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女,主任医师,本科毕业于河北张家口医学院医疗系。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年。圆满完成了内科急诊、呼吸科、消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的多次轮转培训,工作经验丰富。长期担任北医学生、轮转医师的教学工作。晋升为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8年。出门诊同时负责住院病人的管理。1992年开始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断治疗,特别是在糖尿病、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甲状腺疾病、痛风等常见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较多的临床经验。中华类杂志发表论著2篇。 在新街口社区举行的糖尿病患者教育中,每年作为主讲3次,受到糖尿病患者的欢迎。每年完成北京大学医学部实习医师的临床带教及小讲课任务,2003年被评为北京积水潭医院优秀教师。
展开-
甲亢怎样才能彻底根治
甲亢的根治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疗程长、复发率高,适用于特定人群;放射性碘治疗治愈率高但可能致甲减,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有禁忌;手术治疗治愈率高但有并发症风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合适方案。 一、药物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是治疗甲亢的常用方法之一,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发挥作用,但疗程较长,一般需要1-2年甚至更长时间,且停药后复发率较高,约为50%-60%。药物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轻度肿大的患者,以及儿童、孕妇、老年患者或有严重心肝肾疾病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因为药物可能会引起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对于女性患者,在病情控制稳定准备妊娠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 二、放射性碘治疗 利用放射性碘被甲状腺摄取后释放出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细胞,减少甲状腺激素的产生。一般一次治疗后治愈率可达80%以上,复发率较低。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过敏或复发,以及甲状腺中度肿大或甲亢合并心脏病等情况的患者。但放射性碘治疗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甲减的概率随治疗后时间的延长而逐年增加,一般在治疗后1年内约为5%,5年内约为20%-30%,10年后可达40%-70%。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还有一定的生长功能,放射性碘治疗可能会影响甲状腺的正常发育,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从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因此一般不首选放射性碘治疗。对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放射性碘会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的甲状腺功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所以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禁忌放射性碘治疗。 三、手术治疗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甲亢的有效方法之一,治愈率可达90%以上。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显著,有压迫症状;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或停药复发,或不能坚持服药者;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等情况。但手术治疗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术后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儿童的甲状腺组织相对较嫩,手术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且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对于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确保手术安全。 总体来说,甲亢的根治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7 12:24:32 -
甲状腺功能正常范围一般是多少
甲状腺功能通过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体现,常见指标及正常范围不同,特殊人群甲状腺功能正常范围有特点,儿童随年龄变化,老年人指标有变化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妊娠期女性指标因激素变化有不同范围。 血清总甲状腺素(TT):成人正常范围一般在65~155nmol/L,它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之一,反映甲状腺的总体分泌功能,其水平会受雌激素、妊娠等因素影响,妊娠期女性TT水平通常会升高。 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成人正常范围约1.2~3.4nmol/L,TT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及分泌的激素,虽然其在血清中的含量仅为TT的1/20,但生物活性约为TT的5倍,妊娠、口服避孕药等情况可使TT升高。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正常范围大概10~31pmol/L,FT是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形式,能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不受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等结合蛋白的影响,怀孕、服用雌激素等会使FT升高。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正常范围约2.1~5.4pmol/L,FT同样是甲状腺激素的活性部分,能更直接地反映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程度,妊娠、雌激素治疗等可致FT升高。 促甲状腺激素(TSH):成人正常范围一般是0.35~5.5mU/L,TSH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它能刺激甲状腺细胞的增殖、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的非常重要的指标,多种因素如药物、疾病等都会影响TSH水平,比如服用甲状腺激素制剂会使TSH降低。 特殊人群甲状腺功能正常范围特点 儿童:儿童的甲状腺功能正常范围与成人有所不同,且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例如新生儿出生后TSH会生理性升高,一般在出生后2~3天内TSH可高达10~20mU/L,之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成人范围,儿童时期FT、FT等指标的正常范围也与成人有差异,需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进行判断。 老年人:老年人甲状腺功能指标可能会有一定变化,TSH正常范围可能相对较宽,而且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异常时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比如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其TSH轻度升高,但FT可能仍在正常范围,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甲状腺功能指标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妊娠期FT会轻度升高,TSH会轻度降低,这是由于妊娠期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整个妊娠期甲状腺激素的正常范围与非妊娠期不同,需要有专门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值范围来评估孕妇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以保障母婴健康。
2025-10-17 12:23:27 -
糖尿病人可以吃红薯吗
