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女,主任医师,本科毕业于河北张家口医学院医疗系。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年。圆满完成了内科急诊、呼吸科、消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的多次轮转培训,工作经验丰富。长期担任北医学生、轮转医师的教学工作。晋升为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8年。出门诊同时负责住院病人的管理。1992年开始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断治疗,特别是在糖尿病、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甲状腺疾病、痛风等常见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较多的临床经验。中华类杂志发表论著2篇。 在新街口社区举行的糖尿病患者教育中,每年作为主讲3次,受到糖尿病患者的欢迎。每年完成北京大学医学部实习医师的临床带教及小讲课任务,2003年被评为北京积水潭医院优秀教师。
展开-
血糖高一日三餐怎么吃
主食应选低GI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等并控量,副食要搭配优质蛋白及多量膳食纤维蔬菜,加餐可选低GI食物,合并肾病者按肾功能调蛋白摄入,老年人食物宜软烂易消化且餐量适中,烹饪需少油少盐并合理用调料。 一、主食选择与搭配 1.低GI碳水化合物优先:选择全谷物、杂豆类等低升糖指数(GI)食物,如燕麦、糙米、红豆、绿豆等。以早餐为例,可食用50~75克燕麦片煮成的粥,或半个玉米搭配100克左右糙米饭,此类食物消化吸收缓慢,能避免血糖快速升高。 2.控制每餐主食量:每餐主食量一般成人可控制在100~150克(生重),根据个人情况(如体力活动量、血糖控制情况等)调整,遵循定时定量原则,维持血糖稳定。 二、副食搭配要点 1.优质蛋白摄入:优选鸡胸肉、鱼虾、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如午餐可搭配100克左右清蒸鱼,晚餐可选1个鸡蛋或50克左右豆腐,蛋白质摄入约占每日总热量的15%~20%,有助于维持身体代谢平衡。 2.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绿叶菜如菠菜、西兰花、芹菜等是理想选择,每餐蔬菜摄入量建议达到200~300克。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且热量低,有利于血糖控制。 三、加餐注意事项 1.选择低GI加餐食物:两餐之间可适当加餐,可选无糖坚果(10颗左右)或中等大小苹果(约150克)等低GI食物,避免加餐后血糖大幅波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合并肾病患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量,遵循医生建议控制优质蛋白摄入总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2.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食物宜做得软烂易消化,如将蔬菜切碎、肉类炖煮至软烂,同时注意餐量不宜过大,防止消化不良影响血糖控制。 五、烹饪方式与调料选择 1.少油少盐烹饪:采用清蒸、水煮、清炒等方式,避免油炸、红烧等高油高盐做法,每日烹调用油建议控制在25克以内,食盐不超过5克,减少对血压和血糖的不良影响。 2.合理使用调料:可适当使用醋、葱姜蒜等调味,增加食物风味,减少对盐和糖的依赖。
2025-10-28 12:30:05 -
糖尿病患者喝桑叶茶可以降血糖吗
桑叶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以延缓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从而一定程度降餐后血糖但人体临床研究证据待完善,不能替代正规降糖治疗且个体差异影响效果,饮用需适度,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及正接受正规降糖治疗者需谨慎并密切监测血糖。 一、桑叶茶对血糖的潜在影响及科学依据 多项科学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1-脱氧野尻霉素(DNJ)、黄酮类化合物等。其中,DNJ能够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该酶可分解碳水化合物为葡萄糖,抑制其活性后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餐后血糖升高幅度。例如,部分动物实验显示,给予高血糖模型动物桑叶提取物后,其血糖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但需注意,此类研究多为实验性,人体临床研究虽有相关探索,但证据强度仍需进一步完善。 二、桑叶茶降血糖的局限性 1.不能替代正规降糖治疗: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仅依靠饮用桑叶茶可达到有效且稳定的降血糖效果,糖尿病患者需遵循正规医疗方案,如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具体药物需遵医嘱)、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等,桑叶茶不能替代这些核心的降糖措施。 2.个体差异影响效果:不同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血糖控制基础等存在差异,饮用桑叶茶对血糖的影响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饮用后血糖略有波动,但难以达到显著且持续的降糖作用。 三、糖尿病患者饮用桑叶茶的注意事项 1.饮用需适度:不宜大量长期饮用桑叶茶,过量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等问题。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适量饮用,观察自身血糖变化情况。 2.特殊人群谨慎使用: 孕妇:目前缺乏孕妇饮用桑叶茶对母婴安全影响的充分研究证据,为避免潜在风险,孕妇应谨慎饮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此类患者代谢功能可能受损,饮用桑叶茶后其成分代谢可能加重肝肾负担,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决定是否饮用。 正在接受正规降糖治疗的患者:饮用桑叶茶时需密切监测血糖,因为其可能与降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血糖控制效果,需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28 12:29:13 -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共同症状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均会影响肌肉、心血管和消化系统。低钾血症致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出现肌肉无力等,心血管方面致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消化系统致胃肠蠕动减慢出现相关症状;高钾血症早期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有感觉异常等,后致肌肉无力等,心血管方面致心电图改变、严重心律失常,消化系统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相关表现,且不同人群对钾离子异常的反应有差异。 心血管方面症状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两者都可能引发心律失常。