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含狼疮肾炎)、痛风关节炎、继发性骨质疏松、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硬化、多发肌炎皮肌炎、混合结缔组织病、白塞病、抗磷脂综合症、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各种血管炎等常见和疑难病例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学武,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后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长期从事多种风湿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关节与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北京风湿病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北京风湿病学分会常委。另外还担任国家863计划审评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北京市及西城区劳动鉴定专家。自1988年7月以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长期从事多种风湿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独立完成了多次疑难和危重病例的诊治和抢救。对痛风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关节炎等疾病的临床和发病机理有深入研究。本人多年来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热情周到,每年都能够带领住院医生及进修医生出色完成任务。无论在科室还是在外地讲学或在国外工作期间均受到同行好评。在担负繁重临床工作的同时,张学武教授间断在实验室从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相关的实验研究,独立指导研究生或配合科主任出色完成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部委基金等项目的申报、落实等工作。在SCI和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部分科研成果在各种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张学武教授多年来还担负着北京大学医学部大学本科、本硕连读的研究生及八年制博士生的教学工作,包括大课的讲解、临床见习、生产实习的辅导,每年出色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另外,多年来长期担负临床进修医师的培养工作,以及参与大内科疑难病例讨论、会诊及联合学术交流等。近年来,张学武教授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宣传和讲解多种常见风湿病的症状及诊治,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受到广泛好评。同时还常在报刊上发表与风湿病相关的科普文章,解答患者感兴趣的问题。多年来本人多次参加亚太地区、全国和北京市风湿病学的各种学术会议,并多次在会上发言交流,受到好评。

展开
个人擅长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含狼疮肾炎)、痛风关节炎、继发性骨质疏松、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硬化、多发肌炎皮肌炎、混合结缔组织病、白塞病、抗磷脂综合症、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各种血管炎等常见和疑难病例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展开
  • 痛风怎么样能减轻疼痛

    痛风的处理包括一般处理措施如休息制动、冷敷;药物治疗辅助缓解疼痛,有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等;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控制(低嘌呤、多饮水)和体重管理;若处理后疼痛不缓解或反复发作需及时就医,特殊人群就医要说明自身情况,长期需监测血尿酸和调整药物预防发作及并发症。 一、一般处理措施 (一)休息与制动 急性痛风发作时,受累关节会出现剧烈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此时应让患者立即休息,避免受累关节活动。例如,大脚趾关节发作痛风时,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这样有助于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因为抬高患肢可以促进血液回流,减少局部充血。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安抚其情绪,避免患儿过度活动疼痛的关节。 (二)冷敷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的24小时内,可以考虑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疼痛的关节处,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冷敷时要密切观察皮肤状况。 二、药物治疗辅助缓解疼痛 (一)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是缓解痛风急性疼痛的常用药物之一,如吲哚美辛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要慎用,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在儿童中,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需要非常谨慎,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可能与成人不同。 (二)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它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黏附及吞噬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但秋水仙碱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对于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使用时要密切监测。儿童使用秋水仙碱需要更加谨慎,一般不轻易选用。 三、生活方式调整 (一)饮食控制 1.低嘌呤饮食: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肝、肾等)、海鲜(贝类、虾蟹等)、浓肉汤等。因为高嘌呤食物会导致体内尿酸生成增加,而痛风是由于尿酸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盐沉积引起的。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都要注意饮食中嘌呤的摄入。例如,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但也需要避免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以免影响尿酸代谢。 2.多饮水: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建议饮水量在2000-3000毫升以上,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可以多喝白开水、淡茶水等,但要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酒精,因为酒精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含糖饮料也可能对尿酸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二)体重管理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痛风患者,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因为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从而减少痛风发作的频率和疼痛程度。不同年龄的患者,体重管理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儿童要在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运动和合理的饮食控制,避免过度节食影响生长。 四、就医评估与后续管理 如果经过上述处理后疼痛仍不缓解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例如可能会进行血尿酸检测、关节超声等检查来明确病情。对于有慢性痛风病史的患者,还需要长期进行血尿酸的监测和药物的调整,以预防痛风的再次发作和并发症的发生。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痛风患者,就医时要向医生说明自身情况,因为这类人群的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案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

