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副主任医师,免疫学博士,外科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World Journal of Oncology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Research等60余家国内外期刊编委,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Journal of Thyroid Disorders & Therapy、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等16家国内外期刊审稿专家,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旁腺及骨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学组全国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围手术期学组、基础研究学组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全国青年委员,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日间手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世界及亚洲内分泌外科协会会员。毕业于吉林大学,曾先后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难治疾患研究所、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中心及台湾高雄长庚医院学习交流。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20年,擅长甲状腺、甲状旁腺及颈部各类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在甲状腺结节的不开刀消融治疗、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原发及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及微创腔镜甲状腺手术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多次获得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吉林省及长春市科技技术进步奖,主持开展多项新技术、新疗法,主持及参与国内外科研课题10余项,参编医疗论著2部,于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21篇,EI及中华系列杂志收录26篇。
展开-
甲状腺肿瘤标志物检测哪个指标
甲状腺肿瘤标志物检测相关指标包括甲状腺球蛋白(Tg)、降钙素(CT)、癌胚抗原(CEA)。Tg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升高,用于监测术后复发或转移,不同人群检测需注意各自特点;CT是髓样甲状腺癌诊断和监测重要标志物,不同人群检测有相应注意事项;CEA不是甲状腺癌特异性标志物,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可升高,不同人群检测需结合其他情况综合判断。 意义:Tg是甲状腺滤泡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液中Tg含量极低。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等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Tg水平常升高,可用于监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情况。例如,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甲状腺后,定期检测Tg,若Tg水平升高,提示可能有肿瘤复发或转移。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甲状腺癌相对少见,但如果发生,Tg检测同样有监测意义;对于女性患者,若合并甲状腺癌,Tg检测是重要的监测指标;有甲状腺癌病史的患者,Tg水平变化是评估病情的关键指标之一。 特殊人群提示:儿童甲状腺癌患者检测Tg时,需考虑儿童正常Tg水平范围与成人不同,要依据儿童特定的参考值范围来判断是否异常;女性甲状腺癌患者在孕期等特殊生理状态下,Tg水平可能受激素影响有一定波动,但仍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肿瘤情况;有甲状腺癌病史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都要规律监测Tg,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或转移。 降钙素(CT) 意义:降钙素主要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髓样甲状腺癌患者常伴有降钙素显著升高,是髓样甲状腺癌诊断和监测的重要标志物。比如,髓样甲状腺癌患者术前降钙素水平往往明显高于正常,术后若降钙素持续升高或再次升高,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不同年龄患者中,髓样甲状腺癌在儿童和成人中均可发生,儿童髓样甲状腺癌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降钙素检测至关重要;女性髓样甲状腺癌患者检测降钙素同样用于病情监测;有髓样甲状腺癌家族史或自身有相关高危因素的人群,降钙素检测是早期筛查和病情监测的重要手段。 特殊人群提示:儿童髓样甲状腺癌患者检测降钙素时,要注意儿童正常降钙素水平范围,与成人不同;女性髓样甲状腺癌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变化时,降钙素水平一般无明显特异性变化,但仍需关注其与肿瘤病情的关系;有髓样甲状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应定期检测降钙素,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病变。 癌胚抗原(CEA) 意义:CE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在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尤其是伴有转移或侵袭性较强的甲状腺癌中,CEA可能升高,但它不是甲状腺癌特异性的标志物。例如,一些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可能出现CEA升高。不同年龄患者中,各年龄段甲状腺癌患者都可能出现CEA升高情况,但需结合其他甲状腺相关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女性患者中,CEA升高在甲状腺癌中的意义与男性类似,但要排除其他非甲状腺疾病导致的CEA升高;有甲状腺癌病史且出现CEA升高的患者,要进一步排查肿瘤是否有进展等情况。 特殊人群提示:儿童甲状腺癌患者出现CEA升高时,需谨慎分析,因为儿童非甲状腺疾病导致CEA升高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仍要结合儿童自身情况及甲状腺相关检查来判断;女性甲状腺癌患者检测CEA时,要注意自身是否有其他可能导致CEA升高的因素,如胃肠道疾病等;有甲状腺癌病史的特殊人群,无论年龄、性别,当CEA升高时,都需要全面评估,包括详细的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是否与甲状腺癌病情相关。
