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含狼疮肾炎)、痛风关节炎、继发性骨质疏松、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硬化、多发肌炎皮肌炎、混合结缔组织病、白塞病、抗磷脂综合症、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各种血管炎等常见和疑难病例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学武,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后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长期从事多种风湿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关节与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北京风湿病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北京风湿病学分会常委。另外还担任国家863计划审评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北京市及西城区劳动鉴定专家。自1988年7月以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长期从事多种风湿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独立完成了多次疑难和危重病例的诊治和抢救。对痛风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关节炎等疾病的临床和发病机理有深入研究。本人多年来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热情周到,每年都能够带领住院医生及进修医生出色完成任务。无论在科室还是在外地讲学或在国外工作期间均受到同行好评。在担负繁重临床工作的同时,张学武教授间断在实验室从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相关的实验研究,独立指导研究生或配合科主任出色完成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部委基金等项目的申报、落实等工作。在SCI和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部分科研成果在各种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张学武教授多年来还担负着北京大学医学部大学本科、本硕连读的研究生及八年制博士生的教学工作,包括大课的讲解、临床见习、生产实习的辅导,每年出色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另外,多年来长期担负临床进修医师的培养工作,以及参与大内科疑难病例讨论、会诊及联合学术交流等。近年来,张学武教授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宣传和讲解多种常见风湿病的症状及诊治,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受到广泛好评。同时还常在报刊上发表与风湿病相关的科普文章,解答患者感兴趣的问题。多年来本人多次参加亚太地区、全国和北京市风湿病学的各种学术会议,并多次在会上发言交流,受到好评。

展开
个人擅长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含狼疮肾炎)、痛风关节炎、继发性骨质疏松、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硬化、多发肌炎皮肌炎、混合结缔组织病、白塞病、抗磷脂综合症、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各种血管炎等常见和疑难病例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展开
  • 痛风可以吃辣吗

    痛风患者能否吃辣分情况,非急性发作期适量吃辣有一定依据但要把握量,急性发作期不宜吃辣会加重炎症反应干扰治疗,儿童、老年及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痛风患者吃辣需特别注意,儿童应绝对避免,老年要谨慎,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应尽量避免。 对于非急性发作期痛风患者:在非急性发作阶段,痛风患者可以适量吃辣。有研究表明,适度摄入辣椒素等辣椒中的成分可能对机体的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例如,部分研究发现辣椒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的炎症反应和代谢途径,但这种影响是较为微弱的,且需要基于适量的摄入。不过,这里的适量要根据个人的耐受程度来把握,一般来说,每天摄入辣椒带来的辣感较为温和的量是相对安全的。 从生活方式角度:如果痛风患者平时有吃辣的饮食习惯,在非急性发作期可以继续保持适量吃辣,但要注意避免过度食用导致胃肠道不适等问题,因为胃肠道不适可能会间接影响机体的代谢和炎症状态,从而对痛风病情产生一定干扰。 急性发作期痛风患者不宜吃辣的原因 加重炎症反应: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关节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辣椒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刺激机体的炎症反应,导致关节的炎症进一步加重,使疼痛等症状更加明显。例如,辣椒中的某些活性物质可能会激活体内的炎症细胞,促进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加重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的炎症状态,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复。 对治疗的干扰:痛风急性发作期通常需要进行抗炎等治疗,而吃辣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或者干扰治疗的效果。虽然目前具体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从临床观察来看,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吃辣往往会使病情恢复的进程变慢,所以急性发作期的痛风患者应避免吃辣。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儿童痛风患者:儿童痛风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儿童痛风患者应严格避免吃辣。儿童的机体代谢和器官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吃辣可能会对其尚未成熟的胃肠道等器官造成刺激,进而影响整体的身体状况,而且目前关于儿童痛风患者吃辣的安全性和对病情的影响的研究较少,为了确保儿童痛风患者的健康,应绝对避免让其食用辛辣食物。 老年痛风患者:老年痛风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概率较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吃辣可能会对老年患者的胃肠道产生刺激,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而胃肠道功能紊乱还可能会间接影响机体的代谢平衡,对痛风病情以及其他基础疾病的控制都不利。所以老年痛风患者在饮食上对于辣的摄入要格外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具体健康状况来决定是否吃辣以及吃辣的量。 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痛风患者:本身患有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胃炎等的痛风患者,吃辣会加重胃肠道的刺激,可能引发胃痛、反酸、腹泻等症状。因为辣的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对于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这可能会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进而影响身体的整体状态,也会对痛风的病情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这类患者应尽量避免吃辣。

