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武,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后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长期从事多种风湿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关节与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北京风湿病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北京风湿病学分会常委。另外还担任国家863计划审评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北京市及西城区劳动鉴定专家。自1988年7月以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长期从事多种风湿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独立完成了多次疑难和危重病例的诊治和抢救。对痛风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关节炎等疾病的临床和发病机理有深入研究。本人多年来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热情周到,每年都能够带领住院医生及进修医生出色完成任务。无论在科室还是在外地讲学或在国外工作期间均受到同行好评。在担负繁重临床工作的同时,张学武教授间断在实验室从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相关的实验研究,独立指导研究生或配合科主任出色完成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部委基金等项目的申报、落实等工作。在SCI和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部分科研成果在各种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张学武教授多年来还担负着北京大学医学部大学本科、本硕连读的研究生及八年制博士生的教学工作,包括大课的讲解、临床见习、生产实习的辅导,每年出色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另外,多年来长期担负临床进修医师的培养工作,以及参与大内科疑难病例讨论、会诊及联合学术交流等。近年来,张学武教授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宣传和讲解多种常见风湿病的症状及诊治,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受到广泛好评。同时还常在报刊上发表与风湿病相关的科普文章,解答患者感兴趣的问题。多年来本人多次参加亚太地区、全国和北京市风湿病学的各种学术会议,并多次在会上发言交流,受到好评。
展开-
风湿三项化验单正常值
风湿三项包括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RF正常值0~20IU/ml左右,升高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等;CRP成人0~10mg/L、儿童0~8mg/L左右,炎症刺激时升高,风湿及感染性疾病活动期可明显升高;ASO成人及儿童一般0~200IU/ml左右,升高提示近期有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风湿热等可明显升高,解读时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且不同年龄段人群有差异。 正常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时,正常范围一般在0~20IU/ml之间(不同检测方法、不同实验室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 意义:类风湿因子升高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阳性率可达70%~80%;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肿瘤等也可能出现类风湿因子升高。在儿童群体中,正常儿童也可能存在低滴度的类风湿因子,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对于老年人,若出现类风湿因子升高且有关节肿痛等表现,要警惕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C反应蛋白(CRP) 正常值:免疫比浊法检测时,成人正常范围通常在0~10mg/L之间,儿童正常范围一般在0~8mg/L之间(不同检测方法、不同实验室参考值有差异)。 意义: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机体受到感染、组织损伤等炎症刺激时,CRP会迅速升高。在风湿性疾病中,如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等,CRP常明显升高;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感染时,CRP也会显著升高,而病毒感染时一般轻度升高或正常。对于儿童,若发生风湿热等疾病,CRP会升高;老年人若有感染或风湿性疾病活动,CRP也可出现相应变化。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正常值:通常成人正常范围在0~200IU/ml之间,儿童正常范围因年龄等因素略有不同,一般也在0~200IU/ml左右(不同检测方法、不同实验室参考值有差异)。 意义: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提示近期有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风湿热患者ASO常明显升高,阳性率可达80%左右;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也可能出现ASO升高。儿童若有链球菌感染病史且有关节炎等表现,需关注ASO水平;老年人若有感染史且出现相关风湿性症状,也要考虑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相关疾病的可能。 在解读风湿三项化验单时,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判断,不能仅凭一项指标异常就确诊疾病。同时,不同年龄段人群由于生理和病理特点不同,对风湿性疾病的反应和表现有所差异,在分析结果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2025-09-30 11:16:13 -
小孩类风湿怎么办