2025-10-11 14:14:30 -
甲状腺4a穿刺后疑为甲状腺乳头癌怎么办
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需进一步评估与确诊,通过影像学检查结合多学科会诊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需随访,其总体预后较好,同时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1.影像学检查: 年龄方面,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可能具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特点,需关注肿瘤的大小、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对于成年患者,要结合其既往生活方式等因素,如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通过颈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观察甲状腺病变的详细情况,评估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生活方式上,若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病情的判断及后续治疗决策,但影像学主要是从病变本身的形态学角度提供信息。 病史方面,若有既往甲状腺疾病史等,对判断当前病变性质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2.多学科会诊: 由甲状腺外科、肿瘤内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会诊,综合患者的穿刺结果、影像学表现等多方面信息,进一步明确诊断,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多学科会诊时考虑的侧重点可能不同,例如儿童患者可能更注重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成年患者若有其他基础疾病则需综合评估治疗对其基础疾病的影响等。 治疗方案选择 1.手术治疗: 对于明确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年龄因素: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对预后较好,但手术仍需谨慎考虑手术范围等,要尽量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以减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成年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如肿瘤大小、是否多灶等。 生活方式:若患者有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手术前需评估患者的身体一般状况,尽量在身体条件允许下进行手术,术后也需关注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对康复的影响。 病史:若患者有其他重要脏器的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等,手术前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制定相应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 手术方式通常包括甲状腺叶切除术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确定。 2.术后随访: 年龄方面,儿童患者术后随访要密切关注甲状腺功能及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等检查监测复发情况;成年患者随访同样需要定期进行颈部超声、甲状腺功能等检查。 生活方式:鼓励患者调整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等,以利于康复及降低复发风险。 病史:若患者有基础疾病,随访时要同时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以及甲状腺癌术后相关指标与基础疾病的相互影响。术后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颈部超声等,监测是否有肿瘤复发或转移等情况。 预后与心理支持 1.预后情况: 甲状腺乳头状癌总体预后较好,尤其是早期患者。年龄因素上,儿童患者预后相对较好,但也需关注长期的生长发育及肿瘤复发等情况;成年患者预后与肿瘤的分期、是否规范治疗等密切相关。 生活方式中,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病史方面,若患者基础疾病控制良好,一般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综合评估。 2.心理支持: 无论年龄、性别,确诊甲状腺乳头癌后患者往往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例如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家长更多的陪伴与心理安抚,成年患者若有焦虑等情绪,需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以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
2025-10-11 14:13:45 -
甲状腺边界不清是癌吗