低钾血症时,心电图可表现为T波低平、U波增高,还可能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这是由于低钾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导致心肌细胞的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发生改变。高钾血症时,心电图最初可表现为T波高尖,随着血钾进一步升高,可出现QRS波增宽、PR间期延长等,严重时可发生心脏骤停等严重心律失常。高钾主要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复极过程等,从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其心血管系统对钾离子异常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比如,老年人可能本身存在心脏基础疾病,钾离子异常时更容易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女性在某些特殊生理时期,如妊娠期等,钾离子代谢可能会有变化,对钾离子异常的耐受能力可能与非妊娠期有所不同;有冠心病、心肌病等病史的患者,钾离子异常时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更高。 消化系统方面症状 两者均可能影响消化系统。低钾血症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这是因为低钾可使胃肠蠕动减慢。例如,研究发现低钾血症时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性降低,导致蠕动减弱,进而出现上述消化系统症状。高钾血症患者也可能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表现,这是因为高钾可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酗酒者,其钾离子代谢可能受到影响,更容易出现钾离子异常相关的消化系统症状;有消化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胃溃疡、胃炎等,钾离子异常时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加重,需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处理。
2025-10-28 12:28:24 -
甲亢必须治疗吗
甲亢多数情况下需治疗,不治疗会致甲状腺危象、心血管等系统出现问题,孕妇甲亢需谨慎选治疗方式并监测,儿童甲亢要考虑药物对发育影响,老年甲亢需评估脏器功能选温和治疗方式。 一、甲亢多数情况下需治疗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通常需要治疗,若不进行规范治疗,可能引发诸多严重后果。从科学研究角度,未经治疗的甲亢患者发生甲状腺危象的风险显著增加,甲状腺危象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可导致高热、大汗、心动过速等严重临床表现,死亡率较高;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甲亢会使患者心脏负担加重,长期可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相关研究显示,未治疗甲亢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接受规范治疗者;骨骼系统方面,甲亢会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生殖系统方面,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不孕等,男性患者可能有性功能减退等问题,这些都有大量临床研究数据支持甲亢需要积极干预治疗。 二、特殊人群: 孕妇甲亢:孕妇:甲亢需谨慎选择治疗方式,抗甲状腺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所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一般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孕妇甲状腺功能及:胎儿发育情况,因为甲亢未控制好可能导致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有相关产科与内分泌联合研究表明规范管理孕妇甲亢可改善:妊娠预后。 儿童甲亢: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考虑合适的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需密切监测儿童的甲状腺功能、生长指标等,因为儿童甲亢若未有效控制,会影响身高、智力等发育,有儿科内分泌:研究强调儿童甲亢规范治疗对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老年甲亢患者:老年患者多伴有脏器功能减退,治疗时:需评估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方式,如放射性碘治疗要谨慎评估,因为老年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风险需重点考量,有老年医学与内分泌联合研究提示老年甲亢患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可在控制病情同时保障生活质量。
2025-10-28 12:27:46 -
国家唯一承认的减肥药
我国批准的正规减肥药主要为奥利司他,其通过特异性抑制胃肠道脂肪酶减少脂肪吸收来减重,适用于体重指数≥24的成人超重或肥胖人群,儿童不建议用、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不建议用,有基础病史者需经医生评估谨慎用,单纯依赖奥利司他不行,要以健康生活方式为基础,保持均衡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减少高油高糖高脂食物并坚持适量运动,药物需在健康生活方式基础上由医生依据个体情况合理选用。 一、国家承认的正规减肥药——奥利司他 我国批准的正规减肥药主要为奥利司他,它通过特异性抑制胃肠道脂肪酶,阻止甘油三酯水解为可吸收的游离脂肪酸和单酰基甘油,减少脂肪吸收来发挥减轻体重作用,此机制有临床研究支撑,多项试验证实其能辅助超重或肥胖人群控制体重。 二、奥利司他使用相关注意事项 (一)适用人群 适用于体重指数(BMI)≥24的成人超重或肥胖人群,BMI计算公式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依此指标筛选合适用药人群。 (二)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由于儿童生长发育未完全,目前不建议使用奥利司他减肥,应优先通过合理饮食与适当运动等非药物干预促进健康成长。 孕妇:奥利司他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故孕妇禁用该药物,因药物成分可能经胎盘干扰胎儿正常发育进程。 哺乳期妇女:缺乏哺乳期妇女使用奥利司他的安全性数据,为避免对婴儿潜在风险,哺乳期妇女不建议使用。 有基础病史人群:患有肝胆疾病者,奥利司他主要经肝脏代谢,此类人群肝脏代谢功能可能存在问题,使用药物可能加重肝脏负担,需经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 三、减肥的综合干预 单纯依赖奥利司他无法完全解决肥胖问题,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础。需保持均衡饮食,控制每日热量摄入,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减少高油、高糖、高脂食物摄取;同时坚持适量运动,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慢跑等),运动可增加能量消耗,药物治疗需在健康生活方式基础上,由医生依据个体情况合理选用。
2025-10-28 12:2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