    2025-09-30 13:07:29
  • 类风湿性关节炎用忌口吗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一般需适当忌口,需限制高嘌呤、辛辣刺激性、生冷食物摄入,可适量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维生素、优质蛋白的食物,儿童、老年、女性患者在不同阶段有相应饮食注意事项,要兼顾病情控制与营养需求。 一、需限制摄入的食物 1.高嘌呤食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若同时合并高尿酸血症,应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猪肝、猪肾等)、部分海鲜(贝类、沙丁鱼等)、浓肉汤等。因为高嘌呤饮食可能会诱发尿酸波动,而尿酸水平异常可能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有研究表明高尿酸环境可能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反应的调节。 2.辛辣刺激性食物:像辣椒、芥末、咖喱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刺激关节,加重关节的炎症反应,导致疼痛、肿胀等症状加重,尤其是在病情活动期更应避免过多食用。 3.生冷食物:过多食用生冷食物,如冰饮、生鱼片等,可能会影响脾胃功能,而中医认为脾胃功能失调可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和病情发展有一定关联,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也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间接影响身体整体状态,不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控制。 二、建议适量摄入的食物 1.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例如深海鱼类(三文鱼、金枪鱼等),omega-3脂肪酸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炎症。有研究发现,补充omega-3脂肪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对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有帮助。 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各类新鲜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等)和水果(如橙子、苹果等)富含维生素,维生素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等都有重要作用。其中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有助于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氧化应激损伤;维生素D则与免疫系统调节相关,有研究提示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有一定益处,但需注意通过合理途径补充,如适当晒太阳等。 3.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像瘦肉、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由于疾病消耗等原因,需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来维持身体的营养状况,有利于机体对抗疾病。 三、不同人群的忌口及饮食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忌口方面需兼顾生长发育需求。要避免过多食用影响脾胃功能的生冷、辛辣食物,同时对于可能引起过敏等情况的食物也要留意。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等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比如保证牛奶、鸡蛋等的合理摄入,同时根据病情控制高嘌呤等食物的过量摄入,但要注意不能因过度忌口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2.老年患者: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等。在忌口时要注意保证足够的钙摄入,避免因为忌口不当影响钙的吸收。例如,不能因为限制辛辣食物而过度影响食欲,导致整体营养摄入不足。同时,对于高嘌呤食物的限制要根据尿酸水平具体调整,并且要关注食物的易消化性,因为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选择易消化的富含营养的食物很重要,如将瘦肉做成软烂的形式等。 3.女性患者: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不同生理阶段(如孕期、哺乳期等)忌口需特别注意。孕期要保证营养均衡以满足胎儿发育需求,同时避免可能影响胎儿的食物;哺乳期要注意自身营养摄入不影响乳汁质量,在忌口时要在保证自身病情控制的基础上,确保有足够的营养分泌乳汁,比如在限制部分食物的同时,保证优质蛋白、维生素等的充足供应。

    2025-09-30 13:07:10
  • 手关节肿了鼓起来是怎么回事

    手关节肿了鼓起来的原因包括外伤因素(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炎症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感染性因素(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以及其他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和肿瘤因素),不同因素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各有特点,如年轻人好动易因急性损伤致手关节肿胀,类风湿关节炎好发于30-50岁女性,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中年男性等。 一、外伤因素 1.急性损伤: 情况说明:手部受到外力撞击、扭伤等情况时,容易导致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或骨骼骨折,进而引起手关节肿了鼓起来。例如打篮球时手部被碰撞,或日常生活中手部意外摔倒着地等情况。年轻人由于活动量较大,此类外伤导致手关节肿胀鼓起来的情况相对较多见,而老年人可能因骨质疏松等原因,即使较轻的外力也可能引发骨折等情况。 年龄性别影响:年轻人好动,发生急性外伤的几率相对更高,不同性别在此方面无明显特异性差异。 2.慢性劳损: 情况说明:长期从事手工劳动、频繁使用手部关节进行重复性动作,如打字员长时间打字、织毛衣者反复织动等,会导致手关节的软骨、滑膜等组织磨损,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出现手关节肿了鼓起来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手部关节的磨损会逐渐加重,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因慢性劳损出现手关节问题。女性在一些需要精细手部动作的工作中接触较多,也可能增加慢性劳损导致手关节肿胀的风险。 二、炎症性疾病 1.类风湿关节炎: 情况说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手关节等小关节。发病机制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关节滑膜,导致滑膜炎症、增生,进而引起手关节肿、痛、畸形等。多发生于30-50岁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病情会逐渐进展,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手部关节功能。 年龄性别影响:好发于30-50岁,女性更易患病,与女性的激素水平等因素可能有关。 2.痛风性关节炎: 情况说明: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手关节等部位,引发急性炎症反应,导致手关节突然肿得厉害,疼痛明显,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但手关节也可累及,多见于中年男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年龄性别影响:多见于中年男性,饮食不节制、有高嘌呤饮食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更易患病,年轻人若有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也可能患病。 三、感染性因素 1.细菌感染: 情况说明:手部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手关节周围组织,引起化脓性关节炎等感染性疾病,导致手关节红、肿、热、痛,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但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更易感染。 年龄性别影响:免疫力低下者不论男女均易患病,年轻人若皮肤破损未及时处理也可能感染发病。 2.病毒感染: 情况说明:如病毒性关节炎,可由风疹病毒、肝炎病毒等感染后引起免疫反应累及手关节。儿童及青少年可能因感染相关病毒后出现手关节肿的情况,不同性别无明显差异。 四、其他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 情况说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有全身多系统症状外,也可能累及手关节,导致手关节肿了鼓起来,同时可能伴有皮疹、口腔溃疡等其他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 年龄性别影响:好发于育龄女性,不同年龄均可患病。 2.肿瘤因素: 情况说明:手关节周围的肿瘤,如骨肿瘤、滑膜瘤等,可导致手关节肿胀鼓起来,通常起病较隐匿,可能伴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各年龄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特异性。