甲状腺边界不清不一定是癌,良性病变(如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和恶性病变(甲状腺癌)都可能导致,儿童、女性、有不良生活方式及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人群情况各有不同,需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必要时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一、良性病变导致边界不清 1.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自限性甲状腺炎。在超声下可表现为甲状腺边界不清。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甲状腺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甲状腺组织水肿、细胞浸润等改变,从而在超声图像上呈现边界不清的表现。患者可能有甲状腺区域疼痛、发热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能会有血沉加快、甲状腺功能一过性异常等情况。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组织被自身抗体攻击,出现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超声检查时可发现甲状腺边界不清。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表现,甲状腺自身抗体(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常明显升高。 2.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常见的良性肿瘤。当腺瘤生长过程中,周围甲状腺组织可能因受压等出现反应性改变,在超声下可表现为边界不清。一般甲状腺腺瘤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通过超声等检查可初步判断,部分腺瘤有发生囊变、出血等情况时,超声表现也可能有边界不清的特点。 二、恶性病变(甲状腺癌)导致边界不清 甲状腺癌在超声下也可能表现为边界不清,同时还可能有其他特征,如结节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1、内部有微钙化、血流信号丰富等。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表现略有差异,例如乳头状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其超声表现可能有边界不清、微小钙化等;滤泡状甲状腺癌超声下也可能出现边界不清等表现,但相对乳头状癌有其自身特点。不过,仅根据边界不清这一表现不能确诊为甲状腺癌,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三、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 1.儿童:儿童甲状腺边界不清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儿童甲状腺组织相对较嫩,一些良性病变也可能因生长特点表现出边界不清,而儿童甲状腺癌虽然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也需要及时处理。对于儿童甲状腺边界不清的情况,要结合儿童的病史、甲状腺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超声随访等检查。 2.女性:女性由于内分泌等生理特点,在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上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例如桥本甲状腺炎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当女性甲状腺边界不清时,要考虑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可能,同时女性在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甲状腺功能会有变化,也会影响甲状腺的超声表现评估。 3.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甲状腺的内环境稳定。有这些不良生活方式的人出现甲状腺边界不清时,需要更加关注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时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甲状腺情况。如果本身有吸烟等不良习惯,也可能对甲状腺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在评估甲状腺边界不清原因时需要将这些生活方式因素考虑进去。 4.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人群: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等情况的人群,甲状腺边界不清时患甲状腺癌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积极地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或确诊甲状腺癌。 总之,甲状腺边界不清只是一个超声表现,不能单纯据此判定是癌,需要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必要时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2025-10-11 14:13:32 -
甲状腺瘤怎么判断良恶性
甲状腺瘤良恶性可通过临床表现初步评估生长速度、形态边界、质地,影像学检查中超声是常用筛查方法,CT助于判断周围组织关系,MRI对软组织分辨力高,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术前较准确判断方法,基因检测等分子生物学检查可辅助疑难病例判断。 一、临床表现初步评估 1.生长速度:良性甲状腺瘤通常生长缓慢,数月甚至数年变化可能不明显;而恶性甲状腺瘤生长相对较快,短期内瘤体可明显增大。例如,一些研究发现,恶性甲状腺癌的瘤体平均每月增长速度可能快于良性腺瘤。 2.形态与边界:良性甲状腺瘤一般边界清晰,可推动;恶性甲状腺瘤边界往往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差。通过触诊可初步判断瘤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但需专业医生操作。 3.质地:良性甲状腺瘤质地多较软,触感类似正常甲状腺组织;恶性甲状腺瘤质地较硬,硬度可能如石。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超声特征:超声是初步判断甲状腺瘤良恶性的常用影像学方法。良性甲状腺瘤超声表现为边界规则、回声均匀的低回声或等回声结节;恶性甲状腺瘤超声多表现为边界不规则、形态欠规则、回声不均匀,可伴有微钙化、纵横比大于1等特征。例如,有研究统计,甲状腺癌超声检查中微钙化的检出率较高,约30%-60%,而良性腺瘤微钙化少见。 适用人群: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儿童、女性等甲状腺瘤高发人群均可进行超声检查,无辐射风险,方便快捷。 2.CT检查: CT表现:对于判断甲状腺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是否侵犯气管、食管等,CT有一定优势。恶性甲状腺瘤在CT上可能显示瘤体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侵犯周围结构;良性甲状腺瘤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关系清晰。但CT有一定辐射,一般不作为首选筛查手段,多用于超声怀疑恶性或需进一步明确局部侵犯情况时。 特殊人群:儿童进行CT检查时需严格控制辐射剂量,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风险。 