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女,主任医师,本科毕业于河北张家口医学院医疗系。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年。圆满完成了内科急诊、呼吸科、消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的多次轮转培训,工作经验丰富。长期担任北医学生、轮转医师的教学工作。晋升为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8年。出门诊同时负责住院病人的管理。1992年开始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断治疗,特别是在糖尿病、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甲状腺疾病、痛风等常见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较多的临床经验。中华类杂志发表论著2篇。 在新街口社区举行的糖尿病患者教育中,每年作为主讲3次,受到糖尿病患者的欢迎。每年完成北京大学医学部实习医师的临床带教及小讲课任务,2003年被评为北京积水潭医院优秀教师。
展开- 
                        
什么会引起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诱因包括遗传因素致脂质代谢紊乱、生活方式上长期摄入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及过量甜食、运动不足、长期大量饮酒,疾病方面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甲减、糖尿病)、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药物因素如长期用糖皮质激素,特殊人群中老年人代谢减退、绝经后女性雌激素下降、儿童青少年不良饮食与缺乏运动易引发。 一、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疾病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进而引发高脂血症,例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存在明确家族遗传史,其基因缺陷会影响脂质代谢相关蛋白的功能,使得脂质清除或合成异常,从而导致血脂升高。 二、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因素:长期摄入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是重要诱因,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会使体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成分含量增加;同时,长期过量摄入甜食也可能间接影响脂质代谢,导致高脂血症发生。 2.运动因素:运动量不足会使脂质不能及时被消耗,在体内堆积,从而引发高脂血症。例如长期久坐、缺乏规律体育锻炼的人群,脂质代谢效率降低,血脂易异常升高。 3.饮酒因素:长期大量饮酒会干扰脂质代谢过程,影响脂蛋白的合成、代谢等,增加高脂血症的发病风险。 三、疾病因素 1.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因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脂质代谢,导致血脂升高;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机体对糖、脂等物质的代谢调节紊乱,常合并高脂血症。 2.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量蛋白尿会导致体内脂蛋白丢失异常,同时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进而引起血脂水平显著升高。 四、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可诱发高脂血症,例如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会干扰脂质代谢的多个环节,包括影响脂肪分解、脂蛋白合成等,从而使血脂水平升高。 五、特殊人群特点 1.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代谢功能减退,脂质代谢效率降低,更容易出现脂质代谢紊乱,引发高脂血症。 2.女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脂质代谢失衡,使得高脂血症的发病风险增加。 3.儿童青少年:若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糖、高脂饮食)且缺乏运动,也可能逐渐出现血脂异常,长期发展可能引发高脂血症。
2025-10-28 12:49:01 - 
                        
木糖醇升血糖吗
木糖醇升血糖幅度相对较小,其代谢不依赖胰岛素,健康人摄入后血糖升高低于葡萄糖;糖尿病患者适量摄入一般不致血糖急剧升高但也不能大量;儿童和老年人摄入也需适度,不同人群应合理对待木糖醇摄入。 一、木糖醇的代谢特点 木糖醇在体内代谢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它主要是在肝脏中被代谢。研究表明,木糖醇代谢产生的能量比葡萄糖少,每克木糖醇提供约2.4千卡能量,而每克葡萄糖提供约4千卡能量。 二、对血糖的影响表现 1.健康人群:正常健康人摄入木糖醇后,血糖升高的程度明显低于葡萄糖。有研究显示,健康人食用含木糖醇的食品后,血糖峰值和血糖曲线下面积均显著低于食用等量葡萄糖的情况。这是因为木糖醇在肠道的吸收速度较慢,且代谢途径与葡萄糖不同,不会像葡萄糖那样迅速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 2.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患者,木糖醇对血糖的影响也有其特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机制存在障碍,但木糖醇代谢不依赖胰岛素,所以适量摄入木糖醇一般不会像葡萄糖那样导致血糖急剧升高。然而,糖尿病患者也不能无限制地摄入木糖醇,因为木糖醇在体内过多积累可能会转化为脂肪等其他物质,长期大量摄入仍可能对代谢产生一定影响。例如,部分研究发现,长期大量食用含木糖醇的食品,可能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等代谢指标产生一定间接影响,但这种影响相对葡萄糖来说要小很多。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代谢系统尚不完善,但正常情况下适量摄入含木糖醇的食品一般不会导致明显血糖升高。不过,由于儿童的饮食平衡需要关注,过多摄入含木糖醇的食品可能会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所以应适量食用。同时,要注意选择正规的含木糖醇食品,避免因食品质量问题引发其他健康风险。 2.老年人:老年人的代谢功能有所减退,在摄入木糖醇时也需要适度。虽然木糖醇升血糖幅度小,但老年人如果本身有代谢相关疾病,如合并有高血脂等情况,大量摄入木糖醇可能会对代谢产生一定综合影响,所以老年人食用含木糖醇食品也应适量,并关注自身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 总之,木糖醇升血糖的程度相对较低,但也不能过量摄入,不同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对待木糖醇的摄入。
2025-10-28 12:48:02 - 
                        
