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IgA肾病,膜性肾病
向 Ta 提问
王洪霞,女,硕士,主任医师。1995年毕业北京中医药大学,1998-2001年就读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师从著名中医肾病专家聂莉芳教授,获医内科硕士学位。2001年至今在西苑医院肾病科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将肾脏病理与中医证候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不断探索从不同肾脏病理的中药治疗方案,在继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中医优势,运用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探索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从患病到透析的中药防治,形成了防、治、养一体化。对腹膜透析技术及并发症的处理有较深研究。近年来参与了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重点项目1项,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项目1项,西苑医院课题2项,“IgA肾病中医辨证规范与益气滋肾治法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6篇。
展开-
尿白咋回事
尿液发白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疾病的表现,如饮食因素、尿液浓缩、女性生理现象、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炎或精囊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丝虫病等。如果尿液发白伴有其他症状,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 1.生理性原因: 饮食因素:进食某些食物或药物,如芦笋、维生素D补充剂等,可能导致尿液发白。 尿液浓缩:饮水过少、出汗过多等导致尿液浓缩时,尿液中的溶质浓度增加,可能使尿液看起来发白。 女性生理现象:女性在排卵期或月经前后,阴道分泌物可能混入尿液中,使尿液发白。 2.病理性原因: 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炎症可能导致尿液中白细胞增多,使尿液呈现白色混浊状。 泌尿系统结石:结石可刺激尿路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尿液发白,并伴有尿痛、尿急等症状。 前列腺炎或精囊炎:男性前列腺或精囊发生炎症时,可能会分泌一些物质进入尿液,使尿液发白。 其他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丝虫病等也可能导致尿液发白。 如果尿液发白伴有其他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发热等,或者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饮水、均衡饮食、注意个人卫生等,有助于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如果对尿液发白有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的建议。
2025-09-05 11:26:24 -
尿胆原尿潜血阳性
尿胆原和尿潜血阳性可能提示生理或病理因素,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均衡、保暖、保持良好心态。 1.生理因素: 剧烈运动:可能导致短暂的尿胆原和尿潜血阳性。 饮食因素:如食用大量的胡萝卜、菠菜等,可能导致尿胆原阳性。 2.病理因素: 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可能导致尿胆原排泄增加。 溶血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可能导致尿潜血阳性。 泌尿系统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可能导致尿潜血阳性。 其他:如恶性肿瘤、结核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导致尿胆原和尿潜血阳性。 如果发现尿胆原和尿潜血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以下检查: 1.肝功能检查:了解肝脏功能是否正常。 2.血常规检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3.泌尿系统检查:如B超、CT等,以排除泌尿系统疾病。 4.其他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自身抗体检测、骨髓穿刺等。 治疗方法取决于具体病因。如果是生理因素引起的,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去除诱因后可自行恢复。如果是病理因素引起的,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病毒、抗贫血、抗感染等。同时,可能还需要对症治疗,如使用利尿剂、止血药等。 需要注意的是,尿胆原和尿潜血阳性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在进行检查和治疗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2025-09-05 11:26:09 -
小儿易患何种类型的肾病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微小病变型肾病好发于儿童且与免疫调节异常相关有大量蛋白尿等表现,紫癜性肾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是过敏性紫癜并发症有相关全身小血管炎及肾脏受累症状,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儿童常因链球菌感染引发免疫反应有前驱病史及血尿蛋白尿等表现且补体C3降低。 一、微小病变型肾病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类型为微小病变型肾病,约占80%左右,好发于2-8岁儿童。其发病机制与免疫调节异常相关,研究发现免疫细胞的异常活化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大量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和分子屏障受损,蛋白质漏出增加所致。 二、紫癜性肾炎 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多在过敏性紫癜发病后1-8周出现肾脏受累表现,是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并发症。由过敏性紫癜引起的全身小血管炎累及肾脏,病理上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病变,如系膜增生、内皮细胞增生等,临床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等过敏性紫癜表现外,还会出现血尿、蛋白尿等肾脏受累症状。 三、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多见于5-14岁儿童,常因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起病前多有链球菌感染前驱病史,如扁桃体炎、咽炎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补体C3降低等特征,这是因为链球菌感染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肾小球损伤。
2025-09-05 11:25:00 -
怎样的药物可以治疗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对症治疗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控血压,用利尿药物消水肿,有明确链球菌感染证据时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且确认无过敏史,儿童用药需慎选对肝肾影响小的,孕妇用药要权衡对胎儿影响选安全药物。 一、对症治疗药物 1.降压药物:急性肾炎患者出现高血压时,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来控制血压,此类药物通过阻滞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以维持血压在合适范围。 2.利尿药物:当患者出现水肿、少尿等情况时,使用利尿药物减轻水肿,利尿药物可增加尿液生成,促进体内多余水分和钠的排出,缓解水肿症状,不同类型利尿药物作用机制有别,需依据病情选用。 二、抗感染相关药物 若急性肾炎患者有明确链球菌感染证据,需使用抗生素清除感染灶,常用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抗菌作用,能有效杀灭链球菌,但使用前需确认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以保障用药安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肾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使用药物时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对其肝肾功能造成不良影响的药物,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优先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小的药物。 2.孕妇:孕妇患急性肾炎时,用药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应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其他不良影响的药物,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09-05 11:18:13 -
尿有味是什么原因
尿味异常可能由饮食、药物、感染、代谢问题等多种原因引起,如有异常可多喝水、注意个人卫生,并观察有无其他症状,持续异常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1.饮食因素:某些食物,如芦笋、肉类、大蒜等,可能会影响尿液的气味。 2.水分摄入不足:饮水过少会导致尿液浓缩,使尿液气味加重。 3.药物:某些药物,如抗生素、维生素等,可能会导致尿液气味改变。 4.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可能会使尿液产生异味。 5.代谢问题: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可能会导致尿液气味异常。 6.其他: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尿液气味异常。 如果发现尿液气味异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减轻异味。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勤换内裤。 3.观察其他症状:如果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应及时就医。 4.就医检查:如果尿液气味异常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超声检查等,以明确病因。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群的尿液气味异常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例如,儿童的尿液气味异常可能与饮食、药物等因素有关;老年人的尿液气味异常可能与代谢功能下降、泌尿系统疾病等有关。在处理尿液气味异常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如果对尿液气味异常有疑虑,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
2025-09-05 11: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