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清波,1988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学士学位,主任医师,广西北海医学会口腔科学专业委员,从事口腔科临床工作及临床研究二十多年,熟悉掌握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临床经验丰富,承担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内省级以上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前列腺手术后注意事项前列腺手术后需进行多方面护理,伤口要保持清洁干燥关注异常情况,导尿管要固定通畅观察尿液,休息上先充分休息后逐渐活动,饮食要营养均衡避免刺激性食物,需观察排尿情况,还应按要求定期复查了解恢复情况不同病情复查有差异。 一、伤口护理 前列腺手术后伤口需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若伤口有渗血、渗液或红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伤口愈合相对较慢,更要密切关注伤口状况,加强护理。 二、导尿管护理 1.固定与通畅:导尿管要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或脱落,保证尿液引流通畅。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要注意避免导尿管牵拉。 2.观察尿液: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性质,若尿液颜色鲜红且伴有血块,可能提示有出血情况,需及时处理。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尿液情况略有差异,但异常出血都需重视。 三、休息与活动 1.休息:术后应充分休息,一般建议卧床休息1-2周,减少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久坐。老年患者身体恢复较慢,更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2.逐渐活动: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先在床上翻身、活动四肢,然后慢慢坐起、下床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年轻患者相对可更早开始适度活动,但也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四、饮食注意 1.营养均衡:术后应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身体恢复。不同年龄人群对营养的需求略有不同,例如儿童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促进生长发育,而老年人要注意控制脂肪和盐分摄入。 2.避免刺激性食物: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饮酒,防止刺激尿道,引起不适或影响恢复。 五、排尿情况观察 关注排尿的频率、排尿量等情况,若出现排尿困难、尿失禁等异常,要及时就医。对于有前列腺增生病史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的变化可能更为复杂,需密切监测。 六、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通过相关检查了解术后恢复情况,如尿常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不同病情的患者复查时间和项目可能有所不同。 2025-10-30 15:32:40
- 
                        泌尿外科是看什么的泌尿外科诊治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泌尿系统器官疾病及男性生殖系统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等器官疾病,其发生与年龄增长、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等相关,女性泌尿系统疾病因生理结构特点发生率有差异且生殖系统疾病可与泌尿系统相互影响,不同年龄女性生理特点致疾病发生概率和表现不同。 一、泌尿系统相关疾病诊治 泌尿外科主要诊治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泌尿系统器官的疾病。例如肾脏方面的肾炎、肾结石、肾囊肿等;输尿管可能出现的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等;膀胱的膀胱炎、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尿道的尿道炎、尿道结石、尿道狭窄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年龄增长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减退、膀胱弹性降低等,进而增加相关疾病风险;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饮水过少可能使尿液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易引发肾结石等。 二、男性生殖系统相关疾病诊治 男性生殖系统的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等器官的疾病也属于泌尿外科诊疗范畴。像附睾炎,多因细菌感染等引起,可导致附睾肿胀、疼痛;前列腺炎常见于中青年男性,与久坐、性生活不规律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前列腺增生多见于老年男性,会造成排尿困难等问题;男性不育症也可能涉及生殖系统相关结构和功能异常等情况。不同年龄的男性在生殖系统健康方面面临不同挑战,青年男性可能因不良生活习惯影响生殖系统功能,老年男性则因器官老化易出现前列腺增生等问题。 三、女性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相关疾病诊治 女性泌尿系统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疾病与男性有相似之处,但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如膀胱炎在女性中较常见,与女性尿道短、直且靠近肛门等因素有关。同时,女性生殖系统的一些疾病也可能与泌尿系统相互影响,如妇科炎症蔓延可能累及泌尿系统等情况,需要泌尿外科与妇科协同诊治,不同年龄女性的生理特点差异会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和表现不同,例如青春期女性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与卫生习惯等有关,围绝经期女性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相关器官功能变化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2025-10-30 15:31:05
- 