    2025-09-30 13:06:56
  • 柠檬能帮助降尿酸吗

    柠檬对尿酸水平有一定影响,其含的柠檬酸可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维生素C可减少尿酸生成,但降尿酸作用有限且存在局限性,适用于尿酸轻度升高且无痛风发作史患者作为生活方式干预的补充手段,不过对尿酸生成过多型患者效果有限,且柠檬汁含糖,过量饮用可能增加尿酸生成,特殊人群如慢性肾病、胃食管反流病、糖尿病患者使用时需注意相关事项,科学降尿酸还需进行饮食、运动、体重管理,必要时启动药物治疗。 一、柠檬对尿酸水平的直接影响及作用机制 1.柠檬主要成分与尿酸代谢的关系:柠檬含柠檬酸、维生素C、黄酮类化合物及钾元素,其中柠檬酸在体内可代谢为碳酸氢盐,通过碱化尿液提高尿酸溶解度。研究显示,每日摄入200ml柠檬汁(含柠檬酸约6g)可使尿液pH值从5.8升至6.5,促进尿酸排泄。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少尿酸生成过程中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但需每日摄入量≥500mg才可能产生轻微降尿酸效果。 2.现有研究证据:2015年《关节炎与风湿病》杂志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151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连续6周每日饮用含柠檬酸的碱性矿泉水后,血清尿酸水平平均下降12.3μmol/L(p<0.05),但停止饮用后尿酸水平回升。2018年日本研究显示,柠檬多酚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仅为12.7%,远低于别嘌醇的82.3%,提示其降尿酸作用较弱。 二、柠檬辅助降尿酸的适用场景与局限性 1.适用场景:作为生活方式干预的补充手段,适用于尿酸轻度升高(420~540μmol/L)且无痛风发作史的患者。与低嘌呤饮食(每日嘌呤摄入<150mg)、每日饮水≥2000ml等措施联合使用时,可增强尿酸排泄效果。 2.局限性:对尿酸生成过多型患者(占高尿酸血症的10%)效果有限,此类患者需依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治疗。柠檬汁含糖量较高(每100ml含果糖约2.5g),过量饮用可能通过果糖代谢途径增加尿酸生成,建议每日柠檬汁摄入量不超过300ml。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不全(eGFR<60ml/min/1.73m2)者需谨慎使用,因柠檬酸钾可能加重高钾血症风险。建议监测血钾水平,若血钾>5.5mmol/L应立即停用。 2.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柠檬汁pH值约2~3,空腹饮用可能刺激胃黏膜,诱发反酸、烧心等症状。建议餐后1小时饮用,并稀释至浓度<10%。 3.糖尿病患者:市售柠檬饮料常添加蔗糖,需选择无糖配方。自然柠檬汁每100ml含碳水化合物约2.5g,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量应计入总碳水化合物量。 四、科学降尿酸的综合管理建议 1.饮食调整:优先选择低嘌呤食物(如蛋类、奶制品、大部分蔬菜),限制红肉(每日<100g)、海鲜(每周<2次)摄入。避免含酒精饮料,尤其是啤酒和烈酒。 2.运动干预: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约10%~15%。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的乳酸堆积,反而抑制尿酸排泄。 3.体重管理:BMI每增加3kg/m2,高尿酸血症风险上升1.85倍。建议通过饮食控制与运动结合,将BMI控制在18.5~23.9kg/m2范围。 4.药物使用原则:当血清尿酸持续>540μmol/L,或存在痛风石、慢性肾病等并发症时,需启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别嘌醇、非布司他(抑制尿酸生成)及苯溴马隆(促进尿酸排泄),具体选择需根据肾功能、合并症等因素个体化制定。

