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含狼疮肾炎)、痛风关节炎、继发性骨质疏松、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硬化、多发肌炎皮肌炎、混合结缔组织病、白塞病、抗磷脂综合症、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各种血管炎等常见和疑难病例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学武,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后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长期从事多种风湿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关节与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北京风湿病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北京风湿病学分会常委。另外还担任国家863计划审评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北京市及西城区劳动鉴定专家。自1988年7月以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长期从事多种风湿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独立完成了多次疑难和危重病例的诊治和抢救。对痛风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关节炎等疾病的临床和发病机理有深入研究。本人多年来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热情周到,每年都能够带领住院医生及进修医生出色完成任务。无论在科室还是在外地讲学或在国外工作期间均受到同行好评。在担负繁重临床工作的同时,张学武教授间断在实验室从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相关的实验研究,独立指导研究生或配合科主任出色完成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部委基金等项目的申报、落实等工作。在SCI和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部分科研成果在各种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张学武教授多年来还担负着北京大学医学部大学本科、本硕连读的研究生及八年制博士生的教学工作,包括大课的讲解、临床见习、生产实习的辅导,每年出色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另外,多年来长期担负临床进修医师的培养工作,以及参与大内科疑难病例讨论、会诊及联合学术交流等。近年来,张学武教授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宣传和讲解多种常见风湿病的症状及诊治,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受到广泛好评。同时还常在报刊上发表与风湿病相关的科普文章,解答患者感兴趣的问题。多年来本人多次参加亚太地区、全国和北京市风湿病学的各种学术会议,并多次在会上发言交流,受到好评。

展开
个人擅长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含狼疮肾炎)、痛风关节炎、继发性骨质疏松、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硬化、多发肌炎皮肌炎、混合结缔组织病、白塞病、抗磷脂综合症、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各种血管炎等常见和疑难病例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展开
  • 大脚趾骨头疼是痛风吗

    大脚趾骨头疼可能是痛风或外伤、关节炎、感染等其他原因引起,可通过血尿酸检测、关节液检查、影像学检查鉴别是否为痛风,不同人群大脚趾骨头疼有不同特点及应对建议,中青年男性有高嘌呤饮食习惯出现突发剧烈疼痛需警惕痛风,中老年人群要考虑骨关节炎可能,女性要排除其他关节炎等疾病,有外伤史人群需及时检查明确是否骨折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外伤:若大脚趾曾受到碰撞、挤压等外伤,可能引起局部软组织损伤或骨折,从而导致疼痛,这种情况通常有明确的外伤史。比如运动时脚部意外碰撞硬物,或行走时不慎踢到障碍物等。 关节炎: 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由于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原因,可累及大脚趾关节,引起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逐渐增加。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关节,包括大脚趾关节,多呈对称性发病,除了疼痛外,还可能伴有关节僵硬、畸形等表现,病情会反复发作。 感染:大脚趾局部皮肤破损后,细菌等病原体入侵感染,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等,导致大脚趾骨头疼,同时可能伴有局部红肿、发热等感染症状。 如何鉴别是否为痛风 血尿酸检测: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通常升高,但在急性发作期,由于应激反应,血尿酸可能正常,需反复监测。一般男性血尿酸>420μmol/L,女性血尿酸>360μmol/L可考虑高尿酸血症。 关节液检查: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时,抽取关节液进行检查,若能找到尿酸盐结晶,对痛风的诊断有确诊意义。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在痛风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软骨下骨质缺损,呈穿凿样、虫蚀样改变等特征性表现;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内尿酸盐结晶沉积等情况。 不同人群大脚趾骨头疼的特点及应对建议 中青年男性:若平时有高嘌呤饮食(如大量食用动物内脏、海鲜、饮酒等)习惯,出现大脚趾突发的剧烈疼痛,夜间易发作,需高度警惕痛风。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嘌呤食物,大量饮水促进尿酸排泄,并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中老年人群:对于有骨关节炎家族史或长期负重、关节磨损的中老年人出现大脚趾骨头疼,要考虑骨关节炎可能,应注意减少关节负重,避免长时间行走、站立等,可通过适当的关节功能锻炼等改善症状,必要时就医评估病情。 女性:女性在非更年期后也可能患痛风,若出现大脚趾疼痛,除考虑痛风外,也要排除其他关节炎等疾病。女性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对内分泌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医时要告知医生自身情况。 有外伤史人群:若有明确外伤史后出现大脚趾骨头疼,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等,以明确是否有骨折等情况,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骨折较轻可固定制动,较重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等。