                        睾丸两边大腿内侧痒怎么回事睾丸两边大腿内侧痒可能由股癣、湿疹、接触性皮炎引起,股癣由皮肤癣菌感染致局部温暖潮湿引发,表现为双侧大腿内侧环状红斑等;湿疹由内外多种因素综合导致,急性期有红斑丘疹水疱等,亚急性期有鳞屑等,慢性期皮肤增厚粗糙等;接触性皮炎因皮肤接触外界物质引发炎症反应,接触部位有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等,特殊人群中儿童要注意局部潮湿等,女性要注意局部卫生等,男性要注意个人卫生等出现该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针对性处理。 一、股癣 1.成因: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多因局部温暖、潮湿,利于真菌生长繁殖,常见致病菌有红色毛癣菌等。比如肥胖者、多汗人群、长时间穿不透气衣物者易患。 2.表现:常发生在双侧大腿内侧靠近睾丸部位,初期为红色丘疹、小水疱,逐渐向周围扩大成环状或半环状红斑,边界清楚,边缘有丘疹、水疱,中央趋于消退,伴有明显瘙痒。 二、湿疹 1.成因: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内部因素如过敏体质、精神紧张等,外部因素如局部潮湿、摩擦、接触过敏原(如某些化纤材质内裤)等。 2.表现:急性期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伴有渗出;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减轻,有鳞屑;慢性期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瘙痒程度轻重不一,病情易反复。 三、接触性皮炎 1.成因:皮肤接触外界物质后发生的炎症反应,如使用新的内裤材质、外用药物等引起过敏或刺激。 2.表现:接触部位出现红斑、肿胀、丘疹、水疱,有瘙痒或灼痛,去除接触物后经适当处理可好转,但再次接触可能复发。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若出现此情况,要注意是否因尿布更换不及时等局部潮湿因素引起,避免用手搔抓,防止感染扩散,及时清洁局部并保持干燥,必要时就医。 女性:女性要注意局部卫生,尤其经期卫生,选择透气好的卫生巾和内裤,若有妇科炎症也可能波及该部位,需同时关注妇科情况。 男性:男性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久坐,若有包皮过长等情况易导致局部潮湿,增加患病风险,需保持局部清洁。 如果出现睾丸两边大腿内侧痒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5-10-30 15:29:52
- 
                        附睾炎结核表现症状附睾炎结核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局部有附睾硬结、疼痛、阴囊坠胀感,全身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有结核病史等人群风险高,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风险。 局部症状: 附睾硬结:附睾部位可触及结节,这是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结节质地一般较硬,大小不一,初期可能较小,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增大。例如,在临床检查中,可发现附睾上有局限性的硬结,与周围组织界限有时可能不太清晰。 疼痛:可出现阴囊部位的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疼痛较为轻微,仅在触摸或活动时稍有感觉;而有的患者疼痛较为明显,可能会影响日常的活动和生活。疼痛可能会向同侧腹股沟区或下腹部放射。 阴囊坠胀感:患者常感觉阴囊有坠胀不适的感觉,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坠胀感可能会加重。这是因为附睾结核病变导致附睾组织肿胀、充血等,引起阴囊内的不适感。 全身症状: 低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午后低热的情况,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的全身性反应。低热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患者可能会伴有乏力、疲倦等全身不适症状。 盗汗:夜间睡眠时容易出现盗汗现象,即入睡后出汗,醒来后汗止。这也是结核感染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与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的机体代谢紊乱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消瘦: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逐渐减轻、消瘦的情况。这是因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会消耗机体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导致患者身体逐渐消瘦,体质下降。 不同年龄段、性别的患者,附睾炎结核的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患者可能全身症状相对不典型,局部症状可能较难被早期发现;成年男性患者局部症状相对更为明显。有结核病史或接触过结核患者的人群,患附睾炎结核的风险相对较高,更应关注自身的症状表现。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劳累、免疫力低下等情况可能会增加附睾炎结核的发病风险或影响病情的发展,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对于附睾炎结核的预防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2025-10-30 15:28:44
- 
                        经常憋小便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经常憋小便可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女性因尿道短易逆行致膀胱炎或肾盂肾炎;会使膀胱逼尿肌过度拉伸致收缩力减弱、容量减小等;尿液反流影响肾滤过重吸收致肾功能损害,严重可致肾积水;男性憋小便影响前列腺血液循环增前列腺炎风险,女性影响盆腔血液循环增妇科炎症;儿童膀胱尿道未成熟受影响,老年人易引发尿潴留及并发症。 一、泌尿系统感染 经常憋小便会使膀胱处于持续充盈状态,膀胱内压力升高,易导致尿液反流至输尿管甚至肾盂,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以女性为例,其尿道短而直,细菌更易逆行感染,引发膀胱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若感染上行至肾盂,则可能引发肾盂肾炎,表现为发热、腰痛等,长期反复的肾盂肾炎还可能损害肾脏功能。 二、膀胱功能受损 膀胱逼尿肌依赖规律的充盈与排空来维持正常收缩功能。长期憋小便会使膀胱逼尿肌长期处于过度拉伸状态,导致其收缩力减弱,膀胱容量逐渐减小,出现排尿困难、尿不尽等症状,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膀胱憩室,即膀胱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囊袋,影响膀胱正常生理功能。 三、肾脏损伤 尿液反流至肾盂可使肾盂内压力增高,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长期可导致肾功能损害。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肾积水,即肾盂肾盏因尿液排出受阻而扩张,进一步加重肾脏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四、生殖系统影响 男性:经常憋小便会影响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前列腺长期处于充血状态,增加前列腺炎的发生风险,表现为会阴部不适、尿频、尿急等症状。 女性:盆腔内膀胱与生殖器官相邻,长期憋小便可影响盆腔血液循环,增加妇科炎症的发生几率,如盆腔炎等,出现下腹部疼痛、白带异常等表现。 五、特殊人群影响 儿童:儿童膀胱和尿道发育尚未成熟,经常憋小便会干扰膀胱正常发育过程,可能导致膀胱容量异常、排尿功能紊乱等问题,影响泌尿系统健康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膀胱逼尿肌功能减退,神经反射迟钝,经常憋小便更容易引发尿潴留,即膀胱内大量尿液无法排出,且尿潴留一旦发生,恢复较为困难,还可能诱发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2025-10-30 15:25:29