    2025-09-30 12:00:08
  • 强直性脊椎炎的症状

    强直性脊椎炎早期症状隐匿,青年男性多见,有轻微腰背部不适、间歇性疼痛、晨僵等;典型症状包括腰背部疼痛渐重持续、脊柱僵硬活动受限、外周关节受累(以髋、膝、踝多见);关节外症状有眼部病变(约25%患者出现,可致视力下降)、肺部病变(病程长时出现咳嗽咳痰气短等)、心脏病变(少数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男患相对多且重)。 一、早期症状 强直性脊椎炎早期症状往往比较隐匿,部分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腰背部不适,一般在16-25岁的青年男性中较为常见,男性发病率相对女性略高。早期可能出现下腰部疼痛,疼痛呈间歇性,一般持续时间不长,休息后可能有所缓解,但活动后又会加重,患者可能会感觉腰部发僵,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或长时间久坐、久卧后更为明显,这种晨僵现象一般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逐渐加重。 二、典型症状 (一)腰背部疼痛 疼痛逐渐加重且呈持续性,疼痛部位主要在腰骶部,可向上蔓延至胸背部,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夜间疼痛可能较为明显,有的患者会被痛醒,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这种疼痛与活动的关系较为特殊,适当活动后疼痛可有所缓解,但过度活动又会使疼痛加剧。 (二)脊柱僵硬和活动受限 随着病情发展,脊柱会逐渐出现僵硬,脊柱的活动范围逐渐减小,患者弯腰、转身、后仰等动作会变得困难。例如,患者难以触摸自己的脚尖,转身时往往需要整个身体一同转动,脊柱的屈伸、侧弯等活动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洗漱、弯腰拾物等基本动作都难以完成。 (三)外周关节受累 部分患者会出现外周关节受累,以髋关节最为常见,表现为髋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患者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会受到影响;膝关节也可能受累,出现膝关节的疼痛、肿胀、积液等情况;踝关节受累时可出现踝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不利等。外周关节受累在男性患者中相对更为多见,且发病年龄可能相对较早。 三、关节外症状 (一)眼部病变 约25%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会出现眼部病变,如葡萄膜炎或虹膜炎,表现为眼部疼痛、发红、畏光、流泪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眼部病变可单侧或双侧发病,在各个年龄段的患者中都可能出现,但青年男性更为常见。 (二)肺部病变 病程较长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病变,主要表现为肺上叶纤维化,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一般在病情较为严重且病程较长时才会出现肺部受累,男性患者相对女性患者发生肺部病变的几率可能略高一些,且与患病时长有一定关系,患病时间越长,发生肺部病变的可能性相对越大。 (三)心脏病变 少数患者会出现心脏病变,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心脏病变在强直性脊椎炎患者中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则需要引起重视,男性患者发生心脏病变的几率可能较女性稍高,且病情严重程度可能相对更重一些。

    2025-09-30 11:59:12
  • 小腿冷痛是风湿病吗

    小腿冷痛可能由风湿病、血管因素、神经因素、寒冷刺激等引起,可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鉴别,出现小腿冷痛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进行针对性治疗。 其他可能导致小腿冷痛的原因 血管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中老年人多见,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下肢血液供应不足,可出现小腿冷痛,尤其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间歇性跛行,休息后可缓解。这与年龄增长导致血管弹性下降、脂质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见于中青年男性,与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脉和静脉,导致下肢缺血,出现小腿冷痛、间歇性跛行、皮肤苍白等表现,病情进展可出现溃疡、坏疽等。 神经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长期久坐、弯腰工作者等,由于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可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发冷等症状,当压迫支配小腿的神经时,就会出现小腿冷痛。年龄增长导致腰椎退变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坐骨神经痛:多由坐骨神经受压或炎症引起,可导致沿坐骨神经走行部位的疼痛、麻木、发冷等,包括小腿部位,长期不良姿势、外伤等可诱发。 寒冷刺激: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小腿部位保暖不当,局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也会出现冷痛,这种情况在寒冷季节更为常见,通过保暖可缓解。 如何鉴别小腿冷痛是否由风湿病引起 病史采集 风湿病相关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关节疼痛、晨僵(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等表现,以及家族中是否有风湿病患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相关病史,需高度警惕。 血管、神经等其他因素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吸烟史、外伤史、腰椎疾病史等。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多有长期大量吸烟史;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有腰部外伤或长期不良姿势史。 体格检查 风湿病相关检查:检查关节是否有肿胀、压痛、畸形等,如类风湿关节炎常累及双手小关节,出现关节肿胀、畸形等。 血管检查:触摸下肢动脉搏动情况,了解是否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检查皮肤温度、颜色等,判断是否存在缺血表现。 神经检查:检查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如是否有感觉减退、肌肉力量减弱等,以判断神经是否受损。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风湿病相关实验室检查:如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自身抗体检测,以及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等自身抗体可呈阳性,炎症指标可升高。 血管检查:下肢血管超声可观察动脉血管情况,如是否有狭窄、闭塞等;血管造影可更清晰显示血管病变情况。 神经检查:腰椎磁共振成像(MRI)可明确腰椎间盘是否突出及对神经的压迫情况;肌电图等检查可评估神经传导功能,帮助判断神经是否受损。 如果出现小腿冷痛,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025-09-30 11:57:48
  • 关节疼吃什么好

