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绵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擅长:对常见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症,白塞病和系统性血管炎等疾病及各种关节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代谢性关节炎如痛风及假性痛风(焦磷酸盐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赵绵松,女,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风湿免疫科,科主任。发表论文近四十篇,参与编辑《风湿科医师速率手册》部分章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急诊内科学》大动脉炎一章、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老年心脏病学》风湿性疾病一章,及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现代临床诊断治疗学》风湿病学章节第一作者《关节炎与心衰》《铁路职工健康手册》《腹膜及腹膜后间隙性疾病》等著作。

展开
个人擅长
对常见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症,白塞病和系统性血管炎等疾病及各种关节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代谢性关节炎如痛风及假性痛风(焦磷酸盐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消肿止痛酊是否可以治疗痛风?一篇文章告诉你

    消肿止痛酊含多种中药成分具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等药理但对痛风仅能改善局部炎症无法从根源治痛风孕妇应避免使用儿童严格禁止过敏体质者需谨慎使用。 一、消肿止痛酊的成分与常规药理 消肿止痛酊通常由多种中药成分组成,具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等药理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等,但这些作用是基于其对一般跌打损伤等局部病症的常规药理表现。 二、痛风的病理基础 痛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致血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等部位引发炎症反应,核心问题是血尿酸水平异常及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的关节炎症。 三、消肿止痛酊对痛风的作用分析 现有研究中,消肿止痛酊对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出现的肿胀、疼痛等局部症状可能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其仅能改善局部炎症表现,无法从根本上降低血尿酸水平以解决痛风的病理根源问题,即不能从源头上治疗痛风导致血尿酸升高及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核心机制。 四、特殊人群提示 孕妇:孕妇应避免使用消肿止痛酊,因其含有的某些中药成分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存在潜在不良风险。 儿童: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消肿止痛酊中的成分可能对儿童稚嫩的机体产生未知损害,故严格禁止儿童使用消肿止痛酊。 过敏体质者:有过敏史的患者使用消肿止痛酊时需谨慎,因其可能含易致过敏的成分,使用后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若出现过敏症状需立即停用并就医。

    2025-08-25 15:57:18
  • 痛风定片与痛风定胶囊有何区别

    痛风定片为压制片状制剂,痛风定胶囊是药物填充于胶囊壳的固体制剂此为基本区别且剂型不同影响崩解速度与吸收过程,胶囊崩解相对快药物释放更早片剂稍慢,储存均需避光密封干燥但有极细微湿度要求差别,儿童应避免随意使用需遵医嘱,孕妇使用需谨慎咨询医生评估,老年人用需考虑肝肾功能等由医生综合判断适用性安全性。 一、剂型差异 痛风定片为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痛风定胶囊是将药物填充于胶囊壳中制成的固体制剂,此为二者最基本的区别,剂型不同会影响药物的崩解速度及吸收过程等。 二、制剂学相关差异 1.崩解特性:一般来说,胶囊剂的崩解速度相对较快,药物在胃肠道内的释放可能更早;而片剂的崩解相对胶囊剂可能稍慢,药物释放时间会有差异,但具体需依据药品的工艺及相关药学研究确定。 2.储存要求细微差别:虽总体均需避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但因剂型不同,可能对储存环境的湿度等有极细微不同要求,不过均遵循药品储存的基本规范。 三、特殊人群考量 对于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应避免随意使用这两种剂型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基于病情及儿童的个体状况来权衡;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使用时需格外谨慎,应咨询医生,评估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后再决定是否使用;老年人若有相关病症需使用,也需考虑其肝肾功能等状况,因为剂型差异可能对药物的代谢等有一定影响,但最终需由医生综合判断药物的适用性及安全性。

    2025-08-25 15:56:40
  • 尿酸460算高吗

    尿酸460μmol/L是否高,取决于性别和年龄。一般成年男性血尿酸正常参考范围为150~416μmol/L,绝经后女性为89~357μmol/L。如果是男性,尿酸460μmol/L已超标;若是女性,尿酸460μmol/L在正常范围内。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其水平受饮食、药物、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尿酸水平升高,可能会导致痛风、尿酸肾病等疾病。以下是一些关于尿酸的相关内容: 尿酸的来源和去路:尿酸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在肝脏中合成,然后经肾脏或肠道排出体外。 尿酸升高的原因:尿酸升高的原因包括尿酸生成过多和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生成过多常见于原发性痛风、骨髓增生性疾病等;尿酸排泄减少常见于肾功能不全、某些药物的使用等。 尿酸升高的危害:尿酸升高可能会导致痛风发作,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长期高尿酸血症还可能导致尿酸肾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尿酸的检测和治疗:尿酸的检测通常通过血液检查来进行。如果尿酸水平升高,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 总之,尿酸460μmol/L算不算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尿酸水平升高,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控制尿酸水平。

    2025-08-25 15:55:24
  • 号称 quot 不死癌症 quot 的红斑狼疮,会传染人吗

    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机体免疫系统异常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器官致,遗传易感性起一定作用,环境因素如紫外线照射、某些药物等可诱发,但这些因素无传染性病原体特性,遗传因素是基因层面易感性非人际传播,环境因素不具传染性病原体特性,自身免疫紊乱是核心与传染无关。 一、红斑狼疮的疾病本质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是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器官所致。遗传易感性在红斑狼疮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同时环境因素(如紫外线照射、某些药物等)也可能诱发该病,但这些因素均不具备传染性病原体的特性。 二、非传染性的具体阐释 1.遗传因素与传染无关:虽然红斑狼疮具有一定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红斑狼疮患者,亲属发病风险可能略高于普通人群,但这是基于基因层面的易感性,并非通过接触、空气等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例如,某家族中母亲患有红斑狼疮,其子女并非一定会患病,即使携带相关易感基因,也需在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才可能发病,且这种传递不是传染。 2.环境因素不具传染性:紫外线照射可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异常从而促发红斑狼疮,但紫外线照射是一种物理环境因素,其他人接触相同强度紫外线不会因此被传染上红斑狼疮;药物等环境因素也不存在像传染病病原体那样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的特性。自身免疫紊乱是红斑狼疮发病的核心,与传染性没有关联。

    2025-08-25 15:53:49
  • 风湿类风湿骨病有哪些症状

    关节局部症状上类风湿呈对称性小关节受累伴肿胀疼痛、晨起僵硬超30分钟及后期畸形如天鹅颈样、纽扣花样等,风湿累及大关节呈游走性痛、局部红肿;全身伴随低热、乏力、食欲减,类风湿有皮下类风湿结节,风湿未控可并发心脏炎,类风湿晚期关节功能受限。 一、关节局部症状 1.类风湿关节炎表现为对称性的小关节受累,常见于手指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出现肿胀、疼痛,晨起时关节僵硬明显,一般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活动后可稍有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关节畸形,如天鹅颈样畸形(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过度伸展、远端指间关节屈曲)、纽扣花样畸形(手指近端指间关节屈曲、远端指间关节过度伸展)等;2.风湿性关节炎多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等,呈游走性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可在不同大关节间来回转移,疼痛程度相对较重,局部可伴有红肿表现。 二、全身伴随症状 患者常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情况,同时伴有乏力感,精神状态欠佳,食欲也会减退,类风湿关节炎部分患者可在关节伸侧等部位出现皮下类风湿结节,结节质地较硬、无压痛。 三、其他特殊表现 风湿性关节炎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并发心脏炎,出现心悸、胸闷等心脏相关症状;类风湿关节炎晚期除关节畸形外,还会明显影响关节功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比如难以完成持物、上下楼梯等动作。

    2025-08-25 15:52: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