3.MRI检查: MRI特点:MRI对软组织分辨力高,在评估甲状腺瘤的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上有独特价值。恶性甲状腺瘤在MRI上信号不均匀,可能有异常强化;良性甲状腺瘤信号相对均匀,强化方式不同。对于一些超声、CT难以明确的病例,可考虑MRI检查。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均可,但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等)的人群需谨慎评估是否能进行MRI检查。 三、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 1.检查方法: 医生用细针穿刺甲状腺瘤,抽取细胞进行涂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这是目前术前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较准确的方法。 2.结果判断: 良性结果通常显示为细胞形态正常,结构规则;恶性结果可见异型细胞、核分裂象等恶性特征。FNAC的准确率较高,可达80%-90%以上,但也存在一定假阴性和假阳性情况,需要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特殊人群:对于儿童进行FNAC时,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尽量减少患儿的不适和损伤风险。 四、基因检测等分子生物学检查 1.基因检测意义: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检查在甲状腺瘤良恶性判断中有一定应用。例如,某些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突变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通过检测相关基因可辅助判断恶性可能。但目前这些检查多用于科研或进一步明确疑难病例的性质,临床常规应用还在不断发展中。 适用人群:一般用于常规检查难以明确良恶性,且需要更精准判断的患者,不同基因检测可能有其特定的适用人群限制。
2025-10-11 14:12:28 -
甲状腺手术并发症有哪些
甲状腺手术有多种并发症,包括出血,可致压迫气管危及生命,儿童风险及后果更严重;喉返神经损伤会致声音嘶哑等,儿童手术中风险相对较高;喉上神经损伤分外支和内支损伤情况;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可致血钙降低出现相关症状,儿童更易损伤甲状旁腺且影响大;低钙血症可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等,儿童喉痉挛危及生命;长期甲状腺肿大患者术后可能气管塌陷;手术部位可能感染,儿童风险高;切除组织过多可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等。 一、出血 发生情况:甲状腺手术中或术后可能发生出血,若出血较多可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手术过程中止血不彻底是常见原因之一,术后患者剧烈咳嗽、颈部过度活动等也可能诱发出血。对于儿童患者,因其颈部肌肉力量较弱,咳嗽等引起出血的风险相对成人可能更高,且儿童对气道压迫的耐受能力较成人差,一旦发生出血导致气道梗阻后果更严重。 二、喉返神经损伤 发生情况: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并发症。喉返神经支配声带运动,损伤后可出现声音嘶哑,若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可导致声带麻痹,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手术操作直接牵拉、钳夹、结扎等可能损伤喉返神经,肿瘤侵犯、粘连等也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在儿童甲状腺手术中,由于解剖结构相对复杂且手术视野较小,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且儿童术后恢复声带功能的能力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更密切观察声音变化等情况。 三、喉上神经损伤 发生情况:喉上神经损伤可分为外支和内支损伤。外支损伤可导致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内支损伤可影响喉部黏膜的感觉,导致吞咽时容易发生呛咳。手术中对喉上神经的牵拉、切断等操作可引起损伤。儿童甲状腺手术中喉上神经损伤的情况相对喉返神经损伤较少见,但也需注意避免。 四、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发生情况: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后方,手术中可能误切或血供障碍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进而引起血钙降低,出现手足抽搐、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喉肌痉挛、呼吸困难。儿童甲状旁腺体积较小,解剖位置变异可能更多,手术中更易损伤甲状旁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可能影响儿童的钙磷代谢,对骨骼发育等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密切监测血钙水平并及时处理。 五、低钙血症相关表现 发生情况:除了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可导致低钙血症外,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影响还可能引起低钙血症,患儿可能出现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如手足搐搦、面部和口唇周围麻木等,严重时可发生喉痉挛,对于儿童来说,喉痉挛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需特别关注。 六、气管塌陷 发生情况:长期存在甲状腺肿大的患者,手术切除甲状腺后,气管失去甲状腺的支撑可能发生塌陷,导致呼吸困难。儿童甲状腺肿大相对成人可能较少见,但如果存在先天性甲状腺肿大等情况,术后也可能发生气管塌陷,需要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七、感染 发生情况:手术部位可能发生感染,表现为伤口红肿、疼痛、发热等。儿童术后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感染的风险可能较成人高,且儿童对感染的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需要加强伤口护理,密切观察伤口情况。 八、甲状腺功能低下 发生情况:手术切除甲状腺组织过多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功能低下对其生长、智力发育等影响较大,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2025-10-11 1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