    多种食物对关节健康有益,深海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可减轻关节炎症疼痛;鱼类、蘑菇、鸡蛋yolks等含维生素D助维持骨骼关节健康;深色蔬菜水果、坚果等富含抗氧化剂能减轻关节氧化应激损伤;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维持关节周围骨骼健康;一些食物含葡萄糖胺和软骨素前体有助于维护关节软骨健康。 一、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关节炎症带来的疼痛。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等是Omega-3脂肪酸的良好来源,每100克三文鱼中约含有2.7克左右的Omega-3脂肪酸。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在选择深海鱼类时需注意汞等污染物的含量,可选择低汞的鱼类品种。 二、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对关节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蘑菇(尤其是经过紫外线照射的蘑菇)、鸡蛋yolks等都含有维生素D。成年人每天建议摄入维生素D的量约为600-800国际单位,通过食物摄入可以辅助满足需求。对于老年人等维生素D缺乏风险较高的人群,除了从食物中获取,可能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补充,但要注意避免过量。 三、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 1.深色蔬菜和水果:如蓝莓、菠菜、紫甘蓝等。蓝莓中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剂,研究表明花青素可以减轻关节的氧化应激损伤,从而缓解关节疼痛。每100克蓝莓中约含有9.7毫克的维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食用蓝莓等水果时要注意避免窒息风险,较小的儿童建议制成泥状食用。菠菜每100克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能帮助减轻关节炎症相关的氧化损伤。 2.坚果:核桃等坚果富含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关节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每天适量食用坚果(如每天10-15克左右的核桃)有助于维持关节健康。但对于坚果过敏的人群则应避免食用。 四、富含钙的食物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充足的钙摄入有助于维持关节周围骨骼的健康。牛奶及奶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毫升牛奶约含有104毫克的钙。豆制品如豆腐等也是钙的丰富来源,每100克北豆腐约含有138毫克的钙。对于孕妇、老年人等钙需求较大的人群,要保证足够的钙摄入。孕妇每天钙的建议摄入量约为1000-1300毫克,老年人约为1000毫克,通过食物补充钙的同时,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的吸收,但要注意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导致中暑等情况。 五、富含葡萄糖胺和软骨素的食物 一些食物中含有天然的葡萄糖胺和软骨素前体,如骨汤(但骨汤中含量相对有限)、某些贝类等。葡萄糖胺和软骨素有助于维护关节软骨的健康。对于患有骨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人群,适当摄入这类食物可能有一定的辅助保护关节作用。但对于贝类过敏的人群则不能通过食用贝类来获取相关成分。

    2025-09-30 11:57:14
  • 什么是风湿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有哪些特点

    风湿性疾病是一组侵犯多部位且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具异质性,多系统受累,病程慢性迁延,以免疫紊乱为核心病理基础,个体差异大,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育龄女性、类风湿关节炎可发于任何年龄且女患多,强直性脊柱炎累及中轴关节、银屑病关节炎有皮肤表现,系统性硬化症累及多系统,干燥综合征因B细胞活化致外分泌腺受损,不同患者同病表现等差异明显。 风湿性疾病的特点 异质性:不同的风湿性疾病有不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型等。比如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脊柱及骶髂关节,呈现出中轴关节受累的特点;而银屑病关节炎除了关节症状外,还有皮肤银屑病的表现,存在多种临床亚型。从发病机制看,有的与自身抗体产生有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可出现抗核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有的与免疫细胞异常活化相关,像类风湿关节炎中滑膜中的免疫细胞异常激活导致关节炎症。 多系统受累:很多风湿性疾病会累及多个系统。以系统性硬化症为例,皮肤受累表现为皮肤硬化、萎缩等,还可累及消化系统,出现吞咽困难(食管受累)、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累及呼吸系统时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导致呼吸困难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皮肤(出现红斑等)、肾脏(狼疮性肾炎)、血液系统(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神经系统(头痛、癫痫等)等多个系统。 病程慢性迁延:多数风湿性疾病呈慢性病程,需要长期管理。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会反复缓解与发作,若长期控制不佳,易出现关节畸形、功能丧失等严重后果。在儿童类风湿关节炎中,病情的慢性迁延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为长期的炎症状态会干扰正常的代谢和骨骼发育过程。对于老年风湿性疾病患者,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慢性病程可能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问题,需要家属更多的照顾和医疗团队长期的跟踪管理。 免疫紊乱为核心病理基础:大部分风湿性疾病是免疫系统失调导致的。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异常,引发免疫炎症反应。例如在干燥综合征中,自身免疫反应攻击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导致口干、眼干等症状,这是由于B细胞过度活化产生大量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的外分泌腺组织,引起免疫炎症损伤。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中,免疫紊乱的表现和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年轻患者可能免疫反应更为活跃,而老年患者免疫功能衰退,免疫紊乱的表现可能相对隐匿,但同样会对机体造成损害。 个体差异大:即使是同一种风湿性疾病,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病情进展速度等差异明显。比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的患者关节症状较轻,进展缓慢;有的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很快出现关节破坏。在性别方面,女性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几率高于男性,且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病情可能出现波动。对于儿童风湿性疾病患者,个体差异可能体现在生长发育受影响的程度不同,有的儿童可能只是轻微的关节炎症,对生长影响较小;有的儿童可能出现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和生长迟缓等情况。

    2025-09-30 11:56:3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