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糖尿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的诊治;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及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诊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及高血钙的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红,女,主任医师,本科毕业于河北张家口医学院医疗系。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年。圆满完成了内科急诊、呼吸科、消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的多次轮转培训,工作经验丰富。长期担任北医学生、轮转医师的教学工作。晋升为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8年。出门诊同时负责住院病人的管理。1992年开始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断治疗,特别是在糖尿病、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甲状腺疾病、痛风等常见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较多的临床经验。中华类杂志发表论著2篇。 在新街口社区举行的糖尿病患者教育中,每年作为主讲3次,受到糖尿病患者的欢迎。每年完成北京大学医学部实习医师的临床带教及小讲课任务,2003年被评为北京积水潭医院优秀教师。

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的诊治;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及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诊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及高血钙的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诊治。展开
  • 内分泌失调会瘦吗

    内分泌失调是否会瘦因类型而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可能致消瘦,部分激素分泌异常情况一般不致消瘦,体重异常时应及时就医查因并采取个性化诊疗。 一、可能导致消瘦的内分泌失调情况 1.甲状腺功能亢进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见于中青年。 性别影响: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发病机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患者会出现代谢亢进、消耗增加,表现为食欲亢进但体重下降,还常伴有怕热、多汗、心慌、手抖、烦躁易怒等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基础代谢率显著升高,能量消耗加快,如果摄入的能量不能满足机体高代谢状态下的需求,就会导致体重减轻。 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年龄方面: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 性别差异: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 发病机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患者可出现体重减轻、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同时还可能伴有皮肤色素沉着、低血压、低血糖等症状。如相关研究显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由于糖皮质激素缺乏,机体的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减弱,从而引起体重下降。 二、一般不会导致消瘦的内分泌失调情况 1.部分激素分泌异常情况 年龄与性别:一些内分泌失调情况与年龄、性别关系不紧密。例如,单纯的生长激素缺乏症在儿童期发病时主要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材矮小,但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消瘦;而泌乳素瘤,其发病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相关性,多见于育龄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泌乳、不孕等,体重通常无明显变化,除非同时合并有其他代谢异常情况,但这并非泌乳素瘤本身直接导致消瘦的典型表现。 发病机制:生长激素缺乏症主要是影响了生长激素对骨骼、肌肉等组织的生长促进作用,而对代谢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泌乳素瘤主要是泌乳素分泌异常升高,影响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主要引起生殖内分泌相关的症状,一般不会导致机体代谢明显紊乱而出现消瘦。 内分泌失调是否会瘦需具体分析不同内分泌失调类型,当出现体重异常变化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内分泌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都需要综合考虑其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2025-10-20 13:27:05
  • 孕前促甲状腺素高的症状有哪些

    促甲状腺素高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引发代谢率降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多方面症状,育龄期女性需重视,生活中要注意作息、营养均衡及碘摄入,备孕时要监测调整甲状腺功能。 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记忆力减退:甲状腺素对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尤其是近期记忆力减退较为明显,患者可能会经常忘记近期发生的事情、刚说过的话等。 情绪异常:可出现抑郁情绪,这与甲状腺素水平降低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有关。患者可能表现出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不愿与人交流等。 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 心率减慢:甲状腺素能维持正常的心率和心脏收缩力,促甲状腺素高导致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时,心脏功能会受到影响,心率会减慢,患者可能自觉心跳不如以往有力,心跳次数减少。 血压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这是因为代谢率降低,心脏输出量减少,血管阻力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食欲减退:由于代谢率降低,胃肠道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进食量较以往减少。 便秘:胃肠道蠕动减慢还会导致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出现便秘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排便。 生殖系统相关症状 月经紊乱:对于育龄期女性,促甲状腺素高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月经周期改变,如月经周期延长、月经量增多或减少等。长期的月经紊乱可能会影响受孕几率。 影响妊娠结局:如果孕前促甲状腺素高未得到有效控制,怀孕后可能会增加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的发育。 特殊人群方面,育龄期女性如果发现孕前促甲状腺素高,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评估和治疗。因为对于这部分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还会对妊娠产生重要影响。在生活方式上,要注意保持健康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尤其是保证碘的合理摄入,但要避免碘摄入过量或不足,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如果正在备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和调整,以确保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围内,为妊娠创造良好的身体条件。

    2025-10-20 13:26:09
  • 如何自查甲状腺肿大

    自查甲状腺肿大可从三方面进行,一是站立对镜观察颈部外观,看颈部前方有无异常隆起及两侧是否对称;二是进行吞咽动作观察,看肿胀部位随吞咽是否正常移动;三是触摸颈部,站立或坐位时用手指并拢轻柔触摸对比,注意不同人群特点,触摸判断质地等情况,若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一、观察颈部外观 1.站立对镜观察: 年龄因素:儿童观察时需家长协助,让孩子取站立位,面向镜子,头部保持正常姿势。成人则可自行面对镜子,充分暴露颈部。 观察要点:重点查看颈部前方是否有异常隆起。正常情况下颈部两侧甲状腺位置对称,大小适中。若发现颈部前方有明显的肿胀,形似蝴蝶(甲状腺的形状)的一部分,就有可能存在甲状腺肿大。 2.对比左右两侧: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熬夜、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但在自查时主要关注两侧是否对称。用双手触摸颈部两侧,感受其大小、质地是否一致。如果一侧明显比另一侧肿大,那甲状腺肿大的可能性较大。 二、进行吞咽动作观察 1.动作要领: 一般人群:吞咽适量温水或唾液,在吞咽过程中观察颈部前方肿胀部位的变化。甲状腺肿大时,随着吞咽动作,肿大的甲状腺会随吞咽上下移动,这是甲状腺肿大较为典型的表现之一。 特殊人群:儿童吞咽时可能配合度不高,家长可引导孩子多次进行吞咽动作,仔细观察颈部变化。老年人吞咽时要注意安全,可缓慢引导其吞咽,避免呛咳。 2.异常表现判断:如果吞咽时肿胀部位移动不明显或者移动方式异常,也需要警惕甲状腺肿大的可能。 三、触摸颈部判断 1.触摸方法: 正确姿势:站立或坐位,身体放松,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放在甲状软骨下方(喉结下方)的颈部位置,然后轻轻滑动触摸;同样用左手进行触摸对比。触摸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大引起疼痛或不适。 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儿童皮肤较娇嫩,触摸时更要轻柔,可先让孩子放松,从侧面轻轻接触颈部进行触摸。老年人皮肤松弛,触摸时动作要缓慢、轻柔,防止因皮肤松弛导致误判。 2.正常与异常触感:正常甲状腺触摸时质地柔软,不易触及。如果触摸到质地较硬的肿块,或者甲状腺肿大导致颈部可明显感知到肿块,且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等情况,需高度怀疑甲状腺肿大,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

