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女,主任医师,本科毕业于河北张家口医学院医疗系。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年。圆满完成了内科急诊、呼吸科、消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的多次轮转培训,工作经验丰富。长期担任北医学生、轮转医师的教学工作。晋升为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8年。出门诊同时负责住院病人的管理。1992年开始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断治疗,特别是在糖尿病、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甲状腺疾病、痛风等常见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较多的临床经验。中华类杂志发表论著2篇。 在新街口社区举行的糖尿病患者教育中,每年作为主讲3次,受到糖尿病患者的欢迎。每年完成北京大学医学部实习医师的临床带教及小讲课任务,2003年被评为北京积水潭医院优秀教师。
展开-
男性服用雌激素有何作用
男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影响生殖系统致精子生成减少、性欲下降,可促进乳腺组织增生致男性乳腺发育、引起类似女性第二性征改变,影响脂代谢使体脂增加尤其腹部脂肪堆积风险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本身有基础疾病或青少年误用雌激素需谨慎,非医疗必需不可随意服用,有医疗需求需专业医生评估风险获益后谨慎使用。 一、内分泌系统影响 男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会通过负反馈机制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分泌,进而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与雄激素分泌,导致精子生成减少、性欲下降等生殖系统相关改变。 二、第二性征变化 雌激素可促进乳腺组织增生,导致男性乳房发育(男性乳腺发育症),表现为乳房增大、乳晕下出现硬结等症状。同时,还可能引起体毛减少、声音变细等类似女性的第二性征改变。 三、代谢与心血管系统影响 1.脂代谢:雌激素可能影响脂代谢平衡,导致体内脂肪重新分布,使体脂增加,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风险上升。 2.心血管系统:有研究表明,男性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这与雌激素对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等的不良影响相关。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的男性,服用雌激素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需严格避免自行用药。青少年男性若误用雌激素,可能干扰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影响骨骼发育等,应格外谨慎。非医疗必需情况下,绝不可随意服用雌激素,若有相关医疗需求,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充分评估风险与获益后谨慎使用。
2025-10-20 12:15:12 -
注射胰岛素后能马上进餐吗
注射胰岛素后能否马上进餐分情况,短效胰岛素通常可马上进餐,中效胰岛素建议注射后30分钟左右进餐,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进餐时间需依自身情况遵医嘱谨慎把握,以保障血糖控制合理、减少健康风险。 对于中效胰岛素,比如低精蛋白锌胰岛素,通常建议在注射后30分钟左右进餐。因为中效胰岛素起效相对较慢,注射后30分钟左右开始起效,这样能更精准地发挥控制血糖的作用,使药物作用与进餐引起的血糖升高时间相匹配。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儿童:儿童使用胰岛素时,由于其新陈代谢等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注射胰岛素后进餐时间需严格遵循医嘱。儿童的血糖调节更敏感,需要精准把控胰岛素起效时间与进餐的关系,以避免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情况。例如,年幼的儿童注射短效胰岛素后,要确保在合适时间进餐,同时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因为儿童的饮食量和活动量相对不太稳定,需要更精细的管理。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会影响胰岛素的代谢。注射胰岛素后进餐时间的把握要更加谨慎。如果是注射长效胰岛素,其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注射后进餐时间的灵活性相对大一些,但仍需根据老年人的血糖监测情况以及当天的活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比如,有些老年人活动量减少,那么在注射胰岛素后进餐时间可能需要适当调整,以防止出现低血糖,因为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较差,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如昏迷等。 总之,注射胰岛素后能否马上进餐要根据胰岛素的类型来确定,同时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等在把握进餐时间时需要更加谨慎,最好在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保障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减少血糖波动带来的健康风险。
2025-10-20 12:14:19 -
甲亢脉搏多少