治疗甲亢需要多少钱
甲亢治疗费用受治疗方式、地区差异、患者个体病情及特殊人群影响,药物治疗需长期服药累积费用因时长和价格波动,放射性碘治疗一次有几千元左右且存后续甲减治疗风险,手术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孕妇、儿童、有既往病史患者因自身情况费用有别,具体需在医疗机构详询。 一、药物治疗费用 药物治疗是甲亢常见的初始治疗方式,常用药物如甲巯咪唑等。一般来说,一个月的药物费用大致在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但需长期服药,通常需持续1-2年甚至更长时间,总体累积费用会因服药时长及药物价格波动而有所不同。不同地区的药品价格存在差异,经济发达地区药物可能相对贵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相对便宜。 二、放射性碘治疗费用 放射性碘治疗一次的费用约在几千元左右。该治疗方式是利用放射性碘被甲状腺摄取后释放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来治疗甲亢,但存在引发甲减等并发症的风险,若后续需治疗甲减则会产生额外费用。不同地区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有别,会影响具体费用。 三、手术治疗费用 手术治疗甲亢的费用相对较高,包含术前各项检查费用、手术费用以及术后护理等费用,一般可能在万元左右。手术治疗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明显有压迫症状或怀疑恶性病变等情况,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术前检查项目及手术复杂程度不同,也会导致费用有所差异。 四、特殊人群费用差异 孕妇:治疗甲亢需谨慎选择药物,因部分抗甲亢药物可能影响胎儿,需选用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这可能使药物费用有所增加,且需更频繁监测孕妇及胎儿状况,产生额外检查费用。 儿童:儿童患甲亢时治疗需考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治疗方案选择需更谨慎,若选择放射性碘治疗需严格评估风险,手术治疗也需充分考量儿童身体特点,费用会因治疗方案的特殊性而与成人有所不同,比如儿童用药剂量需精准调整,可能影响药物费用及整体治疗成本。 有既往病史患者:若甲亢复发或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治疗方案可能调整,如复发患者可能需更换治疗方式或增加额外检查项目等,会导致费用较初治患者有所增加。 总体而言,治疗甲亢的费用受治疗方式、地区差异、患者个体病情及特殊人群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具体费用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医疗机构详细咨询。
2025-10-28 12:47:07 - 
                        
随机血糖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随时测定的血糖值正常人随机血糖正常值范围一般小于毫摩尔每升孕妇随机血糖要求更严格一般小于毫摩尔每升超且伴相关症状需高度怀疑妊娠糖尿病老年人随机血糖正常范围与一般人群相近但患其他慢性病时血糖控制目标可能不同儿童随机血糖正常范围与成人有所不同评估时需结合年龄体型等因素异常时需考虑多种因素必要时进一步检查。 随机血糖是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随时测定的血糖值。正常人的随机血糖正常值范围一般是小于7.8mmol/L。 特殊人群情况 孕妇:孕妇的随机血糖要求更为严格,一般来说,孕妇随机血糖应小于11.1mmol/L。如果孕妇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同时伴有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等糖尿病症状,需高度怀疑患有妊娠糖尿病,应进一步进行糖耐量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因为妊娠糖尿病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增加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感染等风险,还可能导致胎儿过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等问题。 老年人:老年人的随机血糖正常范围与一般人群相近,通常小于7.8mmol/L,但老年人在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时,血糖控制目标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过于严格地控制血糖可能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进而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此时随机血糖控制在小于10mmol/L左右可能更为合适,但具体还需根据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并发症情况等由医生综合判断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儿童:儿童随机血糖的正常范围与成人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儿童随机血糖也应小于7.8mmol/L。但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血糖代谢特点与成人不同,在评估儿童血糖情况时,还需结合儿童的年龄、体型等因素。如果儿童随机血糖异常,也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近期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必要时需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或其他血糖代谢异常的情况。例如,对于肥胖的儿童,随机血糖异常时更应警惕胰岛素抵抗等问题,需要综合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等。
2025-10-28 12:45:49 - 
                        
尿酸高吃什么药效果好
尿酸高治疗药物分抑制尿酸合成的别嘌醇(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儿童一般不优先用)和非布司他(肾功能轻中度不全相对友好儿童安全性有效性数据少需严评)及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适用严重肾功能不全禁用儿童一般不适用),选药需综合患者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多因素,非药物干预如低嘌呤饮食等是基础措施,单纯非药物不能控尿酸再考虑药物治疗。 一、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 1.别嘌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或不适合使用排尿酸药物者,但对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因为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排泄,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药物蓄积,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对于儿童,由于其药代动力学与成人不同且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相对有限,一般不优先使用,除非有明确适应证且经严格评估。 2.非布司他:同样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其选择性更高,对肾功能不全患者(轻、中度)相对友好,因为它的代谢途径与别嘌醇不同。但在使用时仍需考虑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对于肝功能严重受损者也需谨慎。儿童使用非布司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较少,应避免低龄儿童使用,如有需要,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进行。 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1.苯溴马隆: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适用于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但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因为其依赖肾功能来发挥排尿酸作用,肾功能不全时使用可能无法有效排尿酸且增加肾脏负担。儿童一般不适用苯溴马隆,因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对其肾功能等影响不明确,应避免使用。 在选择尿酸高的治疗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肾功能、肝功能等多方面因素。例如,对于女性患者,可能需要更关注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因为部分药物在女性中的代谢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肝肾功能可能减退,在选择药物时要更加谨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非药物干预如低嘌呤饮食、适量运动等在尿酸高的管理中也非常重要,应作为基础措施先进行尝试,若单纯非药物干预不能有效控制尿酸,再考虑药物治疗。
2025-10-28 12:4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