小孩类风湿即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全身多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护理要注重生活、心理和病情监测,预防需增强免疫力和避免感染。 诊断方面 临床表现:患儿可能出现长时间的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常见的受累关节有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等,还可能伴有发热、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不同类型的儿童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有所差异,全身型可表现为高热、皮疹等;多关节型分为类风湿因子阳性和阴性等不同亚型;少关节型又可分为持续型和扩展型。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升高、贫血等;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常升高;自身抗体检测,如类风湿因子在部分多关节型患儿中可呈阳性,抗核抗体等也可能有异常。 影像学检查:早期可能有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随着病情进展,X线检查可发现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破坏等改变,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的关节滑膜炎症等情况。 治疗措施 一般治疗 休息与功能锻炼:急性期需休息,减少受累关节的活动,避免病情加重;病情缓解期应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如游泳、关节活动度训练等,以维持关节的功能,防止关节畸形。 营养支持:保证患儿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药物治疗:根据患儿的病情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如布洛芬等;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等,常用于控制病情进展;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但需谨慎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生物制剂等新型药物在部分难治性患儿中也有应用。 特殊人群(小孩)护理要点 生活护理:注意保持患儿关节的舒适体位,避免受压,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凉加重关节症状。 心理护理:由于疾病病程长,患儿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长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关心和心理疏导,鼓励患儿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儿关节症状的变化,如肿胀程度、疼痛情况等,以及全身症状如发热等的变化,定期带患儿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方面 增强免疫力:让孩子保持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等可能诱发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因素。 避免感染: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减少与感染源的接触,如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防止病毒、细菌等感染,因为感染可能与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有关。
2025-09-30 11:14:42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RA)需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多方面评估。临床表现有对称性多关节肿胀疼痛等,不同年龄性别表现有差异;实验室检查中RF约70%-80%患者阳性但非特异,抗CCP抗体特异性高助早期诊断,ESR、CRP可反映炎症活动;影像学检查里X线早期可能无异常,超声可发现早期病变,MRI对软组织病变显示优。 一、临床表现评估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常出现对称性多关节肿胀、疼痛,以手、腕、足等小关节多见,病程较长者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功能障碍。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RA可能有发热、皮疹等全身症状,而老年患者关节畸形可能更明显。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手部精细工作的人群患RA风险可能增加,有RA家族病史的人群需密切关注自身关节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1.类风湿因子(RF):约70%-80%的RA患者RF阳性,但RF阳性并非RA所特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出现RF阳性。RF水平与疾病活动度有一定相关性,高水平RF往往提示病情较活跃。 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CCP抗体对R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约60%-80%,且对于早期RA的诊断价值较高,即使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抗CCP抗体阳性也有助于早期诊断RA。 3.红细胞沉降率(ESR):ESR在RA活动期常增快,可反映疾病的炎症活动程度,但是很多其他炎症性疾病也会导致ESR升高,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4.C-反应蛋白(CRP):CRP也是反映炎症活动的指标,RA活动期CRP常升高,病情缓解时可降至正常。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早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关节面侵蚀等改变,对于评估关节破坏程度有一定价值,但对于早期RA的诊断敏感性相对较低。不同年龄患者X线表现可能因骨骼发育或退变情况有所不同,儿童RAX线早期可能表现为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等。 2.超声检查:超声可以发现关节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滑膜血管翳形成等早期病变,对RA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尤其适合观察小关节的病变情况,对于肥胖患者或因其他原因X线检查受限的患者,超声是很好的补充检查手段。 3.磁共振成像(MRI):MRI对关节软骨、滑膜、韧带等软组织病变的显示优于X线和超声,能更早发现RA的关节病变,如骨髓水肿、滑膜炎症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疾病活动度,在鉴别诊断方面也有一定价值,不同年龄患者MRI表现根据其自身组织特点有所不同。
2025-09-30 11:13:47 -
风湿病能吃凉薯吗
