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IgA肾病,膜性肾病
向 Ta 提问
王洪霞,女,硕士,主任医师。1995年毕业北京中医药大学,1998-2001年就读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师从著名中医肾病专家聂莉芳教授,获医内科硕士学位。2001年至今在西苑医院肾病科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将肾脏病理与中医证候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不断探索从不同肾脏病理的中药治疗方案,在继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中医优势,运用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探索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从患病到透析的中药防治,形成了防、治、养一体化。对腹膜透析技术及并发症的处理有较深研究。近年来参与了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重点项目1项,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项目1项,西苑医院课题2项,“IgA肾病中医辨证规范与益气滋肾治法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6篇。
展开-
尿检阳性是什么意思
尿检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糖尿病、肝胆疾病、药物影响或其他疾病。需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泌尿系统健康。 1.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可能导致尿液中白细胞增多。 2.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可能导致尿液中蛋白质、红细胞等异常。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尿糖阳性。 4.肝胆疾病:如肝炎、胆囊炎等,可能导致尿液中胆红素升高。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等,可能影响尿检结果。 6.其他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尿检阳性。 需要注意的是,尿检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某种特定的疾病,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对尿检结果有疑虑,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饮水、均衡饮食、定期锻炼等,有助于维持泌尿系统的健康。
2025-09-05 10:44:35 -
尿蛋白是什么意思
尿蛋白阳性通常由肾脏疾病、感染等原因引起,需进一步检查确定原因和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保护肾脏健康。 尿蛋白的检测通常通过尿常规检查来进行。如果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以确定尿蛋白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常见的检查包括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电泳、肾脏超声、肾功能检查等。 根据尿蛋白的严重程度和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对于轻度的尿蛋白阳性,可能只需要定期复查和观察。对于中重度的尿蛋白阳性,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感染等。如果是肾脏疾病引起的尿蛋白阳性,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尿蛋白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肾脏疾病,但也不能忽视。如果发现尿蛋白阳性,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保护肾脏健康。
2025-09-05 10:44:27 -
尿素偏低孕妇怎么治疗
孕妇尿素偏低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包括调整饮食、治疗原发疾病、静脉输注等。孕妇需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观察自身情况。 如果孕妇尿素偏低,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法: 1.调整饮食:孕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肉、蛋、奶等,同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2.治疗原发疾病:如果尿素偏低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肾炎、糖尿病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静脉输注:如果孕妇的尿素偏低比较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补充营养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等,以促进身体的恢复。此外,孕妇在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自身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5-09-05 10:44:20 -
左肾疼痛是什么原因
左肾疼痛可能由肾脏疾病、感染、外伤、血管性疾病、肿瘤、积水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相应治疗。特殊人群需重视,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1.肾脏疾病 如肾结石、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等。 2.感染 如肾脓肿、肾周脓肿等。 3.外伤 如左肾挫伤、左肾破裂等。 4.血管性疾病 如肾动脉栓塞、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5.其他 如左肾肿瘤、左肾积水等。 需要注意的是,左肾疼痛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状,如腰椎间盘突出、腹部肌肉拉伤等。因此,如果出现左肾疼痛,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孕妇、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如果出现左肾疼痛,应更加重视,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饮水、定期锻炼、避免过度劳累等,以预防肾脏疾病的发生。
2025-09-05 10:44:12 -
肌肝高怎么回事呀
肌酐升高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如剧烈运动、饮食因素;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如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注意休息、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1.生理性原因: 剧烈运动:当进行剧烈运动时,肌肉会产生大量肌酐,导致血肌酐升高。 饮食因素:如果在检查前吃了大量肉类,会导致肌酐升高。 2.病理性原因: 肾功能不全: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实质损害,可导致肌酐升高。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引起肌酐升高。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糖尿病肾病,引起肌酐升高。 其他: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疾病也可导致肌酐升高。 如果发现肌酐升高,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饮食上要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2025-09-05 10: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