝脏代偿和修复能力较强但也需及时规范治疗,老年患者因多合并基础疾病恢复更复杂,关键是早期发现甲亢并及时有效控制病情,考虑个体和特殊人群特点促进肝脏损害良好恢复。 影响恢复的因素 甲亢病情严重程度:甲亢病情越重,对肝脏的损害往往越明显,恢复所需时间可能越长。例如,重度甲亢患者出现肝脏损害时,若不及时控制甲亢,肝脏功能恢复会较为缓慢。 治疗是否及时有效:及时采用规范的抗甲亢治疗,如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等,能够使甲状腺功能尽快恢复正常,从而为肝脏损害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若治疗延误,肝脏损害可能从可逆性向不可逆性发展,影响恢复。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存在差异,比如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年轻、基础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相对更有利于甲亢肝脏损害的恢复;而老年患者或本身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肝脏损害恢复可能相对较慢。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甲亢患者出现肝脏损害时,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脏的代偿能力和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及时规范治疗甲亢,以减少肝脏损害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甲状腺功能和肝脏功能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在控制甲亢的同时,促进肝脏损害的良好恢复。 老年患者:老年甲亢患者肝脏损害恢复相对较复杂。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会增加肝脏损害恢复的难度。治疗甲亢时需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对肝脏功能的监测,注意药物对肝脏可能产生的影响,采取措施尽量保障肝脏损害能够较好恢复。 总之,甲亢肝脏损害的恢复情况因人而异,关键在于早期发现甲亢并及时、有效控制病情,同时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特殊人群的特点,以促进肝脏损害的良好恢复。

    2025-10-17 10:45:23
  • 早期治疗甲亢有什么方法

    甲亢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有抗甲状腺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放射性碘治疗利用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可能致永久性甲减;手术治疗有相应适应证及并发症,需充分准备;生活方式调整包括休息活动和饮食方面,儿童患者治疗需谨慎且注意营养等。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可用于缓解甲亢所致的心悸、手抖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尤其适用于甲亢危象的辅助治疗以及手术前的准备,能迅速减轻症状,但不能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放射性碘治疗 原理:利用放射性碘被甲状腺摄取后释放出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细胞,减少甲状腺激素的产生。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药物过敏、甲亢复发等情况。但放射性碘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甲减,需终身补充甲状腺激素,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女性患者需谨慎,一般建议治疗后6个月再考虑妊娠。青少年患者通常不首选放射性碘治疗,因为可能影响甲状腺发育及未来生长等。 手术治疗 适应证:甲状腺肿大显著,有压迫症状;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或停药复发,或不能坚持服药者;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包括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手术前需进行充分的药物准备,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心率控制在90次/分以下等。对于儿童甲亢患者,手术治疗需非常谨慎,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因为手术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等产生一定影响。 生活方式调整 休息与活动:甲亢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但也可适当进行一些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加重甲亢症状。 饮食: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但要避免摄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儿童患者的饮食要保证营养均衡,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同时严格控制碘的摄入。

    2025-10-17 10:44:2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