糖尿病人能吃红薯,需综合多方面考量。红薯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会升血糖但含膳食纤维可延缓吸收,食用要控制量,每次不超100克生重且替换相应主食;选蒸煮方式;首次吃要监测血糖。儿童糖尿病人食用更谨慎需严控量等,老年糖尿病人要煮软烂并综合身体状况安排。 一、红薯对血糖的影响 红薯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进入人体后会逐步被消化吸收,从而引起血糖升高。不过,红薯中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食用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后,血糖的上升幅度会相对减缓。但总体而言,红薯还是会使血糖有所升高,只是相比精制谷物等食物,其血糖上升速度可能相对慢一些。 二、糖尿病人食用红薯的注意事项 1.控制食用量:糖尿病人可以吃红薯,但要严格控制摄入量。一般来说,每次食用红薯的量建议控制在100克以内(生重)。可以将红薯作为主食的替代品,比如吃了100克红薯,就相应减少50克左右的其他主食(如大米、面粉等)的摄入量,以保证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的相对稳定,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2.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蒸煮的烹饪方式相对较好,避免油炸等会使红薯油脂含量增加的烹饪方式。因为油炸后的红薯不仅热量会升高,而且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蒸煮后的红薯能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成分,且相对更健康。 3.监测血糖反应:糖尿病人在首次尝试食用红薯时,应该密切监测食用后的血糖变化。不同个体对红薯的血糖反应可能存在差异,通过监测可以了解自己食用红薯后血糖的具体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饮食方案。例如,在食用红薯前测量一次血糖,食用后1小时、2小时分别再次测量血糖,观察血糖的波动情况。 三、特殊人群食用红薯的情况 儿童糖尿病人:儿童糖尿病人食用红薯需要更加谨慎。由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对血糖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在食用红薯时,更要严格控制量,并且要与其他食物合理搭配,同时要密切关注孩子食用后的血糖情况和身体反应,必要时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 老年糖尿病人:老年糖尿病人的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食用红薯时要注意烹饪得更软烂一些,以便于消化吸收。同时,老年糖尿病人往往还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控制红薯摄入量时,要综合考虑整体的饮食结构和身体状况,确保饮食既能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又能稳定血糖。 总之,糖尿病人可以吃红薯,但需要在控制食用量、选择合适烹饪方式以及密切监测血糖等多方面做好把控,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红薯在饮食中的摄入。
2025-10-17 12:21:07 -
糖尿病能喝红茶吗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喝红茶,红茶含茶多酚等有益成分,但要注意:喝时避免添加过多糖,饮用淡红茶,不同个体需考虑自身情况,老年患者要特注意糖分添加和浓度,年轻患者要关注饮用后血糖变化并记录。 1.红茶中的有益成分 红茶中含有茶多酚等成分,有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例如,茶多酚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氧化-抗氧化平衡。从一些动物实验和初步的人体研究来看,茶多酚可能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一定潜在作用,但目前的证据还需要更多大规模、长期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2.饮用红茶的注意事项 糖分添加:糖尿病患者喝红茶时应避免添加过多的糖、蜂蜜等甜味剂。如果在红茶中加入大量的糖,会使血糖迅速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例如,一杯普通的红茶如果加入10克以上的白砂糖,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在短时间内大幅上升,超出正常的血糖波动范围。 饮用浓度:一般建议饮用淡红茶。过浓的红茶中咖啡因等成分含量相对较高,虽然适量的咖啡因对一般人群影响不大,但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本身有心血管疾病风险或者睡眠不佳的患者,过量咖啡因可能会影响心率或者加重失眠等问题,进而间接影响血糖的稳定。因为睡眠不足可能会干扰身体的内分泌调节,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 个体差异:不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等各不相同。对于一些血糖波动较大、合并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者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在饮用红茶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例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肾脏对一些物质的代谢能力下降,红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需要通过肾脏代谢,过量饮用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 特殊人群饮用红茶的情况 1.老年糖尿病患者 老年糖尿病患者饮用红茶时更要注意上述的糖分添加和浓度问题。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饮用过甜或过浓的红茶可能会诱发血压波动、加重心脏负担等。而且老年患者的味觉可能减退,容易不知不觉中添加过多糖分,所以在泡茶时要严格控制糖的添加量,并且选择合适的浓度,以淡茶为宜。 2.年轻糖尿病患者 年轻糖尿病患者如果平时有饮茶习惯,可适量饮用红茶,但同样要注意避免在红茶中添加糖。同时,要关注自己饮用红茶后血糖的变化情况。因为年轻患者可能生活方式较为多样化,如经常在外就餐、社交活动中容易摄入过多糖分,饮用红茶时如果不注意,就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建议年轻糖尿病患者可以准备一个血糖监测本,记录饮用红茶前后的血糖值,以便更好地了解红茶对自己血糖的影响。
2025-10-17 12:19:32 -
甲状腺病会传染吗
甲状腺病一般不会传染,其包含多种类型,如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等,各类甲状腺病的病因多与自身免疫、遗传、环境等自身因素相关,而非传染因素,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患甲状腺病也多与自身因素有关,人们无需担忧通过日常接触传染甲状腺病,但需关注甲状腺病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发病风险。 常见甲状腺病类型及特点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因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例如Graves病,是机体产生了针对甲状腺细胞TSH受体的自身抗体,刺激甲状腺过度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并非由病原体感染传播所致。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成人获得性甲减最常见的病因,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是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不存在传染的病原体传播途径。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前面提到的桥本病,是自身免疫反应导致,不具有传染性。 感染性甲状腺炎:相对少见,多是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甲状腺组织引起,但这类情况也不是通过类似传染病那样的广泛传播方式,比如细菌感染甲状腺多是局部或全身其他部位的细菌感染蔓延至甲状腺,而非像流感病毒那样在人群中快速人际传播。 甲状腺结节:其发生与遗传、环境因素(如辐射暴露等)、碘摄入等有关,不存在传染的机制。 甲状腺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如甲状腺腺瘤)和恶性肿瘤(如甲状腺癌),病因主要涉及遗传易感性、辐射等因素,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特殊人群需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甲状腺病时,比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与自身甲状腺发育异常等自身因素相关,非传染因素导致。如果是儿童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也不是由传染引起。在生活中正常与患病儿童接触等不会被传染甲状腺病。 孕妇:孕妇出现甲状腺相关问题,如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多与自身的免疫状态、激素变化等自身因素有关,不是被他人传染而来。在孕期要关注自身甲状腺功能,定期产检监测甲状腺指标。 老年人:老年人患甲状腺病,无论是甲状腺功能减退还是甲状腺结节等情况,大多是自身机体衰老过程中甲状腺相关的生理病理改变,与传染无关。老年人要定期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总之,甲状腺病不是传染性疾病,不会在人群中相互传染。人们无需过于担忧通过日常接触等方式感染甲状腺病,但对于甲状腺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合理避免辐射暴露、注意碘的合理摄入等还是需要关注,以降低甲状腺病的发生风险。
2025-10-17 12:1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