甲亢患者脉搏通常增快,静息时多在90-120次/分钟,部分重者超120次/分钟,机制是甲状腺激素致代谢率增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儿童甲亢脉搏增快影响生长发育,老年甲亢患者心功能耐受差,有基础心脏疾病的甲亢患者脉搏增快会加重心脏负担,脉搏增快可辅助评估病情但需结合多方面综合判断。 心率增快的机制 甲状腺激素增多会使机体代谢率增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从而导致心率加快。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进而使心率相应增快。 不同人群的差异及特殊情况 儿童甲亢患者:儿童甲亢时脉搏增快情况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也是高于正常范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亢对其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能更易导致心率明显增快,需密切监测,因为过快的心率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心脏功能。 老年甲亢患者:老年甲亢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减退,心血管系统调节功能相对较弱,虽然脉搏增快,但可能与中青年患者表现不同,可能会存在心率增快但心功能耐受情况相对较差等问题,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病情,因为老年患者一旦出现心功能相关问题,可能后果较为严重。 有基础心脏疾病的甲亢患者:本身有心脏疾病的甲亢患者,甲亢导致的脉搏增快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例如本身有冠心病的甲亢患者,过快的心率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可能诱发心绞痛等心脏事件。此时需要在治疗甲亢的同时,密切关注心脏情况,因为脉搏增快与心脏疾病相互影响,处理不当可能会危及生命。 脉搏增快是甲亢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通过监测脉搏情况可以辅助评估甲亢病情的严重程度等,但具体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甲状腺功能检查等多方面综合判断。
2025-10-20 12:13:27 -
甲亢会传染身边的人吗
甲亢不会传染身边人,它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因自身免疫系统紊乱致甲状腺激素过度分泌,自身免疫因素是关键,儿童、女性、有家族病史人群患甲亢分别与自身免疫发育、内分泌特点、遗传易感性等自身因素相关,若有甲亢相关症状如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心慌等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自身免疫因素是关键 人体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甲状腺组织当作外来的有害物质进行攻击,导致甲状腺细胞过度活跃,合成并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这种自身免疫反应是个体自身免疫系统出现故障引发的,不会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例如,若家族中有成员患有甲亢,其他家庭成员患甲亢的风险可能会相对高一些,但这是因为遗传易感性等自身因素,而非传染所致。 不同人群情况需注意 儿童:儿童患甲亢可能与自身免疫发育过程、遗传等因素有关,不是被他人传染而来。如果儿童出现甲亢相关症状,如生长发育异常、烦躁不安、食欲改变等,需要及时就医检查诊断。 女性:女性患甲亢的概率相对较高,这与女性的内分泌特点等自身因素相关,并非因为性别导致会传染给他人,而是自身内分泌调节等出现问题引发甲亢。 有家族病史人群:有甲亢家族史的人,自身携带一些与甲亢发病相关的基因等因素,相对更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甲亢,但这不是传染,而是自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起作用。 总之,甲亢不是传染病,不会在身边人之间传播。如果担心自己或他人有甲亢相关问题,可关注自身或他人是否出现甲亢典型症状,如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心慌、手抖、多汗、大便次数增多等,一旦有相关异常表现及时前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检查,通过甲状腺功能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
2025-10-20 12:12:14 -
糖尿病能吃麻酱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麻酱但需谨慎把控量,其因脂肪含量高能量密度大,过量食用易致能量超标不利体重控制等,肥胖及合并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限制,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合理安排麻酱摄入,每天最好不超10克。 麻酱的营养成分特点 麻酱富含脂肪、蛋白质以及一些矿物质等。其中脂肪含量较高,每100克麻酱中脂肪含量通常能达到40克左右,而蛋白质含量约为20克左右,还含有钙、铁等矿物质。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食物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含量对血糖的影响。 食用麻酱对血糖的影响 由于麻酱脂肪含量高,能量密度大。如果糖尿病患者过量食用麻酱,摄入的能量容易超标,多余的能量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不利于体重控制,而肥胖是影响糖尿病病情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其中的脂肪也会间接影响血糖的稳定。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食用麻酱要严格控制量,每天摄入麻酱的量最好不超过10克。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本身体重超标,食用麻酱更要谨慎,因为其高能量的特点会进一步加重体重问题,从而影响胰岛素抵抗等情况,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这类患者应尽量减少麻酱的摄入。 合并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麻酱中的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等,但整体脂肪含量高,对于合并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过多食用麻酱可能会加重血脂紊乱,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所以这类患者更要严格限制麻酱的食用量。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麻酱,但要严格控制食用量,同时在食用麻酱时要综合考虑自身的血糖、体重、血脂等情况,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安排饮食中麻酱的摄入。
2025-10-20 12:1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