    2025-09-30 13:05:30
  • 产后风湿会越来越严重吗

    产后风湿有可能越来越严重,这与自身身体恢复、激素水平变化、外界寒冷潮湿环境、过度劳累以及疾病本身炎症进展等因素相关,产后女性需注意休息等以降低风险,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一、自身因素 1.身体恢复情况 产后女性身体较为虚弱,若产后没有得到良好的休息,身体恢复不佳,免疫系统等功能可能持续处于相对紊乱状态。例如,正常分娩后身体需要一定时间修复子宫、调整激素水平等,若过早劳累,身体修复进程受影响,就可能使得产后风湿相关的关节疼痛、不适等症状逐渐加重。从生理角度看,产后身体的各项机能处于调整和恢复期,免疫系统功能相对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进而影响产后风湿的病情发展。 对于不同年龄的产后女性,年轻产妇身体基础状况相对较好,但如果产后不注意保养,同样可能因身体恢复不利导致产后风湿加重;而年龄稍大的产妇身体机能本身开始走下坡路,产后恢复相对缓慢,产后风湿加重的风险可能更高。 2.激素水平变化 产后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剧烈变化,雌激素、孕激素等水平大幅下降。这种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影响关节等组织的状态,使得关节周围组织的稳定性等受到影响。研究表明,激素水平的改变与关节疼痛、炎症等有一定关联,激素水平紊乱可能会让产后风湿相关的症状逐渐加重。比如在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的时期,如果产妇受到寒冷等刺激,更容易引发关节等部位的不适,且随着时间推移,若激素水平持续未恢复到稳定状态,产后风湿可能会朝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二、外界因素影响 1.寒冷潮湿环境 产后如果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会加重产后风湿的病情。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关节部位的血液循环,使得关节周围的营养供应不足,炎症反应可能进一步加重。例如,在潮湿的环境中,空气湿度大,身体表面的水分不易蒸发,关节等部位更容易受到寒湿邪气的侵袭,从而引发或加重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的产后女性,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都可能让产后风湿逐渐加重,因为寒冷潮湿环境对身体关节等组织的不良影响是持续存在的,会不断刺激病情发展。 2.过度劳累 产后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过度劳累,会使身体负担加重,关节、肌肉等承受过多压力。比如频繁抱孩子、长时间做家务等,会导致关节、肌肉劳损,进而加重产后风湿的症状。对于产后女性来说,身体还在恢复期,过度劳累会打破身体的平衡状态,使得产后风湿相关的疼痛、乏力等症状愈发明显,并且随着劳累程度的增加,病情可能逐渐加重。不同生活方式的产后女性,若生活中存在过度劳累的情况,都会面临产后风湿加重的风险,比如那些平时生活节奏较快、习惯高强度活动的产后女性,产后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更容易因过度劳累导致产后风湿加重。 三、疾病本身特点 1.炎症进展可能性 产后风湿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干预,其体内的炎症反应可能会持续进展。炎症因子在体内持续作用,会不断破坏关节周围的组织,如滑膜组织等。随着时间推移,炎症的累积可能导致关节结构发生改变,出现关节畸形等严重情况,从而使得病情越来越严重。从医学研究来看,产后风湿相关的炎症如果得不到控制,炎症的级联反应会逐步推进,对关节等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进而影响关节的功能,使产后风湿朝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产后风湿存在越来越严重的可能性,产后女性应注意休息、避免寒冷潮湿环境等,以降低产后风湿加重的风险。如果出现产后风湿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干预和治疗。

    2025-09-30 13:04:5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