    2025-10-20 13:24:33
  • 尿酸高可以吃肉吗

    尿酸高人群可以适量吃肉,需优选低嘌呤肉类,如去皮鸡肉、淡水鱼等,控制红肉摄入且注意烹饪方式,儿童和老年尿酸高人群还需根据自身情况特别调整,要合理选择肉类品种、控制摄入量并注意烹饪方式,特殊人群相应调整。 一、优选低嘌呤肉类 1.禽类:去皮鸡肉属于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鸡肉中嘌呤含量相对较低。对于尿酸高的人来说,可适量食用去皮鸡肉,如白煮鸡胸肉等,能为身体补充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2.鱼类:淡水鱼中的草鱼等属于低嘌呤鱼类,尿酸高人群可在烹饪时采用清蒸等方式食用,既摄取了鱼类的优质蛋白,又不会导致尿酸快速升高。 二、控制红肉摄入 红肉中的猪肉、牛肉等属于中嘌呤食物,虽然可以吃,但要控制量,一般每餐食用量不宜过多,比如每次食用50-100克左右,且尽量选择瘦肉部分,避免食用过多肥腻的红肉部分,因为肥肉可能会影响血脂等代谢,间接影响尿酸水平。 三、注意烹饪方式 尿酸高人群在烹饪肉类时应避免采用油炸、红烧等高油高糖的烹饪方式,建议选择清蒸、水煮等方式,这样可以减少额外热量和不良成分的摄入,降低对尿酸水平的影响。例如水煮虾,就是比较适合尿酸高人群的食用方式,既保留了虾的营养,又不会因烹饪方式不当导致尿酸升高。 四、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1.儿童尿酸高:儿童尿酸高相对较少见,多与遗传或先天性代谢疾病等有关。如果是儿童尿酸高需要吃肉,同样要遵循低嘌呤原则选择肉类,且要保证营养均衡,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肉类相关制品,如炸鸡等,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合适的饮食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代谢,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肉类及摄入量。 2.老年尿酸高:老年尿酸高人群在选择肉类时除了遵循上述原则外,还要考虑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等情况。例如对于牙齿咀嚼功能不好的老年尿酸高患者,可将肉类烹饪得更软烂些,方便食用和消化,但仍要注意嘌呤含量和摄入量。同时,老年尿酸高人群往往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选择肉类和搭配饮食时需要综合考虑,以维持整体身体状况的稳定。 总之,尿酸高的人群可以吃肉,但要合理选择肉类品种、控制摄入量并注意烹饪方式,同时特殊人群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调整。

    2025-10-20 13:23:33
  • 甲亢是不是不可以生气

    甲亢患者生气等不良情绪会加重病情波动,影响治疗效果;患者可通过心理调适(如冥想、深呼吸)和生活方式调整(如规律作息、合理运动)调节情绪;稳定情绪对甲亢病情控制至关重要,情绪管理好的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比例高、复发风险低。 甲亢患者应如何调节情绪 心理调适方面:甲亢患者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心理调节方法来缓解情绪。例如冥想,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冥想,有助于平静心态,减轻焦虑等不良情绪。研究发现,长期坚持冥想的人群,其体内与应激相关的激素水平会有所降低,对于甲亢患者来说,有利于稳定甲状腺功能相关的激素水平。还可以进行深呼吸练习,当感觉情绪激动时,立即进行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深呼吸持续几分钟,能帮助放松身体和情绪。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对稳定情绪也很重要。充足的睡眠可以让身体和心理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一般成年人需要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同时,合理的运动也是调节情绪的有效方式,如散步、瑜伽等。散步可以选择在环境优美的地方,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有助于释放压力;瑜伽通过各种体式和呼吸练习,能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对改善情绪有积极作用。不同年龄、性别的甲亢患者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儿童甲亢患者,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心理疏导,营造一个温馨、稳定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缓解因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老年甲亢患者则可以在家人的陪伴下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如园艺等,丰富生活内容,稳定情绪。 甲亢患者稳定情绪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 稳定的情绪对于甲亢患者病情的控制至关重要。当患者情绪稳定时,身体的内分泌和神经调节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有利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稳定。临床数据显示,情绪管理良好的甲亢患者,在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方式下,甲状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的比例相对较高,病情复发的风险也相对较低。例如在一项针对甲亢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中,情绪管理较好的患者组,其甲状腺激素水平长期维持在正常范围的比例比情绪管理较差的患者组高出约30%。所以,甲亢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病情的有效控制和预后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5-10-20 13:22: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