    2025-09-30 11:40:05
  • 风湿性肩周炎吃什么药好

    针对风湿性肩周炎的治疗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肌肉松弛剂。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COX减少前列腺素合成来抗炎、镇痛、解热,儿童、老年人、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使用有不同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具强大抗炎作用,局部注射可改善严重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多次注射风险,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使用有相应考量;肌肉松弛剂通过作用于神经松弛骨骼肌缓解肌肉痉挛,儿童、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需谨慎。 一、非甾体抗炎药 1.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解热作用。 2.适用情况:适用于风湿性肩周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能有效缓解肩部疼痛、减轻炎症反应。例如,布洛芬是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在缓解肩周炎疼痛方面的有效性,多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布洛芬可显著降低患者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3.特殊人群考虑:儿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谨慎,因为可能存在胃肠道反应、肾功能影响等风险,一般不优先选择;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可选择对胃肠道刺激相对较小的剂型,如缓释制剂;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评估风险,必要时可加用胃黏膜保护剂。 二、糖皮质激素 1.作用机制: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肩部的炎症水肿。 2.适用情况:对于疼痛严重、炎症反应剧烈的风湿性肩周炎患者,可考虑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有研究显示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能在短期内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活动度,但需注意多次注射可能带来的肩关节软骨退变等风险,所以一般不轻易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且局部注射也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注射次数。 3.特殊人群考虑: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需极为谨慎,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使用时要警惕骨质疏松、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需密切监测血糖、血压变化,因为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血压波动等。 三、肌肉松弛剂 1.作用机制:通过作用于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松弛骨骼肌,缓解肌肉痉挛,从而改善肩部的肌肉紧张状态。 2.适用情况:风湿性肩周炎患者常伴有肩部肌肉痉挛,使用肌肉松弛剂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例如乙哌立松,临床研究表明乙哌立松能有效降低肩周炎患者的肌肉紧张度,提高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多项临床试验显示服用乙哌立松的患者肩部肌肉紧张相关症状改善明显。 3.特殊人群考虑:儿童使用肌肉松弛剂需谨慎,因为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等;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如可能导致嗜睡等,用药后需避免驾驶等危险操作;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时需调整剂量,因为药物代谢可能受到影响。

    2025-09-30 11:39:28
  • 痛风可以吃什么菜

    蔬菜根据嘌呤含量分为低嘌呤、中等嘌呤和高嘌呤三类。低嘌呤蔬菜有叶菜类(如菠菜等)、瓜茄类(如黄瓜、西红柿等)、部分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芽);中等嘌呤蔬菜有豆类(如四季豆等)、菌菇类(如香菇等),可偶尔少量食用;高嘌呤蔬菜需谨慎食用,如部分豆类(如黄豆等)、某些菌类(如紫菜等),痛风患者应尽量避免或严格限制高嘌呤蔬菜摄入。 一、低嘌呤蔬菜 1.叶菜类:如菠菜、生菜、油麦菜等,每100克含嘌呤通常低于50毫克。菠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能为痛风患者补充身体所需营养,且嘌呤含量低,不会明显升高血尿酸水平。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痛风患者均可安全食用,能满足日常营养需求。 2.瓜茄类:黄瓜每100克嘌呤含量极低,还含有丰富的水分,有助于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泄;西红柿也是低嘌呤蔬菜,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痛风患者食用后可补充营养且不会加重病情,适合各年龄段和性别的痛风患者食用,能为机体提供多种有益成分。 3.豆类及豆制品(部分):豆芽属于低嘌呤蔬菜,每100克豆芽嘌呤含量相对较低,痛风患者可适量食用,其含有一定量的植物蛋白等营养成分,能为身体提供一定营养支持,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痛风患者均可食用,但需注意烹饪方式,避免加入过多高嘌呤的调料。 二、中等嘌呤蔬菜 1.豆类:如四季豆等,每100克含嘌呤在50-150毫克之间。痛风患者可偶尔少量食用,食用时需注意控制量,因为虽然属于中等嘌呤,但过量食用仍可能对血尿酸水平产生一定影响。对于不同人群,如儿童痛风患者应严格控制摄入量,避免因过量食用导致血尿酸波动;成年痛风患者也需注意适量,女性痛风患者同样要关注食用量对病情的影响。 2.菌菇类:例如香菇,每100克香菇嘌呤含量相对中等,痛风患者可以少量食用,但要注意避免长期大量食用。香菇含有一些特殊成分,适量食用一般不会对痛风病情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但过量可能会使血尿酸升高风险增加,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痛风患者都要把握好食用量。 三、高嘌呤蔬菜需谨慎食用 1.部分豆类:如黄豆等,每100克黄豆嘌呤含量较高,痛风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因为高嘌呤食物摄入后会使体内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对于有痛风病史的患者,更要严格限制高嘌呤蔬菜的摄入,儿童痛风患者由于身体代谢功能相对较弱,应绝对避免食用高嘌呤蔬菜,女性痛风患者在饮食中也需格外注意此类蔬菜的摄入情况。 2.某些菌类:像紫菜等,每100克紫菜嘌呤含量较高,痛风患者不宜食用。紫菜中嘌呤含量较高,食用后可能导致血尿酸快速升高,引发痛风急性发作,所以痛风患者要远离这类高嘌呤蔬菜,不同人群都要严格遵循这一饮食禁忌,以维持血尿酸水平的稳定,降低痛风发作的可能性。

