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连鸣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擅长: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对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血管危重症的诊断及抢救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康连鸣,女,主任医师,教授,业务专长心内科,心内综合一病房主任。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对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等具有一定的诊治经验,尤其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经验。承担多项国际多中心心衰临床药物试验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编写多项专著。展开
个人擅长
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对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血管危重症的诊断及抢救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展开
  • 动脉硬化检测仪临床意义

    动脉硬化检测仪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一,它能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通过检测动脉的弹性和硬度等指标,可以在症状尚未出现时就察觉到血管的异常变化,这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其二,可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借助该仪器能综合多个指标进行分析,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风险评估依据,以便制定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其三,监测治疗效果。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动脉硬化检测仪可以动态监测动脉状况的变化,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方案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策略,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状况。 其四,广泛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健康筛查。无论是健康人群的常规体检,还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定期检查,都能通过该仪器获得有价值的血管健康信息,对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26 13:56:25
  • 低血压能喝酒吗

    低血压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 饮酒可能导致低血压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加重低血压,导致晕厥、跌倒等意外事件。此外,饮酒还可能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增加低血压的发生风险。 对于低血压患者,以下建议有助于控制血压: 1.饮食调整: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摄入富含盐分和水分的食物,避免过度节食或减肥。 2.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3.药物管理:如果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应按医生的建议使用,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4.定期监测: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血压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低血压患者,饮酒的影响因个体差异而异。如果患者对饮酒的影响存在疑虑,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的意见。同时,对于低血压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及定期就医监测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2025-06-26 13:54:36
  • 三岁孩子心跳多少正常

    三岁孩子的正常心跳在80~120次/分之间,但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有异常需及时就医,平时可通过触摸脉搏了解心跳情况,测量时需选择孩子安静时。 如果孩子的心跳持续过快或过慢,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如呼吸急促、胸闷、乏力等,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了解孩子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 此外,家长平时可以通过触摸孩子的脉搏来大致了解孩子的心跳情况。在安静状态下,孩子的脉搏跳动通常比较规律,如果发现脉搏跳动不规律或过快或过慢,也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心跳次数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运动、情绪激动、体温升高等,因此在测量孩子的心跳时,应选择在孩子安静、舒适的状态下进行,避免在孩子剧烈运动后立即测量。同时,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6-26 13:52:56
  • 一饿就有心慌是怎么回事

    一饿就心发慌可能是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一、低血糖: 饥饿会引发机体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出现一饿就心发慌的情况,同时可能伴有脸色苍白、心悸等症状。这是因为血糖水平过低,无法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及时通过补充糖分、食物等方式来提升血糖水平,通常心慌等不适症状能够得到缓解。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如果一饿就心发慌,也可能是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此类患者除了心慌,还可能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情绪容易激动等表现。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以遵医嘱使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以调节甲状腺功能,改善相关症状。 总结概况提示:一饿就心发慌的原因多样,主要有低血糖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需结合具体症状和相关检查准确判断,以便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或治疗方法。

    2025-06-26 13:50:53
  • 老年人血压低怎么办

    老年人血压低时,可通过缓慢改变体位、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避免久站高温、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压等方式进行调整,如症状严重或频繁发作应及时就医。 1.改变体位时动作应缓慢,尤其是从卧位到站立位时,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低血压导致头晕或跌倒。 2.合理饮食,增加营养,避免节食和过度减肥。 3.戒烟限酒。 4.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5.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处于高温环境。 6.遵医嘱使用药物,如降压药、镇静药等,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7.定期监测血压,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对于低血压症状较严重或频繁发作的老年人,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老年人应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025-06-26 13:49: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