风湿病患者能否食用凉薯需综合多方面情况考量,若病情稳定期且无特殊情况可适量食用,病情活动期需谨慎,儿童和老年风湿病患者食用时更要依据自身状况严格把控食用量,总之要综合自身病情阶段和个体状况灵活把握。 一、凉薯的营养成分及一般特性 凉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如维生素C等)以及一些矿物质等。从营养角度看,其碳水化合物能为人体提供一定能量。然而对于风湿病患者,不能仅依据营养成分一概而论,还需结合风湿病的不同类型、患者个体的病情状态等因素来判断。 二、不同病情下的食用分析 1.病情稳定期:如果风湿病患者病情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没有明显的胃肠道不适等特殊情况,适量食用凉薯一般是可以的。因为凉薯本身的营养成分不会直接对风湿病的病情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但仍要注意食用量,避免一次性食用过多加重胃肠道负担。例如,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控制较好时,可少量食用凉薯来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2.病情活动期:当风湿病处于病情活动期,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较明显的关节症状、发热等全身表现时,胃肠道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此时食用凉薯需要谨慎。因为过量食用凉薯可能会增加胃肠道的消化负担,而风湿病活动期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胃肠道功能的轻微变化都可能对整体健康产生影响。又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除了关注关节疼痛等症状外,也需考虑凉薯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对尿酸代谢可能产生的间接影响,虽然这种影响相对较间接,但也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权衡是否食用。 三、特殊人群的特别提示 1.儿童风湿病患者:儿童患风湿病相对较少,但一旦患病,在食用凉薯方面更要谨慎。儿童的胃肠道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于凉薯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如果儿童风湿病患者要食用凉薯,应严格控制食用量,并且观察食用后的反应,如是否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因为儿童身体各方面机能较为脆弱,任何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的因素都需要密切关注。 2.老年风湿病患者:老年风湿病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功能减退等情况。老年患者食用凉薯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食用量,避免因食用过多凉薯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同时,老年患者一般可能还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如果合并糖尿病,还需要考虑凉薯中的碳水化合物对血糖的影响,需要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谨慎食用,并监测食用后血糖的变化情况。 总体而言,风湿病患者能否吃凉薯不能简单判定,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病情处于何种阶段以及自身的个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灵活把握。
2025-09-30 11:12:42 -
年轻人得风湿的原因
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受遗传、感染、内分泌、环境、免疫功能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遗传使部分人易患,细菌、病毒感染可诱发,女性内分泌变化有影响,寒冷潮湿、环境污染等环境因素相关,免疫功能异常会致自身攻击,缺乏运动、过度劳累、不良饮食习惯也增加患病风险。 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某些细菌感染可能诱发风湿性疾病。例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风湿热的发生密切相关。当人体感染该细菌后,免疫系统可能会错误地将自身组织当作外来病原体进行攻击,进而引发累及关节等部位的炎症反应,导致风湿相关症状出现。 病毒感染:一些病毒感染也可能与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有关。比如,EB病毒感染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的发病存在关联。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使得免疫系统失衡,增加患风湿性疾病的几率。 内分泌因素 女性在青春期、生育期等特殊生理阶段,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雌激素等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女性在这些时期患风湿性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在育龄女性中更为常见,这与内分泌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 环境因素 寒冷、潮湿环境: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关节容易受到寒湿侵袭。这可能导致关节周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发关节炎症等风湿相关问题。例如,在一些寒冷潮湿地区生活的人群,患风湿性关节炎的比例可能相对较高。 环境污染: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环境中,如接触某些化学物质、重金属等,可能会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患风湿性疾病的风险。这些环境因素可能通过干扰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调节过程,诱发风湿性疾病。 免疫功能异常 年轻人如果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如自身免疫调节紊乱,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的关节、结缔组织等部位,从而引发风湿性疾病。例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免疫系统会产生多种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的细胞和组织,导致多系统受累的风湿性表现。 生活方式因素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关节灵活性降低,肌肉力量减弱,使得关节更容易受到损伤和炎症侵袭,增加患风湿性疾病的风险。 过度劳累:年轻人如果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或生活状态下,过度劳累可能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免疫系统的平衡,从而容易诱发风湿性疾病。 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或者缺乏某些营养素(如维生素D等),可能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增加患风湿性疾病的可能性。例如,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的发病存在一定关联。
2025-09-30 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