    2025-09-30 11:38:46
  • 风湿病症状表现有哪些

    风湿病有多样表现,关节症状包括疼痛(不同疾病特点不同,不同年龄、生活方式人群风险有别)、肿胀(不同疾病表现不同,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者风险高)、畸形(晚期可出现,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未规范治疗易致);全身症状有发热(不同疾病表现不同,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乏力(很多患者有,有慢性感染病史等风险可能增加);皮肤表现有皮疹(多种风湿病有,不同年龄段及生活方式影响不同);其他系统表现有呼吸系统(结缔组织病可合并,年龄大易被忽视,吸烟加重风险)、消化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血液系统(可出现异常,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特点)。 肿胀:关节周围组织炎症可致肿胀,如痛风性关节炎常突发单个关节红肿热痛,肿胀明显;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可出现关节肿胀伴疼痛等表现。病史方面,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者患风湿病致关节肿胀风险可能升高。 畸形:某些风湿病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类风湿关节炎可出现手指的尺侧偏斜、天鹅颈样或纽扣花样畸形;强直性脊柱炎可致脊柱强直、畸形呈驼背等。年龄较小的患者若患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未及时规范治疗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导致关节畸形。 全身症状 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如成人斯蒂尔病常表现为高热,伴咽痛、皮疹等;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或中等度热。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风湿病发热可能更易出现反复情况,生活方式健康与否对发热影响不直接,但自身免疫状态等相关。 乏力:很多风湿病患者会有乏力感,如干燥综合征患者常感全身乏力,同时伴有口干、眼干等症状。病史方面,有慢性感染病史等可能增加患某些风湿病致乏力的风险。 皮肤表现 皮疹:多种风湿病有皮肤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典型的是面部蝶形红斑;皮肌炎可出现眼睑紫红色皮疹、Gottron丘疹等;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皮肤可伴有银屑病样皮疹。年龄上,不同年龄段患不同风湿病皮肤表现可能有特点,儿童皮肌炎皮疹表现与成人有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暴露于紫外线环境可能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皮肤皮疹表现。 其他系统表现 呼吸系统:间质性肺疾病是结缔组织病常见肺部表现,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可合并间质性肺疾病,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年龄较大者患此类疾病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时可能更易被忽视,生活方式中吸烟等不良习惯会加重肺部损害风险。 消化系统: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累及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病史方面,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者消化系统受累风险相对较高。 血液系统:风湿病可出现血液系统异常,如类风湿关节炎可伴有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不同年龄患者血液系统表现可能有不同特点,儿童风湿病血液系统异常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等。

    2025-09-30 11:37:35
  • 痛风吃小苏打有用吗

    痛风吃小苏打有一定辅助作用,其可碱化尿液助尿酸盐结晶溶解、促排泄,但单靠小苏打难控病情,还可能有不良反应,不同人群使用需注意,如老年患者要密切监测,儿童需严格遵医嘱,有基础疾病者要权衡利弊,需综合患者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小苏打治疗痛风。 一、小苏打对痛风的作用机制 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其在痛风治疗中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从机制上讲,碳酸氢钠可以碱化尿液,使尿液pH值维持在6.2-6.9之间,这样有助于尿酸盐结晶溶解,因为尿酸在碱性环境下更易溶解,从而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对预防尿酸盐结石形成有一定帮助。有研究表明,当尿液pH值升高时,尿酸的溶解度会显著增加,例如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将尿液pH值调节至6.5左右时,尿酸的溶解度可提高数倍。 二、小苏打用于痛风治疗的局限性 1.单靠小苏打难以控制病情:虽然小苏打能辅助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但痛风的根本原因是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尿酸排泄障碍,仅依靠小苏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尿酸生成和排泄失衡的问题。对于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的痛风患者,还需要结合其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醇等)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等)。 2.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长期大量服用小苏打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例如,可能导致碱中毒,表现为手足抽搐、呼吸异常等;还可能影响电解质平衡,引起钠潴留等情况。对于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长期大量使用小苏打需要格外谨慎,因为钠潴留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高血压危象等。 三、不同人群使用小苏打治疗痛风的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伴有心、肾等器官功能减退,在使用小苏打治疗痛风时,需要密切监测尿液pH值、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等。因为老年患者的机体调节功能较差,更容易出现碱中毒或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一般建议老年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小剂量使用小苏打,并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2.儿童患者:儿童痛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儿童患有痛风需要使用小苏打治疗,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较差,随意使用小苏打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不建议低龄儿童自行使用小苏打来治疗痛风。 3.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对于患有胃溃疡的患者,小苏打属于碱性物质,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溃疡病情,这类患者使用小苏打时需权衡利弊;对于糖尿病患者,小苏打一般是口服制剂,其中含有的钠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需要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 总之,小苏打对痛风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能单纯依靠小苏打来治疗痛风,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同时要关注不同人群使用小苏打时的特殊注意事项。

    2025-09-30 11:37:1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